香港飛躍成國際大都會,與昔日的輝煌工業發展密不可分,既是全球重要製造業中心,也一度帶動內地經濟騰飛及人才發展。在經濟轉型下,香港工業仍繼續以優良品質及創新發展路向,為粵港澳大灣區開拓新機遇。 與香港工業總會合作的大型紀錄片《香港工業正能量》,攝製隊的足跡踏遍多個城市,訪問了六十多間港資企業,以探討香港百年工業蛻變,到底會為大灣區發展帶來甚麼新啟示? 監製:莊源豐
第三十四集:香港塑膠業

鳴謝:毅興行有限公司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香港飛躍成國際大都會,與昔日的輝煌工業發展密不可分,既是全球重要製造業中心,也一度帶動內地經濟騰飛及人才發展。在經濟轉型下,香港工業仍繼續以優良品質及創新發展路向,為粵港澳大灣區開拓新機遇。 與香港工業總會合作的大型紀錄片《香港工業正能量》,攝製隊的足跡踏遍多個城市,訪問了六十多間港資企業,以探討香港百年工業蛻變,到底會為大灣區發展帶來甚麼新啟示? 監製:莊源豐

鳴謝:毅興行有限公司

金庸不僅是武俠小說泰斗,同時也是傳媒前輩。他一手創辦了《明報》系列報刊,親手為《明報》寫了20餘年社評,端的是「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
《明報》創辦於1959年,1962年就一飛衝天。那年發生了廣東飢民逃港潮,香港媒體裏面,《明報》第一個挺身而出,做了系列追蹤報道,查老闆寫了系列社評。
1962年的逃港潮在5月份形成高峰,平均每天有5千「大軍」南下,短短一個月15萬人逃到香港。傳媒人鄒思聰寫道:「從5月8日開始,明報開始零星的試探著報道難民潮。而5月11日起,下定決心的金庸幾乎派出所有記者——到沙頭角、粉嶺、元朗、羅湖等移民聚集的地方一線採訪。」「(香港其它)報紙也是在5月15日之後才以顯著篇幅,報道難民消息,明報比它們早了五天以上。」
金庸說,「我們不能視若無睹,只好刊登一些。但再過幾天,明報的採訪課整個沸騰了。記者們從邊境帶回來的眼淚,灑在編輯部的桌子上和地板上,他們激動地表情和心酸的言語,使每個人的良心不能平靜。」
5月15日,《明報》發表有關逃港潮的第一篇社評:「最寶貴的是人的生命!最大的仁政,是救人的生命!」
當時港英當局只管抓捕和遣返非法入境的內地人,絕不肯對他們施以援手。《明報》坐言起行,發起為內地逃港同胞募捐活動。他們開闢專欄,公佈捐款人的姓名,連捐一塊錢的都公佈。
近些年,美國興起「解困新聞學」,該學說主張媒體積極介入社會問題,並探索各種解決途徑。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大衛·伯恩斯坦認為,好的解困新聞包括對觀點、事件和社會機構的深度挖掘、批評性的評估。「解困新聞學」的理念可以歸結為兩個「H」:「Help」與 「Hope」(幫助與希望)。
程老漢認為,美國學者之所以現在提出「解困新聞學」,是因為現在許多媒體只停留在發現問題之上,這裡不對,那裡有錯,報道完畢。該怎麼解決問題呢?許多媒體都不認為他們該管到這一步。
而查良鏞先生,在半個多世紀前,就已經是不僅報道問題,還提出解決之道,甚至自己行動起來,直接參與解決問題。
鳳凰衛視老闆劉長樂先生對鳳凰評論提出的要求是:積極、善意、建設性。用這七個字來評價查良鏞時代的《明報》,挺合適的。
拳拳之心,蒼天可鑑。
藝人藍潔瑛逝世,終年55歲。
藍潔瑛周六(11月3日)凌晨被發現倒斃於赤柱馬坑邨住所。消息指,一名姓雷女子(54歲)報警,指她姓藍女友人的住所沒人應門,屋內傳出惡臭。消防接報破門,發現女事主倒臥地上證實死亡,死因待驗屍後確定,遺體由黑箱車移送殮房。
藍潔瑛1963年4月27日出生,1983年投考無線電視第12期電視藝員訓練班,同期同學包括劉嘉玲、劉青雲、吳君如、曾華倩等。畢業後先主持節目《K-100》、《430穿梭機》,後演出劇集如《家有嬌妻》、《鑽石黃老五》、《萬家傳說》等,成TVB當家花旦,更被譽「靚絕五台山」。
1989年,她憑著演《義不容情》梅芬芳一角,奠定演技派地位,1992年演出《大時代》玲姐一角,大受好評,成香港電視最經典角色之一。
著名電影製作人鄒文懷逝世,終年91歲。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致哀,並慰問鄒文懷的家人。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穿梭巴士站,上周日(10月28日)有大批旅客輪候,為疏導人流,香港運輸署指,大橋口岸穿梭巴士「金巴」營運商,已購入18輛單層巴士,車隊數目至138架。另外,「金巴」亦會在周末和周日向兩間直通巴士公司,租借20至30架巴士,令繁忙時間最多可有超過150架車投入服務。香港運輸署副署長李萃珍指,改善口岸上落客安排亦有助疏導人潮。

1.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令市場憧憬貿易戰有轉機,港股星期五(2日)跟隨美股第三天上升,大幅高開並重上26000點水平,恒生指數午後升幅顯著擴大,以全日高位收市,報26486點,升1070點,升幅4.2%,創下十年單日最大點數升幅。
2.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穿梭巴士站,上周日有大批旅客輪候,為疏導人流,香港運輸署星期五(2日)指,大橋口岸穿梭巴士「金巴」營運商,已購入18輛單層巴士,車隊數目至138架。另外,「金巴」亦會在周末和周日向兩間直通巴士公司,租借20至30架巴士,令繁忙時間最多可有超過150架車投入服務。香港運輸署副署長李萃珍指,改善口岸上落客安排亦有助疏導人潮。
3.港珠澳大橋工程報告造假案,香港廉政公署調查後,起訴18名屬土木工程拓展署一間承辦商的前實驗室職員,其中兩名前工地實驗室技術員及助理,承認一項串謀詐騙罪,分別判監禁23個月和21個月。
4.美國總統特朗普星期四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特朗普表示,兩人就中美貿易議題有非常良好的對話。彭博新聞報道,特朗普在通話後,指示官員起草中美貿易協議的內容,多個部門正參與其中。報道表示,特朗普希望與習近平十一月底於阿根廷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簽訂貿易協議,解決貿易分歧。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日前表示,如與中國的談判取得進展,部分關稅可能撤銷,他又相信美中元首的會談會有成果。
5.重慶一架巴士星期日(10月28日)墮長江造成15死,閉路電視片段顯示,肇事巴士司機曾與女乘客發生懷疑爭執,並遭襲擊,導致巴士失控。當地警方表示,女乘客因為過站遲下車,要求巴士停車。
重慶一架巴士星期日(10月28日)墮長江造成15死,閉路電視片段顯示,肇事巴士司機曾與女乘客發生懷疑爭執,並遭襲擊,導致巴士失控。當地警方表示,女乘客因為過站遲下車,要求巴士停車。
新界粉嶺發生三車相撞意外,一架私家車星期五早上約十時半,沿粉嶺公路往九龍方向行駛時,有重型貨車切線,私家車疑被撞至失控,攔腰撞向另一架輕型貨車,貨車被撞至翻側,滑行約數十多米後始停下。涉事輕型貨車及私家車司機受傷送院。
據「車CAM」片段所見,輕型貨車一度被撞至離地飛起,至於私家車撞向貨車後,餘勢未了,繼續衝向路旁水馬後停下。
受意外影響,港運輸署指粉嶺公路往九龍方向近和合石快線一度需封閉。




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四(1日)應邀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談論貿易等議題,特朗普形容雙方溝通良好,並會於二十國集團會議期間會面。

央視新聞11月1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重視與習近平的良好關係,指兩國元首經常直接溝通非常重要,認為雙方要保持經常聯繫。他稱期待與習近平在阿根廷二十國集團峰會再會晤,並深入探討一些重大問題,希望雙方共同努力,為會晤做好充分準備。他指,美方重視美中經貿合作,願繼續擴大對華出口。兩國經濟團隊有必要加強溝通磋商,又指支持美國企業積極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習近平表示,中方已就中美關係多次闡明原則立場。希望雙方按此達成重要共識,促進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習近平指也重視與特朗普的良好關係,願在二十國集團會晤中,就中美關係及其他重大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他指雙方對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擴大中美經貿合作都有良好的願望,要努力把願望變為現實。
習近平指出,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過去一段時間,中美雙方在經貿領域出現一些分歧,兩國相關產業和全球貿易都受到不利影響,都是中方不願看到。中國即將舉辦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顯示中方增加進口、擴大開放的積極意願,很高興眾多美國企業踴躍參與。中美雙方也有通過協調合作解決經貿難題的成功先例。他建議兩國經濟團隊加強接觸,就雙方關切問題開展磋商,推動中美經貿問題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兩國元首更就北韓局勢交換意見。習近平強調,今年以來,朝鮮半島形勢出現積極變化。中方讚賞特朗普與金正恩舉行歷史性會晤,推動半島無核化和政治解決進程,希望美朝雙方照顧彼此關切,進一步推進半島無核化和構建半島和平機制進程,中方將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特朗普表示,今年以來,美朝會談取得積極進展。美方高度重視中方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重要作用,願繼續與中方加強溝通協調。

一架跨境直通巴士星期五早上在旺角疑失控,先後撞向兩架車,巴士司機重傷昏迷。
事發於早上七時許,直通巴士駛至西九龍走廊往旺角方向近通州街時,與一架私家車相撞,隨後在塘尾道旺角消防局對開,再撞向一架貨車車尾及雙層巴士,直通巴士車頭嚴重損毀,司機受傷被困車內昏迷,要由消防救出,私家車司機不適,兩人被送院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