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8-2018

1.香港前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副秘書長、香港機場管理局企業發展執行總監馮永業,及商人陳婉玉,涉互換物業交易及相關貪污,而被香港廉政公署落案起訴貪污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名,兩人9月4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應訊,並獲准保釋。機管局表示即日暫停馮永業一切職務,以待董事局議決。

2.全國人大常委會8月31日通過《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任何人在內地住滿183天,都需申報及繳納個人所得稅,涵蓋利息、股息、房屋放租所得租金等,取代港人以往要住滿五年才需內地納稅的規定,意味經常在內地居住的港人可能受影響,至於免稅額則由每月3500元人民幣,調高至5000元人民幣,為七年來首次提高,新措施明年1月1日起生效。

3.港鐵沙中綫紅磡站再有工程問題,香港署理路政署署長陳派明8月31日(星期五)出席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時透露,紅磡站內多個層板的混凝土表層經鑿開後,出現很多「蜂巢」現象,有混凝土剝落,部分地方出現鋼筋外露,懷疑混凝土有質量問題,當局已派人移除問題部分,又要求港鐵一星期內完成月台層板底部全面勘察, 14天內提交報告。

4.香港旅遊發展局公佈7月訪港旅客人次超過546萬,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5.7,相信與往來香港及多個長途地點的機位增加有關。不過受到中美貿易糾紛加劇、多種貨幣匯率出現波動的影響,短途市場旅客數字下跌百分之6.2。旅遊局表示會趁高鐵及港珠澳大橋開通,在內地及海外市場積極進行推廣。

5.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拒絕頒出許可,予香港特別行政區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就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上訴至香港終審法院。上訴庭判詞指,法庭早已在2002年的案例中,完整確立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的法律原則,但曾蔭權一方未能就控罪提出關乎重大公眾利益的新觀點,也未能挑戰早已確立的法律原則,所以拒絕頒出上訴許可。

6.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就內地、香港及澳門提交的報告,提出結論性意見,首次指出香港的國際人權機關未符合國際標準,又批評特區政府對媒體上的種族仇恨言論及罪行視而不見,建議政府要公開譴責種族仇恨言論。

7.中美貿易戰可能進一步升級。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幕僚表示,希望按計劃在下星期起再向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貨加徵關稅。


全國人大常委會8月31日通過《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任何人在內地住滿183天,都需繳納個人所得稅,意味經常在內地居住的港人可能受影響。

新措施明年1月1日起生效,在內地居住滿183天的人士,包括港人,須為其境內、境外收入繳交個人所得稅,涵蓋利息、股息、房屋放租所得租金等,取代港人以往要住滿五年才需內地納稅的規定。

墮入稅網的人士,需申報全球收入所得。由於香港與內地有避免雙重徵稅的安排,在香港已納的稅,在計算內地稅款時可獲抵免。


30-08-2018

1.位於香港新界東的大埔林錦公路,近康樂園一個交匯處附近,8月30日(星期四)下午約一時許發生警員開槍案。一名男子發現被盗的報失貨車後,駕車追截並暗中報警,兩架車駛至事發交匯處時發生碰撞,對方棄車及登上一架接應私家車,期間懷疑駕車駛向警員方向,有探員開槍,私家車一度逃去,警方在大埔廣福邨發現涉事私家車,仍在追捕涉案人士。

被警員開槍擊中的私家車被尋獲。


2.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文件,紀錄沙中綫沿線及工地範圍設置近1500個監測點監測到的沉降情況,發現131處沉降超標。其中位於灣仔的會展站335個監測點中,有49個沉降超標,超標最嚴重的會議道路面監測點,沉降75毫米,為指標的3倍;一個會議道水管監測點,錄得沉降超標2.9倍。

3.截至8月30日(星期四)下午六點,香港本地登革熱個案累積至27宗,其中17名患者到過黃大仙的獅子山公園, 9宗個案與長洲有關。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8月30日(星期四)巡視過長洲滅蚊情況後表示,當局會加快公布誘蚊產卵器指數,9月開始會從以往每三星期,改為每星期收集蚊杯,公布階段性數字。

4.在澳門,一名50多歲香港男子涉嫌27日(星期一)闖入解放軍駐澳氹仔軍營,被指觸犯《侵入限制的公眾地方》罪,移送檢察院偵訊。澳門警方表示,接到駐澳部隊報案,涉案男子一直在軍營外徘徊,多次勸籲後仍不肯離開,傍晚時衝過警戒線,站崗軍人即時制止和報案。有消息指,涉案男子自稱希望尋求解放軍保護和協助。

5.美國總統特朗普形容,與北韓關係不錯,但中美貿易糾紛影響美朝關係,又暗示中國阻撓北韓無核化。特朗普表明,美方能夠隨時重啟美韓聯合軍演,規模比以往更大。美國白宮當地星期三發表聲明,指總統特朗普強烈認為,中美貿易糾紛,令北韓承受中國巨大壓力,同時中國向北韓提供大量援助,對局勢沒有幫助。內地官媒《環球時報》發表評論文章,反駁美方在朝鮮半島問題上,順利時邀功,出問題時就怪責中國,並非處理大國關係的應有態度。


位於香港新界東的大埔林錦公路,近康樂園一個交匯處附近,8月30日下午約一時許發生警員開槍案。一名男子發現懷疑被盗的報失貨車後,駕車追截並暗中報警,對方棄車後登上一架接應私家車,期間對方駕車駛向警員方向,有探員開槍,私家車逃去,警方在大埔廣福邨發現一架涉事私家車,並在在尋回的貨車上檢獲少量疑冰毒。

被警員開槍擊中的私家車被尋獲。
多名身穿避彈衣及手持長槍的警員,在獅子山隧道往九龍方向設置路障。

內地網約車公司「滴滴」三個月內發生兩宗女乘客遇害案,公司創辦人程維和總裁柳青聯合道歉,誓言將重視乘客安全。

最新一宗案發於8月24日,浙江溫州一名20歲女乘客使用叫車服務,被司機先姦後殺棄屍懸崖,引發公眾和相關政府部門對滴滴的廣泛譴責,滴滴也承認工作不力,並解僱兩名高層,「滴滴出行」已停止服務。滴滴又稱,開始測試一種自助服務系統,系統允許警方獲取車輛資訊,並將加強與執法機構的合作。

滴滴創辦人程維及總裁柳青(Jean Liu)在一份聯合聲明中承認,過去一直追求業務發展,卻忽略乘客安全,稱滴滴將來會重視「以安全作核心的考核指標」。

滴滴安全問題漏洞多

廣東省交通廳副廳長王富民稱,滴滴安全問題眾多,全因該公司一直拒絕接受政府監管,加上滴滴在市場上獨大。

專門研究互聯網企業的獨立諮詢顧問Will Tao稱,可通過非法渠道獲得車輛牌照或讓滴滴司機假造身份,都屬於平台一大漏洞。

今年5月,一名21歲空姐在鄭州滴滴打車後遇害,事發後滴滴採取多項安全措施,包括採用人臉識別系統驗證司機身份,並收緊對乘客和司機資料的私隱設定,同時取消平台上可讓司機以外貌特徵描述乘客的功能。

滴滴為近年內地最成功的科技初創公司之一,滴滴在中國擁有約1,100萬至1,200萬個日活躍用戶,但民眾對滴滴越來越失望,程維和柳青道歉後,超過50萬消費者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發表評論,許多人批評滴滴不重視安全問題,稱會從手機上移除滴滴應用程式。


台灣「聯合新聞網」29日稱,中國大陸自1月實施「洋垃圾禁令」,來自五大洲共86個國家的廢紙和廢塑料會湧入台灣地區,至今已有逾百萬噸。

報道稱,原本大陸每年將接受600至700萬噸廢塑料,及2,000多萬噸廢紙,「如今全由東南亞國家、地區接盤」。大量湧入的「洋垃圾」,打破島內「拾荒行業」的平衡:過去每公斤垃圾能換4至5元(新台幣,下同,約合人民幣0.8至1.1元),如今慘跌只剩1到2元(約合人民幣0.2至0.4元)。有拾荒者感嘆,以前撿一天能買一個便當,現在只能買一瓶水。

記者走訪台灣中部一間廢紙廠,發現廠內廢紙紙磚面積已超過4座足球場(約28,560平方米),其中不少垃圾上面印有「美國地址」。

美國屬全球生產最多可回收垃圾的國家,隨著中國環保意識抬頭,不少歐美國家只能尋找其他途徑處理。有美國官員稱,中國限制進口可再利用商品,嚴重干擾全球廢舊物資供應鏈,並稱中國違反世貿組織義務。

中國外交部曾回應指出,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是中國政府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人民群眾健康的一個重大舉措,是中國政府根據國際法享有的權利。

此外,台灣「中央社」曾在今年6月指出,2018年頭4個月內,英國出口至台灣的廢塑料量同比上增12倍。當時有環保人士通過英國《金融時報》警告,「相對於保守的英國人,垃圾出口到東南亞地區後更有可能被直接丟進海裡。」

對付「洋垃圾」問題,台當局環保機構曾稱,已在8月13日宣布「修法」,限制並實際管制「洋垃圾」的總量,但要自10月開始才會有具體作為。不少人批判台當局「處理慢半拍」。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29-08-2018

1.香港大學校委會成員、兼機械工程系副教授張祺忠,涉嫌謀殺妻子,28日被香港警方拘捕。警員搜查張祺忠辦公室時,在一個木箱內發現行李箱,內藏疑兇太太的屍體,初步懷疑死者被勒死。港大校長張翔對事件深表傷痛及震驚,港大稱會為師生提供適切援助,港大學生會會長黃程鋒表示,相信屬案發地點的偉倫堂,宿生會正討論是否取消迎新營。另外,香港警方凌晨帶走大批證物,並押解張祺忠到宿舍調查,仍未確定疑兇犯案動機。

2.兩名持雙程證的內地男子,7月30日在紅磡香港體育館外,以高價兜售黃子華棟篤笑門票,29日(星期三)早上在九龍城裁判法院,各被判一項違反逗留條件罪的罪名成立,監禁兩個月。法官提醒兩名被告,不要再來港犯案,否則一定會被判處更高刑罰。

3.一道低壓槽29日(星期三)為廣東沿岸及南海北部帶來雷雨,香港下午新界多處地區錄得超過30毫米雨量,而位於新界的大埔及元朗部分地區錄得超過80毫米,屯門亦在一小時內錄得逾70毫米。香港天文台下午兩點十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下午四點發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有網民早上拍攝到汀九橋附近,一度出現懷疑水龍捲。黃色暴雨警告下,一艘街渡下午近三時,在大嶼山澄碧灣對開海面入水沉沒,船上有15人墮海,全部獲救。

4. 27日(星期一)晚在家中暈倒的香港新鴻基地產前主席郭炳湘仍留醫,郭炳湘弟弟、新鴻基地產主席郭炳聯29日(星期三)早上到醫院探望,逗留個多小時後離開。

5.位於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附近,29日(星期三)發生黎克特制7.1級強烈地震,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發出海嘯警報,附近出現輕微海嘯。震央位於海底十公里,暫時未有損毀報告。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曾警告,或會出現一米高的海嘯,但海嘯比預期小,新喀里多尼亞的主島岸邊錄得40厘米高的海嘯,距震央一百公里的洛亞蒂群島,亦感到強烈震動,錄得5厘米高的浪。


位於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29日發生黎克特制7.1級強烈地震,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發出海嘯警報,附近出現輕微海嘯。

地震震央位於海底十公里,暫時未有損毀報告。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曾警告,或會出現一米高的海嘯,但海嘯比預期小,新喀里多尼亞的主島岸邊錄得40厘米高的海嘯,距震央一百公里的洛亞蒂群島,亦感到強烈震動,錄得5厘米高的浪。


香港大學校委會成員、兼機械工程系副教授張祺忠,涉嫌謀殺妻子,28日被警方拘捕。探員搜查張祺忠的辦公室時,在一個木箱內發現行李箱,內藏疑兇太太的屍體,初步懷疑死者被勒死。港大校長張翔對事件深表傷痛及震驚,港大稱會為師生提供適切援助。港大學生會會長黃程鋒表示,偉倫堂宿生會正討論是否取消迎新營。
張祺忠曾向偉倫堂的師生發電郵,指警員在宿舍附近調查他家人失蹤,對引起憂慮致歉,促請學生不用擔心。

53歲的張祺忠在香港大學任職16年,現職機械工程系副教授,同時兼任港大校委會成員,一家四口居於沙宣道的港大宿舍偉倫堂。

警員一度在港大偉倫堂宿舍調查。

香港警方表示張祺忠8月20日報案,指8月16日在偉倫堂宿舍,太太與大女因廁所清潔問題發生爭執,大女及後離家,太太凌晨再與張祺忠爭拗,聲稱翌日早上發現太太失蹤,三天後報警。

張祺忠曾囑宿生毋須擔心

張祺忠大女得悉後,曾於港大一帶貼尋人啟示。張祺忠26日曾發電郵予偉倫堂宿生,指近來宿舍出現警員,與調查自己家人失蹤有關,著宿生毋須擔心。

警發現死者未離開生疑

警方翻查閉路電視後,發現張太沒有離開住所,但張祺忠曾運走一個木箱,認為有可疑,28日下午搜查張祺忠在港大黃克競樓的辦公室,發現一個木箱,內裡有一個行李篋,藏了一具已發脹的屍體,遂拘捕張祺忠。

警方表示相信張祺忠用自製木箱,及一輛鑲上車輪的板車,將屍體搬離偉倫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