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著名作家劉以鬯逝世,享年99歲。

本港作家、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黃淑嫻,6月8日晚在社交網站表示,劉以鬯是在6月8日下午二時許,在東區醫院離世。

香港民政事務局長劉江華對劉以鬯離世表示深切哀悼,指劉以鬯一生推動香港文學藝術,是香港的文學泰斗,貢獻惠及多代香港作家,認為他的離世是文化界一大損失。

劉以鬯出身文學家庭  畢生醉心文字創作

祖籍浙江寧波鎮海的劉以鬯,原名劉同繹,1918年12月7日出生於上海,其父親為國民黨黃埔軍校英文翻譯官,兄長則為宋美齡的英文秘書。他大學畢業先後在重慶、上海、新加坡、吉隆坡擔任多份報刊的編輯,1957年來到香港,自此與香港結下不解之緣。

劉以鬯: 作品要「與眾不同」

劉以鬯1936年開始發表作品,迄今有數十本著作問世,作品屢獲獎項,他寫小說的原則是要「與眾不同」。

代表作之一的《酒徒》被譽為中國第一部意識流小說,此書與其另一作品《對倒》啟發導演王家衛執導電影《2046》、《花樣年華》。其餘的著名作品還包括《寺內》、《陶瓷》、《島嶼半島》、《天堂與地獄》、《打錯了》、《多雲有雨》;散文和雜文合集《不是詩的詩》、《他的夢和他的夢》;文學評論集《端木蕻良論》、《看樹看林》、《短綆集》、《見蝦集》、《暢談香港文學》等。

劉以鬯獲選為香港書展及文學節首屆「年度文學作家」;曾獲香港藝術發展局「傑出藝術貢獻獎」;2011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表揚他在文壇的成就,並致力推廣香港文學藝術。

 

 


負責羈管及提供更生服務的香港懲教署,六月八日午在赤柱職員訓練院舉行學員結業會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結業儀式,並檢閱38名懲教主任及59名二級懲教助理。結業學員中4人獲頒最優秀學員獎,包括懲教主任李家傑及蕭昌鴻獲頒「院長盾」,二級懲教助理鄺煜樺和林凱婷則獲頒「金笛」。

林鄭月娥出席致辭時讚揚懲教署,多年為香港成為安全城市作出重大貢獻。她指法治是香港基石,而完善刑事司法制度、精鋭專業的執法隊伍,是香港賴以穩健發展的後盾。林鄭月娥表示懲教署作為香港刑事司法體系的重要一環,致力為在囚人士提供穩妥的羈管環境和為更生人士提供市場導向的職業培訓計劃,幫助他們順利重投社會,防止罪案。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赤柱懲教署職員訓練院出席學員結業典禮,並與結業學員合照。旁為懲教署署長林國良(前排左五)和懲教署副署長胡英明(前排右五)。

更生人士再犯率改善  懲教署預防罪行功不可抹

她表示,2017年香港整體罪案率為每10萬人口758宗,較2016年下跌8%,是自1971年以來的新低。同時,更生人士的再犯率由2000年的39.9%下跌至2015年的27.1%,治安持續改善。

林鄭月娥特別提到,由於保安理由職員需恪守嚴格規範,如不可攜帶手提電話進入懲教院所。她理解懲教人員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但希望學員接受挑戰,成為盡忠職守的新一代懲教人員。

 

 


08-06-2018

1.港鐵沙中綫紅磡站擴建月台工程涉嫌造假,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不排除會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事件,除政黨民建聯外,工聯會、民主黨、公民黨及田北辰早前均已表態支持。另外,香港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以21票贊成、26票反對、2票棄權,否決引用特權法,調查紅磡站擴建工程鋼筋被剪短的事件。

2.香港特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8日出席一個財經論壇時致辭,指過去一年在改善行政及立法關係上取得成效,雖然過去兩天有議員拉布,但顯示香港多元及自由,最重要是社會能團結。

3.《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恢復二讀辯論,由議員、學者、專業人士及民間團體成立的「一地兩檢關注組」,發起6月14日晚(下星期四晚)在香港立法會外集會,反對一地兩檢條例草案。關注組表示,預計一地兩檢條例草案將於14日晚在立法會作最後審議或表決,故當晚七時至八時半在立法會外舉行集會,又表示即使草案獲表決通過,關注組會繼續監察法例的執行情況,會否出現跨境執法。

4. 22名香港街坊工友服務處的會員集體退會,抗議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計劃解散旺角勞工組,並解僱三名處理勞資糾紛案的員工。街工執委梁耀忠對大批會員退會表示遺憾,強調無解僱三名幹事,但承認去年曾給予勞工組一筆費用,要求他們一年後自負盈虧。

5.天氣方面,本港風力及雨勢減弱。截至6月8日下午五點,艾雲尼已減弱為熱帶低氣壓,並集結於香港西北約210公里,預料會繼續移入廣東內陸,逐漸減弱。受艾雲尼影響,本港早上天氣不穩定,天文台早上六時五十分發出黃雨警告,到十一時半改發紅色暴雨警告,歷時約一小時後再改發黃色暴雨警告,到下午二時十五分取消。下午校學生、幼稚園及特殊學校停課。香港天文台預計初時,本港離岸及高地仍間中吹強風,海面仍有湧浪,市民應遠離岸邊。至於星期六早上雨勢會較頻密,風勢逐漸緩和。

6.港珠澳大橋混凝土測試涉嫌造假的案件,十八名被告中,一人認罪。嘉科工程顧問公司前工地實驗室技術員吳啟堯,下午在區域法院承認一項串謀詐騙罪。控罪指他串同其他人,不誠實更改壓力測試機連接電腦的日期時間,及調換要測試的混凝土樣本,詐騙土木工程署及其他人員。

7.香港規劃署8日公布最新人口分布推算,預計到2026年新界及九龍的人口會上升,人口增長最多的為北區,至於同期港島區人口則下跌。香港統計處早前公布,香港人口在2026年將會上升至783萬。觀塘、沙田及元朗區將會是人口最多的三個地區,老年人口比例最高是黃大仙區,2026年65歲或以上人口佔超過兩成半,年齡中位數49.1歲,其次是葵青區及深水埗區。

8.美國國務院向前往中國的國民發出健康警示,範圍由廣州擴大至全中國,呼籲美方人員及家眷,如身體出現頭暈、頭痛、耳鳴、聽覺受損等不尋常或難以解釋的症狀,應聯絡醫療顧問。大使館又呼籲,切勿嘗試尋找任何不明聲音來源,應轉移到另一個地方。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多名人員,早前聽到不尋常聲音不適,回國後獲診斷為腦部受損,疑受到音頻騷擾。美國國務院再發出健康警示,為半個月來第二次,並指今次事件,跟美國駐古巴大使館多名職員聽力受損的情況相似。


07-06-2018

1.港鐵沙中綫紅磡站擴建月台工程涉嫌造假,港鐵主席馬時亨認為總承辦商禮頓亞洲應公開交代事件。港鐵工程總監黃唯銘披露是分判商泛迅的工人剪短鋼筋,至於為何要剪短,港鐵稱工程鋼筋擺位密集,相信是為貪方便。

2.截至7日下午五點,熱帶風暴艾雲尼集結在香港西南偏西約280公里,進一步靠近本港,強度稍為增強,預計7日晚至8日早上在廣東西部沿岸登陸。香港天文台預計三號強風信號會在日內維持,本港幼稚園及部分特殊學校停課,澳門亦在中午發出三號風球。受到艾雲外圍雨帶影響,本港多區早上有水浸報告,需要封路,其中港鐵鑽石山站部分大堂及出口亦出現水浸,部分閘機一度暫時封閉。天文台預測,未來一兩天仍會有狂風驟雨。

3.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6月7日早上起,於小組網站以問卷形式,收集公眾對土地供應意見。網上的問卷先簡介土地需求及供應情況,市民可分別選出短中期、中長期及概念性土地供應選項,參與問卷調查的網民可選寫多於一個選項,問卷隨後會按所選選項,計算出可提供多少公頃土地。環保觸覺、 綠色和平等環保團體認為,問卷內容有沒有諮詢市民是否認同1,200公頃土地的計算方法、問卷設計刻意引導市民選擇填海和「私人新界農地儲備」的選項,令人誤以為等同支持公私合營,批評問卷設計錯漏百出,要求政府收回問卷。

4.負責舊區重建的市區重建局公布,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的衙前圍村重建項目,初步發現兩個埋於地底的考古遺跡,分別是明清時防禦海盜襲擊的「更樓」,及清朝時期圍牆。市建局稱已古蹟辦批准,擴大挖掘範圍研究,其中將重點研究有沒有護城河遺址,預計年底完成,市建局承諾在保育方案獲政府同意前,不會進行任何建築發展工程。衙前圍村為市區中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原居民圍村,相信已有逾400年歷史,項目原本預計2023至2024年落成,提供約750個住宅單位,及興建一個保育公園。市建局表示,暫時未知考古發現對項目完工日期的影響,至於村內的八間村屋、一座天后廟、一個「慶有餘」石匾和門樓,則按原定計劃全部保留。

5.涉及多宗持械行劫被判入獄36年的葉繼歡,在赤柱監獄服刑逾二十年後,去年四月在監獄病房單獨囚禁時病逝,終年55歲。死因庭召開聆訊,陪審團一致裁定葉繼歡死於自然,死因為肺癌轉移至腦部,陪審員又建議懲教署考慮在獄中,為病人提供中醫服務。葉繼歡自2001年起申請看中醫,但懲教署以從未有在囚人士服用中藥為由拒絕,葉繼歡2016年入稟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指懲教署醫療安排違反《基本法》及《人權法》等,他去年二月獲確診末期肺癌,兩個月後病逝。


香港早前創下連續兩星期高溫,引起水源短缺的關注。社交網 Facebook一個專頁流傳,有疑似「大媽」在萬宜水庫張手拍照暢泳,狀甚興奮,惹起網民不滿,認為他們在污染珍貴的水資源。

網上流傳數張相片顯示,數名大媽在萬宜水庫附近拍照留念,惟其中一張清楚見到最少兩名「大媽」張開雙手,並浸在水庫中拍照。大批網民批評其行為自私及沒有公德心,並籲網民舉報及充當證人,有網民更戲謔應在水庫中飼養食人魚。

最少兩名「騎呢」大媽,在水庫中載沉載浮,並「興奮地」向鏡頭舉手。
大媽等一行人原本只在萬宜水庫附近遊玩,他們隨後企圖走下山坡直達水庫位置。
三人在萬宜水庫前留倩影。
各人於水庫前擺出讚好手勢。
最少五人參與萬宜水庫之行。

 

大媽事後被質問時回應,指拍照後原本只是私下流傳,反問為何要公開相片,促貼文者刪相。

根據《水務設施條例》,任何人士進入水務設施浸洗或沖洗,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處罰款5萬港元及監禁2年。


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6月7日早上起,於小組網站以問卷形式,收集公眾對土地供應意見。

香港發展局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自五月底已進踏入第二階段,小組陸續在全港十八區舉行巡迴展覧,並於即日起在網上提供問卷,供市民表達對土地發展的意見。

網上的問卷會先簡介土地需求及供應情況,包括小組主席黃遠輝及成員拍攝的短片,市民可分別選出短中期、中長期及概念性土地供應選項,參與問卷調查的網民可選寫多於一個選項,問卷隨後會自動計算所選選項,可提供多少公頃土地。

多個團體批評問卷誤導

環保觸覺、 綠色和平等環保團體認為,問卷內容有三大問題,例如沒有諮詢市民是否認同1,200公頃土地的計算方法、問卷設計刻意引導市民選擇填海和「私人新界農地儲備」的選項,令人誤以為等同支持公私合營,批評問卷設計錯漏百出和要求政府收回問卷。

團體又指,填海所佔的500公頃土地中,大部分不是用作興建房屋,質疑政府誇大數字,他們亦指東大嶼都會的興建成本高昂,加上填海工程令海豚數目不斷下降, 認為相關選項無助提供更多房屋,同時批評政府先發展後保育的思維落後。

團體表示期望能與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會面,作出真正的公眾諮詢。

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網站:https://www.landforhongkong.hk/


熱帶風暴艾雲尼在6月7日的日間逐漸靠近香港,其外圍雨帶繼續影響本港。本港多區有水浸報告,需要封路,其中興建中的港鐵沙中綫地盤水浸,積水透過鑽石山站其中一個出口流入大堂,港鐵鑽石山站部分大堂及出口7日早上一度暫時封閉。

香港天文台7日上午7時發出特別天氣提示,指香港廣泛地區可能受大雨影響,籲市民應提高警覺,並一度發出山泥傾瀉警告及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早上大雨期間,多區受到水浸影響。

本港多區受水浸威脅  上水一度交通擠塞

新界北區方面,打鼓嶺文錦渡路水浸,一輛小巴「死火」,令前往上水的交通一度擠塞。上水布格仔路則出現水浸,水深近1呎。大埔北盛街近漢家路出現水浸,黃泥水積在路面。

至於九龍方面,宋皇臺道往土瓜灣道全線,一度需要封閉。鑽石山港鐵站A出口懷疑受站旁的沙中線地盤水浸影響,積水從地盤流出,並沿鑽石山站出口樓梯,流入車站大堂,該站A出口封閉約一小時,部分閘口要停用。

港鐵沙中綫地盤積水流入鑽石站大堂,職員以沙包圍堵,部分大堂成澤國。(網上圖片)
港鐵職員忙於堵截積水繼續流入鑽石山站。(網上圖片)
港鐵鑽石山站部分出口需要封閉。(網上圖片)
新界大埔北盛街近漢家路黃泥水遍布。(網上圖片)

香港渠務署則呼籲市民,一旦發現街道水浸,應盡快致電24小時渠務熱線報告,電話為2300 1110。

天文台料未來一兩天仍有狂風驟雨
香港天文台預測與熱帶風暴艾雲尼相關的外圍雨帶,在未來一兩天仍會為廣東沿岸帶來驟雨及狂風。本港6月7日多雲,有狂風驟雨及雷暴,雨勢有時頗大。展望6月8日會有狂風驟雨及雷暴,週末期間仍有幾陣驟雨。


06-06-2018

1.港鐵沙中線紅磡站擴建月台工程中,接駁位的鋼筋被剪短造假,港鐵首次公開涉及的分判商為「泛迅建築」,並透露在2015年8至12月期間的五次巡查中,發現有鋼筋被剪短,安裝入螺絲帽時不合規格;港鐵曾向總承辦商禮頓亞洲發出書面警告。

香港路政署原本要求港鐵在六月七日或以前就事件提交報告,但港鐵指由於向承建商收集資料需時,要延至下星期提交報告,港鐵稱會委託專家為月台結構進行安全測試,料三至四個月內完成。港鐵認為,事故未有影響結構安全,承認因此沒有向董事局匯報,認為是一貫做法。有議員在香港立法會大會上提出動議,要求即時就港鐵鋼筋被剪短的事件休會辯論,主席梁君彥以沒有迫切性為由拒絕。

3.有傳媒報道指,有人在港鐵內部考核工程主管的考試中作弊,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會嚴肅跟進。香港機電工程署指非常關注有關報道,已要求港鐵調查並提交詳細資料,以確保員工考核過程,嚴格按照港鐵的規定及指引進行。報道早前指,有考生在港鐵內部的工程主管考試前,獲發全卷答案,考生交試卷時,考官有當場「提水」。

4.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今個立法年度是通過基建撥款的「好年度」,有望通過共1,700億元的基本工程撥款。她出席一個論壇致辭時表示,上任後與香港立法會不同派別議員加強溝通,已經見到成效,她又認為不能視建制派的支持為理所當然。上任近一年的林鄭月娥形容自己「度月如日」,工作極具挑戰性,令她精疲力盡,但同時很有滿足感。

5.截至六日下午五點,集結在香港西南約460公里的熱帶低氣壓,已增強為熱帶風暴,命名為艾雲尼,香港天文台預計其移動緩慢,會在雷州半島一帶徘徊,並逐漸靠近廣東西部沿岸。天文台表示,日內改發三號強風信號機會不大,會於星期四按本港風力變化,決定是否需要改發其他熱帶氣旋警告信號,預料未來一兩天有狂風驟雨及雷暴。

6.本港在一號戒備信號生效期間,天氣不穩,香港天文台下午一點左右一度發出黃色暴雨警告及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新界北一度錄得逾100毫米雨量,大雨下元朗新田公路近元朗壆圍對開三條行車線一度水浸。

7.位於九龍黃大仙區新蒲崗五芳街一幢工業大廈,5日晚發生三級火警,經過近9小時通宵撲救後,6日早上7點被救熄,一名消防員救火期間不適。初步調查,起火原因無可疑。火警在5日晚十點多發生,永濟工業大廈九樓一個單位首先起火,火勢於凌晨左右升為三級,至清晨近六時受到控制,約個多小時後被救熄。消防人員出動三條喉及四隊煙帽隊灌救,火警中約10人自行疏散。

8. 中美貿易爭議,有傳媒報道,中國提出向美國採購約 700 億美元產品,包括農產品、製造業和能源產品,以換取美國放棄徵稅,但美方有保留,認為中國採購更多煤炭和原油,只會將產品轉售其他國家,無助降低美國整體的貿易逆差。

 


北韓頻頻發展核武及進行核試,觸發緊張局勢,然而隨著北韓有意放棄核武,中國國際航空將恢復飛赴北韓首都平壤的航班,是中國與北韓兩國關係改善的最新跡象。

中國國航高麗航空復飛往返北京平壤航班

中國國航去年11月暫停飛往平壤的航班,當時正值美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因北韓繼續進行核武器和導彈試驗,而加大制裁及以經濟手段,向北韓施加壓力,國航解釋停飛與機票銷售不佳有關。

中國國航的網站上周二顯示,周三起將再次開通北京往返北韓的航班。中國國航有電話訂票員透露,該公司周二發出通知,宣布復飛國航北京至平壤的航班。

中國國航發言人朱梅,證實上述航班恢復開通的消息,但表示未知調整的原因。

航班資料網站亦顯示,北韓高麗航空往返平壤和上海浦東的航線上星期復航,逢周四和周日提供航班。有關航線自去年十月至今年三月長期停飛,四月只飛了兩次。

至截稿前,中國外交部和中國航空監管機構,仍未回覆記者查詢。

《路透社》首先報道上述航班恢復開通的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北韓領袖金正恩的首腦峰會將在新加坡舉行,預計兩位領導人將討論可能拆除北韓核武器的問題。

中國國航2008年起推出北京至平壤的定期航班,航空公司的預訂網顯示,北京至平壤每周有三班航班,票價為人民幣2,360元(368美元);航班班次則與去年停飛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