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2018 每日新聞
1.「團結香港基金」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進行民調,發現約四成半受訪市民贊成維港外恢復大型填海,近三成四人則反對。調查又發現約四成半人,贊成於維港以外水域填海興建新市鎮,比反對人士多出一成一。另外近六成人認同香港需要開闢最少兩個沙田面積般大的土地才足夠,即相當於7,200公頃。中大亞太研究所於3月21至28日,以隨機抽樣方式,電話訪問約一千名市民,發現逾七成七受訪者認為,解決香港住屋擠逼問題逼切或非常逼切。
2.前年旺角騷亂案,十人被控暴動、刑事毁壞及襲警等控罪,九名被告被裁定暴動罪罪成,另外一人早前已經承認暴動罪,全部人押後到本月二十三日判刑。
3.香港中學文憑試必修科目之一的通識教育科,可能出現重大修訂。有報道指,香港教育局已初步同意檢討,包括將通識科由必修列為選修科,或改為必修但不用考試,評級由1至5**改為「及格」和「不及格」,報道指有關修訂暫時未有推行時間表,有關修訂亦可能影響大學入學收生門檻。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指,暫時未收到報告。
4.港鐵表示,仍有5間航空公司未能在機場快線九龍站提供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包括首爾航空、印度捷特航空、深圳航空公司、瑞士國際航空公司及美國聯合航空。由於信號故障,九龍站機場快線城市區預辦登機服務昨晨起一度暫停,至昨午部份恢復正常。
5.內地一連三天的五一黃金周假期結束,香港入境處資料顯示,今年訪港內地旅客人數逾59.9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22%,創下近6年新高。
6.香港青年動力協會發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就業意向調查結果,約七成半年輕人對往「大灣區」發展持樂觀態度,亦有近六成青年不會考慮往「大灣區」發展,最主要原因是不清楚「大灣區」甚麼一回事,另一因素是不想離香港太遠。香港青年動力協會副會長何毅淦認為,現象反映不少青年均認為大灣區具發展潛力,惟大灣區現在僅屬概念性,另外稅制方面,身處內地超過185天便需交稅予內地政府的規定,加上內地稅收較香港重,都是青年卻步原因之一,促請政府積極研究稅務優惠。
7.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政府即日會就第五代(5G)公共流動服務頻譜展開公眾諮詢。他說,5G頻譜有助推動「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發展,為市民提供一個極高速、極可靠、低延誤的通訊服務。早前局方和通訊局建議以拍賣方式指配相關頻譜,讓營辦商競投,預計有關頻譜將於2020年4月起可供指配。
8.在北京,中國外交部說,中國和多米尼加建交天經地義、光明正大,扯不上什麼誘迫和交易。對於台灣聲稱大陸以巨額金錢援助,誘迫多米尼加和台灣地區斷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多米尼加和台灣斷絕所謂外交關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關系準則,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和長遠利益,理所當然。
9.香港天文台下午錄得最高氣溫31.8度,是今年以來最高紀錄。大美督下午錄得34度高溫,赤鱲角、石崗、元朗、打鼓嶺、將軍澳下午一度高達33度。
孫中山史蹟徑正式完成翻新,更新後的史蹟徑加入藝術元素,以「賞藝術、遊古今」為主題,配合中西區獨特的文化歷史氛圍,將成為香港最新和別具吸引力的文化景點。
旅遊事務署聯同中西區區議會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邀請九位本地藝術家,為孫中山史蹟徑創作獨特藝術品,代替史蹟徑原有的紀念牌,以藝術手法演繹孫中山先生在港時期的歷史,融合古今與藝術的元素,為旅客和市民帶來新穎豐富的旅遊體驗。

旅遊事務專員黃智祖出席史蹟徑啟動典禮表示,港府在去年十月發表的旅遊發展藍圖,其中四大策略之一是培育及拓展具本港及國際特色的旅遊產品及項目。更新孫中山史蹟徑,正是落實這個策略的重要項目之一,豐富了香港文化古蹟旅遊的內容,讓旅客在探訪景點之餘,欣賞到香港文化藝術的一面,滿足旅客近年對深度及多元旅遊體驗的需求。

為方便市民及旅客以自己的步伐,細味史蹟徑的藝術品和歷史內容,遂新加入智慧旅遊的元素,史蹟徑上的所有藝術品均附設二維碼,透過手機即可連繫孫中山史蹟徑網頁,和下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手機應用程式「智博行」,讓參觀者更了解史蹟徑的歷史資訊和藝術家的創作意念。

孫中山史蹟徑於一九九六年由中西區區議會設立,將位於中西區的十五個有關孫中山先生的歷史地點串連起來,連同孫中山時期香港的介紹牌,共設十六個站。
面對新冷戰下的文化自信
資深時事評論員 梁燕城

美國商務部發佈對中國跨國科技公司中興通訊長達七年的出口禁令,直到2025年3月美國公司將被禁止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英國也發出圍剿令,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CSC)警告電信行業勿使用中興通訊的設備和服務。
美國雜誌《福布斯》的Atherton Research 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 Jean Baptiste Su稱:美國禁令將阻止中興獲得美國的所有技術。即使中興有能力重新設計所有產品,也要花費數年時間。中興將在未來數周申請破產。而且,聯想、vivo、OPPO、小米等中國科技公司,都可能遭同樣厄運。
這次美國大舉對付中國的科技行業,雖是凶危,但卻是契機。
中國在2015年推動《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達成從「製造大國」變身為「製造強國」的目標,而到2035年中國的製造業將達成趕超德國和日本的目標。四年來科技發展迅速,重點發展領域包括新一代資訊技術創新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太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核能或可再生能源電力裝備、農機資訊整合系統、納米高新材料或模組化建築及生物化學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2016年,習近平在公開場合更是表示中國要要推動高性能計算、移動通信、量子通信、核心晶片、作業系統等研發和應用取得重大突破。近期一系列重大科研突破集中亮相,在全部200多個科技門類中,前沿科技領域中國已有十幾個領先世界,其間大興與華為的5G技術研發已經處在全球領先地位。
美國過去不肯供應高科技知識給中國,但中國在科技自主研究,自力追上達到最先進水準,令美國相當擔心,試圖從核心高科技戰略領域,最大程度地延緩中國趕超美國的步伐。目前中國的自發研究,仍要依賴不少西方先進科技為基礎,並非全部自主,如晶片,這是中國的命門,也是其軟肋,一旦西方停止供應,中國科技發展即十分困難。這是中國須反省及走向更大成功的契機,此中須汲取教訓如下:
1. 中國在走向科技有大成果之際,須維持謙虛與低調,不要過份顯示自己強大及有擴張野心,免得主流強國嫉妒及防範,怕中國科技趕超自己。
2. 中國在與西方交接時,須有誠信,真正與西方接軌,不要口頭同意國際規矩,現實上拐個圈不遵守,一旦被發現,就失去誠信,得不到信任。中外交往必須持守言行一致,免被人看不起。
3. 在受大遏制與屈辱時,中國須臥身嚐膽,自力更新,將基礎科技做好學好,不再靠建基他人成果。中國造得到大型的登月火箭、飛機與航母,卻造不出小小的芯片,最終就受制於他人。這次事件必激發中國科學家們更奮鬥,全力創新突破科技,自之根基。
其實美國在貿易與科技上與中國為難,後面有一更深遠的顧慮。美國對中國和平崛起,最擔心的不純是經濟與科技,而是文化上中國不跟從美國的模式,而能成功,且可能追越西方。
美國稱霸世界,不只是經濟、科技與軍事,而是以為自己的文化是最優越的。1989年經濟學家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發表文章What Washington Means by Policy Reform一文,以美國華盛頓政策為標準,指示拉丁美洲及東歐與俄羅斯的發展方向,一般稱為「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主張發展中國家經濟需要通過自由市場經濟,來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方向由美國政府及其控制的國際經濟組織所制定,並由它們通過各種方式實施。美國學者喬姆斯基(Noam Chomsky) 寫Profit Over People,Neoliberalism and the Global Order一書,揭示這以美國模式操控世界的權力系統。邁克傑尼斯(Robert W.Mc Chesney)在該書「導言」中指出「華盛頓共識」具有「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和文化體制」的三重特性。在這些國家的改革初期,市場化和民主化,發展成民主政體,如多黨制、三權分立、全民選舉等,都被視為俄羅斯等國家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條件和目標 。整體是將美國政治上的民主、自由、人權,及經濟上的自由主義,視為世界的階模,要求全球各國跟從。並將之輸出到不同文化及體制之地區,甚至在幕後支持以顏色革命推翻不跟從的國家。
偏偏世界跟從華盛頓共識的國家,大都沒有成功發展,反而走獨立為展路綫的中國,卻空前成功,這是美國很難接受的事實。故中國的崛興,是挑戰了美國在文化及意識形態上的領導地位,美國必然為難中國,才能繼續其全球的領導性。歐洲將與美國逐漸形成聯盟,轉向新冷戰思維,將中國視為異質文明,是競爭對手,也是遏制的對象。
當前中西危機,不單是商貿或科技問題,卻是文化上的無法互動互信,若要將之化為契機,策略有三,一是將自身的文化相關價值提拔起來建立自信,二是加強開放,以自身主體吸納對方優點,以壯大自己,進而超越對方。三是求同存異,找尋中國與西方的共同價值,以減低西方感到的威脅。
1. 從中國文化中找出中國模式成功的文化因素,如我過去所言,中國宋代的格物致知,明代知行合一,明末的實踐哲學,清初的歷史理勢觀,毛澤東的實踐論與矛盾論,鄧小平的一部份人富起來,到新時代的科學發展觀,五位一體的整體思維,這是一條文化線索。整個當代中國模式的發展,是與歷史文化一脈相承的,並非無端端從天而降,卻有其從儒學及易學來的歷史文化泉源,再吸納西方文化優秀的思想、辦事方法與科學技術而來。這是中國人成功的因素,也是民族文化自信之根。在文化自信中,依實踐思路,自力完成社會及科技發展。
2. 在西方新冷戰思維遏制之下,中國切忌走上極右民粹主義或極左文革思想的激烈排外,卻須有大無畏的勇氣去承受困難,從文化自信上走向更開放,更吸納西方的優點而超越西方。在科技上研究西方技術的設計,再發展自身的自主創發,在體制上參考西方運作成功的地方,如契約精神,目的倫理等,按中國現有制度大原則下改進自身。在文化上吸納西方精神價值,完全委身與犧牲的奉獻,及仁愛誠信的人生等。
3. 西方的敵對意識,來自以中國為異質文化,中國在求同存異原則下,應強調大家的共衕性。當西方從民主批判中國時,不必急急說西方民主如何不好,反而強調中國也是重視民主,且按自身文化特質,發展一種有人性價值,有仁愛公義理想的優質的民主。以尊重人的尊嚴,聽取民意為主。
真民主精神是人民能參與國家體制的發展,若中國不行西方投票式的民主,仍可考慮另一參與的模式,如用原本的協商民主制,發展成一種全民參與的協商制度,通過擴大政協的各層次,去廣泛聽取全民意見,政府參照全民發的不同意見而作出政策方向,使原本的集體精英制擴大,與全民協商制結合。在全民協商制下,民怨可減少,人權可得保障。
走出中國模式下的參與及協商的民主,尊重人的人權,表明中國模式的成功,在其特有的民主價值,是與西方同質的價值,並非敵對的威脅者。
「按照現有的機制,當市場出現港元在7.85弱方保證時,如有銀行願意在這個水平吸收賣盤,金管局則無需出售干預。但顯然現在市場上沒有足夠的買盤,金管局需要不斷地買入港元,縮減銀行結餘,從而推升港元的利息。」一位外資機搆外匯交易員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表示。
特約撰稿 朱麗娜 香港報道
同時,上述人士指出,目前市場上1年期港元利率掉期升至1.88%,創下近年以來新高,這意味著投資者預期港元的利息將逐漸上升,願意支付更高的成本,將浮息貸款轉換為定息貸款。他預測,香港銀行結餘在跌破1,000億港元以後,銀行批發資金的成本明顯上升,才會考慮調整最優惠利率。
港元匯率屢逼近弱方保證 香港金管局四日內七度入市
香港時間4月17日早上紐約交易尾盤及倫敦交易時段,香港金管局再分別買入57.7億港元、33.76億港元。
由於香港銀行間市場規模近年來大幅擴張,今次金管局出手力度及頻率超出市場預期。自4月12日以來,金管局已累計七次買港元、沽美元進行市場干預,共斥資約223.76億港元。經T+2交收後,4月18日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將由1,800億港元縮減至約1,576.24億港元。
「近期港元匯率貶值主要是由套利交易的市場資金主導,而非基本面因素驅動。短期來看,香港金管局仍需繼續入市干預,買港元、沽美元,來保持港元的匯率穩定。」 德意志銀行利率策略師劉立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以三個月的美元LIBOR為例,從去年年底的1.69%已上升至目前約2.35%的水平,上升了66個基點,而三個月的HIBOR最近剛回到1.3%,與去年水平一致,美元和港元間的利差超過100個基點,市場上不斷有投資者拋港元、買美元進行套利交易,在港元的聯繫匯率機制下, 金管局根據所承諾的弱方兌換保證(7.85) 啟動市場操作。」劉立男指出,金管局市場操作的目的是穩定匯率, 無意立即大規模買入港元,過度推升港元的匯率或過度推高港幣利率。
光大銀行香港分行金融市場部資金業務副主管顏劍文表示:「這幾天市場資金流出的量不算太大,我們預計未來的港元沽盤量會越來越大,目前銀行體系的結餘規模仍很大,對於這些套利交易者而言,他們買入美元,隔夜利率1.75%,而拋空港元所需付出的隔夜利率只有0.19%,每天可以賺取1.5%的利差,但是他們面對的最大風險,是金管局不斷接盤,港元利率上漲速度快於預期,利差最終消失而導致虧本。」
同時他認為,很多套利交易者都在對賭美聯儲6月會再次加息,美元與港元的息差會再度拉大,很多套利交易都基於這種假設之上。
短端利率已升近20基點
香港金管局入市買入港元的金額逐次加大,由4月12日的8.16億港元增至17日的逾50億港元,在市場人士看來,意味著本地銀行體系已無法消化港元的賣盤。
「按照現有的機制,當市場出現港元在7.85弱方保證時,如有銀行願在這水平吸收賣盤,金管局則無需出手干預。但顯然現在市場上沒有足夠的買盤,金管局需要不斷地買入港元,縮減銀行結餘,從而推升港元的利息。」一位外資機搆外匯交易員表示。
同時,上述人士指出,目前市場上1年期港元利率掉期升至1.88%,創下近年以來新高,這意味著投資者預期港元的利息將逐漸上升,願意支付更高的成本將浮息貸款轉換為定息貸款。他預測,香港銀行結餘在跌破1,000億港元以後,銀行批發資金的成本明顯上升,才會考慮調整最優惠利率。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4月15日在博客中指出,根據聯繫匯率機制設計而出現的『四步曲』:資金流出、結餘收縮、港息上升、匯率穩定,完全是機制設計之內的正常運作。他呼籲市民在借貸時要持務實和審慎的態度,不應期望超低息環境無止境地持續下去。
他表示,事實上自從美聯儲開始加息以來,香港市場的利率已經趨升,以樓宇按揭常用作基準的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為例,已從2015年底的0.22% 升至最近的0.85%。在資金流出後港元利率會更趨近美息,即使從目前港美息差幅度看來,短期內不會出現大幅飆升的情況,借貸人利息開支亦難免會因而上升。
在金管局連日屢次入市買入後,港元的短端利率已開始逐步攀升。根據香港財資市場公會的數據顯示,4月17日,1個月港元拆息升至0.89286%,相比4月12日已上升接近20個基點,同日,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拆息分別為1.29714%、1.59304% 、2.10661%。然而由於美元的拆息高企,同日,1個月美元拆息則為1.89550%,1個月港美息差仍維持在約1%的水平。
港股連續四日下挫
由於港元流動性趨緊,拖累港股連續數日下跌。4月17日,恆生指數早盤高開39點,開市後倒跌,截至收盤報30062點,創4月6日以來收市新低,跌252點或0.8%,連續4個交易日累計下挫834點或2.7%。
4月17日,港股全日成交額1171.9億港元,較上一日增加95.43億港元。滬深港通南下均錄淨流出,港股通(滬)淨流出7.07億元人民幣,連續第四日呈資金淨流出;港股通(深)淨流出0.39億元人人民幣。
星展銀行(香港)經濟師謝家曦表示,在金管局出手干預下,港息已連續數日上升,這意味著香港已經正式進入加息周期。他預期,香港今年會加息3次,每次25個基點,最優惠利率(P)在今年年底由目前的5%攀升至5.75%。
「按2008年金融危機前水平,最優惠利率通常高出三個月HIBOR大約300個基點,就是說如利率回歸正常的話,目前最優惠利率為5%,3個月的HIBOR回到約2%的水平,本地銀行才會考慮加息,這對樓市而言會產生一定心理影響。」顏劍文表示。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出,據過去經驗,通常在加息的周期初期,強勁需求可支撐較高的按揭貸款成本。因此,除非一個月香港銀行同業拆息急劇上升,或銀行上調最優惠利率,否則短線香港樓市的風險有限。
(編輯:辛靈)
錦田青朗公路上演恍如「死神來了」式的車禍,昨日(15日)下午5時許,一輛967線城巴沿大欖隧道往元朗方向行駛至轉車站附近時,凌空飛來一支鐵通,直插巴士俗稱「大銀幕」的擋風玻璃後,再插向司機左邊胸口。據悉,城巴車長在生死關頭仍強忍傷口痛楚,把巴士妥善剎停,保障了全車乘客及附近道路使用者安全。警方調查後,以涉嫌駕駛危險車輛拘捕一名涉案43歲貨車司機。


警方表示,周一下午5時46分,一輛巴士據報沿大欖隧道往元朗方向行駛,當駛至近大欖轉車站時,一支長約1.5米的鐵棒擊中巴士的擋風玻璃,其後擊中巴士司機。消防接報到場,將巴士司機救出,他受傷清醒被送往博愛醫院治理,其後被轉送至屯門醫院。
事發後,受傷66歲羅姓車長邊向乘客求助,邊緩緩停下巴士。從網上流傳片段可見,被困駕駛座的車長狀甚痛苦,有到場警員上前安撫。消防員接報到場協助移除鐵通,車長由救護員用擔架床運上救護車送博愛醫院救治,期間他需要戴氧氣罩。警員事後檢走鐵通調查,現場所見巴士擋風玻璃遺下一個洞,玻璃碎散落駕駛室和軚盤。
城巴稱,初步調查顯示,事發時一條長約數米的金屬枝,在公路疑被其他途經車輛輾起,擊中巴士車頭擋風玻璃及車長駕駛座位。城巴又對車長於危急關頭展現敬業精神,將巴士安全停車以確保所有乘客安全,深表敬佩。

為填補4名因被「挖角」出任特區政府主要官員的議席空缺,選舉事務處周二(18日)宣佈,香港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補選將於12月18日舉行。提名期由11月1日至11月14日結束。如獲有效提名候選人人數多於4人,便須在12月18日進行投票。
選舉事務處發言人周二(18日)表示,選舉委員會界別補選的獲提名人士必須為年滿21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在地方選區已登記為選民並在緊接提名前的3年內通常在香港居住,而且沒有外國居留權。獲提名人士無須為選舉委員會委員。

發言人補充,獲提名人士應盡早遞交提名表格,以便表格上有任何錯漏的情況下也可在提名截止前作出更正。提名表格可於選舉事務處位於香港灣仔港灣道25號海港中心10樓或九龍觀塘觀塘道392號創紀之城第6期23樓2301至03室的辦事處索取,或從選舉事務處網站(點擊瀏覽)下載。是次補選的公告及附有選舉主任辦事處地址的委任公告將於稍後刊憲。
國務院任命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為香港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7月1日就職。
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全體會議,他相信李家超就任後,一定能夠團結帶領新一屆政府和各界人士,務實進取,開創發展新局面,又指中央將繼續全面準確、 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落實中央對港全面管治權,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 貿易、 航運中心地位,加快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發揮獨特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
李家超發聲明感謝中央任命,表示將會忠誠、 堅毅地肩負使命,不負中央和香港市民所託,克盡己任,迎難而上,致力為民解困,團結社會,同建充滿活力、希望、發展機遇和關愛共融的香港,又指會帶領新一屆政府按香港《基本法》,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


1.葵涌邨逸葵樓疫情持續擴大,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宣佈,向逸葵樓發出限制與檢測宣告,由星期五(21日)傍晚6時開始實施,為期5天,涉及2700名居民,他們每天接受檢測後必須禁足留在家中。
曾在海景絲麗酒店接受隔離的43歲巴基斯坦裔婦人,她引發的感染群組繼續擴大,其中有個案13日到過葵涌邨逸葵樓、綠葵樓及芊葵樓的垃圾房拾荒後引發新一輪染,與逸葵樓相關個案(包括確診及初步確診)增至約20宗,涉及12層合共13個不同座向單位,另居於同邨映葵樓的一名清潔工人初步確診。
因應逸葵樓接連出現群組爆發,港府宣佈發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圍封逸葵樓5天進行檢測,由傍晚6時開始至下周三(26日)早上,居民要每天接受檢測,隨後須留在家中,以便當局找出潛伏個案,堵截傳播鏈。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說,逸葵樓有約2700名居民,政府會在現場設立臨時採樣站為他們採樣,亦會派員上門為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採樣。陳肇始鄭重呼籲居民不要搬離寓所,如果現時正在上班的居民,稍後可如常回去逸葵樓。而過去兩周曾經到訪逸葵樓兩小時的人士,需要接受6次檢測。
陳肇始說,雖然當局在本周三(19日)已在逸葵樓進行圍封強檢,為約2500宗個案檢測,但她形容現時情況屬超級傳播,有極高風險,當局要採取果斷行動。
由於引發逸葵樓疫情的確診患者曾到過南昌街近北河街街市附近攤檔擺賣,1月10日或之後曾前往北河街街市附近光顧流動小販的市民需要強制檢測。北河街街巿周五(21日)提早1小時於下午7時關閉,進行深層清潔消毒。
2.港新增24宗新冠確診個案,有18宗為本地個案,其中2宗源頭不明,包括一名24歲患者住長沙灣邨長欣樓,另一名患者住荃灣名逸居一座。至於初步陽性有超過20宗,當中一半涉及葵涌邨逸葵樓。
其餘16宗本地確診個案,當中5宗涉及Delta變種病毒,包括4人曾光顧銅鑼灣或旺角Little Boss集團旗下的寵物店,或涉及相關群組,另一人曾光顧有確診者到訪的香港仔酒樓「龍薈」,他與另一確診者坐的位置相隔較遠,但兩人都曾去過同一洗手間。衛生防護中心懷疑酒樓洗手間有傳播,呼籲經常光顧「龍薈」的食客做檢測。
其他新增本地確診個案,包括葵涌邨逸葵樓的居民或訪客,他們大部分是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
多間學校出現確診或初確個案,其中佛教筏可紀念中學再有學生初步確診,中心相信校內可能出現傳播,部分學生需要檢疫。
美孚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百老匯)繼有3名學生染疫後,再有一名教師初步確診。另外,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聖若瑟英文中學、大嶼山國際學校等,均有學生染疫。
3.歐洲議會周四(20日)通過所謂香港人權及自由的決議。港澳辦發言人表示,歐洲議會通過所謂涉港決議,對香港事務指手畫腳、肆意抹黑,並叫囂制裁中國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官員以及相關企業,再次暴露出一些歐洲政客的狂妄自大、偏狹無知和恬不知恥,令人憤慨,更令人鄙夷。
4.北京市新增7宗本土確診病例,以及5宗本土無症狀感染。
自1月15日以來北京市累計18宗確診病例。
16-05-2018
1.Now TV 一名駐北京攝影記者在當地採訪期間,被警察阻撓及收起駐京證件,警員聲稱有人想搶走證件,將記者按在地上,記者的額頭受傷流血,被強行鎖上手扣帶走,四小時後被要求簽署悔過書才獲釋。Now TV 新聞台發表聲明,對駐北京記者合法採訪時,遭警察無理阻撓及暴力對待,以致攝影師受傷,表示極度憤怒和強烈不滿。香港記者協會發表聲明,表示對事件表示憤怒,認為是武力打壓採訪自由,並要求行政長官向中央表達港人關注,及要求當局保障記者人身安全和採訪權利。香港特別行政區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表示,極重視香港記者採訪時人身安全,港澳辦已介入了解事件。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特區政府非常關注香港記者在內地被扣押事件,已透過駐京辦與港澳辦聯繫,表達關注,他說要確定事件前因後果,最適當是透過內地當局,按當地法律及機制處理。
2.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拒絕議員許智峯提出,要求緊急辯論有香港記者在北京採訪時受到武力對待的休會議案。梁君彥解釋,事件不符合議事規則中所指,對公眾有迫切重要性的要求;又指即使議員不在大會辯論,也不會失去辯論事件的機會。
3.負責監督每年薪酬趨勢調查工作的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公布今年公務員加薪淨指標,高於去年水平,高層加4.06%、中層加4.51%、低層加2.84%。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認為加薪幅度比去年高,是受惠良好經濟環境。據慣例,中低級公務員加薪幅度會看齊,若建議獲得通過,加幅將劃一為4.51%,高級公務員加幅為4.06%。委員會下周會再開會覆核數據。
4.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在北京表示,台獨勢力和一些港獨勢力相互勾連,公然鼓吹所謂「獨立建國」,甚至「武力抗中」,妄圖危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做法不得人心,不可能得逞,等於撕下披在自己身上的「自由、民主、人權」外衣,暴露他們分裂國家和損害民族利益的本來面目。安峰山又認同有意見指,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現狀的是台灣當局,背後始作俑者是美國的講法。他批評民進黨當局上台以來,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放任縱容「去中國化」及「漸進台獨」,造成當前兩岸關係緊張對立,責任完全在台灣當局。安峰山強調,台獨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胡同,只會給台灣同胞帶來災難。
5.北韓以美韓舉行聯合軍演是挑釁為理由,單方面取消原定16日與南韓舉行的高級別會談。北韓副外長金桂冠表示,平壤對強求放棄核武的對話毫無興趣,如果華府繼續單方面施壓,北韓有必要重新考慮原定下月12日召開的美朝首腦會談,會否如期舉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半島出現的緩和局面值得所有有關各方珍惜,中方支持並希望兩韓能夠按照《板門店宣言》所體現的對話、和解與合作精神,顯示對彼此合理關切的尊重,相向而行,積累互信,改善關係,各方都應互相釋放善意,避免採取相互刺激、引發緊張的行為,共同為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創造有利條件和氛圍。至於南韓國防部長宋永武,會見美韓聯合司令部司令布魯克斯後,同意美韓正舉行的代號「超級雷霆」軍演照如常舉行。南韓國防部強調,演習目的是提高戰機駕駛員的駕駛技術,並非實施作戰計劃或攻擊訓練;「超級雷霆」韓美聯合軍演,09年起每年定期舉行,今年演習在上星期五啟動,將持續至下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