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再有源頭不明確診個案。過去一天新增22宗新冠病毒確診,5宗本地個案中,1宗源頭不明,患者是竹篙灣檢疫中心的女保安員。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確診女保安住屯門寶田邨,當值時與檢疫人士沒有直接接觸,會調查她是在竹篙灣抑或屯門社區感染。初步確診個案中,兩人是北角楓林花園第三期B室的住戶,包括早前確診任職中信證券職員的83歲家人,以及住9樓B室的32歲男子,意味同一座向的B室單位,感染人數增至3人。

其中的32歲男患者傳染期間曾經到紅山半島、及百福花園等多個單位做裝修,一同工作過的工人,以及同場的業主需要檢疫。

銅鑼灣希慎廣場「牛気」再有初步確診個案,一名20歲大學生上星期二(4日)晚到過餐廳後初步確診,有確診者當晚差不多時間亦在同一餐廳用饍。中心憂慮餐廳可能出現傳播,呼籲同一時段到過餐廳的人士與中心聯絡,並接受檢測。

另一名初確者是就讀鄧鏡波書院的19歲學生,住油塘崇山街曦臺,曾到過中央圖書館,患者有家人早前確診。

 

2.北角楓林花園第三期相同座向的B室出現垂直傳播,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到場視察後,相信由於涉事單位U型隔氣管乾涸,單位在窗戶閉上的同時開抽氣扇而產生負壓,將病毒吸入室內導致,建議B室單位居民要撤離。袁表示,Omicron變種病毒空氣傳播力強,建議市民可考慮佩戴一個布口罩加一個外科口罩防疫,但毋須戴N95口罩。

 

3.香港經完善選舉制後誕生的首屆立法會舉行首次會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會上交代政府政策局改組方案,提出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分拆「運房局」與改組「食衞局」。

林鄭月娥周三(12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稱,建議由目前13個政策局改為15個局。她提出新設立「文化體育旅遊局」,將相關工作從民政事務局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中分拆,加強推動文化事業發展,成為「十四五」規劃中,中外文藝交流中心。

「運輸及房屋局」則會分拆,其中建議新設房屋局會專門處理加快興建公營房屋,協助市民盡快上樓,並監督私人住宅市場,督導房屋委員會、房署工作,與房協,市區重建局及港鐵合作,結合公營機構力量建屋。運輸方面就會重組為運輸及物流局,強調對內及對外的交通工作,對內以運輸基建先行,研究多項包括跨境的鐵路項目;對外就會加強海、空運及物流發展,鞏固本港樞紐地位。

「食物及衛生局」亦會分拆,醫療部分改為「醫務衛生局」,除應對疫情外,亦推動多項醫療政策,包括兩個十年醫院計劃、中醫發展及基層醫療政策等,並更新公共衛生策略,進行醫療科技藥物研發。公共衛生的工作就會與環境局合併,改名「環境及生態局」,接掌環境衛生、食物安全、漁農發展等公共政策,例如廢物收集回收運送可一條龍,由新政策局管理。

「創新及科技局」會改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反映「再工業化」的任務,目標在新田科技城引進先進科技產業,將智能生產植根香港。「民政事務局」亦會改組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加強地區為本工作,提升社會凝聚力,制定青年政策。

林鄭月娥指出,會建議統一政策事權,將目前由不分政策局分管的工作劃一負責,例如人力,扶貧及退休保障會由勞福局統一負責。林鄭月娥指會重組建議交由下屆行政長官考慮。至於是否設副司長,由於涉及管治風格,她建議交由下屆行政長官決定。

林鄭月娥說,目標將建議方案在今年3月27日行政長官選舉後,轉交候任行政長官考慮,現屆政府會在6月初前完成所有程序,讓候任行政長官完成官員任命的工作。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佈,下月起擴大滬深港通每日交易額度四倍。香港金融管理局對宣佈表示歡迎。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指加大額度,主要是為六月 MSCI 新興市場指數納入 A 股,市場需求活動可能增加而作好準備。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滬港通和深港通是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舉措,啟動以來運作暢順。擴大每日額度,將進一步提升交易流暢度和確定性,亦有助確保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納入A股的過程順利。

 


第60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日內瓦開幕。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陳旭表示,中方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合法權利的正義事業。

陳旭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上發言,闡述中國在全球人權治理領域的立場主張。他說中方主張奉行主權平等,遵守國際法治及《聯合國憲章》宗旨與原則,尊重各國主權及自主選擇人權發展道路的權利,反對以人權為藉口干涉內政。

陳旭又說,中方主張踐行多邊主義,加強國際合作,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對話及合作推進人權,堅決反對單邊強制措施等單邊主義行徑。陳旭強調中方願意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礎上,積極參與完善全球人權治理,共同推動全球人權事業健康發展。


俄羅斯總統普京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電,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

普京在賀電中表示,中國在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等諸多領域取得公認的成就,中國享有在世界舞台上當之無愧的聲望,在解決地區和全球議程的熱點問題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俄中關係正本著全面夥伴關係和戰略合作的精神蓬勃發展。儘管國際形勢艱難,但俄中正在各個領域成功合作,共同努力建立更加民主和公正的世界秩序,應對當前的威脅和挑戰。

普京祝習近平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並成功召開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長生冠」病徵會困擾三分一新冠康復者,令人聞之色變。美國有大學一個尚未正式刊登的研究,初步發現三分二新冠康復者出現病徵數星期後,完成輝瑞藥廠的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口服藥療程,原本的疲倦感有所改善,而重覆受感染的患者服用有關藥物後,健康狀況會持續改善至近乎恢復正常。研究同時發現,太早向新冠患者處方輝瑞口服藥,其所需服用的療程會越長。

 

負責研究的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醫學及傳染病專科助理教授解釋,新冠患者康復後,體內可能仍有殘餘病毒,繼續引起免疫系統反應,因此出現所謂「長生冠」。然而,最新研究發現輝瑞的新冠口服藥同樣可對付「長生冠」。

該研究的對象為三名年齡逾40歲、出現「長生冠」病徵的新冠康復者,首名人士逾七星期後二度感染新冠病毒,他服用輝瑞的新冠口服藥後,感到身體狀況幾乎完全恢復。另一名康復者出現病徵後三星期獲處方相同的輝瑞口服藥,疲倦感有所改善,但仍有氣促、肌肉痛徵狀。

至於第三名患者出現病徵24小時內隨即服用輝瑞口服藥,病徵雖有所改善,但完成療程後情況卻出現反彈,有發燒、流鼻水、咳嗽、胸口痛,期間心跳、體溫、呼吸率都有所上升。兩星期後,更出現腦霧、 疲倦、胸口痛等與「長生冠」吻合的徵狀。負責研究的醫學及傳染病專科助理教授認為,與太早服用藥物有關,可能要經歷更長療程才能康復,然而目前未有相關延長服用該藥物的安全數據。

研究的學者認為,有急需就上述的初步發現,再進行大規模嚴謹的研究。

研究早證輝瑞口服藥 減死亡風險近九成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早前刊登的研究顯示,倘患者於發病首三天內,服用輝瑞藥廠的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能減低住院及死亡風險率達到89%。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去年十二月已向該藥物批出緊急使用授權 (EUA),當中包括適用於65歲以上、糖尿病、癡肥、癌病患者。根據使用授權,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須於病發五天內服用,療程需時五天完成。


台軍一架F-16V單座戰機(機號6650)執行例行訓練時,於嘉義基地外海失去聯絡,搜救人員周三(12日)早上發現多塊戰機殘骸,上尉機師陳奕仍失蹤。有航空迷拍到戰機墜海失事前影像,可見到戰機曾大角度翻滾墜海,疑機師墜海前已失去知覺。

失事戰機周二(11)下午2時55分由上尉機師陳奕駕機起飛執行例行訓練任務,3時23分於水溪靶場周邊光點消失。空軍已成立應變中心,展開搜救行動,領導人蔡英文指示全力進行搜救任務,並進一步釐清事故原因。

從航迷拍到的影像發現,這架編號6650的單座F-16V戰機,周二(11)下午3點多,在水溪靶場上空執行訓練期間,曾大角度滾轉,機腹有時可向天倒飛,高速墜海,並激起強大波浪水花,航迷馬上將畫面影像交給軍方。

有台灣民眾周三(12日)上午陸續在嘉義東石鰲鼓濕地北側堤岸的哨所外面1公里灘際發現相信是戰機的殘骸,上午11時19分,「國防部」通報確認尋獲飛機殘骸,未發現機師,已派出空軍救護隊直升機,吊掛人員到淺灘搜尋,海軍潛水人員亦到場,將全力找尋失蹤機師陳奕。

有航空迷拍到戰機墜海失事前影像,可見到戰機曾大角度翻滾墜海,疑機師墜海前已失去知覺。

 

F-16V戰機墜海位置距離堤防約1.5公里,由於傍晚有人發現海面疑有油漬,軍方派出兩架黑鷹直升機在空中盤旋搜索,海巡署、消防局和民間救難隊也出動多艘快艇協尋。岸上也有海巡岸巡人員和警方及消防局和救難人員,數百人在岸邊或用望眼鏡協助搜尋。

肇事編號6650的單座F-16V戰機

 


香港飛躍成國際大都會,與昔日的輝煌工業發展密不可分,既是全球重要製造業中心,也一度帶動內地經濟騰飛及人才發展。在經濟轉型下,香港工業仍繼續以優良品質及創新發展路向,為粵港澳大灣區開拓新機遇。與香港工業總會合作的大型紀錄片《香港工業正能量》,攝製隊的足跡踏遍多個城市,訪問了六十多家港資企業,以探討香港百年工業蛻變,到底會為大灣區發展帶來甚麼新啟示?

監製:莊源豐

 

第三集:

 

今時今日的商業大廈,幾乎無不採用玻璃幕牆,從一般大廈的需要,到昂船洲大橋,甚至英國希思路機場的防爆登機通道,香港的玻璃幕牆工業家都一一迎刃而解。他們是如何做到?

 


英國反移民浪潮近期愈演愈烈,部分政客發表民粹主義和反移民言論後,經由媒體擴散,不斷撕裂英國社會,令人愈發擔憂去年的大規模騷亂重演。英國逾200個難民組織、慈善機構和貿易協會聯署公開信,呼籲英國政治領袖終止種族主義和仇恨浪潮。

反移民浪潮中,極右勢力不斷推波助瀾。英國一名17歲本土出生、父母來自盧旺達的青年去年闖舞蹈教室殺害三名兒童,社媒事後充斥大量假消息,謠傳疑犯是尋求庇護的穆斯林,引發民粹後,導致各地爆發反移民暴力示威。遇害女孩之一的家人批評,極右勢力利用其女兒謀取政治利益。

保守黨領袖巴德諾赫稱,女性不敢在公園走路,擔心遭到躲在叢林中的「男難民」騷擾。有望接替保守黨領袖一職的詹里克亦被拍到參加許多知名極右人士出席的反移民集會。英國極右改革黨領袖法拉奇則呼籲在接待移民的酒店外進行大規模示威。此外,首相斯塔默表示應採取嚴厲措施阻止非法移民,以防英國成為「陌生人的孤島」。

「對移民敵意史無前例」

慈善組織「難民委員會」負責人所羅門表示,「與移民打交道數十年的人告訴我,他們從未見過對移民敵意如此之大、環境如此惡劣的一個時代」。據《衛報》報道,英國街頭巷尾時常出現冠以愛國主義的恐嚇行動。「反種族主義」組織的負責人尼爾森稱,極右示威不斷增加,並被一些政治言論煽動,英國各地現時流行「升旗行動」這一所謂「愛國運動」,進一步鼓動種族主義者瞄準難民和非法移民。

北約克郡一名非裔男子被拍攝到在與他的白人孫女玩耍,經由惡名昭著的極右分子羅賓遜上傳網上後,該名非裔男子被污衊為孌童癖、蒙受種族主義謾罵。在貝爾法斯特,一群「義務警員」在街頭瞄準黑皮膚男性,對他們大聲辱罵或要求查看身份證明文件。所羅門亦表示,部分此前為所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務的食物銀行,現在拒絕所謂的「外國人」。他還提到英格蘭一名60多歲非裔男子近期遭一群人襲擊、造成肩膊骨折,現時害怕得不敢離開住所。

專家:執政黨為極右創機會

北安普頓大學歷史學教授傑克遜專門研究極右極端主義,他批評工黨政府缺乏道德領導力,該黨政客似乎更傾向支持抗議行動,為極右勢力擴張創造機會,情況令人擔憂。他形容民間示威不斷激化,根本因素是人們對政府應對非法移民問題的信任度崩潰。

擁有600多個成員組織的英國最大難民支持聯盟「與難民同行」,早前向英國各主要政黨領袖發出公開信,呼籲終止種族主義和仇恨浪潮,要求他們承擔起終結社會分化、種族主義和妖魔化言論的責任。成員之一的「難民行動」組織負責人希爾頓批評,一些政客和媒體利用陳舊的種族主義言論和虛假數據,攻擊尋求庇護者,必須即刻停止這種行為。

政客媒體亂發信息 民眾被誤認難民遭攻擊

英國反難民抗議活動不斷升溫下,部分普通民眾因被誤認作難民,而遭到騷擾和攻擊,引發社會擔憂。種族平權人士指出,這並非「無心之失」,而是被政客與媒體「錯誤信息」誤導所造成的危險結果。

童軍營地被誤傳庇護中心

威爾斯一處童軍營地被誤傳成為尋求庇護者收容中心,使營地內兒童遭偷拍和種族歧視辱罵。此外,曾隸屬改革黨的獨立議員羅威,涉嫌錯誤舉報一支慈善划艇隊為非法移民。伯恩茅斯一個名為「安全力量」的民間組織,則聲稱要進行巡邏,保護當地民眾免受難民威脅,據稱已有逾200名民眾加入。

信託機構Runnymede Trust行政總裁貝古姆表示,這些事件催生「社會分化」,加劇社區內的互不信任,她指出「這對國家的所有有色人種均造成影響」,因民眾無法核實他人的移民身份或難民身份。

南約克郡工黨籍市長科帕德敦促政客和媒體,應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持負責任態度,指出各黨派政客均有責任謹慎發言,努力團結民眾。

新指引趕絕難民 禁獲居留許可者申請公民身份

英國《良好品格》(Good Character)指引最新更新,於今年較早時正式生效。該指引將阻止非法入境英國、其後獲得居留許可的難民,申請英國公民身份,預計將影響至少7.1萬名難民。據《衛報》報道,敘利亞籍難民攝影師艾侯賽因基於這項新政策,在英生活與未來規劃發生巨大轉變,慨嘆「過去我能看到希望,現在我在英國看不見未來」。

「永遠生活在不確定中」

艾侯賽因於2017年逃離敘利亞抵達英國,並於2019年獲得難民身份。他表示原定計劃今年9月申請英國公民身份,在英期間他一直為融入英國努力並作出貢獻,強調自己「英語比阿拉伯語更好」。但新指引使他面臨更多不確定性,「難民們努力工作和納稅,現在卻要永遠被當作二等公民,永遠生活在不確定之中。」

艾侯賽因的難民朋友亦遭遇同樣情況,當該指引發布時,他正申請英國公民身份。艾侯賽因表示,他及其朋友均質疑該指引合法性,認為其違背聯合國難民公約,他支持朋友們向法院提出訴訟。該指引的部分爭議條款,也受到許多慈善機構、工會、律師及人權活躍分子反對。

推修法嚴打「偷渡廣告」 提「辦證」「跑船」或入獄

近年非法移民乘船橫越英法海峽湧入英國的問題持續加劇,對當地社會帶來巨大壓力。為因應這一嚴峻形勢,英國首相斯塔默政府正推動修法,若新法順利推行,今後不法分子即使只是在社媒上提到「辦證」和「跑船」 ,都可能面臨入獄及罰款。

遏制走私集團公然招攬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目前協助非法移民偷渡在英國雖已屬犯罪行為,但政府仍決定對現有的《邊境安全、庇護與移民法案》進行修訂。此次修法擬新增全國適用的罪名條目,將在網上傳遞偷渡服務信息的行為納入違法範疇。無論是在社媒上登廣告為偷渡客辦護照或辦簽證、安排偷渡船隻,或是承諾幫助他們在英國找工作等行為,都將被認定違法。違規者最高將面臨入獄5年,並須繳納高額罰款。目前新修訂的草案已進入國會審議階段。

英國內政大臣庫珀稱,這項措施旨在遏制走私集團在社媒上公然招攬生意的行徑。她痛斥不法分子以「安全赴英之旅」為噱頭進行兜售行為,本質上是毫無底線的牟利。

英國國家打擊犯罪局營運總監羅布瓊斯稱,社媒已成為眾多人口走私網絡傳遞偷渡服務信息的重要渠道。此前政府雖長期與社媒公司合作,封鎖相關不法賬號,但效果有限。這項立法旨在賦予執法人員更有力的手段,從根本上打擊犯罪集團依賴社媒建構的非法運作模式。

政客媒體亂發信息 民眾被誤認難民遭攻擊

英國反難民抗議活動不斷升溫,部分普通民眾因被誤認作難民,而遭到騷擾和攻擊,引發社會擔憂。種族平權人士指出,這並非「無心之失」,而是被政客與媒體「錯誤信息」誤導所造成的危險結果。

童軍營地被誤傳庇護中心

威爾斯一處童軍營地被誤傳成為尋求庇護者收容中心,使營地內兒童遭偷拍和種族歧視辱罵。此外,曾隸屬改革黨的獨立議員羅威,涉嫌錯誤舉報一支慈善划艇隊為非法移民。伯恩茅斯一個名為「安全力量」的民間組織,則聲稱要進行巡邏,保護當地民眾免受難民威脅,據稱已有逾200名民眾加入。

信託機構Runnymede Trust行政總裁貝古姆表示,這些事件催生「社會分化」,加劇社區內的互不信任,她指出「這對國家的所有有色人種均造成影響」,因民眾無法核實他人的移民身份或難民身份。

南約克郡工黨籍市長科帕德敦促政客和媒體,應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持負責任態度,指出各黨派政客均有責任謹慎發言,努力團結民眾。

憂庇護中心引治安問題 民眾:就標籤我極右吧

英國民眾反對非法移民的聲浪日漸增大,在埃平發生的貝爾酒店非法移民性侵當地少女事件,更引發連串抗議活動,當地警方表示其中一次甚至多達2,000人。抗議者在社媒發文稱「保護我們的社區」、「女性和孩童的安全在外國人之上」。甚至有埃平附近的居民直言,「我不喜歡這些男人待在這家酒店,因我們擔心孩子的安危。如果這代表我是極右,那就這樣吧。」

在埃平附近長大的米尼哈內於去年加入極右立場的英國改革黨,希望能成為該黨的地方議員候選人。她表示貝爾酒店之前還有一些女性和孩子,當時有些曾犯罪,但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然而現在只有男性。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貝爾酒店附近抗議活動的組織者缺乏示威經驗,因其中一些是像米尼哈內這樣有家庭和職業的母親。她們的參與表明,庇護酒店附近社區的態度正發生轉變。

米尼哈內憤怒地表示,她的朋友們都說他們的女兒在當地被一些年輕非白人男子騷擾,她還看到有尋求庇護者在百貨商店偷竊,「他們來這裏是為了免費的東西,但來了之後卻濫用特權,真是荒唐。」在慈善機構工作的卡瓦納夫批評,庇護酒店身份不明的男性可以到處走動,但不用承擔任何後果。

敵意環境惹安全隱憂 難民援助機構遷址避險

英國多個難民援助機構近期面對極右暴力威脅加劇,被迫於辦公場所內增設安全室或搬遷至較隱蔽地點,甚至暫時關閉辦公室。自去年反難民示威引發騷亂以來,半數支援難民的非政府組織及慈善機構,面對威脅及抗議造成的「敵意環境」及安全隱憂,部分組織負責人更接獲死亡威脅。

目前工黨政府面臨日益高漲的壓力,要求禁止用酒店安置尋求庇護者。因應安全風險,相關組織已採取多項緊急措施,包括暫時關閉實體辦公室、改為只提供網上服務,並刪除網站上所有地點資訊。

此外,他們亦加強與警方及其他政府部門合作,於辦公地點周邊增設監視設備,以記錄可能發生的攻擊或騷擾事件。多個機構均表示遭受網絡威脅、惡意郵件及恐嚇性社媒帖文。甚至有反移民激進分子拍攝組織辦公地點影片,分享至極右網絡群組,導致一個被列入「攻擊名單」的非政府組織被迫暫時停業。亦有組織表示已設置安全室,以便在警方抵達前抵禦可能受到的襲擊。

約克近期發生多宗反移民及針對少數族裔襲擊案件
上月底(8 月 29 日)約克一間中餐外賣店 Dragon House 遭人惡意塗鴉,牆上被噴上帶種族歧視的字眼,包括「貓和狗」(Cat & dog)、「回家」(Go Home)以及代表英格蘭的聖佐治十字。

《約克新聞報》(York Press)報道,鄰近大學的 Tang Hall 區路面近日亦被噴上聖佐治十字旗(St. George Flag)塗鴉,燈柱亦掛上大量聖佐治十字旗。

部分英國右翼社交媒體專頁亦曾轉載,指區內有人掛旗時被少數族裔阻止。

《英國廣播公司》亦指 Tang Hall 區近月有多宗針對少數族裔的種族歧視襲擊案件。


烏克蘭東部和南部4個俄佔區周五(30日)將正式被納入俄羅斯國土。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周四(29日)表示,新領土入俄條約簽署儀式將於莫斯科時間周五下午3時(香港時間周五晚上8時),在大克里姆林宮聖喬治大廳舉行。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於儀式上發表演說。

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烏南赫爾松州和扎波羅熱州的俄控地區,於9月23日至27日就加入俄羅斯舉行公投,結果顯示4區大比數支持入俄,支持率分別為:頓涅茨克99.23%,盧甘斯克98.42%,赫爾松87.05%,扎波羅熱93.11%。烏克蘭和西方多國已多次表明不會承認公投結果。


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北角楓林花園第三期相同座向的B室出現垂直傳播,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到場視察後,相信由於涉事單位U型隔氣管乾涸,單位在窗戶閉上的同時開抽氣扇而產生負壓,將病毒吸入室內導致,建議B室單位居民要撤離。袁表示,Omicron變種病毒空氣傳播力強,建議市民可考慮佩戴一個布口罩加一個外科口罩防疫,但毋須戴N95口罩。

楓林花園3期同一座向B單位,再多一名男子初步確診新型肺炎。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視察後,相信大廈有垂直傳播,B單位共14戶居民要撤離至檢疫中心。

衛生防護中心指,B室單位內初步確診的住戶,傳染期內曾到過多個地方裝修,包括百福花園、高俊苑等,曾共事的裝修工人及接觸過的單位業主要接受強制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