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星期四(11日)起為指定群組,包括免疫力弱及有較高風險人士等,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早上到北角渣華道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第三劑科興新冠疫苗。

林鄭月娥指,新冠病毒仍然在全球肆虐,市民應盡早接種疫苗,越多人接種,香港越有希望走出疫情,越快可以回復正常生活,包括恢復與內地免檢疫的跨境往來。

三人在接種疫苗後,視察疫苗接種中心運作,他們感謝職員為抗疫的工作,並與接種疫苗的市民傾談,知道有合資格市民第一時間接種第三劑疫苗,並滿意接種安排。

對於林鄭月娥曾表示,自己會繼續接種科興,又指抗體水平「不是越高越巴閉」,聶德權說,相關資訊已經很清楚,目前兩款疫苗都是安全有效,抗體水平雖然有分別,但預防重症和死亡的保護力相若,市民可以按自身情況和意願,選擇哪一款疫苗。

政府正分階段展開接種第三針疫苗計劃,特定群組星期四(11日)起可免費打第三針,包括免疫力弱人士,例如癌症病人、器官移植病人、晚期愛滋病患者、需服藥壓制免疫系統的人士等,他們打第二針後最少四星期可打第三針;較高感染風險人士,如60歲或以上長者、醫護人員、長期病患者、工作環境有較高暴露/傳播風險的員工,他們打第二針後最少六個月可打第三針,市民可自由選擇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疫苗。


花旗銀行公佈置業意向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只有4%受訪者認為現時是上車好時機,按季回落3個百分點;有置業意欲的受訪者按季下跌1百分點至13%。調查又顯示,近10年置業的受訪者中,有67%獲家人資助,較10年前多15個百分點;家人平均資助金額亦由10年前的平均50萬元升至186萬港元。

花旗銀行第三季向逾500名21至60歲香港市民進行置業調查,顯示第三季預期未來12個月樓價樂觀的受訪者,由第二季54%回落至38%,但有42%受訪者預期全年樓價上升,多於去年同期的23%。

花旗銀行零售銀行業務主管李貴莊認為,今年2至7月每月一手及二手平均成交達7,000宗,創9年新高,所以提早消耗購買力,預料下半年每月平均成交回落至約5,000宗。有調查又顯示,更多受訪者看好1,000萬元以下的細價樓,李貴莊料,或與政府推出的1,000萬元以下樓宇可承造八成按揭有關。

單計30歲以下首置受訪者,八成需要家人資助,資助金額亦由46萬元增至254萬元。而曾置業的受訪者中,首置平均年齡為31歲。18%的非業主受訪者表示,有信心可於未來10年置業,並認為需要的樓價為580萬元,較10年前升1.1倍,符合近年樓價走勢。

李貴莊指,以往二手樓價指數數據顯示,樓價創新高後通常會出現短調整,所以認為樓價短期內已見頂,但長遠認為供不應求等因素長遠有利樓價向上。她又預期,按現時聯儲局減少買債步伐,將於明年6至7月完結,料加息會推前至明年6月,屆時會每季加息25個點子,提醒有意置業人士留意息口變化。


旺角洗衣街有大廈深夜發生奪命火警,導致三死一傷,死者包括一名六歲男童。警方指死傷者是一家人,消防初步相信火警是由單位內電器裝置引致。

火場面積大約9米乘10米,事發單位屬於一個相連單位,佔地約一千呎,有客廳、廚房、4間房及兩個浴室。據悉婦人、兒子及同居男友已於上址居住逾30年。

消防從單位廁所先後救出一名昏迷的6歲姓王男童及一名昏迷53歲姓李男子,再於廚房位置救出一名昏迷80歲姓陳男長者,三人送院後證實不治。消防又利用升降台救出一名在外牆求救的75歲女子,她吸入濃煙不適,清醒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消防並在單位內找到兩隻昏迷的貓。

 

現場為洗衣街建煌華廈三樓一個單位,深夜11時13分,多人報警指上址冒濃煙,消防到場派出一隊煙帽隊,動用一條喉灌救,約半小時後將火救熄。

大廈內48人疏散,疏散期間,警方一度封鎖洗衣街以北的兩條行車線,及以南一條行車線。

 


 

1. 香港新增5宗新冠病毒輸入個案, 包括3名機組人員。

其中兩名分別29及57歲的外藉機師,任職同一航空公司,兩人已完成接種「復必泰」新冠疫苗,上星期六(6日)坐同一航班由德國返港,在機場檢測時呈陰性,其後根據豁免人士規定再進行檢測確診,驗出帶變種病毒,當中29歲男機師的病毒量高, 防護中心相信屬近期感染,當局星期二(9日)晚圍封他住過的尖沙咀凱譽,300多人接受檢測,無發現確診個案。至於57歲男機師與家人同住於愉景灣蔚陽一間獨立屋,他的太太在愉景灣國際學校任教,兩名孩子亦在同一學校就讀,學校約120人須檢疫最少3天。

 

2.港去年貧窮人口增至165萬3千人,貧窮率為百分之23.6,較前一年上升2.2個百分點,創十二年來新高。不過政府非恆常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跌至55萬4千人,按年減少8萬8千人,貧窮率為百分之7.9,按年下跌1.3個百分點。

港府表示,去年香港經濟在疫情影響下嚴重衰退,勞工市場急劇惡化,失業住戶急增,貧窮風險顯著上升。當局表示,為應對挑戰,去年推出大量非恆常措施穩定經濟,並紓緩基層面對的生活壓力, 在政策介入後,整體貧窮率及貧窮人口,都較前一年大幅下跌。

政府預期,往後的貧窮情況,仍要視乎全球疫情變化,以及本地經濟復蘇進度,如果社會能夠廣泛配合疫苗接種及防疫措施,將會為經濟快速回復正軌創造有利條件,並支持勞工市場持續復蘇,從而為香港貧窮情況帶來紓緩作用,經濟恢復後,一次性措施的規模預料將會縮減。

 

3.港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提高新冠疫苗接種率,是香港與內地,以至與海外地區恢復正常通關,其中一項必要條件,強調接種率要逾9成9,才能有效避免通關帶來的傳播風險。

袁國勇接受訪問時指,當局應該推行「疫苗護照」,將餐廳、戲院及運動場等,列為受管制場所,要求進出的市民必須出示疫苗接種記錄,以鼓勵全民接種。他強調 「與病毒共存」的策略會帶來極高的傳播風險,隨着變種病毒的肆虐,香港本地第五波疫情可能隨時爆發,但香港不能夠閉關自守,必須提高接種率以對外開放。

 

4.漁護署人員深夜在北角嘗試捕捉一隻闖入停車場的野豬期間,輔警協助時被野豬咬傷,情況穩定。

現場是天后廟道飛龍台停車場附近。警方稱近凌晨十二時漁護署及三名輔警接報,有野豬闖入停車場。消息指漁護署人員圍捕牠期間,其中一名相信站在較遠處、未有持盾牌的輔警被野豬撞倒及咬傷。該野豬之後繼續逃跑,從約十米高高處墮下受傷,其後死亡。

 

 

5.存款保障委員會的調查發現,約6成2港人有儲蓄習慣,每人每月平均儲6600元,是調查進行4年以來最低。存保會認為疫情持續兩年,本港經濟不明朗的情況下,香港人的儲蓄能力進一步下跌。

 

 


1. 香港兩間電力公司公佈來年加電費,其中港燈加價7%,中電就加5.8%。

兩電明年凍結基本電費率, 但會上調燃料調整費。港燈表示, 因應全球燃料價格上漲, 供應緊張, 燃料調整費需要上調, 淨電費因而每度電增加8.9仙,至每度電135.3仙, 上升7%, 為紓緩電費壓力, 港燈將繼續在現有三項基金中, 撥款支援基層家庭、 協助公眾節約能源, 及加強低碳生活的宣傳教育, 涉款共6300萬元。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 經過磋商, 兩電平均淨電費升幅, 只是單位數字百分比, 到明年初平均每度電約1.3元, 強調電費升幅純粹因為燃料價格的急漲。

 

2.港府表示,正研究進一步在食肆及合適的表列處所,嚴格推行使用「安心出行, 以加強出現確診個案時,接觸者追蹤工作的效率,保障市民和員工安全,詳情稍後公布。

另外,現行社交距離措施將會再延長14天至11月24日。食物及衛生局發言人表示, 全球疫情持續嚴峻,當局決心保障市民健康,同時為日後恢復與內地通關或跨境出行,創造有利條件,有必要維持現行社交距離措施。

 

3. 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星期五(12 日)截止,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截至星期一(8日)晚共接獲111份提名,認為初步看來有廣泛代表性的人願意參選, 資格審查委員會已經展開工作,將在11月26日前確認候選人資格。她又指,上星期會見選管會主席馮驊,表明立法會選舉不容有失,要求對方全力以赴,強調選舉除公平公正誠實,亦要講求效率和人性化。

林鄭月娥星期二(9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說,選舉工作預計需要動員3萬6000人,當局已經借調10多名資深行政主任到選舉事務處提供協助。 她又說, 很多參選人都無參選經驗, 港的選舉條例嚴格, 提醒他們需要格外小心。

她指,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正與中央相關部委研究, 讓內地港人到香港口岸的票站投票, 返回內地後毋須檢疫, 會盡快公布安排。

 

4.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與內地恢復免檢疫通關是香港的頭等大事,目前相關工作進展良好,期望能夠盡快與內地舉行第二次對接會議,而熔斷機制是通關的核心問題,內地為確保不會有額外傳播風險,要求會十分嚴謹,因此需要磋商。

林鄭月娥星期二(9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香港疫情已經清零,因此與內地除要討論觸發熔斷機制的個案數目‘亦要就觸發個案的類別作出定義。

被問到內地疫情近日出現反彈, 會否影響兩地通關, 林鄭月娥指, 過去一至兩個月, 兩地政府對接、 專家就本港提出意見作說明和澄清等工作, 沒有受內地疫情影響, 所有計劃和討論都繼續進行.

她強調, 需要堅守清零狀態, 並提升疫苗接種率, 並開展第三針的接種工作, 以早日通關.

 

5.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史維向校董會請辭,將於明年10月19日離任。史維表示,很榮幸過去超過11年能夠以科大為家,在前人奠定的基礎及各方的努力下,令科大的學術水平、開放思維和聲望持續發展。他又指,面對各種挑戰的同時,會繼續團結合,以保障大學的長遠利益及定位。

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讚揚並感謝史維過去作出的貢獻,讚揚他是有熱誠而堅定的領導者,並且有清晰願景,盡心盡力奉獻。校方將會啟動全球招聘,聘任新校長。

現年66歲的史維,2010年加入科大出任首席副校長,2018年接替提早離任的陳繁昌,出任科大第四任校長。


電影《長津湖》官方微博早前刊登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海報,可見電影會沿用《長津湖》原班人馬拍攝。

《長津湖》總製片人、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於冬透露,《長津湖之水門橋》大部分內容已於今年年初完成拍攝,由於季節變換的原因,部分戲份預計今年11月繼續拍攝。

 

海報顯示,《長津湖之水門橋》保留了《長津湖》原班人馬,於冬擔任出品人兼總製片人,黃建新任總監製,張和平任藝術總監,王樹增任歷史顧問,蘭曉龍任編劇。

此外,影片依然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執導,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朱亞文、李晨、胡軍、段奕宏、韓東君、張涵予主演。

據@新浪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在結束了新興里和下碣隅里的戰鬥後,七連戰士們再接到更艱巨的任務。

電影《長津湖》官方微博透露,新的戰場是當時美軍撤退路線上的咽喉之處——水門橋,「第七穿插連的戰士們將面臨新的任務,這一次他們將要去往更艱難的戰場,接受更殘酷的考驗」。

總監製黃建新稱,《長津湖之水門橋》將會呈現很多細節:「整個連隊付出巨大的犧牲,就為了贏得幾秒鐘的炸橋時間,這就是戰爭中的真實,影片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

今年9月,在《長津湖》上映前,《長津湖》總製片於冬曾預告會開拍續集:「我覺得《長津湖》目前的故事已經講完了,志願軍全殲『北極熊團 』,雷公犧牲,但是七連的命運還沒有結束,千里跟萬里的故事還會有延續,整個朝鮮戰爭打了三年,我們還可以拍後面很多故事,從荷里活的製作結構上來講,它就是要拍續集的。其實我們是埋了『水門橋』這個故事線,七連去增援『水門橋』,這是我們故事的延續。」

至於續集的上映時間,於冬當時表示暫時未能確定。

在2021橫店影視節舉辦期間,於冬再透露,《長津湖》留下懸念,伍萬里伍千里兩兄弟的人物命運讓人牽掛,這在續集中會進行呈現。

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的電影《長津湖》自9月30日上映以來,引發觀影熱潮,上映首日票房就突破2億元,截至11月9日10時08分,以56億元票房暫列中國影史票房總榜第二名,逾一億人次觀眾到戲院欣賞過。

在8月舉行的《長津湖》主題研討會上,於冬透露這部電影「非常難拍,是兩代甚至三代電影人都想要完成的一個重大的任務」。為完成任務,光是籌備期就長達兩年,並且克服了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最終得以順利開拍。

談起《長津湖》的籌拍過程,總監製黃建新很是感慨:「我們這個組大到什麽程度?很多國際上的製片人都說沒見過這麽大的規模,前期工作人員就有7000多人,加上群眾演員、跟組人員、後期工作人員,大概12000人左右,再加上參與我們電影演出的部隊官兵,這個數量是非常龐大。」


 

英超球隊阿仙奴與熱刺今晚將於啟德體育園主場館,上演首次英國以外的北倫敦打吡,吸引不少球迷到場,「大千視界HK」派出採訪隊,直擊賽前場內外熾熱氣氛 。

 


香港一架水警船驚現2米長緬甸巨蟒!網上流傳一段短片,一條巨型蟒蛇在水警輪的兩層間的樑管纏繞,女蛇王奉召到場捉拿,動用工具緊箍巨蟒,當巨蛇被拉下一刻,在場人士傳出「嘩嘩嘩嘩嘩」驚呼聲。

警方表示,事發於星期一(8日)中午約12時,一艘位於水警北分區、大埔響螺角與鳳凰笏之間赤門海峽的水警躉船,發現一條長約2米、重約23公斤的緬甸大蟒蛇,其後通知蛇王到場捉走,交由相關機構處理。

 


北京早前連日暴雨,官方公布至今已造成44死,9人失蹤,逾30萬人受災,2萬4千間房屋損毀,當局正積極開展救災善後和重建工作。

【LIVE】 北京市防汛救災發佈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