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美援朝」為主題的史詩級電影鉅獻《長津湖》,自9月30日在內地上映以來,好評如潮。截稿為止,《長津湖》在內地票房已衝破56億元人民幣,成為2021年全球票房榜榜首。《長津湖》在本周四的「雙11」,將於香港、澳門地區及新加坡、馬來西亞上映,勢必掀起另一輪熱潮。

由三大名導陳凱歌、徐克、林超賢執導,「戰狼」吳京主演的韓戰電影《長津湖》,所講述的長津湖戰役為韓戰的東線部分,負責「抗美援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突襲聯合國軍,最後成功炸毀水門橋,取得關鍵勝利,阻止聯合國軍對北朝鮮的進軍。中國官方確認本戰役為韓戰的轉折點,並為朝韓分治奠下基礎。

《長津湖》到底有哪些看點?

1. 豪華級陣容  未開拍已引起震撼

革命歷史題材作品《長津湖》,黃建新作為總監製,陳凱歌、徐克、林超賢三位各具特色的導演監製並執導,吳京、易烊千璽、朱亞文、李晨、胡軍、段奕宏、韓東君等一眾實力派演員賣力演出。不論是執導、拍攝還是表演,都堪稱豪華級陣容,也正因如此,影片從構思之初,已吸引觀眾關注。

2.嚴謹按照史實 三位導演靈與肉的結合

《長津湖》導演陳凱歌、徐克和林超賢聯手執導,卻又分工明確。電影宏觀展現抗美援朝中的長津湖之戰,為真實重現當時場景,史料背景紮實,創作團隊一絲不苟,查閲眾多歷史資料,通過討論劇本,從而呈現統一完整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不管是書本還是紀錄片,我們全都拿來,把這段歷史再理解一次。」林超賢説,「這些歷史資料就像是給我們的血液增添了『養分』,在討論劇本的時候,把吸收的『營養』吐出來」。

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對林超賢來説是一次非常大膽的嘗試,「要跟另外兩位導演溝通,用什麼角度去講這段歷史?故事的主題是什麼?人物如何設定?」最終,創作團隊決定由陳凱歌為主線人物定調。片中第七穿插連的人物性格、成長改變由陳凱歌導演統一把關,另外兩位導演則根據確定的人物主線來呈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三位導演共同執導的背後具更深的意義,就是探索主旋律電影與商業類型電影的融合,「電影還是需要用電影本身的身份去呈現這段歷史,我們三個導演走在一起就是為了這點,陳凱歌導演和黃建新監製把握規矩,我就盡力去把很激烈的部分做好。」陳凱歌與徐克、林超賢的合作,可謂是靈與肉的結合,為《長津湖》帶來全新的市場試驗。

3.製作超認真  場面浩大

「就是碰上最冷的時候去拍電影,可能就是讓我們親自用身體的感受來向這段歷史致敬。”電影拍攝時最冷氣温零下20多度,林超賢感歎,「以往我們拍電影一天可以拍五六十個鏡頭,現在因為天氣的原因,一天也拍不到20個,所以整體的速度都是有影響的。演員就更痛苦了,因為他們穿的衣服都是要還原當年志願軍穿的,也不夠多,還要做很複雜的動作。」

為了真實再現當年的場景,電影基本採用實景拍攝,「有一點機會能真實地拍,我們就必須追求真實地拍」,但實景拍攝除了遭遇惡劣天氣條件外,道具、人員也面臨巨大困難。「我們拍的是那個年代(的作戰),那些槍動不動就不響,有時候反應彈也有一定的危險,每天都不知道要遇到多少次這種情況。」

劇組動用了累計超過7萬人次的羣眾演員,搭建了超百公里的戰役戰術設計,「每一個細節都是克服重重難關呈現出來的,我們希望儘量可以不用特效來做這些畫面。」即便如此,電影后期還是花10個月只為做出2個特效鏡頭,「這種特效我們要麼不用,要用就要用到很驚歎的效果。」林超賢説。

4.吳京、易烊千璽 角色身份恰到好處

影片講述抗美援朝悲壯的歷史,偉大的英雄先烈的身影,透過演員的表演進行深情演繹。其中,吳京飾演的七連連長伍千里和易烊千璽飾演的七連新兵伍萬里,因戰爭動作表演經驗相互磨合,與角色巧妙的契合。

「吳京是電影界的前輩,動作片的經驗非常豐富,而且他跟香港電影也合作非常長的時間,對工作的方法都很瞭解,跟他合作是非常輕鬆的,他很懂動作應該怎麼走,爆點在哪裏,計算得很清楚,太有經驗了,現場那種感覺就可能會小了一點,要表演再加上去,但是千璽他完全不懂,他反應真的就是這樣。他在槍林彈雨底下走的時候特別真實,真的連走帶跌要爬到牆邊躲起來。」林超賢説,「但是這很配合他的身份,他是一個新兵,所以這種反應是好的。吳京是一個老兵,老兵就不應該有這種反應了。」


1.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爭取與內地盡快免檢疫通關,必須小規模、有條件及有優先次序進行,預料通關初期,可能只限廣東省、陸路口岸或港珠澳大橋,成為首批開放的口岸。

林鄭月娥接受一份報章訪時表示,通關初期會有配額,探望長者、奔喪、商務會獲優先。通關條件下,過關的市民一定要已完成接種新冠疫苗、 持陰性核酸檢測證明、上載「安心出行」紀錄、 及使用內地的健康碼,以便追蹤。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史立德在一個電台節目上表示,希望政府能夠爭取在明年一月前與內地通關,以趕及在農曆新年前處理支薪及趕貨期等問題。

史立德表示,如在內地有生意的廠商、有自駕車、已接種兩針甚至三針疫苗,並驗出有抗體,亦接受點對點封閉式往返,應獲優先安排通關。

 

2.一連四天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星期一(8日)早上在北京開幕。

新華社報道,總書記習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並就《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出說明,是黨史上第三份歷史決議。

新華社7日發表題為《繼續奮鬥,走好新時代趕考路——寫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之際》的特稿指出,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百年大黨通過對歷史的全面深刻總結,必將進一步凝聚共識、抖擻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領全體中華兒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再創新的輝煌。

 

3.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點名批評身在海外的立法會前議員許智峯,在社交網站發帖,煽動市民杯葛抵制立法會換屆選舉,在選舉當日投白票,行為或已觸犯《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亦有可能干犯港區國安法。

鄧炳強星期一(8日)發表文章,反問如許智峯認為投白票是合法合理,為何自己不回港進行所謂「抗爭」,反而卑鄙地煽動市民違法,呼籲市民切勿參與不法呼籲,或轉載相關違法內容,否則很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

鄧炳強又指,他上星期因手肘受傷發炎接受小手術,事件再次提醒他,任何看似不嚴重的小事,都不能掉以輕心,引伸到維護國家安全方面,更要切實防範,和盡早制止任何危害國家或香港安全的行為和活動。

 

4.一對夫婦上星期五(5日)企圖再與兩名兒子燒炭輕生, 警方暫控一名38歲男子及他33歲妻子共一項企圖謀殺罪。案件星期一(8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警方星期六(6日)拘捕該對夫婦,他們懷疑因債務問題,上星期五(5日)在長沙灣凱樂苑住所內企圖燒炭輕生,並企圖謀殺單位內兩名分別六歲及兩歲的兒子,兩人放棄自殺念頭後,有人報警揭發案件。

 

5.一名63歲男子二月底接種首劑科興疫苗兩天後死亡,死因庭繼續就事件進行研訊。

專家證人、 心臟科專科醫生周慕慈作供時指,死者本身患嚴重冠心病,接種疫苗前兩至三星期,已出現突發性心肌梗塞,而他打針後沒有急性過敏反應或不良副作用,認為可以排除接種疫苗是導致心臟病發的起因。

證人又指,死者本身病情嚴重,即使不打針亦有突然死亡的風險,推斷他的死亡與打疫苗沒有直接關係。

 

 


銅鑼灣食肆「喜喜冰室」昨晚(30 日)發生罕見意外。晚上 7 時 11 分,兩名女顧客享用「火焰豬手」鐵板餐時,因侍應第二次添加玫瑰露酒時引發搶火,導致 46 歲陳姓女子及其友人17歲郭姓女兒遭受二度灼傷,其中一名女傷者情況危殆。

據現場目擊者描述,事發時侍應首次為鐵板餐添加玫瑰露酒點火後,疑嫌火焰微弱,當侍應再度添加酒液時,火舌突然竄升逾半米高,直撲向對面陳女及其身旁少女兩名食客。火勢瞬間引燃兩人臉部與頭髮,現場多人見狀,隨即以布料覆蓋滅火。

兩名傷者送院時意識清醒,其中陳女手部、手臂、心口及面部多處灼傷,郭姓少女則有頸部與面部燒傷。醫護人員特別為傷勢較重者採用面膜進行面部護理,目前兩人仍在律敦治醫院接受治療。

涉事餐廳負責人回應查詢時強調,「火焰豬手」為常規菜式,過去從未發生類似意外。

消防處與警方正就意外原因展開調查,初步相信可能涉及侍應操作程序或酒類添加份量控制問題。業界專家提醒,製作火焰料理時應保持安全距離,並嚴格控制酒精用量,避免類似意外重演。涉事冰室已暫停供應該菜式配合調查。

涉事冰室深受演藝界人士青睞,包括林子祥、任達華等藝人均曾光顧,無綫電視《愛・回家》劇組也曾在冰室取景拍攝。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再締造歷史,「神舟十三號」首次出艙任務圓滿成功!王亞平成為中國首位出艙的女太空人,邁出中國女性艙外太空行走第一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布,11月7日18時51分,太空人翟志剛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開啟出艙艙門,一個多小時後,翟志剛、王亞平穿着中國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後出艙,在機械臂協助下,完成機械臂懸掛裝置、轉接件安裝和艙外動作測試等,而太空人葉光富則負責在艙內支援。

 

「神舟十三號」首次出艙任務,準備工作由星期日(7日)下午已展開。執行任務前,地面早已為太空人準備鮮花包作為出艙太空餐,提供高碳水、高熱量的食物,支撐他們長時間、高消耗的太空工作。

翟志剛13年後再喊「感覺良好」 

同日晚上7時許,「神舟十三號」航天人員的出艙任務正式開始。「我已出艙,感覺良好!」這是時隔13年後,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人翟志剛再次喊出這句話,令人激動不已。今次出艙,翟志剛穿上「國旗紅」的艙外航天服,而王亞平則穿上好比國旗上星星的「閃亮金」新上行艙外航天服。

專家表示,經過上次「神舟十二號」兩次出艙任務的經驗基礎,令今次出艙前期準備流程更精簡,不必再進行驗證工作,包括翟志剛直接站上機械臂,進行機械臂懸掛裝置與轉接件安裝,王亞平則攀爬到指定位置工作,葉光富在核心艙內配合支援,共同完成任務。

不少網友認為,「神舟十三號」太空人團隊配合極有默契,也充滿幽默感。當國民沉浸在翟志剛相隔13年後再度出艙的感動時,在節點艙中等候的王亞平馬上接一句,「我一會出艙,感覺良好!」而正在核心艙進行支持工作的葉光富也馬上跟一個,「我下次出艙,感覺良好!」「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的風趣幽默、默契十足,讓控制室響起一陣笑聲。

根據任務規劃,「神舟十三號」任務將在軌道駐留達半年,期間展開兩至三次太空出艙活動。「神舟十三號」太空人團隊已在軌工作生活超過20天,先後開展貨運飛船物資轉移、太空站組合體管理、新上行艙外服啟封和測試、在軌醫學檢查、失重防護鍛煉、太空試(實)驗等工作,亦進行過在軌緊急撤離、機械臂操作、醫療救護演練等訓練項目。

「男航天員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王亞平說:「男太空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2003年,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奔向太空時,王亞平就想:「中國有首個男性太空人,什麼時候會有女太空人?」十八載航天夢,十一年不懈訓練,成就她成為中國首位出艙的女太空人。

經歷重重險阻,其實「神舟七號」任務中,當時的太空人翟志剛曾遇險情,他當時抱着犧牲的決心,圓滿完成出艙任務。而中國太空站技術一日千里,與當時不可同日而語,翟志剛也身着新一代飛天艙外服,順利透過「神舟十三號」重返太空。

 


澳門特區司警引用《維護國家安全法》,昨日(30日)拘捕一名68歲姓區男子,涉嫌自2022年起勾連境外反華組織,向對方提供不實且具煽動性資料,用作境外及網上持續公開展覽,並在2023年新修訂的《維護國家安全法》生效後,仍繼續提供相關資料延續活動和效果。

據報被捕男子為前直選立法會議員區錦新。

司法警察局今日(31日)中午發布關消息,同時指被捕者涉嫌與多個境外反華實體長期聯繫,多次向這些實體或對方經營的媒體,提供不實的澳門資訊,作為宣傳和傳播用途,以引起澳門居民,甚至不明真相的各國民眾,仇恨國家中央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破壞澳門2024年行政長官選舉和引致外國對澳門採取行動。


 

1.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期望明年二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三周年的時候,能與內地開展較有規模的通關,讓特區政府能舉辦一些較大型的活動。

林鄭月娥星期五(5日)早上出席一個大灣區論壇時表示,香港社會各界熱切期盼通關,可以免檢疫前往內地,內地與特區政府已發出積極正面訊息,就是雙方的討論和專家對接,都取得良好進展,希望可以很快帶來好消息。

 

2.新界原居民丁權案終極上訴,香港終審法院駁回上訴,一致裁定丁屋政策合憲,認為丁屋政策是屬於香港《基本法》第40條內訂明的合法權益。港府歡迎裁決。

香港高等法院前年裁定,新界原居民以私人協約及換地方式申請建屋屬違憲,香港政府年初上訴得直,其後長洲居民郭卓堅再上訴至終審法院,爭議「合法」意思,以及丁屋政策帶有歧視成分,屬於違憲。

終院星期五(5日)頒下判詞指,丁屋政策受到法例及香港《基本法》隱含但清楚的認可,由於丁屋政策是通過行政酌情權加以落實,丁權是完全建基於公法之上。

就香港《基本法》第40條指,新界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受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保護,當中「合法」的意思,是指地政總署行使審批丁屋的酌情權,在公法上的合理性,若酌情權被合法行使,申請人在丁屋政策下的相關權益屬於合法。

「合法」不是指歧視不存在,而是在原居民權益這項特殊議題上,香港《基本法》及人權法案中的反歧視條文不適用。

判詞亦指,香港《基本法》第40條中「傳統」的意義,應該參考1990年4月時的狀況而決定,毋須追溯至1898年之前。根據延續性原則,條文保護了只有1898年前的原居民的男性後代才符合資格,申建丁屋資格的事實是特區繼承體制的一部分。

終審法院最終一致裁定,以私人協約、免費建屋牌照及換地方式合憲。

丁屋政策的司法覆核由2015年開始,維持了約6年才有終結,期間政府曾暫停接收以私人協約或換地方式,申請政府土地建屋。

 

3.一名英國抵港旅客驗出Delta變種亞系病毒,或更具傳播力,但沒明顯削弱疫苗功效,是香港首次發現有患者帶有Delta亞變種病毒株AY.4.2。

涉及的62歲男患者,十月中離港前往英國,星期一(11月1日)返港,已接種過兩劑「復必泰」新冠疫苗。中心指,根據世衛組織,AY.4.2病毒自7月起在世界各地個案開始增多,有報告指,可能比其他「Delta」變異病毒株更具傳播力,尤其在家庭成員之間,但沒有明顯削弱疫苗功效。

另外, 港新增一宗新冠病毒輸入個案,46歲女患者星期一(11月1日)由英國抵港, 在酒店檢疫期間確診,驗出帶L452R變種病毒,她於三四月已在港接種過兩劑「復必泰」疫苗。

港累計確診增至1萬2360宗。

 

4.香港外國記者會一項調查「聲稱」,《港區國安法》令記者工作環境轉差。外交部駐港公署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要求外國記者會收回以所謂新聞自由之名,干擾特區政府施政、破壞香港法治的黑手。

外交部駐港公署批評香港外國記者會以所謂問卷調查報告,肆意攻擊《港區國安法》和香港新聞自由,鼓吹「寒蟬效應」,完全是顛倒黑白、混淆視聽。發言人敦促外國記者會立即停止以任何藉口製造事端,插手香港事務。

 

5.港警拘捕一名60歲九巴司機,涉嫌危險駕駛。九巴表示,已即時解僱涉事員工。

警方指留意到近日網上流傳影片,顯示一輛巴士沿寶琳路往秀茂坪方向行駛,當駛至近安秀路時,疑一度越過雙白線及逆線行駛約90米。初步調查顯示,涉事司機駕駛有關路線3年,估計因當時路面擠塞,貪圖一時方便切雙白線超車,幸當時迎面線未有車輛,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九巴表示,涉事車長嚴重違反公司安全守則,經內部調查後,已即時解僱,強調公司重視行車安全,絕不容忍任何危險駕駛行為。


香港特區政府計劃修訂資助專上課程學額和資助申請資格準則。透過「高才通」等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來港人士的未成年子女,如要以受養人身分享有「本地生」資格,申請政府資助專上課程學額,必須在申請前已居港兩年。新修訂實施前設有過渡安排,申請2027/28學年入讀相關學位的居港規定設為一年,2028/29學年起才實行兩年的居港規定。

當局稱,相信受影響人士有合理時間自行作出規劃,並讓大學聯招處和各院校有足夠時間作相應安排。政府表明,相關修訂可以釐清政府資助專上課程學額和資助申請資格,確保公帑用得其所,並已考慮海外做法和香港實際情況。

 


領展房地產(0823)星期五(5日)宣佈,該基金的單位和債券(證券代號:05685、05794及05936)當天下午一時正起,短暫停止買賣。與該基金有關的所有結構性產品,亦將同時短停買賣。

集團及後發公告,指以待刊發一份有關一項根據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第10.4(ga)條須披露的擬議收購之公告。

領展停牌前報68.7元,跌0.07%,成交額5,751萬港元。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更新官方網站後提供新界面,以便可以更便捷、更精確搜尋有關人才入境計劃、落戶香港和發展事業等資訊,同時有助推廣香港獨特優勢及機遇,招攬更多國際人才來港發展。

更新網站後引入全新介面,以「拓展事業」、「樂享生活」及「成就卓越」為主題,包括:擴大來港人才生活指南至十八項分類,涵蓋教育、醫療、稅務等方面;新增人才辦活動專頁,提供一站式報名服務;擴展招聘平台網絡;以及引入聊天機械人功能,即時回應人才的查詢。

更新的網站介紹香港特區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以及「八大中心」的發展定位,吸引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把握發展機遇。

人才辦亦同步更新標誌,象徵人才在港安居樂業,擁抱機遇。


九巴一架290X線駛往秀茂坪方向的巴士,被附近車cam拍攝到在秀茂坪寶琳路抽頭越過雙白線後逆線行車,險象環生。九巴公司證實該司機違反安全守則,高度關注事件,已即時解僱。司機隨後被警方以涉嫌危險駕駛拘捕,獲准保釋候查。

事發於星期二 ( 2 日)上午約 7 時半,根據流傳的車 cam 片段顯示,涉事巴士車牌號碼為 UB 3768,行走 290X線來往康城及荃灣西。當涉事九巴駛經寶琳路時,突然抽頭越過雙白線至對面線,並逆線行車,巴士逆線行駛一段路後再切回原來的行車線,過程中無撞到其他車,但被網民批評嚴種罔顧其他道路使用者安全。

九巴表示,就一名巴士車長11月 2 日嚴重違反公司安全守則,涉嫌危險駕駛,高度關注並嚴肅處理,內部調查後,即時解僱該名員工。九巴強調,該公司重視行車安全,決不容忍任何危險駕駛行為。

香港警方表示,涉事司機 60 歲,已於星路期五 (5 日) 以「危險駕駛」罪被拘捕,他涉嫌於11月2日駕駛巴士時,在寶琳切雙白線及逆線行車,對道路使用者造成危險。警方亦指涉事巴士當時載有約一百名乘客,超車時曾逆線行駛大約 9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