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作今年最強颱風的「樺加沙」,預計明(23日)天正面吹襲粵港澳一帶,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三地政府也作出應變。廣州、深圳和澳門政府提早兩天呼籲民眾儲備足夠三天的水和食物,其中深圳40萬人要轉移,廣東省高鐵和鐵路由明天中午起逐步停駛。

內地中央氣象台早上發佈颱風黃色預警,預計熱帶氣旋「樺加沙」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明日(23日)凌晨進入南海東北部,之後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動,逐漸向廣東中西部至海南島東北部一帶沿海靠近,強度稍為減弱。惟周三仍會以強颱風或超強颱風姿態,在廣東惠州到海南文昌一帶沿海登陸,中心最大風力達到17級,嚴重影響廣東全部海域。

中央氣象台預測,今早8時至明早8時,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的部分海域風力有10至13級,陣風14到15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或地區風力可達14至17級、陣風17級以上。

多地超前部署,廣東省指示全面進入臨戰狀態,防總上調防風應急響應至二級,預計樺加沙48小時內,將帶來嚴重風雨浪潮影響,呼籲做好巨災防禦準備。珠海、江門、中山等周二起「五停」,即停課、停工、停產、停運、停業。

廣東海事局持續排查碼頭、船廠、橋區水域等避風水域船舶的防風措施,轉移超過一萬艘次船前往合適水域避風。廈門水域包括廈金「小三通」在內客渡運航線、客渡船停航,休閑船亦全部停止活動。

廣東省江門及珠海等市陸續宣布明日起停工停課,深圳市計劃疏散約40萬人,又呼籲民眾儲備最少三天糧水。深圳周二起停課兩天。

深圳即日起,高速船、觀光船全部停航。深圳市氣象台指,目前預測樺加沙破壞力與山竹相若,若在香港或深圳登陸,破壞力甚至超過「山竹」,籲民眾儲備最少三天糧水、加固門窗,減少不必要外出。

內地鐵路部門宣布,廣東省內高鐵及普速列車周二中午起逐步停運,周三全日停運,周四根據颱風情況逐步恢復服務,呼籲旅客通過12306網站查詢最新車務狀況,受列車停運影響的旅客可以在30天內辦理全額退票手續。


澳門氣象局明日(23日)下午至晚間改發八號風球機會高,行政長官岑浩輝呼籲各界做好準備、全面應對。所有娛樂場所將於八號風球生效後關閉。澳門當局因應威脅風險急劇升高,呼籲市民立即做好防災準備,並預備足夠三日份量的食水及乾糧。

 

澳門氣象局今(22日)下午三時發出一號風球。氣象局指,由於樺加沙移速較快,加上環流相當廣闊,且受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澳門明日稍後開始風勢將顯著增強。明日凌晨至清晨改發三號風球的機會為高,而明日下午至晚間改發八號風球的機會亦高。

當局不排除樺加沙於澳門100公里內掠過,屆時風力有機會達12級颶風或以上,且最大風力持續時間較長,有持續狂風暴雨及雷暴。高層樓宇需提防因颶風或以上風力所帶來的嚴重影響。

而在周三的日間,有機會出現與「天鴿」和「山竹」水平相若的風暴潮水浸。

澳門行政長官岑浩輝上午主持民防會議,部署應對樺加沙的工作。他提醒社會不可存有僥倖心理,做得好一點可避免更大損害出現。尤其要廣泛動員,亦可以透過社團動員,低窪地方民眾、商戶,要做好全面、細緻的預防和準備。

澳門當局表示,颱風期間有可能發生停水停電情況,市民應提前儲備,足夠三日份量的飲用水,及罐頭、乾糧等易保存的食物,以及準備好藥物、手電筒等物資。

澳門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就稱,會與內地和香港就口岸運作全面溝通。


香港航空一班客機被乘客誤開逃生艙門導致延誤。

社交平台「小紅書」今(21日)流傳,指香港航空一班由香港飛往大阪關西機場的航班(HX612),著陸後逃生滑梯彈出,懷疑是機上乘客擅自打開機艙門導致。事件導致後續返港航班延誤。香港航空證實事件,表示初步懷疑有人意外觸碰到緊急逃生門手掣而致;港航又提到,經確認客機可以繼續營運回程航程,惟該逃生門區域的約70名乘客受影響,須改乘翌日(9月22日)航班。

香港航空HX612艙門被誤開 乘客:一陣涼風進來
相關「小紅書」帖文為同機其他乘客所上載。該名旅客表示,當時坐在前排,著陸大阪關西機場不久後「就聽到什麼開了,一陣涼風進來」,之後便發現右側應急艙門被乘客打開,形容「真是『神奇』的一天」。其後有回程航班(HX613)的乘客留言,並貼出航空公司公告,顯示有部份乘客需要取消登機,改乘翌日的另一航班(HX615)返港,航空公司將為他們提供2萬日圓(約1050港元)作賠償。

港航確認可續營運回程航程 約70乘客須改乘翌日航班
據機管局網頁最新資訊,周日HX613大阪返港航班原定晚上11時25分抵港,然而其最新狀態為「延遲」,並無預計著陸時間。

內地同類事件 肇事乘客須賠逾8萬元
翻查資料,2024年7月,浙江衢州一名姓張男子乘搭國航航班,上機不久自行打開艙門,導致逃生滑梯彈出,令航班被取消。事後張某自稱第一次搭飛機,將逃生門誤當成廁所門所致。國航事後將張某告上法庭,要求賠償逾11萬元人民幣。至今年9月當地法院判張某負七成賠償主要責任,須向國航賠償約7.7萬元人民幣(約8.4萬元港幣)。

 


超強颱風「樺加沙」會在本周中期靠近廣東沿岸。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主持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會議,以應對樺加沙可能為香港帶來的威脅。

陳國基今(21日)在會議上進一步督導和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做好準備工作,當中包括保安局轄下的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已提前部署並隨時候命,將於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發出時全面啟動;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會繼續每天24小時運作;發展局已加強預防及防禦措施,統籌應對水浸、山泥傾瀉、塌樹及構築物安全等準備工作。

教育局會密切留意天氣情況,並按天文台明日(22日)最新的評估及預測,在明日稍後時間公布有關星期二學校上課及提交2026年度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紙本申請的相應安排。

渠務署已為全港約240個容易因淤塞而引致水浸的地點完成檢查及清理的工作,並會繼續實施「及時清渠」的安排。署方又提早派遣國產俗稱「龍吸水」在內的強力排水機械人,1到多個水浸風險較高的地點戒備,並為水浸風險較高地區,包括大澳、鯉魚門、三門仔、大埔墟、嘉和里、元朗中部和西北部低窪地區、渡頭灣、南圍及響鐘等提供額外沙包,比一般情况的派發量多超過一倍。

針對沿海低窪或當風的高風險住宅區,渠務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會與相關部門緊密合作,按預先制定的行動計劃,實施合適應對措施。

土力工程處和各個政府斜坡維修部門已為在惡劣天氣下應對山泥傾瀉緊急事故做好準備工作,包括針對潛在影響較高的政府人造斜坡完成巡查,確保排水設施運作正常。屋宇署巡查位處主幹道旁的私人建築地盤,提醒承建商做好防禦措施。

樹木管理部門正進行新一輪巡查高人流和車流地區的樹木,針對潛在風險樹木採取移除、修剪等措施。

路政署再次檢測行車隧道的排水泵房設施與安裝在水浸風險較高的觀塘道下通道,以及16條行人隧道的水浸警告系統,確保其運作正常。署方亦已主動對全港容易因淤塞而引致水浸的公共道路路段進行特別檢查及清理。

各區民政事務處已啟動相關應對工作及將會提早開放臨時庇護中心,協調相關部門和機構加強防備。勞工處提醒僱主應盡早預先訂明僱員相關工作安排。

特區政府亦提醒身處臨時搭建物,例如天台屋、斜坡附近寮屋的市民,考慮到臨時庇護中心暫避,亦建議停泊在戶外的車輛另選室內位置停泊車輛。


鰂魚涌濱海街與英皇道交界一地盤發現戰時炸彈,附近居民昨晚(19日)起緊急疏散。警方今日(20日)凌晨約2時起拆彈,至早上11時48分完成,歷時約9小時。

炸彈長約1.5米,重約1000磅,性能仍良好,有極高潛在危險性,附近 18 幢大廈約 6000 名居民需於晚上 11 時前疏散,涉約 1900 戶。

 


熱帶氣旋「米娜」即將來襲,三號強風信號生效之際,另一颱風「樺加沙」已來勢洶洶,香港天文台預料將於下周三至四(24至25日)吹襲珠江口一帶,並調高下周三離岸及高地風力預測達十級,即約89至102公里每小時,符合天文台發出8號信號的風速限值。

「超強颱風」闖800公里  風速可達每小時195公里
天文台今早更新「樺加沙」預測移動路徑圖,預測樺加沙下周一(22日)深夜至周二(23日)凌晨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風力達超強颱風,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料達時速195公里;下周三(24日)早上移動至香港南面約100公里,其時將為強颱風級,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料達時速175公里。

風力達每小時89至102公里
天文台指,位於菲律賓以東之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樺加沙」,會於未來數天顯著增強,並在下周初進入南海北部,隨後靠近華南沿岸,受其廣闊環流影響,下周中期該區天氣顯著轉壞,風勢再度增強,有狂風大驟雨、雷暴及顯著風暴潮,海有非常大浪及湧浪。

天文台九天天氣預報指,下周三(24日)香港將吹7至8級東北風,離岸及高地風力達10級,稍後轉吹東至東南風。根據蒲福氏風級表,10級風力屬暴風,平均風速每小時48至55海里,即約89至102公里每小時。天文台資料顯示,3號信號風速範圍為每小時41至62公里,而8號信號則為每小時63至117公里。

 

 


繼鴻星集團旗下的鴻星中菜最後一間旺角分店於7月結業,同屬已故「舖王」鄧成波家族鄧氏餐飲(Tang's Catering Group)旗下、主打婚宴並傳出結業的尖沙咀食肆「星薈」,透過社交專頁證實,已於本月15日結束營業,並進入清盤程序。多對準新人早前到場要求退回訂金。據悉,「星薈」拖欠僱員強積金供款、附加費、員工薪金及解僱補償。

公司表示,一直竭盡所能尋求開源節流的方法,奈何近年市場營商環境嚴峻,結合多種因素下,自今年8月中旬開始公司財政陷入無法逆轉的困境,無力償還債務及繼續營運,經慎重考慮,不得不作出有關決定。

公司又說,正索取法律意見,進行公司清盤事宜,所有未完結的事務,包括與供應商、業主及其他債權的債務問題,將依法律程序處理。


鰂魚涌濱海街一個地盤發現懷疑戰時炸彈,除地盤及附近商舖外,太古坊二期地下的人士亦要疏散。

今午(19日)12時18分,濱海街16至22號一地盤工人報案,指發現一枚1.5米長、直徑0.5米、重1000磅的懷疑戰時炸彈,遂報警求助。警員接報到場緊急疏散近300人,封鎖附近街道,並通知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到場處理,多輛消防車亦在場戒備。

爆炸品處理課高級炸彈處理主任李展超表示,今次發現的是二戰期間美軍「ANM65」空投炸彈,內藏500磅高性能TNT炸藥,彈身仍有當年設置的兩個引信,相信炸彈性能完好,經過數十年後,相信仍與二戰時製造時的威力「近乎完全一樣」,若處理不當,破壞力與殺傷力亦恐有如二戰時般相當廣闊。警方目前打算切開炸彈外殼後,用火銷毀炸藥,令炸彈不會引爆。

運輸署宣布,濱海街介乎英皇道與華蘭路之間的全線封閉,駕駛人士請考慮改用其他道路。同時,英皇道(往柴灣方向)近濱海街的部分行車線封閉。駕駛人士只可使用餘下行車線行車,上址交通繁忙。


熱帶風暴「米娜」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並逐漸靠近,香港天文台發出的三號強風信號上午9時20分生效,幼稚園、肢體傷殘兒童及智障兒童學校今日停課。天文台表示,會視乎三個因素評估今晚是否改發更高信號。

 

 

下午1時,強烈熱帶風暴「米娜」集結在香港之東北偏東約140公里,即在北緯22.6度,東經115.5度附近,預料向西北移動,時速約12公里,移向廣東東部沿岸。在過去數小時,「米娜」繼續穩定地橫過南海北部,靠近廣東東部沿岸。香港高地正吹強風,預料受與「米娜」相關的強風區影響,香港普遍風勢會增強。三號強風信號會在今日(19日)日間大部分時間維持。天文台並指會視乎「米娜」的減弱程度、其烈風區與香港距離及本地風力變化,評估是否需於今晚改發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按照現時預測,「米娜」會在今日黃昏前後登陸廣東東部沿岸,同時亦受東北季候風影響而轉向偏西方向移動,移近珠江口一帶但逐漸減弱,在香港以北100公里左右掠過。受「米娜」的外圍雨帶影響,香港今日驟雨逐漸增多及有狂風,明日(20日)雨勢有時頗大。由於海有大浪及湧浪,市民應遠離岸邊及停止所有水上活動。

內地發颱風暴雨藍色雙預警

至於內地中央氣象台則發佈颱風藍色預警和暴雨藍色預警,預計熱帶氣旋「米娜」今晚在廣東汕尾至台山一帶沿海登陸,登陸後向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中央氣象台又預計今早8時至明日早上,包括福建東南部和廣東中東部等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其中,廣東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部地區特大暴雨,介乎250至30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有短時間的強降雨,每小時最大降雨量40至60毫米,局部地區可超過80毫米,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連續「雙旋」襲港已幾成定局,其中不少人關注下星期有機會直撲香港的「超強颱風」,網民透過非官方天氣預報程式關注其增強後的「閃光強度」,擔憂其路徑及威力都有可能堪比2018年的超強颱風「山竹」,甚至以「山竹2.0」形容。

香港天文台今(18日)預料,位於菲律賓以東之西北太平洋的另一熱帶氣旋會在未來數天顯著增強,並於下周初進入南海北部,隨後靠近華南沿岸。受其廣闊環流影響,下周中期該區天氣顯著轉壞,風勢再度增強,有狂風大驟雨、雷暴及風暴潮,海有大浪及湧浪。

天文台發布最新預報路徑圖,顯示熱帶氣旋會於周日(21日)升級至「颱風」,並會穿過台灣與菲律賓間的巴士海峽進入南中國海東北部。隨著其威力進一步增強,將分別在下周一及下周二(22日及23日)成為「強颱風」及「超強颱風」,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料達每小時185公里,及後將闖入香港400公里範圍以內,甚至會登陸香港。由於電腦預測的移動路徑,與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相似,氣象迷及網民高度關注威力是否堪比「山竹」。

天文台三大AI電腦模式,包括風烏、伏羲及盤古預測下周初的熱帶氣旋或颱風移動路徑圖可見,該颱風呈現明顯風眼及強烈渦旋結構,代表風速強勁,顯示其強度不容小覷,或大範圍影響周邊海域,包括香港、台灣、菲律賓及中國南海部分海域,可能帶來強風大雨。其中風烏AI預測下周二(23日)開始一路北移直撲香港,並於下周三(24日)在香港一帶登陸後消散。

伏羲AI亦預測下周二(23日)開始一路北移,並於下周三(24日)接近香港,不過路徑較風烏AI預測更偏向香港西南面一帶登陸。

歐洲中期預報心ECMWF模擬預測顯示,該颱風會於下周三(24日)接近廣東沿海及接近珠江口一帶地區,中心風眼明顯,周圍風場呈現強烈旋轉,預計將對廣東沿海、澳門及香港造成較大影響。

美國GFS電腦模型預測路徑,位於菲律賓東側海域的颱風向西北方向移動,穿過南海海域,並且保持高強度狀態,於下周三(24日)在香港南邊掠過,可能登陸中國南海沿岸或廣東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