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名52歲女子近日在余杭區,不慎接觸棄置俗稱「化骨水」的化學品氫氟酸後中毒身亡。余杭區相關人員表示,已扣留事發氫氟酸的擁有人調查。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女事主當天火化出殯。

據了解,女死者為江西人,在杭州租房居住,家裏育有兩名子女。她不時會在附近散步、跳舞,還在小區後面的山地附近開墾菜地。女死者與丈夫多年來經營住宅樓下的便利店,與小區相連。小區保安周二(16日)下午向媒體透露,夫婦二人經營的店鋪已經關門多天。

調查人員談及氫氟酸的來源時透露,現場共發現三桶化學品氫氟酸,其中一桶完整,另外兩桶屬殘餘,指會調查化學品來源、用途、被遺棄的原因。

杭州市余杭區閑林街道辦事處周一(15日)發布,指姓塗女事主上周二(9日)進入閑林中路附近空地時,不慎接觸廢棄氫氟酸後中毒,送醫後搶救無效,於14日凌晨身亡。

保安引述女死者丈夫表示,她種菜時滑了一跤,滑倒在一個容器瓶子上,身上隨後腫起來,被送往醫院治理。

生態環境部門已按規範完成現場無害化處置;街道推進善後處置工作。

資料顯示,氫氟酸系氟化氫氣體的水溶液,無色透明,有刺激性氣味,具極強腐蝕性,能夠腐蝕金屬、玻璃和含矽的物體,氫氟酸通過皮膚後,可溶解細胞膜,腐蝕皮下組織,進一步侵蝕骨骼,嚴重可導致骨壞死。氫氟酸進入人體後,氟離子與血鈣結合,使血鈣降低,引發肌肉痙攣、手足抽搐、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此外,還會影響肝、腎等器官,導致肝腎功能衰竭。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香港特區餐飲、建築業等失業率飆升至近7%,高於金融風暴及金融海嘯的整體失業率,被立法會議員形容是「水深火熱」。有市民認為,輸入外勞及人才會影響本地人生計。李家超重申,本地人就業優先,輸入勞工政策亦不可被濫用。

至於新一份施政報告沒有提出向市民派發消費券,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是考慮到政府財政壓力下,可將有關資源做其他事。

另外施政報告提出額外預留300億港元,加大工程項目開支,政府亦有11項措施支援中小企,稱在經濟「洗牌」過程中提供幫助。


「九一八事變」94周年,遼寧瀋陽市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曆碑廣場舉行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

儀式上,各界人士代表到鑄有「勿忘國恥」的警世鐘前,共撞響警世鐘14次,代表中華民族14年浴血抗戰的艱苦歷程,警醒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早上9時18分,包括瀋陽在內的遼寧省各個城市,同時拉響防空警報,街道上行人駐足,車輛停駛鳴笛,輪船、火車亦拉響汽笛,共同參與紀念活動。警報聲提醒民眾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1931年9月18日晚上,沿鐵路線向東北延伸約8公里處的南滿鐵路一段路軌,被日軍炸毀。日軍誣衊係中國軍隊所為,藉機出兵侵佔瀋陽,爆發「九一八事變」,是中華民眾14年抗戰的起點,亦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序幕。


香港預料未來一周將迎來兩大潛在颱風,據天文台AI預測顯示,預計本周後期及下周起接連產生熱帶氣旋。其中呂宋附近熱帶氣旋今稍後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天文台會在今晚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天文台周一(15日)更新《天氣隨筆》時更新熱帶氣旋預測,指位於南海的廣闊低壓槽上可能有低壓區發展,大致移向海南島一帶;天文台又預料一熱帶氣旋會在本周後期於菲律賓以東的西北太平洋形成,並於下周初移向呂宋一帶,隨後有較大機率移入南海北部,意味著雙旋可能來襲。

 

天文台預料受首個風暴「米娜」影響,香港天氣會今起轉壞,稍後局部地區有雷暴,周四及五(18日及19日)有驟雨及狂風雷暴,吹東至東南風4至5級,高地間中6級。6級及7級為強風。

至於另一熱帶氣旋今明兩天會於菲律賓以東之西北太平洋形成,料顯著增強及橫過呂宋海峽一帶,將於下周初進入南海北部,靠近華南沿岸。受其廣闊環流影響,下周中期天氣顯著轉壞。

天文台目前預期下周三(24 日),香港普遍吹東至東北風 6 級強風,離岸及高地達 8 級烈風,相當於八號信號的風力。當日密雲,有狂風驟雨及雷暴。雨勢有時頗大。海有大浪及湧浪,氣溫介乎 26 至 30 度。


香港特區《施政報告》提出,設立「部門首長責任制」,當部門出問題,須查找不足,釐清責任誰屬,後果包括革職。

行政長官李家超下午在《施政報告》記者會上表示,政府有70多個執行部門,由部門首長管理好下屬是最有效,部門首長責任制是針對執行部門,釐清政治問責和行政問責的關係和角色,以及兩者如何結合。

他表示,局長負責制定政策,常任秘書長負責協助,制定政策的層面是政治問責;公務員就有行政問責,要按績效指標對工作表現負責。 他強調,部門首長一向要承擔責任,但過去沒有系統化,《施政報告》明確相關細節,要按照公務員守則或相關管理機制,作出行政或紀律處分,最嚴重是革職。

他又指,公務員評核機制需要有清晰的等級區分,否則會對有心、 勤力的公務員造成不公,當局會與公務員溝通,令評核機制更加公道。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於立法會發表2025年度《施政報告》,是本屆政府第四份施政報告。關鍵政策包括擬重推公屋租置計劃、資助院校非本地生上限增至50%、新生子女免稅額、放寬寵物狗入餐廳、北都發展、設高級公務員責任制等。

  • 強化治理體系
    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
  • 把制訂和執行政策兩者的責任更好銜接起來
  • 推動建立有效的管理團隊與運作系統
  • 出現問題時查找不足、釐清責任,並按情況進行行政或紀律處理
  • 擴大「公務員敍用委員會」職能,就嚴重或涉及廣泛或重複性的系統問題,或涉及部門首長的角色,進行獨立調查

 

  • 加快發展北都
    成立由行政長官主持的「北都發展委員會」,提升決策層次
  • 簡化行政流程,拆牆鬆綁,包括以新思維採納不同地方的建造方法、材料和裝備
  • 訂立「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例,授權政府為提速北都發展制訂簡化法定程序

 

  •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
    深化國際教育樞紐建設,增加非本地生以自費方式留學香港的學額以及學生宿舍等配套,招攬更多國際教研人才和學生
  • 加大打擊違規提供文憑試課程或「借殼辦學」的情況
  • 優質教育基金預留20億元支援中小學數字教育,2026年發表中小學數字教育藍圖
  • 提速建設第三個「InnoHK 研發平台」,聚焦可持續發展、能源、先進製造及材料
  • 推進低空經濟生態圈建設
  • 制訂「發展低空經濟規劃行動綱領」
  • 完善民航法例及規管框架
  • 推展核心基建設施
  • 推出進階版「監管沙盒𝓧」
  • 推動知識產權融資、估值和保障,進一步推廣知識產權交易

 

  • 鞏固自身優勢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國際金融中心
  • 持續強化股票市場,包括探索縮短股票結算周期至 T+1,及協助中概股以香港為首選回歸地
  • 建立香港黃金中央清算系統,並推動更多機構在港拓展黃金倉儲
  • 公布「固定收益及貨幣」路線圖
  • 設立新的「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支持實體經濟使用人民幣
  • 制訂數字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發牌制度的立法建議
  • 加強與大灣區碳市場合作,試驗跨境交易結算
  • 放寬「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住宅物業投資的成交價門檻,由5,000萬元下調至3,000萬元

 

  • 國際貿易中心
  • 與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國、埃及和秘魯探討簽訂新投資協定
  • 成立「大宗商品策略委員會」
  • 成立吉隆坡經貿辦,並擴展經貿辦覆蓋範圍至拉丁美洲及中亞地區

國際航運中心

  • 建立「鐵海陸江」貨運網路,推動內地省市貨物經香港運往國際市場
  • 推動高增值海運服務發展

國際航空樞紐

  • 擴大「機場城市」發展,推進亞洲國際博覽館二期工程和遊艇港灣及配套設施發展
  • 今年起分階段完成「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永久設施,並展開第二期前期研究
  • 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主動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出海」,為其制訂多元方案
  • 全力支持國際調解院工作,推廣香港法律服務

 

  • 產業發展和革新
    制訂促進產業和投資的優惠政策包,吸引企業落戶香港
  • 引進和發展飛機回收、新能源產業等新型工業化產業
  • 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產業發展,成立「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助力藥企將創新藥推向市場
  • 推動 AI 和數據科學產業發展,拓展 AI 在公務和商務上的應用

 

  • 文體旅協同發展
    打造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與巴塞爾藝術展深化合作,鞏固香港為區內唯一主辦城市的地位
  • 今年內啟用西九碼頭;成立「西九文化區學院」,提供專業培訓
  • 在康文署指定設施引入市場營運模式,包括在博物館閉館日出租場地作商業用途
  • 推廣高端遊艇旅遊,增加遊艇泊位和優化訪港遊艇入境流程等配套
  • 獲得清真認證的餐廳可獲資助50%認證費,上限5,000元,促進穆斯林旅遊
  • 與高爾夫巡迴賽LIV Golf達成長遠合作安排,吸引頂級球員來港比賽

 

  • 支持本地經濟保障勞工
    額外預留300億元在未來兩至三年加大工程項目開支,支持本地建造業
  • 支援中小企
  • 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八成擔保產品的申請期兩年和「還息不還本」安排一年
  • 減非住宅用戶50%水費及排污費,每戶每月上限分別10,000元及5,000元;工商業污水附加費50%;以及豁免小販、食物業、漁農業、酒牌等的牌照費,為期一年
  • 簡化食肆發牌制度及加快審批食肆露天座位申請
  • 向「BUD 專項基金」注資 14.3 億元,擴大資助地域範圍
  • 設立「經貿一站通」平台,協助本地中小企到海外尋找商機
  • 推廣寵物友善,推出容許狗隻進入的食肆牌照
  • 確保本地工人優先就業,優化「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的資格要求
  • 加大力度打擊非法勞工,提高情報收集及組織更多跨部門聯合打擊行動
  • 立法完善平台工作者工傷補償機制,保障外賣及送貨等數碼平台工作者

 

  • 造地建屋 便捷出行
    未來五年總公營房屋建屋量達189 000個單位,較本屆政府上任時增加約80%
  • 2027年上半年或之前落成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公屋綜合輪候時間邁向2026-27年度4.5年的目標

豐富置業階梯

  • 調升綠、白表配額比例至50:50
  • 「白居二計劃」增加1 000個配額至總數7 000個,並將一半新增配額撥予40歲以下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
  • 放寬新出售單位的轉讓限制年期至十年
  • 推出先導計劃,容許合資格資助出售單位業主在繳付出租准許費後出租單位予白表人士
  • 提升造地效率和降低建造成本
  • 以新思維推動市區重建,包括針對重建需要較迫切的地區,適度增加私人重建項目地積比率,並允許轉移至其他地區
  • 盡快通過規管網約車服務法例,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促進社會發展關愛共融
繼續精準扶貧

  • 強化「共創明『Teen』計劃」
  • 向兒童發展基金注資1.8億元,減少跨代貧窮
  • 增設六個社區客廳
  • 試行為離開綜援計劃並符合資格領取職津的住戶提供有時限的現金獎勵,鼓勵他們自力更生
  • 照顧長者
  • 新增700個新建資助安老宿位、4 000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及1 000張「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
  • 增加三間長者鄰舍中心
  • 擴展參加「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內地安老院至24家,覆蓋城市增至八個
  • 預留每年5億元的經常開支推出一系列措施加強支援照顧者
  • 設立「社會高齡化對策工作組」,制訂涵蓋安老、醫療、房屋、文化康樂、樂齡科技及進一步推動銀髮經濟發展等的對策

鼓勵生育

  • 由2026/27課稅年度起,延長初生子女可享額外免稅額至出生後首兩年
  • 未來三年新增15所資助幼兒中心,提供共約1 500個0至3歲兒童日間照顧名額
  • 醫管局輔助生育服務名額增至1 500個
  • 增設兩支少數族裔關愛隊及一間少數族裔傳譯及翻譯服務中心,加強支援少數族裔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倘購入非住宅物業,可算入額由1,000萬港元提升至1,500萬港元,物業成交價則仍不受限制;如購買住宅物業,可算入額維持1,000萬港元,但可算入的住宅物業投資會放寬,成交價門檻由5,000萬港元下調至3,000萬港元。

現時計劃要求申請人在港投資不少於3,000萬港元,其中房地產投資額(無論是住宅或非住宅)現最多只算入1,000萬港元。

戴德梁行執行董事及香港資本市場部主管高偉雄回應施政報告,支持放寬「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中有關買賣住宅及非住宅物業計入投資額的限制,相信相關調整不僅能夠吸引更多投資者來港,亦有助帶動高端住宅及非住宅物業市場流轉,為資本市場注入新動力。


港人Sunny於法國東部登山期間,被失足行山客撞倒而從山坡滾下,頭部重創出血,其妻子Mandy一度以急需包機返港治療為由眾籌,然而Mandy證實返港後的Sunny已於9月7日離世。

Mandy早前曾表示Sunny情況複雜,併發肺炎。她透過社交媒體透露,受重傷的Sunny在家人的陪伴下離世,稍後公布後事安排。


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8月初步訪港旅客515萬人次,創下疫情後單月新高,較去年同期增16%。

累積計算,今年1至8月共錄得約3300萬訪港旅客人次,按年增加12%;其中訪港內地旅客佔2553萬人次,非內地旅客錄得76萬人次,按年分別錄得11%及16%的雙位數增長。

旅發局說表示,今年首8個月,來自短途客源市場的旅客人次按年上升18%,以台灣、南韓、日本的表現較好;長途市場旅客人次按年上升19%,以澳洲表現最佳。


粉嶺一間中學爆出校園欺凌,一名15歲男學生於今年4月至6月期間,遭一名同齡男同學在課室恐嚇及先後索取近萬港元,期間又疑因「爭女」問題,遭該男同學聯同另外兩男一女同學帶到至上水屋邨後樓梯掌摑、扯髮及腳踼等,並用手機拍下欺凌過程。事件揭發後,警方於7月及9月先後拘捕4名年齡由13歲至15歲的涉案學生。

案情指,案中15歲受害人早前在學校課室內遭該名同年齡男生索取金錢,否則威嚇會傷害他;受害人因感到害怕,遂於今年4月14日至6月24日期間,向該名15歲男生提供1300港元現金,以及用內地微信轉賬7808人民幣到對方的微信帳戶。

調查亦發現另於今年6月10日,受害人因與本案其中一名14歲男生為一名同班女同學的關係問題,被該男生聯同同案2男1女學生帶到上水彩園邨一大廈的後樓梯「講數」,雙方發生爭執。期間,一名14歲男生被慫恿掌摑受害人,13歲女生亦有出手掌摑、扯髮及腳踼受害人,該名涉案15歲男生則在場旁觀及用手機拍攝欺凌過程。其後受害人的父親發現兒子有異常的微信轉賬,追問之下揭發事件,並於7月2日報案求助。

網上流傳片段可見,除拍片者外,片中見一名男學生被另外2男1女學生包圍,當中一名男生穿灰褲,另外3人均穿藍色校服。片中主要由一名戴眼鏡男生主導,他先連環掌摑事主兩下稱:「我嗌咗佢叫佢唔好同你玩啦‥‥‥係唔X係呀!」灰褲男則指:「你應承唔到就唔好X做啦,係咪呀?」眼鏡男一度指向拍片者:「知唔知佢咩背景呀?呢度唔係大陸呀知唔X知呀?」

各人其間又以普通話對答,眼鏡男着事主望鏡頭後,又再打對方一巴,「你覺得夠喇?恰咗人成個學期,喺度笑X人哋,知唔知點解要錄影呀?」拍片者則稱:「你鬧我阿媽做雞、鬧我阿嫲食狗糧」,被打男生則否認。未幾,眼鏡男一度手持雪糕筒,但未有襲擊,他先用普通話慫恿女同學出手:「我已經打過啦,到妳啦!」再用廣東話稱:「踢佢啦!」少女隨即上前向事主掌摑一巴,再扯其頭髮及起腳踢,並爆粗:「X你老母!」

在場人士其後要求事主道歉,被打男生一度上前鞠躬,有人則回應:「對唔住有X用咩?有心理陰影呀!」眼鏡男其後又掌摑事主,他掩面後被喝令放低手。其後雙方一度再爭論,眼鏡男再出手連摑事主兩巴,灰褲男指「唔好打喇,打到紅晒。」惟眼鏡男轉摑左面,聲稱:「呢邊都打埋囉咁!」最後灰褲男向事主搭膊頭稱:「總之以後都唔會搞你啦!」,影片到此結束。

聖芳濟各書院就事件回覆查詢稱,早前已知悉事件,並已嚴肅跟進及處理,亦已成立危機處理專責小組與教育局、警方、家長、辦學團體、教育心理學家、社工等通力合作,跟進事件。強調校方對欺凌一直採取「零容忍」的政策,絕對不接受任何形式或任何原因的欺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