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星期一(1月7日)引述一份2016年會議紀錄報道,指內地政府官員曾應馬來西亞政府代表要求,就一馬公司涉貪案(1MDB)監控《華爾街日報》駐港記者,以揪出案中的洩密者。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星期二(8日)回應,指拒絕評論有關個案,並強調境內只有香港特區政府的部門執法,而執法部門的執法範圍也僅限於針對涉及公眾安全、防止或調查罪案。


南丫島對開海面的貨輪大火後傾側,由於涉事船隻負責運載化學品,可能會洩漏化學物,代表漁農界的香港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星期二(8日)指出,事發範圍附近有養漁排,亦涉及綠海龜產卵地,擔心除造成生態災難,亦會影響漁民作業,促請政府盡快處理及公布化學品的洩漏範圍與數量。


 

南丫島西南錨地一艘貨輪,星期二(8日)早上十一時許起火,冒出大量濃煙,多名船員墮海,其中1死4傷,共22人獲救,火勢持續四小時後受控。
起火的貨輪事後冒出黑煙及火光,船身傾側。

現場一度傳出懷疑爆炸聲,火勢猛烈。起火的貨輪事後冒出黑煙及火光,船身傾側。火勢持續四小時,當局指火勢於下午三時四十二分受控。

香港消防處接報到場後,在11時46分將火警升為二級,至下午1時41分升為三級。初步相信有二十多人在船上,其中22人獲救,傷者陸續被送往南區水警基地後,再分流至不同醫院救治。據悉,大部分船員均屬越南籍及新加坡籍。

香港警方和消防正調查起火原因。

 


荃灣關門口街往楊屋道方向、近悅來酒店附近,星期二(8日)早上十時許有水管爆裂,道路淹浸大量湧出的水,一度需暫時封閉,駛經車輛需慢駛,路經的巴士需改道。

大量夾雜黃泥的污水流入附近商場,職員忙於清理,部分商店需要暫停營業。


踏入冬季服務高峰期,香港所有公立醫院內科病床爆滿,佔用率全部逾100%,其中「重災區」、位於九龍東的將軍澳醫院,內科病床佔有率達133%。

香港天氣乍暖還寒,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本月2日宣布香港進入流感高峰期,香港公立醫院的內科病床佔有率繼續上升,截至1月7日凌晨,整體內科病床佔用率達115%,而急症室首次求診人次為5910,其中948人需轉往內科病房,比以往非服務高峰期人數高約一成。

爆滿醫院主要位於九龍區

香港醫院管理局數據顯示,公院整體內科病床佔用率,達百分之115。

全港全部十五間提供內科病房住院服務的公立醫院均告「爆滿」,其中將軍澳醫院佔用率達133%,至於伊利沙伯、明愛、聯合及博愛醫院,佔用率均超過120%,大部分嚴重爆滿的醫院屬於九龍區。

私家診所方面,情況同樣嚴峻,記者致電查詢,部分私家醫生診所需輪候逾五小時。

港醫管局續加強感染控制  籲市民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為應對香港冬季流感季節,香港醫管局發言人指,香港的公立醫院已實施更嚴謹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加強流感病毒檢測服務,提供一星期七天的流感快速測試服務,以便加快為病人安排合適的臨床治療及作出相應的床位調動安排;另外,面對求診病人,醫護人員會按既定臨床指引,即病人發熱、外遊紀錄、職業、接觸史及是否涉及群組個案作風險評估,對出現流感病徵的病人採取所需感染控制措施;而所有醫護人員及訪客進入臨床範圍,都規定必須戴上外科口罩。

發言人又指,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是安全和有效預防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方法,呼籲仍未接種的市民盡快接種,以有效預防流感及相關併發症。

港醫管局表示,會繼續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密切監察流感最新發展,並因應情況更新相關措施。


澳門路氹城銀河酒店附近星期四晚(1月3日)發生開槍事件,三名內地男子在非吸煙區內吸煙,警員上前勸阻時遇襲受傷,經多次警告無效後向天開槍示警,三名內地男子被拘捕。

據現場拍攝片段顯示,一名操普通話的白衣男子,向持警棍的治安警不斷高聲指罵叫囂,又說粗言穢語,期間疑為同行的友人企圖阻止,並攔截警員。後來,另一名同樣操普通話的內地女子亦加入推撞警員,情況一度混亂。警員寡不敵眾下向天鳴槍,惟白衣男子繼續叫罵,又企圖衝向治安警。

消息指,事發於星期四晚約十一時多,多名內地男子在非吸煙區內抽煙,警員上前勸阻時,被人指罵及推撞。至於受襲的治安警則受傷,需送院治療。

澳門新修訂《控煙法》自元旦日起生效,娛樂場除獲准吸煙的吸煙室外,室內範圍一律全面禁止吸煙,一旦被檢控,最高可被罰款20萬澳門元。

網民倡實施孖Beat制

有網民在社交網Facebook留言,不屑現場的酒店保安在事件中全無作為,質疑他們怕事膽怯,明顯是擔心得罪客人,並批評他們未有全力配合警方執法,亦有人調侃稱,這班鬧事的內地人倘身在外國,早已被擊斃。有網民建議澳門治安警倣傚香港做法,以雙警員巡邏制保障執法者的安全,必要時亦有助控制場面。


中國登月探測器「嫦娥四號」,星期四(1月3日)早上10時許,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定區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而「嫦娥四號」亦已通過「鵲橋」中繼通訊衛星,向地球傳送世界首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

今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展開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訊,被內地傳媒形容為開啟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原文連結: 觀察者網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楊鳴章星期四(1月3日)午病逝,終年73歲。香港教區下周五(11日)為楊鳴章舉殯。

楊鳴章因肝硬化導致肝衰竭,12月27日入住嘉諾撒醫院,至1月2 日傳出病情惡化,當晚被指一度彌留,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及湯漢樞機均有到醫院探望。

楊鳴章最後一次露面為12月24日於堅道主教座堂主持平安夜子夜彌撒。他在去年的聖誕賀辭中,曾呼籲信眾以愛心察覺他人的需要,特別是弱小的所需。

楊鳴章1945年上海出生,四歲時移居香港;曾於2009年及2014年,獲委任為香港教區副主教及香港教區輔理主教,至2017年8月接替榮休的湯漢樞機。

他上任香港教區主教前,曾多次因發表爭議性的言論受批評,包括形容被拘捕的非法佔領人士及同性戀者為「吸毒」、指「不唱國歌是違反社會常態」等。

 


澳門衛生局指,接獲內地衛生部門的通報,廣東省確診有人感染H9N2禽流感。

衛生局星期三(1月2日)接獲的通報指,感染H9N2禽流感的患者為一名居於深圳市的32歲女子,她於12月19日起出現徵狀,12月25日入院接受治療,現病情較輕。

而澳門衛生局則呼籲市民注意下列事項:

  • 避免前往人多,及有出現人感染甲型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市、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
  • 避免接觸病人、禽鳥或其他動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
  •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
  •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 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