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前田徑教練被指於2009年,在大埔非禮當時就讀中三的女運動員,被告星期五(16日)早上在粉嶺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不成立,法庭指,女事主的證供有合理疑點,不獲接納。

主任裁判官練錦鴻指,事件在短時間內發生,按理事主會有反射動作,但事主沒有。他又指被告如無事主配合,不可能強行脫下其內褲。而事主事發後八年間與被告關係不變,除會送小禮物予被告、搭對方的車、也會上載二人合照,雙方會有身體接觸,與她在社交網站帖文提及的厭惡感覺不符。

裁判官認為,事主雖然解釋只想喚醒大眾對歐美#MeToo性侵運動的關注,但與作供時說法有分歧,種種原因加起來,令他認為供詞有合理疑點。

 


沙頭角公路近鹿頸路星期四(15 日)接近中午發生交通意外, 一架貨車與綠 Van 相撞, 最少 14 人受傷, 其中 3 人傷勢較嚴重。

事發於早上11時45分左右,一輛小巴沿沙頭角公路石涌凹段往沙頭角方向行駛,另一架貨車則沿沙頭角公路往上水方向行駛,當兩車駛至上址,小巴右轉駛入鹿頸路時,兩車司機收掣不及相撞,兩車車頭嚴重損毀,其中小巴左車頭大面積凹陷。

受事故影響, 沙頭角公路來回方向近鹿頸路全線一度需封閉。


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表年度報告,指香港政制、法治和言論自由持續被侵蝕,建議國會要求商務部檢視對港科技出口政策。香港特區政府發聲明,重申外國議會不應以任何形式干預特區內部事務。

港府發言人批評有關報告結論偏頗及指控失實,特區政府表示遺憾,指自回歸以來,香港特別行政區一直嚴格按照香港《基本法》的規定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充分體現「一國兩制」得到全面和成功落實。

發言人又指,特區政府指十分重視言論自由。然而,無論是有關的國際人權公約或法庭案例都已清楚指出,言論自由並非絕對。特區政府稱亦已表明,「港獨」沒有討論空間,任何「港獨」的主張公然違反《基本法》,直接損害國家主權、國家安全及領土完整,有違全面貫徹落實「一國兩制」,破壞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基本法》列明的憲制與法律基礎。

對於報告提及的其他事宜,包括今年三月的香港立法會補選、一宗美國政府提出的移交逃犯要求的處理及廣深港高速鐵路的「一地兩檢」安排等,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一直嚴格按照「一國兩制」、《基本法》及香港法律處理香港事務。


牛頭角位於彩德邨附近彩榮里一個地盤星期三(14日)深夜十一時許發生火警,地盤內一個用以鋅鐵搭建成的辦公室起火,火勢一度非常猛烈,並傳出疑爆炸聲,濃煙密佈,火場面積約60米乘60米,最少三架停泊的車輛受波及,鄰近彩德邨有住客下樓暫避,消防用四條喉及四隊煙帽隊灌救。

火警在凌晨近一時救熄,無人受傷。


香港民航處公布,一架商務飛機星期二晚(13日)未能在預期時間內完全駛離香港國際機場的跑道下,另一班抵港航班則按航空交通管制主任(空管人員)指示在相同跑道降落,兩架飛機距離逾1,800米,事件中沒有人受傷。

事發於星期二晚7時47分,中國南方航空一架由浙江飛往香港的B738客機接獲空管人員指示後,在北跑道完成降落,但之前在同一跑道降落的一架商務飛機則未趕及在預期時間內完全駛離跑道,兩機同時位於跑道上,違反安全規定。

民航處指已向民航意外調查機構通報事件,會按既定程序繼續跟進事故,以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港珠澳大橋通車令位於大嶼山的東涌區遊客大增,有當地居民反映生活受影響,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三(14日)出席立法會質詢時指,政府關注港珠澳大橋開通,為東涌居民帶來的不便和焦慮,她已親自主持過兩次統籌委員會會議討論事件,認為要從源頭解決,做好分流,至於會否搬遷人流較多的東涌B6巴士站,她指未有定案。林鄭月娥又指政府會研究增加香港口岸配套設施,讓遊客逗留體驗。


本港一名23歲女子上周日(11日)相約男攝影師到葵涌一間影樓「私影」,當拍攝期間準備更衣時,發現房間裝有一部錄影中的相機,懷疑被偷拍,遂暗中致電報警。警方調查後,拘捕涉案攝影師。女事主聲稱警方在疑犯行李內,搜出迷姦水及針孔攝影機。

事發地點為葵涌華達工業中心,女事主事後在社交網Facebook詳述事發經過,指當時身穿首件泳衣拍攝後打算更換,攝影師建議她到指定房間更換,她不虞有詐進房後,發現房內有另一部相機對準更衣位置,好奇下上前查看,驚覺相機顯示屏已啟動,並出現REC的錄影字樣,隨即向其他攝影師友人及影樓負責人確認正在錄影,決定反鎖房門報警,她最後不忘籲其他女模特兒要保持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