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國務院總理李強今日(12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到訪的歐洲央行長拉加德,雙方就深化中歐經濟合作、維護全球金融穩定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李強強調中歐經濟互補性強,拉加德則讚賞中國近年的創新發展。

 

李強表示,中歐經濟互補性強,中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並持續釋放市場潛力,雙方在多領域具備廣闊合作空間。中方願與歐方加強市場聯通和產業協同,為各自發展注入更多動力,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合作方能實現共贏。

李強強調,中國今年實施更為積極的宏觀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通過多措並舉擴大內需、提振消費,有效應對外部不利影響。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與包括歐盟在內的各國分享發展機遇,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拉加德表示,在當前國際形勢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歐中保持高層交往和對話合作尤為重要。歐中利益相互交融,在維護全球金融穩定、促進國際貿易發展等方面肩負共同責任。她認為,關稅戰或貿易戰只會導致雙輸,堅持多邊主義和開放合作才是正確選擇。

拉加德讚賞中國近年在創新發展和企業競爭力方面的進展,並表示歐洲中央銀行已與中方建立央行行長會晤機制,願進一步加強與中方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拓展合作領域,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中美兩國在英國倫敦展開的第二天貿易會談,就貿易框架達成共識。

雙方第二天會談持續到深夜,商務部國際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當地11時許步出會場向傳媒表示,中美團隊在過去兩天進行很深入的交流,形容溝通非常專業、理性、深入和坦誠,雙方原則上就落實兩國元首上周四通話共識,以及日內瓦會談共識達成框架,雙方將把會談情況,向各自領導人匯報。李成鋼表示,希望今次倫敦會談取得的進展,有利於中美間進一步增進信任,進一步推動中美經貿關係穩定健康發展,亦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積極正能量。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亦表示,已同中方達成一個框架,將日內瓦共識和兩國元首通話成果結合起來,若獲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批准就會實施。盧特尼克又說,特朗普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通話,改變了結果,而今次達成的框架是第一步,必須消除消極因素,預計稀土和磁鐵問題將可獲解決。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就說,美方會繼續與中方保持溝通。

中美今輪談判始於周一,中方參與者除李成鋼,還包括副總理何立峰和商務部長王文濤;美國代表有盧特尼克、格里爾,還有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


為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8周年,康文署將於7月1日開放多項收費康樂及文化設施予市民免費使用,室內康樂設施包括羽毛球場、網球場、籃球場等;戶外康樂設施包括網球場、網球練習場、草地滾球場等;同時公眾游泳池、水上活動中心艇隻、香港科學館和香港太空館的常設展覽,同樣免費開放。

康文署會先以抽籤方式分配當日可供免費使用設施的段節。市民可於本月14日至20日期間透過「SmartPLAY康體通」以個人方式提交抽籤申請,每份申請最多可包括3個選項。電腦抽籤分配結果將於本月23日公布,SmartPLAY系統會通知用戶其成功中籤的段節。如有剩餘段節,未獲抽籤安排分派免費段節或沒有提交抽籤申請的市民,可於本月25日起透過SmartPLAY系統以「先到先得」方式預訂七一日的剩餘免費段節。不論透過抽籤或先到先得的方式,每人可獲分派最多一節免費的康樂設施。

使用公眾游泳池設施則不用申請,市民可於泳池開放時段前在泳池入口處排隊輪候,名額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至於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等將繼續免費入場。


受高空反氣旋影響,廣東沿岸普遍晴朗及極端酷熱。香港酷熱天氣警告生效,日間今日(10日)大致天晴,下午極端酷熱。天文台錄得今年市區最高達35.6度,平了六月有記錄以來最高溫紀錄。其中流浮山氣溫更高達38.4度,打破該氣象站1985年設立以來最熱紀錄。

位於南海中部的廣闊低壓區正逐漸增強,會於今日至明早逐漸發展成熱帶氣旋,並在未來數日大致移向海南島至廣東西部沿岸一帶。

截至下午二時,香港多處地區氣溫升至35度以上,當中上水錄得36.1度,流浮山更自中午起屢創新高錄38.4度。

天文台預料明日(11日)天氣仍然酷熱,有幾陣驟雨,隨後數天風勢頗大,海有湧浪。星期五及星期六間中有狂風大驟雨。

天文台發出特別天氣提示,天氣極端酷熱及高溫天氣持續,籲市民留意身體健康狀況,多補充水分及做足防暑措施,避免戶外劇烈運動,如感不適應儘快求醫。


 

為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8周年,政府與社會各界將推出一系列特別優惠及活動,涵蓋公共交通、文化藝術及消閒、飲食及消費等範疇。

公共交通方面,香港市民可於7月1日至3日免費乘搭全線載客電車。港鐵7月1日將以抽獎形式送出71,000份電子單程票,並推出機場快綫小童八達通及樂悠咭乘車優惠。市民亦可於七一免費乘搭多條渡輪航線,其中部分渡輪航線會預先派發乘船券。

文化藝術及消閒方面,康文署轄下多項收費康樂文化設施,和漁護署轄下的香港濕地公園會於七一免費開放;同日市民可免費參觀西九文化區M+標準門票涵蓋的所有展覽,以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所有專題展覽。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12個項目,本月中至7月初期間加開免費導賞團,以及推出餐飲、消費及住宿優惠等。

飲食及消費方面,食環署轄下部分公眾街市將推出不同優惠,市民亦可於7月1日至7日透過「本地魚菜直送」網店或手機應用程式,以七一折選購魚類統營處和蔬菜統營處的特定產品。市民於七一當日到環保署「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進行回收,可獲雙倍「綠綠賞」積分。

另外,預計過千間食肆及商戶會於7月1日提供餐飲優惠。山頂纜車、昂坪360和香港海洋公園會推出套票或門票折扣優惠,機場、香港科學園、各大商場及百貨公司也會提供購物、餐飲、消費或泊車優惠。至於旅發局將與商戶合作,推出各種餐飲、購物、景點、旅遊和娛樂優惠。

政府感謝各界積極響應並推出特別優惠和活動,有關資訊已上載至專題網站(www.hksar28.gov.hk),相關政府部門和機構會陸續公布詳情。


尖沙咀周日(8日)發生疑非法燃放煙花事件,涉案持雙程證內地男子被拘捕。

網上瘋傳兩條短片,分別可見在星光大道近瑰麗酒店對開海傍,有人在圍欄前放煙花射向維港半空;另一條片見到一名男子將一支煙花斜插圍欄,並以打火機燃點,當發現有人拍攝他時,即以普通話稱「不要拍,不要拍」。

警方表示非常重視事件,今午(9日)在尖沙咀區拘捕一名持雙程證的姓石(21歲)內地男子。


受高空反氣旋支配,香港天氣今日(9日)繼續酷熱。酷熱天氣警告生效下,天文台下午錄得市區最高氣溫34.3度,為今年以來最熱,多處地區氣溫更高,其中上水飆升至36.4度,元朗公園錄得最高35.9度。

香港日間天氣普遍晴朗,九龍城最高氣溫35.6度;黃山仙最高35.1度。

天文台日前(8日)的天氣隨筆指,電腦模式普遍預測高空反氣旋較強,預測期間華南沿岸普遍晴朗及酷熱。而同時,高溫觸發的驟雨正影響新界北部。雖然未來一兩天會持續酷熱,廣闊低壓區正為呂宋鄰近海域帶來不穩定天氣,會有一兩陣驟雨。

隨著低壓區發展成熱帶氣旋「蝴蝶」,有較大機會在本周後期移向海南島至廣東西部一帶,但天文台未有完全排除移向廣東東部的可能性。

天文台並解釋,熱帶氣旋「西登」一般會較「東登」,有較大機會為香港帶來惡劣天氣,遂提醒市民計劃戶外活動時留意最新天氣預測。

當熱帶氣旋逐漸減弱及遠離,下周初,廣東沿岸仍有幾陣驟雨。


 

南海中部的廣闊低壓區正逐漸發展並靠近華南沿岸,預料今明兩日(9日、10日)會逐漸發展成熱帶氣旋,將命名為「蝴蝶」。香港天文台表示,料最早於明晚至周三初時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預計發展成熱帶氣旋「蝴蝶」的廣闊低壓區,會在本周中後期大致移向廣東西部沿岸至海南島一帶,該區會有狂風驟雨及雷暴,風勢頗大,海有湧浪,但熱帶氣旋的發展及移動存在變數。

香港天文台將視乎其發展速度及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的時間,決定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的時間,亦會評估是否需要在周三稍後至周四(6月12日)改發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據天文台經上調後的風力預測,周五(13日)香港大致吹東至東南風5級,離岸間中6級、高地達7級;至周六(14日)會吹東南風5級,而離岸間中6級、高地達7級,意味該兩天均可能達至「強風」級別。

香港未來一兩天(6月10日及11日)氣溫會持續酷熱,隨著該熱帶氣旋靠近,本周四起會高溫天氣會有所緩解,本周後期風勢頗大,間中有狂風驟雨,海有湧浪。

 

 


為提高行人過馬路安全意識,澳門立法會近日正審議去年提交的《道路交通法》草案修訂,行人過馬路時使用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包括:相機、攝錄機,將面臨 300 澳門元罰款。

除禁絕低頭族,法案擬引入「扣分制」,以及加強對醉駕、毒駕、酒駕和超速駕駛等違法行為的懲處外,完善對駕駛員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規範。

條文規定,在50米距離內沒有人行橫道或供行人使用的路徑時,行人在不影響車輛通行的情況下,方可在人行橫道或或供行人使用的路徑以外的地方橫過車行道,且應依循最短路線盡快橫過,但有關車行道的道路條件或交通狀況不適宜行人橫過者除外。

此外,為加強保障乘客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及避免影響駕駛員注意力,法案亦建議禁止駕駛者於駕駛時使用流動電話、其他電訊工具及影視設備,但僅提供行車輔助者除外,違者可被處以900元罰款。規定不適用於駕駛公共集體客運以外的車輛,且單純使用流動電話免提功能的駕駛員。

修改《道路交通法》法案早前經由行政會完成討論後呈交立法會,料短期內由立法會全體會議完成一般性討論及表決。

內地城市如廈門、河南,近年亦有實施類似規例,行人過斑馬線時禁止使用影響交通安全的電子設備,違反者將面臨警告或罰款。 溫州、嘉興、杭州等城市也推出禁止「低頭玩手機」過馬路的規定,罰款由10元至200元不等。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周三(4日)下令暫停哈佛大學外國學生的有效簽證,哈佛大學就總統特朗普政府的相關決定提出訴訟。美國波士頓聯邦法官Allison Burroughs周四(5日)裁定暫停執行該禁令,並認為若行政令生效,哈佛將面臨「迫在眉睫且不可彌補的損害」。至於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特朗普聲稱中國學生赴美留學不成問題。

訴訟中,美國哈佛大學一方指,法院早前頒令阻止政府撤銷哈佛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但政府一方正迴避法院的命令。

特朗普早前以國家安全為由,簽署公告限制哈佛大學外國學生的簽證,有效期為六個月。白宮發言人妄言,哈佛是反美、反猶太、支持恐怖主義的煽動者溫床,哈佛的行為,危害整個美國學生和交換訪客簽證系統的完整性,並有危及國家安全的風險。

哈佛在4月21日對特朗普政府提出訴訟,指控政府試圖以凍結聯邦資金為手段,控制哈佛的學術決策。上月23日,哈佛就校方被禁止招收國際學生,起訴特朗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