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研發出全球首個智慧地址門牌系統,除有助用家得悉所在的精準位置,亦有助緊急救援人員迅速找到案發地點進行拯救。

訊號受高樓大廈阻擋及干擾下,全球定位系統經常難以發揮準確導航功能,室內更幾乎全無用武之地。

港大研發的新系統屬於一種傳感設備,主要以低功耗的藍牙無線傳輸運作,可安裝於建築物、商店或辦公室內,提供獨有的智慧地理編碼地址, 用家只要利用手機應用程式連上有關裝置,即可得悉自己的正確位置,儘管身處室內也不致出現太大誤差,遠比目前廣泛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統準確,有助消防員、救護人員等更精準找到位置。

此外,系統又可配合其他裝置,協助尋找泊車位置、方便機場為乘客導航及通知登機閘口變更等。

港大冀把系統應用範圍擴展全港

系統由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研發,團隊稱,每個裝置成本大約50港元,以一個佔地三萬平方米、設有300間商舖的商場為例,系統安裝成本約需70萬港元,相信大型物業管理公司能夠應付,正就系統申請國際專利。他們稍後會研究,先在港大校園及大型商場內應用新系統,長遠希望擴大應用範圍至全港所有公用地方。

 

 

 


內地龍頭疫苗企業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所生產的嬰幼兒百白破疫苗,被揭效果不達標,公司涉案的15人被拘捕,包括5名高層。
微信公號「長春新區公安」指,長春生物科技15人被拘捕。(截圖)

微信公眾號「長春新區公安」7月24日指,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高某芳等15名涉案人員,因涉嫌刑事犯罪,被長春新區公安分局依法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

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大門緊閉,黑心疫苗事件吸引大批傳媒採訪。

內地長生生物科技所生產的兩款疫苗,被揭發不及格及造假,其中「百日咳、白喉及破傷風」疫苗約25萬支問題疫苗已流出,當局相信21.5萬兒童已接種,有內地網民討論前往香港接種疫苗。有本港兒科醫生23日稱,有關接種疫苗的查詢未有因此增多,至於會否影響本港私營醫療市場的疫苗供應,則要視乎藥廠供應,相信沒必要採取「港人優先」接種的措施。

國家藥監局根據線索調查後,揭發吉林長春的長生生物科技公司,生產瘋狗症疫苗時,生產和產品檢驗紀錄造假,又變更工藝參數和設備,需全面回收。長生生物上周再證實,旗下「百白破疫苗」在「效價測定」檢驗中不符合標準,被評為劣藥。

國家總理李克強22日(星期日)深夜作批示,要求國務院派出調查組,徹查所有疫苗生產、銷售等全流程、全鏈條,盡快查清事實真相,不論涉及到哪些企業、哪些人,都堅決嚴懲不貸、絕不姑息,並要依法嚴懲不法分子及嚴厲問責監管失職瀆職行為。

內地網傳到港打疫苗攻略 有網民稱有計劃到港接種
內地社交網近兩天相繼流傳「到香港打疫苗攻略」,提供接種疫苗服務的診所種類、醫院交通、路線、所需證件和注意事項等資料。有網民直言「有同事」已訂下如何到香港為「寶寶」接種疫苗的計劃,也有保險經紀及銷售人員在網上,聲稱可提供本港接種疫苗的資料,籲有需要人士「聯絡」。

內地網絡近兩天流傳「到香港打疫苗攻略」,提供接種疫苗服務的診所、醫院交通、所需證件和注意事項等資料。(微博截圖)
內地網絡近日流傳「到香港打疫苗攻略」,提供接種疫苗服務的診所種類、醫院交通、所需證件和注意事項等資料。(微博截圖)
有網民聲稱同事已擬訂好到香港打疫苗的計劃。(微博截圖)
有推銷員趁機在網上銷售保險等產品。(微博截圖)

港兒科醫生料事件不影響本港疫苗供應
雖然本港嬰幼兒主要在香港衛生署接種同類混合疫苗,但亦有部分家長、成人和長者會選擇到私家診所或私營醫院補種疫苗,香港兒科醫生李家仁指,本港沒有入口涉事藥廠的疫苗,雖然本地疫苗供應有限,但香港衛生署掌握嬰兒出生數據,母嬰健康院理應有足夠供應,他相信事件不會影響本港疫苗供應,但難料個別私家診所或醫院會否因此加價。

本港兒科醫生李家仁相信香港衛生署有充 足疫苗供本港嬰幼兒接種。(資料圖片)

醫生:內地人到港接種疫苗做法不切實際

至於事件對內地嬰幼兒的影響,李家仁醫生稱,認同內地家長難免會擔憂,但由於內地沒有詳述疫苗哪方面出問題,難以評估對已接種疫苗兒童的影響,亦難以斷言可能受影響的兒童是否需要補打,相信內地當局會作適當處理,包括為他們檢驗相關抗體數目,認為到香港接種疫苗的做法不切實際。

國家免疫程序指兒童需注射四次「百白破疫苗」

百日疫苗主要接種對象為3個月大至6歲的兒童,香港衛生署指兒童於出生後的2、4、6個月後,必須接受基本注射,至年滿18個月、6歲、12歲再接受加強劑。內地方面,國家免疫程序指,「百白破疫苗」需接種4劑次,分別於3、4、5月齡和18月齡各接種1劑次。

內地傳媒翻舊帳,揭發涉事的長生生物科技公司早有前科。去年十月,當局發現該公司生產一款兒童用的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合一疫苗不及格,惟事隔九個月,至上星期四才公布處罰決定,包括沒收公司庫存的問題疫苗,及罰款340多萬元人民幣。

內地有傳媒形容,長生生物是疫苗龍頭企業,把今次事件嚴重程度,與十年前三鹿毒奶粉事件相提並論;又指公司自2002年以來,多次賄賂安徽、河南等地的醫院及防疫部門。


內地疫苗質量有問題,不少內地網民討論到香港接種疫苗,甚至制定相關攻略。主要為本港嬰幼兒提供接種疫苗服務的香港衛生署,指目前的疫苗供應穩定。

香港衛生署指,已與疫苗供應商簽訂合約,確保有足夠疫苗為符合資格的本地嬰幼兒童和限額內的非符合資格人士提供接種服務。衛生署藥物辦公室與有關疫苗的兩家本地供應商一直保持緊密聯繫,得悉三種相關疫苗均供應穩定。香港衛生署會與疫苗供應商,繼續密切監察有關疫苗在本地公營和私人醫療市場的供應情況。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初期,為便利通行車輛購買相關跨境車險產品,消費者可在自己所在的當地保險公司一次性買到粵港澳三地的跨境車險產品。

2012年以來,粵港澳三地多個政府職能部門聯合成立港珠澳大橋跨界通行政策協調小組,其中專門對駕駛人及車輛保險制度進行政策研究。在借鑑歐洲和東盟在車險一體化的製度經驗基礎上,港珠澳大橋的跨境車輛保險安排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早前,中國銀保監會批覆廣東對港澳入境車輛投保內地保險實施電子保單試點,廣東保監局也召集在粵港澳三地均有機構的保險公司推動研究制定符合三地跨境車輛需求的創新保險產品。

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總經理於澤說,通過「三地通保通賠」的一站式跨境車輛保險服務,可以讓消費者節省到不同地區購買保險的精力。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助理蘇毅說,粵港澳三地的保險監管機構將持續推進通行車輛購險的便利化措施,爭取儘早實現從「一地購三險」到「一張保單保三地」的轉變。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國家藥監局負責人22日通報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違法違規生產凍乾人用狂犬病疫苗案件有關情況。

根據舉報提供的線索,國家藥監局7月5日與吉林省局對長春長生公司進行飛行檢查;國家藥監局7月15日與吉林省局組成調查組進駐企業全面開展調查。 國家藥監局7月15日發布《關於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違法違規生產凍乾人用狂犬病疫苗的通告》,並查明有關企業編造生產記錄和產品檢驗記錄,隨意變更工藝參數和設備,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有關規定,國家藥監局已責令企業停止生產,收回藥品GMP證書,回收尚未使用的狂犬病疫苗。國家藥監局會同吉林省局,對企業立案調查,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國家藥品監工管理局副局長徐景和,被網民發現身穿價值數千元人民幣的名牌上衣,接受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訪問,引發爭議。(新聞聯播截圖)

按疫苗管理有關規定,所有企業上市銷售的疫苗,均需報請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簽發,批簽發過程中要對所有批次疫苗安全性進行檢驗,對一定比例批次疫苗有效性進行檢驗。該企業已上市銷售使用疫苗均經過法定檢驗,未發現質量問題。為進一步確認已上市疫苗的有效性,已啟動對企業留樣產品抽樣進行實驗室評估。

另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監測,中國的狂犬病發病率,近年來逐步下降。

藥監局已部署全國疫苗生產企業進行自查,確保企業按批准的工藝組織生產,嚴格遵守GMP生產規範,所有生產檢驗過程數據要真實、完整、可靠,可以追溯。國家藥監局將組織對所有疫苗生產企業進行飛行檢查,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要嚴肅查處。

負責人說,該企業是一年內被第二次發現產品生產質量問題。去年10月,原食藥監總局抽樣檢驗中發現該企業生產的1批次百白破疫苗效價不合格,該產品目前仍在停產中,有關補種工作原國家衛計委會同原食藥監總局已於今年2月進行了部署。

國家藥監局副局長徐景和表示,該企業已上市銷售使用狂犬病疫苗均經過法定檢驗,未發現質量問題。為進一步確認已上市疫苗的有效性,已啟動對企業留樣產品抽樣進行實驗室評估。徐景和還表示,藥監局已部署全國疫苗生產企業進行自查,確保企業按批准的工藝組織生產,嚴格遵守GMP生產規範,所有生產檢驗過程數據要真實、完整、可靠,可以追溯。國家藥監局將組織對所有疫苗生產企業進行飛行檢查,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要嚴肅查處。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一名香港男子15日早上在馬來西亞參與三項鐵人賽游泳項目期間,懷疑遇溺亡, 遺體 16 日早上尋獲。香港入境處表示已與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及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跟進事件,會繼續與家屬保持聯繫,並提供協助。

疑遇溺身亡的港人選手袁志遠(音譯),四十二歲。馬來西亞傳媒報道,他參加在森美蘭州狄臣港舉行的三項鐵人國際賽游泳項目後,沒有上岸報到,其妻子發現後通知主辦單位派人搜尋,袁下榻的酒店亦未有蹤影。

由於袁的單車仍泊在原地,水瓶裝滿水,當地警方懷疑他游泳時遇溺被浪捲走,一度派出多隊搜救隊尋找。

比賽於當地時間早上7時10分展開,參賽者需先游1500米,再踩單車40公里,最後是10公里賽跑。死者隨行的妻子梁曼琪(音譯)於游泳賽後未能在沙灘上找到袁志遠,懷疑他仍然未上岸。

疑溺斃的港人選手袁志遠(音譯)在社交網Facebook上載不少的相片,離不開戶外運動。
港人選手袁志遠(音譯)疑登山時的自拍。
港人選手袁志遠(音譯)於水壩跑步時的英姿。
疑溺斃的港人選手袁志遠(音譯)在社交網Facebook上載相片離不開戶外運動。
疑溺斃的失蹤港人選手袁志遠(音譯)過去曾參賽不少運動項目。

尋求香港土地供應的「土地大辯論」至今已開展逾兩個多月,來自最少兩個政黨的香港立法會議員建議,撥部分駐港解放軍用地發展公營房屋,紓緩房屋供應緊張問題。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12日晚重申,所有軍事用地沒有閒置,政府沒有計劃尋求改變相關土地用途。

立會議員去信習近平 要求改變部分軍事用地

全港共19幅軍事用地佔地2,700公頃,相當於140個維多利亞公園,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早前建議向中央提出,撥部分駐港解放軍用地發展公營房屋。他以解放軍位於香港新界新圍、大嶺和青山的靶場為例,認為撥出4分1或3分一作建屋用途,有助紓緩房屋緊張。

田北俊認為,香港不會發生騷亂,不需要解放軍介入,他引述《駐軍法》,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可因應公眾用途提出使用軍事用地,倘獲中央首肯,相信港人會感到高興。

香港立法會議員朱凱迪,過去曾要求香港發展局旗下的土地專責小組,把發展解放軍軍營用地列入土地選項之一。香港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認為,駐軍人數少,部分軍事用地使用率偏低,指已去信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釋出部分土地。

港府:沒計劃改變軍事土地用途

香港特區政府回應,按《基本法》及《駐軍法》規定,任何軍事用地使用及管理屬國防事務,由中央人民政府全權負責,不屬香港特區的事務範圍。現時所有軍事用地均用於防務,沒有閒置,特區政府沒有計劃尋求改變這些土地的用途。發言人又指,軍事用地不屬於增加土地供應的選項。

 

 

 


繼共享單車營辦商Gobee.bike宣布結束香港業務後,另一間內地營辦商Ofo亦先後撤出澳洲、以色列、印度及美國芝加哥。

Ofo決定聚焦重點市場

共享單車營辦商Ofo 7月6日透露,將聚焦重點市場及盈利,調整國際市場策略後,已宣布未來兩個月停運澳洲悉尼、阿德萊德的單車服務,並將撤出中東唯一的以色列市場。至於Ofo印度近期亦傳出資金短缺,需裁減全數30名員工。

Ofo行政總裁兼創辦人戴威指,海外市場快速增長,用戶不同的習慣及需求為他們迎來新挑戰,在新方案下,該公司將進一步完善管理,並提供更多不同服務。

澳洲不難見到共享單車被破壞及隨處遺棄情況嚴重(網絡圖片)

澳洲共享單車破壞嚴重  政府被逼施加罰款

市場研究公司IBISWorld高級分析師Kim Do以澳洲為例子,分析當地單車供求失衡,加上營辦商無法鼓勵用戶使用後泊好單車,令單車被肆意破壞及遺棄,澳洲政府因此就每架被遺棄單車罰款2500至3000澳元,逼使營辦商退出市場。

Ofo被揭或涉收集個人資料圖利

此外,澳洲《每日電訊報》報道,Ofo在使用條款中提及會收集用戶的位置、去向等資料作市場推廣用途,又保存用戶個人資料、護照號碼、出世紙、健康、宗教信仰等個人資料,令輿論懷疑有關資料會被售賣圖利,難免令Ofo業務蒙上陰影。

 


英國逾30名來自上下議院的跨黨派議員6日發起聯署,去信英國外交部,要求將香港基本自由和法治情況,視為對港關係的優先考慮事項。聯署又指,英國在《中英聯合聲明》下,有法律義務監察和推動香港法治和基本自由至2047年。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稱,外國議會不應干預香港內部事務。
30多名英國國會議員去信英國外交部,要求透過外交手段關注香港法治和人權情況。

聯署的30多名英國議員,分別來自工黨、自由民主黨、保守黨及民主統一黨等。聯署信稱,對香港法治和基本自由表示關注,又指香港法治和基本自由受侵蝕,特別是「北京釋法次數增多」,港府「以法律打壓民主運動」,並列舉本港多名政界人士被判囚,認為《公安條例》違反聯合國人權準則,可能令本港司法獨立受損。

聯署議員要求英國透過高層外交,提出對有關問題的關切,並透過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按普遍定期審議機制提交的報告反映情況,議員又批評過去中國提交的報告中,忽略香港人權情況,促請英國外交部向聯合國反映。

香港特區政府:堅決捍衛法治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回應重申,港府一直堅決捍衛和維護法治,「一國兩制」得到全面和成功落實。發言人強調回歸以來,特區居民基本權利受基本法、《香港人權法案條例》及其他相關法例的充分保障。

對於聯署信質疑人大就香港前立法會議員的宣誓問題釋法,發言人指,香港基本法第158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享有基本法解釋權。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香港基本法的權力,是香港特區的憲制秩序的一部分,亦為香港法院所認同。發言人強調,全國人大常委會2016年的《解釋》,說明基本法第104條的含意和違反條文的後果,明確指定包括立法會議員在內的公職人員宣誓要求。

外交部指英方無權說三道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回應,稱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英方無權干預,其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妄加評論,只會招致中國人民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