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香港段列車試運至今一個多月來發生多宗事故。繼「出軌」後,有人拍攝到西九龍總站有樓層出現嚴重滲漏,港鐵解釋是由於四月十五日的雨水,經電線孔流入車站導致,但本網翻查香港天文台紀錄,發現漏水前六小時沒有任何雨量紀錄。

此外,西九龍站測試消防系統時,部分水流湧入位於底層月台。米埔段隧道則懷疑出現地下水滲漏,並出現信號系統不穩,試車因而受阻逾一小時;港鐵至截稿前未有回應。
高鐵香港段試營運期間,港鐵職員在控制中心監察情況。(港鐵提供相片)

西九站「雨水」六小時離奇瀉入車站

港鐵事故頻生,港人已習以為常,然而耗資不菲的高鐵香港段,於試運期間已接連發生事故。高鐵香港段西九龍總站有樓層被揭出現嚴重漏水,大量的水持續從天花板傾瀉如下。

有傳媒引述港鐵發言人透露,事發於四月十五日晚上六時,有職員注意到有水從高鐵西九龍站地下一層售票大堂附近假天花滲出,相信雨水沿安裝中的電線穿牆孔,流入連接的電線槽,再進入車站下層,稱事件無影響車站設施,工程人員已把有關電線穿牆孔封好。

本網翻查資料,發現四月十五日早上十時左右,錄得最高每小時12毫米雨量。
本網發現西九龍站天花漏水當天,該區自中午十二時後已沒有錄得任何雨量紀錄。
直至發現漏水的六點左右,該區過去六小時都沒有任何雨量紀錄。

不過本網翻查香港天文台當天雨量紀錄,發現該區當天除早上9時45分至10時45分,錄得每小時12毫米雨量外,其他時段只錄得微雨量,中午12時45分後更全無雨量紀錄。

另外,西九龍總站早前測試消防系統時,疑系統不堪水壓「爆水」,水流波及最低層的B4層七號及八號月台。

至於高鐵香港段近米埔段隧道的路軌信號系統,本月十八日曾出現不穩定狀況,維修人員檢查時,發現有地下水滲漏,信號系統受潮,個多小時後恢復試車。

港鐵接受本網查詢時,未有作任何回應。

 

 

 

 


香港郵政將於下月七日推出以「共融溝通」為題的特別郵票及集郵品。

 

一套以「共融溝通」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於六月七日(星期四)推出發售。
以「共融溝通」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配合手語及點字,方便不同人士。

為宣揚共融溝通,香港郵政特以此為題,發行一套六枚特別郵票和一張郵票小型張。六枚郵票以中英文顯示六個常用的友善詞語,分別為「朋友」、「早晨」、「你好」、「加油」、「愛」和「謝謝」。

郵票左側配以線條簡單的漫畫人物,並輔以手語動作表達相關詞語內容;郵票表面則印有該詞語的點字,以質感豐富的凸字油墨印刷而成,供有殘障需要人士使用。同系列的郵票小型張更採用光柵技術印製,立體呈現「共融溝通」的手語動作。

本地各郵政局將於5月24日起發售正式首日封,每個售價一元三角。郵票及相關集郵品當天起在郵政總局、尖沙咀郵政局、荃灣郵政局、沙田中央郵政局和屯門中央郵政局展出。另外,各集郵局至5月30日會接受預約自備封蓋銷服務。


全日空航空一架從日本東京飛往香港的客機,21日早上準備從成田機場起飛時,機艙突然冒出白煙,需要緊急疏散機上所有人,8名乘客感到不適。

涉事客機屬於波音767-300型號,載有137人。事發於21日早上十時左右,航班編號NH809的全日空客機,機艙起飛前突冒煙,濃煙瞬間滿佈客艙,機組人員及乘客需緊急撤離,該班機其後取消起飛。

日本交通當局初步調查認為,未有證據顯示機艙曾發生火警,懷疑機尾的輔助引擎漏油,燃料揮發導致霧狀氣體流入客艙。


本港電影《黃金花》男主角凌文龍,繼早前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奪得「最佳新演員」後,16日在美國芝加哥亞洲躍動影展再獲頒「亮星獎」。本片女主角毛舜筠早前亦憑本片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奪最佳女主角。
香港駐紐約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處)處長朱瑞雯(右二)與參與電影《黃金花》在美國的首映,導演陳大利(左二)、演員凌文龍(右一)和亞洲躍動電影展執行董事王曉菲出席陪同。(香港政府 )

香港駐紐約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朱瑞雯表示,港府會繼續在海外支持推廣本港電影業的工作,培育新一代電影人才。她又祝賀凌文龍及電影導演陳大利再下一城。

曾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項的凌文龍(左二)再獲頒發「亮星獎」。(香港政府)

電影《黃金花》由香港電影發展基金提供融資製作,故事講述兩夫婦合力照顧自閉症兒子20 年,豈料老公愛上第三者,辛苦維繫的家庭瞬間支離破碎,不知所措的黃金花,更因而萌起復仇計劃,期間有人意外揭破其陰謀,從慌張慢慢變成支持。

 

得獎電影《黃金花》於美國芝加哥亞洲躍動電影展放映,期間放映會座無虛席。(香港政府 )

再有香港記者在內地採訪時被暴力阻撓或遇襲,為四天內的第二宗。

Now TV 一名駐北京攝影記者在當地合法採訪期間,被警察阻撓及收起駐京證件,警員聲稱有人想搶走證件,將記者暴力按在地上,記者額頭受傷流血,被強行鎖上手銬帶走,四小時後,他在警方要求下簽署悔過書才獲釋。

現場記者表示,採訪隊一直與警方保持合作態度。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表示,極重視香港記者採訪時人身安全,港澳辦已介入事件。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表示,香港記者在內地合法合規的採訪活動,一定會得到很好的保障,中聯辦已第一時間向內地有關方面,轉達對事件的關注。


據現場片段顯示,Now TV駐北京新聞攝影記者徐駿銘,16日早上合法採訪北京律師協會聽證會時遭警察阻撓,兩度要求記者交出證件,第二次更沒收合法採訪證件,多名便衣警員把他暴力按在地上及叉頸,並鎖上手銬及強行押上警車,他額頭流血、雙手及膝蓋被擦傷,傷口紅腫及脫皮。該攝影記者一度被扣留當地派出所,至下午獲釋,並到醫院驗傷。

警察阻撓香港記者採訪後,沒收記者證件,多名便衣警員把他暴力按在地上及叉頸。(NOW TV電視截圖 )
記者徐駿銘被帶走時,額頭已滲血。( NOW TV 電視截圖 )
記者徐駿銘被扣上手銬,並強行拖上警車。( NOW TV 電視截圖 )
記者被扣押時展示傷勢,期間只獲發一塊膠布。( NOW TV 截圖 )
記者雙手、膝蓋均被擦傷,呈紅腫及脫皮。( NOW TV 電視截圖 )
記者雙手、膝蓋均被擦傷及脫皮。( NOW TV 電視截圖 )

現場記者:態度合作仍被暴力扣押

攝影記者被暴力阻撓採訪及扣押時在旁的NOW TV駐北京記者李彤茵指,採訪隊一直與警察採取合作態度,但攝影記者突被扣起證件及暴力拘押。至於其餘在場的香港媒體採訪時,同樣遭警察阻撓。

事後獲釋的攝影記者徐駿銘表示,糾纏過程中沒有與在場公安有身體接觸,一直採取合作態度,不明白自己錯在哪。他稱在內地採訪十多年,明白內地工作模式,一向非常配合,沒想到會換來這樣的對待。他認為,如果特區政府能跟進事件,希望可以協助內地公安變得更文明。

NOW新聞台:強烈不滿

Now TV 新聞台發表聲明,對駐北京記者合法採訪時,遭警察無理阻撓及暴力對待,以致攝影師受傷,表示極度憤怒和強烈不滿。

香港記者協會亦發表聲明,表示對事件表示憤怒,認為武力打壓採訪自由,要求行政長官向中央表達港人關注,及要求當局保障記者人身安全和採訪權利。

張建宗:港澳辦已介入事件

香港特別行政區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表示,極重視香港記者採訪時人身安全,港澳辦已介入了解事件。

身兼港區人大的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對事件感到遺憾,指正常採訪不應受暴力對待,已經去信政府和人大要求關注,保障記者人身安全。他指當局作調查後應清楚交待事件,如處理不當需向相關記者道歉。他不認為記者在內地採訪空間收窄,指不同地方有不同法規,最重要是了解真相,再檢視可改善的地方。

有線電視中國組記者陳浩暉,四天前在四川都江堰採訪地震十周年,亦被身份不明人士毆打達十分鐘,身體多處受傷。


有香港電視台記者在四川採訪汶川地震十周年時,被兩名自稱「老百姓」的男子毆打及襲擊達十分鐘,引起全城關注,當地外宣辦帶同兩名肇事男子道歉。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向國務院港澳辦及四川省港澳辦要求徹查。有當地村民則認出施襲男子為村內幹部。

記者陳浩暉頭手多處受傷   另一電台記者獲遇難家屬保護免受襲

記者陳浩暉事後憶述事發經過時指,事發期間仍未開始進行採訪,他目擊多人圍着本港一間電台的記者,遂舉起手機拍攝,即被兩個肇事男子捉住,把他拖至街的一旁,用膝蓋撞肚、以鞋踢頭部及臉部,又捉著記者的手向外扭,致手腕疼痛麻木,事後不停咳嗽。期間施襲人士未有理會記者大聲求救。陳浩暉在鏡頭前展示手部及臉部傷勢,可見手部有受傷、脫皮及臉部多處呈紅腫。

至於另一電台記者雷子健則被多人企圖拉開車門扯下車,並擬搶奪放有電腦及錄音器材的袋,附近的遇難者家屬見狀,上前協助及包圍車輛,力保記者免受襲。

有線電視新聞部對事件表示憤慨及不能接受,已致電四川省新聞辦及國務院港澳辦,要求徹查事件,並保障記者在當地採訪自由及人身安全。

肇事男子公開道歉,但被揭疑為江堰市聚源鎮金雞村副書記何偉,及聚源鎮場鎮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兼社區小組長楊軍。(電視截圖 )

肇事男子疑為村內幹部

都江堰宣傳辦事後帶同肇事兩名男子在傳媒前道歉,他們自稱為附近居民、「遺屬」,但有聚源鎮居民認出兩名男子並非普通百姓,分別為都江堰市聚源鎮金雞村副書記何偉,及聚源鎮場鎮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兼社區小組長楊軍。

林鄭月娥表示關注記者遇襲事件,已向國務院港澳辦和四川省政府的港澳辦反映關注,要求徹查 (電視截圖 )

從四川返港的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非常關注記者遇襲事件,已向國務院港澳辦和四川省政府的港澳辦反映關注,要求徹查,她重申,事件並非在本地發生,但香港傳媒人士身在外地,包括內地合法採訪都要受到尊重,亦要受到人身安全的保護,但林鄭未有回應省政府有否提出何時跟進事件。


前新聞處處長、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透過網誌透露,前必列啫士街街市經活化後,正改裝成「香港新聞博覽館」,將於今年年底開幕,展示香港傳媒發展歷程及香港開埠以來的政經民生大事,屆時參觀市民可一嚐當記者及主播的機會。

除本月底開放的「大館」外,另一位於同區內的歷史建築前必列啫士街街市,將活化為「香港新聞博覽館」,近日已取得入伙紙,預計可於本年十月試業,年底正式開放。

新聞博覽館保存必列啫士街街市的重要建築特色,包括仿郵輪的簡約線條。(香港發展局)
黃偉綸(前右三)為香港新聞博覽館於今年年底啟用打氣。(香港發展局)

新聞博覽館展出港媒發展歷程

活化後的「香港新聞博覽館」大堂將有大電視熒幕,日後會播放不同電視台的新聞和新聞館定期製作的一些短片。博覽館將會對外開放,設有不同的專題展覽、新聞體驗館、多用途活動室等。地下將展出香港報紙、電台、電視台等的發展過程,及香港自開埠的政經民生大事。博覽館亦設有錄影室,讓參觀人士親身體驗當記者和主播。

博覽館會保留髹於街市牆上的模版字,以保存昔日街市的特色和氛圍。

由於街市一部分曾為孫中山居住和受洗的教會,故館內也會展出孫中山的新聞事迹。此外,原來的劏雞房會作為特別展館,介紹本港對抗疫情的新聞,而昔日街市的痕迹,如「弍樓蔬菜及豬牛肉部」亦會獲保留。

黃偉綸強調作為前新聞處處長,對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態度及工作熱誠敬重有加,而新聞界對香港的歷史及未來發展亦肩負關鍵角色。他亦為博覽館作宣傳,指需要更多業界人士及有心人支持,捐出珍藏的舊報紙,如早前收到的一份於一八七八年的《循環日報》,將作保存及展出。

必列啫士街街市昔日未翻新前的模樣,地下原本售賣魚和家禽。
街市地下家禽屠宰房內的原有爐具
博覽館也保留一些原有設施,包括開敞式檔位。
博覽館也保留一些原有設施,包括開敞式檔位。

前街市建於二戰後  屬三級歷史建築

前必列啫士街街市,位於中環必列啫士街2號,二次大戰後由時任市政局倡議興建,1953年啟用,為當年市區首個同類型市場建築,街巿屬於立方體建築物樓高三層,以鋼筋混凝土興建而成,設計以實用為主,牆身平滑簡樸,髹上白漆,無任何裝飾,採用平屋頂設計,窗戶呈長條流線型。

古物諮詢委員會於2011年將其評為三級歷史建築,2013年被納入第三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項目,將活化為亞洲首個以新聞為主題的展覽及教育中心。


香港特區政府刊登憲報,公布2019年公眾假期,撇除逢星期日外,打工仔可全年享有17天公眾假期。

據新出爐的2019公眾假期顯示,「打工仔」明年可享有多個「長周末」,包括四月復活節、清明節、五月佛誕、六月端午節、七月回歸紀念日、十月重陽節。

有網站隨即製作「假期攻略」,供「打工仔」參考:

1.  1月1日元旦,請1天假即可連放4天

2.  2月農曆新年,只要2月4日(周一)及2月8日(周五)請假兩天,即可連放9天

3.  4月5日清明節為周五,頭尾只要請1天,可連放4天

4.  五一勞動節為周三,請周一及周二即可連放5天

5. 10月1日是周二,9月30日請假即可連放4天

6.  聖誕節期間,12月27日請假,即可連放5天

 

 


(不斷更新)

11/05/2018(星期五)

【12:40】警方吊起彈殼,運回路面
【12:00】警方完成拆彈,彈內的炸藥完全燃燒,現場逐步解封

【10:23】警方燃燒炸彈內的炸藥,發現炸彈的地盤冒出黑煙

【09:45】警方燃燒炸彈內的炸藥,現場冒出白煙

【08:15】受事故影響,灣仔北及銅鑼灣多條道路封閉,多條巴士路線要改道,來往尖沙咀與灣仔碼頭的渡輪服務停止服務。由於灣仔一帶封路,原定上午8時金紫荊廣場舉行的升旗儀式取消

10/05/2018(星期四)

【18:00】香港運輸署宣佈,因發現疑戰時炸彈,預計灣仔北一帶交通將會擠塞,呼籲駕駛人士避免前往灣仔。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宣佈,灣仔區港灣道體育館因突發事件暫停開放,直至另行通知

【16:35】警方接報指沙中綫地盤發現炸彈
炸彈幾乎直插泥土中,僅露出尾部,增加拆除難度。(香港警方)
爆炸品處理科人員在評估炸彈狀況。(香港警方)

興建中的港鐵沙田中環綫(下稱「沙中綫」)地盤,半年內第三次發現二戰時遺下的美軍炸彈,港島灣仔北多段路面一度要封閉,封鎖範圍內的市民無法外出,警方爆炸品處理課人員通宵處理,花了20小時後成功拆彈。

現場消息指,由於今次炸彈被發現的位置有異,而且直立埋在泥土中,僅露出炸彈的尾部,拆彈難度大增,人員需先挖開泥土,視察整個炸彈的情況,再研究如何拆彈,最初預計需時較長。

警方於10日下午約四點半接報,指沙中綫地盤掘出懷疑炸彈,爆炸品處理課人員11日早上處理炸彈時,先在炸彈周圍堆放多層沙包,完成切割外殼後開始燃燒彈內炸藥,早上九時四十三分,地盤開始冒出白煙,約半小時後冒出大量黑煙。

據悉,炸彈類型與年初附近發現的兩枚炸彈屬同類型,即戰時美製ANM65高爆炸性空投彈,長145厘米、闊45厘米、重1,000磅,內含約500磅黃色炸藥。

警方爆炸品處理課人員運入大量沙包及水包包圍炸彈,減低意外爆炸的殺傷力。(香港警方 )
沙包及水包都有層次地堆放炸彈四周。(香港警方)

一度受事件影響的路段,包括會議道、鴻興道、港灣道、菲林明道、博覽道、港灣徑、馬師道、運盛街和運盈街,至於來往尖沙咀和灣仔碼頭的渡輪服務也一度暫停。雖然部分路段被封,但灣仔一帶交通早上未有出現大塞車。

未出土炸彈數量難以估計

本港近年大興土木,使長埋地下70多年的巨型炸彈陸續重見天日,當年的歷史亦得以重現。 資料顯示香港淪陷期間,維港兩岸二戰期間設有不少軍事設施,並停泊大量日軍船艦,有「小東京」之稱的灣仔,成為日本人主要聚居地,一切都成為盟軍空襲重點目標。美國為首的盟軍自1942年開始反攻香港,不斷空襲香港島及九龍一帶,數以千計的炸彈投下,主要目標是油庫、船塢及機場等軍事設施,部分或落入維港海床而未被成功引爆,填海後更將炸彈埋藏。

 


去年10月於換肝手術期間離開,並到養和醫院施手術的前香港大學肝膽胰外科兼職臨牀副教授吳國際,香港大學醫學院今年2月決定不予續約。有傳媒報道,吳國際已獲聘港大深圳醫院,最快七月上任。港大醫學院回應,指知悉有關人事任命。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則表示,未與吳討論或簽約。

 

吳國際與香港大學的合約將於6月屆滿,多個媒體引述消息指,曾在換肝手術過程中離院,令病人被逼在劏肚後等候三小時才繼續手術的吳國際,已獲聘港大深圳醫院聘用,港大醫學院回應表示已知悉有關人事任命。

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則回覆,仍未與吳國際討論有關事宜,也沒有簽約。

盧寵茂負責港大深圳醫院招聘

據悉,該院一般醫生聘任由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負責,毋須經董事會討論。港大醫學院指,港大深圳醫院跟瑪麗醫院、養和醫院與港怡醫院,同屬香港大學醫療體系的教學醫院,具有各自獨立的管理,包括人事架構。

港大醫學院人力資源委員會早前就吳國際中途離開手術室事件作裁決,決定不再與其續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主管盧寵茂當時認為,有關決定「很可惜」。盧寵茂表示,他心目中的吳國際醫術和醫德都很優秀,他為病人盡心盡力,在團隊中更擔起培訓年輕醫生的工作;形容「公立醫療少個人才,受害的一定是病人。」

身兼醫生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則認為,港大的決定是「放生」吳國際,事件嚴重,批評醫學院沒有即時終止其合約。他又認為,若盧寵茂以其他方法令吳國際繼續在公立醫院服務,等同推翻港大決定。

吳國際於病人劏肚後離開三小時 被裁定「不能接受」

去年10月,香港大學肝膽胰外科兼職臨床副教授吳國際在瑪麗醫院監督換肝手術期間,中途突然離開3小時,並前往私立養和醫院參與預約手術,留下已被開肚的病人一直等候。

據悉,吳國際在瑪麗醫院的工作屬兼職,可同時接私立醫院工作。他去年9月已獲悉在10月13日有一台預約手術,隨後又知道當天須在瑪麗醫院候召,並監督換肝手術,但未通知上司作出調動。

手術當天中午開始,換肝者腹部已被打開,但吳國際在手術中途向主刀醫生黃楚琳交代需要暫時離開2至3小時,並期望黃楚琳能在一般情況下繼續進行手術。但當用作移植的屍體肝臟運抵醫院後,黃楚琳發現肝臟有特殊情況,於是決定等待吳國際返回才繼續進行手術。

事件被揭發後引起爭議,換肝病人於11月中康復出院,黃楚琳則被調離肝臟移植團隊。瑪麗醫院與港大事後成立調查小組,今年1月公佈調查報告,批評吳國際的做法「不能接受」、「沒必要」且「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