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公開片段,聲稱首度成功將一枚間諜衛星發射到預定軌道,並誓言日後將發射更多間諜衛星上太空,引起美國及日本南韓等強烈譴責。南韓及日本均指現時未能確認北韓是否將一枚衛星放上軌道,而美國軍方則仍就北韓今次發射是否成功進行評估。南韓指北韓今次發射很可能應用到俄羅斯的技術援助。
北韓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一枚塔載一枚萬里鏡1號衛星的千里馬1號火箭,於當地時間周二晚上,成功從北韓的西海衛星發射場發射,進入預定軌道。報道指北韓領袖金正恩親到現場監督發射過程。北韓太空署表示短期內將發射數枚間諜衛星上太空,以保障針對南韓全境及其他地區的偵察能力,重申發射偵察衛星是北韓加強自衛能力的合法權益。
北韓朝鮮中央通訊社發放搭載萬里鏡1號的千里馬火箭從西海衛星發射場發射上太空的情況。
其後南韓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表聲明,指南韓將採取行動,暫停執行2018年旨在降低兩韓軍事緊張的協議內容作為回應,當中包括恢復兩岸軍事分界線附近的偵察行動等。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則譴責北韓今次的發射行動,公然違反多項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案,並提升該區域的軍事緊張形勢,並增加令該地區動盪不安的風險。
聯合國亦譴責北韓的發射行動。聯合國安理會秘書長指北韓使用彈道導彈系術乃違反安理會的決議案,呼籲北韓重返無核化的談判。
南韓官員指北韓今次為自北韓領袖金正恩9月到莫斯科出席鋒會,其間更獲俄羅斯總統普京承諾會協助北韓建造衛星後,首度發射衛星;故南韓方面認為北韓今次發射,很可能結合俄羅斯的技術協作,並且是朝俄兩國加強合作關係的體現。
專家指就算北韓今次發射的只是一個初級的衛星系統,將可令北韓首度擁有遙距偵察美國、南韓 及日本軍隊的能力。
南韓軍方相信中北韓今次搭載一枚偵察衛星的火箭,向南韓的方向發射。
日本政府透過緊急廣播系統,警告沖繩的居民在北韓發射火箭期間,藏身室內或地牢。政府在北韓的火箭已經越過沖繩,向太平洋方向飛去後,方解除該緊急警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多次指北韓發射衛星,乃違返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並危害日本公民的安全。為此,日本已以最強烈的言辭,向北韓提出嚴厲抗議並譴責。
來源: 英國廣播公司/英國衛報

以色列一直指哈馬斯利用加沙的希法醫院作為其指揮中心,早前更以此要求醫院中人疏散,其後更闖入醫院進行搜索。以軍之後發放哈馬斯將人質帶到醫院的片段,片段真偽未能證實。專家指若最終以色列未能舉出有力的證據,證實希法醫院為哈馬斯指揮中心之說,勢必面臨全球各國要求其停火的壓力。
以軍發放聲稱受傷以色列人質被帶到加沙希法醫院的片段。

 

 
以色列面對各界要求拿出有力證據,證明加沙的希法醫院為哈馬斯指揮中心之際,以色列軍方早前發放一段聲稱在哈馬斯十月突襲以色列後, 在加沙希法醫院拍得的片段,當中可見兩名以色列人質被帶到醫院的情況。以軍軍方指其中一名女人質為一名以色列女軍人,她被哈馬斯擄走後,先是被帶到希法附近一間安全屋,其後以軍對該地區發動空襲,炸死擄走她的哈馬斯成員,她則受了輕傷,於是由另一名哈馬斯成員帶到希法醫院安置,其後再在醫院遭殺害。以軍聲稱此片以及早前發放據稱展示醫院隱藏地道的片段,足以證實哈馬斯利用希法醫院的建築物,作為其進行恐怖活動的掩體。
 
哈馬斯否認指控,反指該被指在醫院被殺的以色列女子,早於以色列空襲中死亡,他們亦未能證實以色列發放片段的真偽,並重申以色列需為加沙衛生服務崩潰負上全責。
 
縱然以色列的盟友支持以色列向哈馬斯進行軍事報復,但對以軍報復行動開展以來,造成大量巴勒斯坦平民傷亡大感不安。
 
另方面,有評論批評以色列現時所列出的所謂支持希法醫院為哈馬斯指揮中心的「證據」,實難以令人信服。首先現時記者難以在加沙地區行動自如,醫院內的記者都受到以軍庇護下進行報道,根本就沒有「獨立」的第三權存在。再者,除上述的片段外,現時的所謂證據,只是在醫院內搜到一些自動步槍 ,一個隧道入口,一些軍服而已;但自動步槍在中東地區十分常見,而隧道在加沙更是遍地皆是,而且希法醫院由以色列在1970年代建造,當時興建希法醫院的以色列建築師,已經為醫院設計及興建了多個地窖;或許以色列軍方確實掌握一些未公開的證據,但現時以軍實未能向外界提供有力證據,足以證實希法醫院為哈馬斯指揮中心的指控。
 
以色列對在加沙的軍事行動造成大量平民死亡,主要的辯解理由為哈馬斯利用平民作為人盾;故證明哈馬斯利用加沙醫療設施作為行動掩體,已經成為以色列當務之急。
 
有關方面現時在卡塔爾的斡旋下,正就尋求逾200名以色列人質獲釋進行談判。若以色列最終未能舉證證明希法醫院為哈馬斯的指揮中心,那國際社會要求以色列與哈馬斯就停火進行談判的聲音必然有增無減。
 
因著以色列在過去逾40日的軍事行動中造成大量傷亡,各界都將焦點放在美國的表態。
 
美國總統拜登早前重申以色列有權自衛,但必須依據正路,即遵照戰爭的法規而行。
 
聯合國安理會早前在美國未行使否決權的情況下通過決議,要求延長人道休戰,且為首個沒有譴責哈馬斯的決議,在英美均未行使否決的情況下獲得通過,意義重大。
 
另外一個由一群退休國家首領組成的「耆英」,發放聲明,譴責哈馬斯之餘,亦指出摧毀加沙及殺害平民不會令以色列更加安全,這些軍事行動只會進一步助長該地區的恐怖主義,軍事行動並不能解決衝突,可見全球要求以色列停火,並質疑以色列策略的聲音正與日俱增。
 
(來源:英國廣播公司)

美國哈佛大學著名期刊《哈佛法律評論》,最近拒絕刊載一份已編輯、進行事實審核並初步許可,批評以色列在加沙進行屠殺的學術文章,因而期刊編輯恐怕文章內容會惹來人反響而進行自我審查。
 
該篇備受爭議的2千字論文的作者,為哈佛大學法律學院的巴勒斯坦博士生,該篇在巴勒斯坦十月突襲以色列並以色列對加沙展開大規模反擊後完成的論文中,引述多名學者,以色列空襲加沙,造成當地逾14000名巴勒斯坦死亡的行動,已經符合《聯合國公約》中對大屠殺的法律定議。並要求將當地所發生的事在法律上定義為「災難」。該災難一詞的阿拉人伯語指以色列1948年建國後,強行將巴勒斯坦人趕出自己土地的歷史。
圖說:該被拒的文章作者Rabea Eghbhariah。

 

但刊載該篇文章的計劃,在該期刊逾100名編輯進行危機會議後被煞停。不少在學期間參與過這人份期刊編撰工作的法律系學生,不少日後在政商界,甚至最高法院都能平步青雲,當中包括前美國。因此外界相信今次文章刊載被煞停,是因為文章刊載後會惹來強烈反響,令到期刊編輯被網上起底,從而影響他們的前途。
 
其後有25名編輯發表聲明,批評今次期刊因為驚慌而取消刊載文章的決定是前所未有。聲明中指《哈佛法律 評論》期刊的高層 ,因過去曾受到來自公眾的恐嚇及騷擾,而作出干預,最終否決这章的刊載計劃。聲明中指,據他們所知,過去未試過有文章,像今次一樣,被期刊拒絕刊載。
 
期刊的編輯在給文章作者解釋今次的決定時,否認因他的身份或觀點而取消刊載文章。但期刊的網絡版編輯給作者的電郵中,卻提到編輯在今次危機會議中,並未有就文章的內容或技術性層面進行討論;相反,與會者在席間就有編輯或會反對文章內容或因文章而感到被冒犯,甚至擔憂公因眾因對文章內容不滿 而作出騷擾、起底甚至試圖恐嚇期刊編輯、員工及期刊的領導層。
 
身為律師的作者因而向期刊編輯作出投訴,指有關的決定是歧視及徹底的自我審查。最終文章the  Nation以「哈佛法律評論拒絕刊載這有關加沙發生大屠殺的文章」為題刊載文章原文。
(來源:英國衛報/The Intercept)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新一輪衝突造成的傷亡人數持續增加,截至18日下午,衝突已造成雙方超過4900人死亡。

巴勒斯坦衛生部門表示,截至當地時間18日14時,本輪巴以衝突已造成巴方3540人死亡,其中加沙地帶3478人死亡,超過12000人受傷;約旦河西岸62人死亡,超過1300人受傷。

據《耶路撒冷郵報》援引以色列衛生部資料,截至18日下午,以色列方面已有超過1400名以色列人和外國人死亡,超過4475人受傷。

巴勒斯坦官員稱本輪衝突已致加沙地帶超1300名兒童死亡

阿拉伯電視台當地18日報道,巴勒斯坦外交部長馬立基當天表示,目前加沙地帶已有超過1300名兒童在本輪巴以衝突中死亡。

當地時間18日,巴勒斯坦紅新月會接受天空新聞台阿語頻道採訪時表示,由於醫療物資和燃料耗盡,加沙地帶的衛生狀況是災難性,目前當地的醫院已經無力再提供醫療服務。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日本千葉縣警方凌晨在松戶市,發現一名疑受襲的中國籍年輕女子,面部流血倒在地上,送院後證實死亡。
女子在送醫之後確認死亡。

搜查人員消息,死者為中國籍,疑被襲擊後重傷倒地昏迷。

當地目擊者凌晨3點多報警,稱在松戶市古崎家中,聽到外面有女子慘叫,發現一名女子被兩名男子毆打,渾身是血倒在地上。

 

當地警方透露,涉案兩名男子仍在逃,初步相信其中一人身高約180厘米,身穿夾克和帽子,另一人身材偏瘦,正緝拿二人歸案。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南韓大韓航空一名服務長達26年的空中服務員,2021年4月因胃癌病逝,終年53歲。近日,首爾南部職業病判定委員會判定,該名空中服務員的死因,為長期受宇宙輻射影響,屬於「工傷」,成為南韓首宗被判定因宇宙輻射,引起職業病的案例。

 

綜合《朝鮮日報》、《韓聯社》等南韓媒體報道,該名宋姓空中服務員於2021年4月被診斷患有胃癌4期,並於同年5月病逝。他從1995年開始在大韓航空工作,到2021年為止,36年來平均每年飛行時數為1,022小時,其中有一半為往返歐洲和美洲的長途航班。

報道指,這些航班都選擇最能節省時間、經過北極的「極地航線」,但由於大氣層較為稀薄,宇宙輻射的影響會增加5倍以上。對此,大韓航空強調他們會確保機組人員每年累積的輻射暴露量,不超過安全標準的6毫西弗(mSv),並表示宋姓空中服務員,在患上胃癌和宇宙輻射之間並沒有已知關聯性。

不過,首爾南部職業病判定委員會認為,死者的累積輻射暴露量,有可能比實測值更高,而且空中服務員在長途航班中飲食時間不規律,再加上死者生前無吸煙、喝酒等不良習慣,因此認定胃癌與工作間,存在明顯因果關係。

據報,宇宙輻射對一般民眾並不會產生太多影響,旅客偶爾乘搭飛機完全不會有問題。但由於機組人員長時間停留在高空,無可避免地受到宇宙輻射相關問題影響

南韓原子力安委員會每年進行的環境輻射調查,指從2017年到2021年為,機艙服務人員的最大輻射暴露量平均為5.42mSv,約為一般民眾的5倍。


澳洲墨爾本西北部溫泉小鎮戴爾斯福特,昨(5)日晚間驚傳汽車撞向人群事件。一輛汽車突然衝向行人道,撞向一間酒店酒吧草坪上的人群,造成5人當場死亡,其中包括2名兒童。死者都是度假中的遊客。

維多利亞省警方表示,肇事司機是一名66歲男子已被送往醫院,沒有生命危險,檢驗相信沒有醉駕,事故原因警方仍在調查。


90年代經典美國處境喜劇《老友記》(Friends)男星馬修派利(Matthew Perry)周六(28日)被發現於洛杉磯寓所的按摩浴缸中溺斃,終年54歲。據悉現場無發現毒品,警方認為案件無可疑。

洛杉磯警方及消防人員接獲報,趕往位於「Pacific Palisades」社區一處住宅,發現一名50多歲男子無生命跡象倒臥浴缸,而該名50多歲的死者正是《老友記》主角之一的馬修派利。據悉現場無發現毒品、也沒有外力介入痕跡,已排除他殺可能。

娛樂爆料網站《TMZ》引述消息人士透露,馬修派利當日玩近兩個小時的匹克球(pickleball)運動後返家,接着安排助理出外工作,然而助理外出約兩個小時折返,發現馬修毫無反應癱倒浴缸中,連忙打911報案。

馬修派利曾在出版的回憶錄中公開過往,坦承自己長期受到毒癮、酒癮困擾,過去數十年中不斷出入康復中心,同時還因酗酒和大量使用藥物,令胃部造成損傷,而要向多方求醫;至於他今次倒臥浴缸確切原因,仍有待調查。

1994年於NBC首播的《老友記》被譽為「最經典美國處境喜劇」之一,由珍妮花安妮絲頓(Jennifer Aniston)、卻妮高絲(Courteney Cox)、麗莎古祖(Lisa Kudrow)、麥利邦(Matt LeBlanc)、馬修派利及大衛舒威馬(David Schwimmer)領銜演出,十年來創造無數經典。馬修派利則在劇中飾演錢德勒(Chandler Bing)一角。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新一輪衝突造成的傷亡人數持續增加,截至18日下午,雙方逾4,900人死亡。

巴勒斯坦衛生部門表示,截至當地時間18日14時,今輪以巴衝突已造成巴方3540人死亡,其中加沙地帶3478人死亡,超過12000人受傷;約旦河西岸62人死亡,超過1300人受傷。

《耶路撒冷郵報》引述以色列衛生部資料,截至18日下午,以色列已有逾1400人死亡,逾4475人受傷。

巴勒斯坦官員稱本輪衝突已致加沙地帶超1300名兒童死亡

阿拉伯電視台當地18日報道,巴勒斯坦外交部長馬立基表示,目前加沙地帶已有超過1300名兒童在今輪以巴衝突中死亡。

巴勒斯坦紅新月會當地18日,接受天空新聞阿語頻道採訪時表示,由於醫療物資和燃料耗盡,以「災難性」形容加沙地帶的衛生狀況,目前當地醫院已經無力再提供醫療服務。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以巴激烈衝突持續,至今造成超過4,100人死亡,其中加沙有2,700多人喪生,並估計有1,200人仍被埋在瓦礫下。以色列就有1,400人死亡,大約200人被挾持到加沙。加沙一座迫滿傷者和避難者的醫院發生猛烈爆炸,當地民防官員指,爆炸造成300人死亡,但衛生部門就指有500人喪生,並指爆炸是由以軍空襲造成。以軍否認空襲醫院,反指根據情報,當時有武裝分子在醫院附近發射火箭彈,指是對方武器誤中醫院。

以軍周二(17日)繼續空襲加沙地區多個地點。在加沙醫院發生爆炸後,世界衛生組織、阿拉伯聯盟、歐盟、以及加拿大、土耳其等國家譴責襲擊醫院,並呼籲立即採取措施保護平民。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形容事件是屠殺,宣布為死難者哀悼三天。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批評是戰爭罪行。

加沙醫院遭到襲擊後,原來擠滿傷者的空地變為暫時停放遇難者遺體的停屍間。

在爆炸中僥倖逃生的加沙居民,無不感到悲痛。

不過,以色列軍方否認空襲醫院,並一度反指爆炸是哈馬斯火箭炮發射失敗,其後改稱是伊斯蘭聖戰組織傑哈德的火箭炮造成。總理內塔尼亞示譴責事件,形容是由野蠻的恐怖分子所為,強調以軍主要打擊哈馬斯的軍事設施,並無針對醫院。傑哈德指以軍的指控是捏造的謊言,試圖掩蓋對平民犯下的可怕屠殺罪行。

綜合外媒報道,爆炸是發生在當地時間周二晚上8時許,醫院擠滿了在以軍空襲下受傷的人,以及尋求庇護的平民,不少人當時相信醫院比家中來得安全。網上片段顯示醫院陷入火海,現場屍橫遍野,半島電視台在現場的記者形容情況屬於「災難性」,廢墟下仍然有人被困,又指醫院是在沒有任何事先警告的情況下遭受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