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星期二(13日)早上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香港大學應繼續跟進學生會評議會通過「哀悼」刺警案疑兇梁健輝後,港大同日下午宣布,不再承認學生會在校內的角色,並會按大學程序嚴肅調查事件。

香港大學學生會評議會早前通過議案,「哀悼」刺警案死者梁健輝,受到多方猛烈批評,隨後召開緊急記者會撤回議案,學生會幹事會宣布全體請辭。

香港大學再就學生會評議會「哀悼」七一襲警案疑兇議案的事件發聲明,強烈讉責港大學生會評議會公然美化暴力的嚴重不當行為,挑戰社會道德底線,損害港大社群的聲譽和利益。

校方宣布,不再承認港大學生會現有在校內的角色,同時按大學程序嚴肅調查事件,並根據調查結果處理涉事學生。校方將設立專責團隊,協調和處理學生的各類事務,保障正常學生活動不受影響。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上曾批評,學生會評議會「哀悼」事件令人非常髮指,即使事後宣布收回,認為校方應繼續跟進。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傳媒:


瘋傳的車CAM片段,顯示一架由觀塘駛往天水圍的269C線九巴,多次突然切線及收慢,並一度持續在兩條行車線之間行駛,險象環生,令尾隨車輛無法切線超越,網傳涉事巴士司機已被停職。

原片全長近9分鐘,紀錄了一輛269C線九巴由元朗博愛醫院附近,駛至天水圍近西鐵站的整個過程。

該輛九巴駕駛過程中多次急速切線,似有意擋住後車爬頭。期間當九巴駛至一條單線單程路時,車速明顯快速收慢,再次擋住去路。及後,該巴士司機乾脆把巴土駛至兩線之間,旁若無人。

九巴回覆時指已就事件完成紀律調查,涉事車長被解僱。九巴表示一向注重駕駛及乘客安全,車長須時刻留意路面情況小心駕駛,妥善控制車速,九巴會繼續秉持專業態度,服務廣大乘客。

 


中國神舟十二號載人太空船上周升空,​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早(23日)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與3名太空人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天地通話。

通話歷時約5分鐘,習近平問及3名太空人的身體狀況,並形容他們在太空的工作生活時刻牽動全國人民的心。他認為,建設太空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重要里程碑,將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作開拓性貢獻。


控制疫情 重啟經濟
社創惠民 跨界扶貧
課程改革 造福學子

香港政務司司長 張建宗

控制疫情一直是特區政府的頭等大事,是重啟經濟的重要條件。政府在4月中公布了抗疫新路向,以「疫苗氣泡」為基礎來調整各項防控措施,同時鼓勵市民盡快接種疫苗,讓香港逐步回復正常運作,早日恢復與內地和海外的人員往來。歐盟成員國剛通過把香港納入旅遊安全地區「白名單」,並建議逐步撤銷對香港的旅遊限制,反映香港的疫情漸趨穩定,抗疫成果得到國際認同。

接種疫苗 事不宜遲
「疫苗氣泡」的概念是全球大勢所趨,各國都在爭分奪秒開展疫苗接種計劃。按照目前的形勢,疫苗接種率愈高的地區,將愈有條件盡早恢復經濟及社會活動。特區政府月初展開了「全城起動 快打疫苗」運動,疫苗接種計劃正全速進行。我欣悉最近的疫苗預約及接種率不斷上升,截至6月19日,政府已為參與計劃的人士共接種超過318萬劑疫苗。

高接種率對社會和營商環境有利,我們呼籲機構及企業僱主鼓勵員工接種疫苗,在可行情況下提供便利,為員工安排「疫苗假期」。為起帶頭作用,政府僱員在接種每一劑新冠疫苗後可享「疫苗假期」或申請特許缺勤一天。政府亦鼓勵特定優先群組人士積極參與接種疫苗,其中包括醫護人員。截至本月中,已有超過35 000名醫院管理局員工接種了第一劑疫苗,整體接種率超過41%。

政府所提供的兩款疫苗符合安全、效能和質素要求,唯有「全城起動,快打疫苗」,香港才能盡快建立保護屏障,讓社會早日回復常態。

 

認真檢視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空間
第一階段「疫苗氣泡」下的社交距離措施由4月29日起生效。已完成接種疫苗的市民,除得到保障外,亦可於各項社交距離措施下得到較寬鬆的待遇。由於本港在本月初錄得數宗感染源頭未明、涉及N501Y變異病毒株的本地確診個案,為嚴防疫情反彈,上述社交距離措施會維持至6月23日。我們會視乎疫情發展、疫苗接種計劃的進度,以及「疫苗氣泡」措施的落實情況,認真檢視是否有空間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並會盡快公布有關詳情。

 

 

社創惠民 跨界扶貧
扶貧是政府的施政重點,扶貧委員會一直協助推動相關工作。在上周二﹙6 月15日﹚的會議上,委員檢視轄下的「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社創基金」)的工作進度。社創基金旨在透過推動社會創新及培育社會創業精神,協助紓緩本港的貧窮及社會孤立問題。

我很高興基金取得豐碩的階段性成果。基金至今已撥款逾4.7 億元,共醞釀超過2 100個創新意念、培育了約7 000位社會創業家,以及資助304個項目,惠及逾28萬人。在資助項目中,超過四成利用科技開發產品或提升服務,例如「復康機械手 – 居家復康科技」項目早前獲基金資助開發醫用版機械手套。項目成功完結後,最近再獲基金資助開發家用版,中風病人只需配合流動應用程式,便可使用機械手套在家中進行復康訓練。另一正接受基金資助的項目「網上與居家機哥伴小星」,將一項早前為自閉症兒童而設的機械人介入治療方案,從原本於非政府機構及學校提供服務,擴展至網上及上門服務,讓受惠兒童在疫情下仍能持續學習。

社創基金亦推出了兩個旗艦項目,第一個是為應對食物援助服務供求失衡問題而於2017年推出的全港首個食物援助協作平台「FOOD-CO」,結合科技及數據分析,讓食物捐贈者和援助機構通過手機應用程式分享食物供求的資訊,以及提供配對服務,令服務更具成效,兩年間食物援助點由161個增加至352個,業界每日向基層提供的餐數由約33 000份增加至逾60 000份,受惠人士數目由每日約15 000增加至逾26 000。項目於2019 年推出第二階段,增設一條龍自動化物流系統、一站式義工招募及培訓平台、以及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等,進一步提升食物援助服務的效率和效益。現時已在平台註冊的食物援助點及捐贈單位近1 000間,透過平台進行的食物捐贈逾8 000 宗,食物重量逾1 200噸,總值約1億600 萬元。

社創基金第二個旗艦項目「樂齡科技平台」亦於今年1月展開籌備工作。基金委聘協創機構建立一個可容納各方參與的平台,通過推動參與、建立跨界別伙伴關係及促進合作,連結供求兩方面的不同持份者,增強協同效應,以推動樂齡科技的發展及應用,促進長者的福祉,並提升長者生活質素及獨立生活和自理能力,為他們的家庭、照顧者、護理員和護理機構提供支援。有關平台的臨時網站將於本月內推出。

社創基金較早前委聘香港大學全面審視基金的成效。研究結果確認政府透過基金體現政策創新,發揮「推廣者」及「促成者」的角色,透過促進跨界別合作及借助協創機構的社會資本,支援社會創業家、培育社創生態系統,並為紓緩貧窮及社會孤立問題作出貢獻。此外,研究團隊挑選了147個進度較成熟的創新項目進行社會效益評估。截至去年6月,這些項目為社會帶來共約2.4億元的效益,是同期社創基金發放款項的4.5倍。

社創基金於今年4月再獲政府注資5億元,我期望它繼續發揮社會創新催化劑的作用,透過創新的方案應對社會問題,惠及更多弱勢社群。

扶貧是細水長流的工作,需要有決心、有理念、有策略地持續進行。我相信社創基金會繼續以創新及靈活的方式推動扶貧工作,向有需要人士提供適切的援助。

 

新學年推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隨着《香港國安法》在去年年中實施,中學和小學將依循教育局向學校提供關於學校行政和教育的指引,維護安全有序的校園學習環境,並培育學生成為守法的良好公民;它們亦可參考「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按步有序地推行國家安全教育。

與此同時,政府積極推動中國歷史文化,希望增強青年人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2018/19學年開始,教育局落實了中國歷史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自新學年﹙2021/22﹚起,教育局推出新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以替代「通識教育科」,其中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內容是有關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另外大約三分之一是有關「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將全面加深學生對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歷程及願景 ,以及幫助他們理解國家及其與香港的緊密關係,繼而透過進一步了解國情而提升國民身份認同。餘下內容則延伸至當代世界,選取經濟、科技、可持續發展,以及公共衞生方面的課題,讓學生理解人類在當代世界所面對的境況,從而擴闊視野。此外,內地考察也為該科課程的重要一環,讓學生實地了解國家的發展現況和人民生活面貌,藉以增加他們對國家的認識,培養愛國情懷 。

 

與參與「與香港同行」的同學短聚
繼早前在我的網誌預告政府於今年暑假再次推出「與香港同行」計劃,上星期我與四位曾參與計劃的同學見面敘舊,談談大家的近況。回想起兩年前認識他們,彷彿只是昨日的事。他們幾位現在已經是大學生,就讀心儀的學科,他們都認為成為官員的「工作影子」一天拓闊了他們的視野,與官員相處亦令他們體會要多角度思考,為將來發展訂立清晰方向。我很高興這一天的「工作影子」體驗為他們帶來難忘的回憶及正面的改變。我深信這幾位朝氣勃勃的青年人必能朝着自己的目標及夢想勇往直前。「與香港同行」計劃現正接受報名,各位希望成為官員「工作影子」的中三至中六的同學要把握機會,盡快報名。


 

5名香港《蘋果日報》公司董事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被拘捕。

香港保安局長李家超表示,涉案者通過香港《蘋果日報》發布多篇文章,勾結外國勢力及危害國家安全,涉及刑事串謀罪行。他說,任何人或公司嘗試利用新聞工作為保護傘或掩護,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罪行,政府一定以最嚴厲措施依法打擊。

記者會去片:


中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星期四(17日)上午發射升空,飛行人員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三人組成,其中聶海勝擔任指令長。「神舟十二號」會將三名航天員送往中國太空站天和核心艙,按計劃駐留長達三個月。

https://youtu.be/igsceTYAmSA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在一個公開場合表示「預咗被制裁一世」引起熱議後,全國政協常委何柱國出席電台節目時批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獨力提出修訂《逃犯條例》,令香港受國際制裁影響。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星期二(8日)回應指,會以謙卑態度聽取意見,並認為任何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及核心利益的中國人,都應對外國制裁有義憤填胸的立場。

疫情方面,對於近日確診感染變種病毒的天水圍17歲少女及其家人至今源頭不明,她引述專家認為情況是因輸入個案「走漏」,否認出現「很大的政策漏洞」,林鄭亦稱,本星期中將到期的防疫措施,看來不是適當時候放寬。

 


港府宣布旗下僱員6月1日起至8月底期間,每接種一劑疫苗後,可獲一天「疫苗假期」,而所有已接種疫苗的政府僱員,亦可就每劑疫苗,申請在於明年三月底前,放取一天「疫苗假期」。港府已要求各法定及公營機構同樣實行有關安排,並呼籲私人企業為員工接種疫苗,提供便利。多間企業率先響應,包括平機會、消委會、港鐵、港海洋公園等。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5月31日指,會展開「全城起動快打疫苗」 運動,以期九月前大幅提升接種疫苗比率,政府及社會各界將會推出多項鼓勵措施,包括疫苗獎賞計劃,她已去信逾百地產商、 零售協會、 僱主聯會及同鄉社團,呼籲他們響應。

 

港鐵指公司為鼓勵更多員工接種疫苗,除原有一天「身心健康假」外,倘員工完成接種兩劑疫苗後,可獲額外多一天假期;如員工接種後不適,亦可以請假在家休息。

為鼓勵市民接種,港鐵又表示支持由商界提供誘因,包括將送出500張全年車票,持有人一年內可無限次乘搭港鐵本地車程,但不適用於機場快綫、 港鐵接駁巴士、往來羅湖及落馬洲的車程及東鐵綫頭。

 

陳肇始:研究限制未打疫苗者進入指定場所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表示,會續以疫苗氣泡為基礎,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期望6月10日起落實。她並稱倘第五波疫情來臨,會研究是否限制未打疫苗的人士進入食肆、學校、宿舍及體育場地等場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fw0AN-8x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