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宣布旗下僱員6月1日起至8月底期間,每接種一劑疫苗後,可獲一天「疫苗假期」,而所有已接種疫苗的政府僱員,亦可就每劑疫苗,申請在於明年三月底前,放取一天「疫苗假期」。港府已要求各法定及公營機構同樣實行有關安排,並呼籲私人企業為員工接種疫苗,提供便利。多間企業率先響應,包括平機會、消委會、港鐵、港海洋公園等。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5月31日指,會展開「全城起動快打疫苗」 運動,以期九月前大幅提升接種疫苗比率,政府及社會各界將會推出多項鼓勵措施,包括疫苗獎賞計劃,她已去信逾百地產商、 零售協會、 僱主聯會及同鄉社團,呼籲他們響應。

 

港鐵指公司為鼓勵更多員工接種疫苗,除原有一天「身心健康假」外,倘員工完成接種兩劑疫苗後,可獲額外多一天假期;如員工接種後不適,亦可以請假在家休息。

為鼓勵市民接種,港鐵又表示支持由商界提供誘因,包括將送出500張全年車票,持有人一年內可無限次乘搭港鐵本地車程,但不適用於機場快綫、 港鐵接駁巴士、往來羅湖及落馬洲的車程及東鐵綫頭。

 

陳肇始:研究限制未打疫苗者進入指定場所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表示,會續以疫苗氣泡為基礎,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期望6月10日起落實。她並稱倘第五波疫情來臨,會研究是否限制未打疫苗的人士進入食肆、學校、宿舍及體育場地等場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fw0AN-8xsM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於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港府因應廣州確診個案,一度宣布暫停廣東「回港易」安排,到後來再調整,是屬於政府內部的「自我調整機制」,並非受外間壓力或任何人說話影響。

 

林鄭月娥指,「回港易」一直以省市自治區作為熔斷機制的單位,但廣東出現確診個案後,發現內地幅員廣闊,認為暫停全省「回港易」不合比例,因此作出調整。

她說,希望外界不要再指摘誰人出錯,稱機制權力是賦予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雖然事後發現調整並非最合適,但出發點仍是保護香港。

廣州增本土確診 港府「回港易」改完又改

廣州荔灣區上周五(21日)新增一宗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患者為75歲婦人。當局公布她曾到過6間食肆,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有16人。香港衞生防護中心上周六(22日)下午一度表示將廣東省列入「中風險地區」,並會暫停讓廣東省的港人經「回港易」計劃返港。盛傳有意再競逐特首的前特首梁振英,同晚8點36分透過社交網對港府的做法提出質疑,當晚10點29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公布「回港易」計劃維持不變。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5月25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bITe_Uuko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早上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就提升新冠疫苗接種率方面,考慮讓公務員接種後有假期;她又表示經濟誘因由私人機構或僱主提出比較好,例如提出現金或實物作鼓勵,惟並不適合由政府提出,否則可能會有反效果。

 

林鄭月娥說,港府提出的誘因在於政策,包括有充足疫苗供應、方便接種及政府措施,例如把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與市民接種疫苗拉上關係。至於下階段,港府會考慮要求部分職業要定期做病毒檢測,倘完成接種兩劑疫苗滿14天後,有關定期強制檢測可獲豁免,包括前線公務員;政府亦考慮讓公務員接種後有假期。

她並呼籲僱主、商場業主等,提出方法鼓勵市民接種疫苗,讓社會盡快回復正常,恢復人員往來。

 

對於與內地通關方面,林鄭月娥說,特區政府與內地仍處於探討及磋商的階段,內地並無訂下明確通關基準,但她指出離不開兩個條件,包括本地疫情要控制得非常好,達致清零,其次是疫苗接種。她指出,內地接種疫苗的速度很快,目前已超過五億劑,因此內地一定會要求進入內地人士都要打疫苗。

 

港約17%人口接種最少一劑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接種計劃開展踏入第89天,截至24日(星期一),香港市民已接種約217萬劑新冠病毒疫苗,當中約126萬市民已接種第一劑疫苗。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19 日表示,本港新冠苗接種率遠低於可達致群體免疫率水平。

科學家在新冠疫情初期曾經估計,若同一地區約70%人口獲得免疫力,便有望實現「群體免疫」。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5月25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bITe_Uuko


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牽頭成立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成立一周年,聯盟星期一(24日)舉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布會,並公布連串活動,促進香港特區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董建華指,香港與國家的美好時刻正在來臨,他並引述有美國朋友稱讚中國成功控制疫情,認為美國比不上中國。

董建華又形容,香港有些人打算移民英國等地是沒有遠見,強調市民應增加見聞,了解清楚哪個地方最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qhezopsCaE


內地傳媒報道,深圳市福田區的華強北賽格廣場大廈中午出現搖晃,網上流傳的片段,顯示大樓內和附近市民慌忙走到街上,未知原因。

事發星期二(18日)下午一時許,深圳市應急管理局說,深圳市未有發生地震,相關部門正調查原因,大廈被封閉。

深圳賽格大廈樓高355.8米,有70多層,1999年建成完工,是深圳華強北的地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LkkoX-0vK0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近日透過Facebook,重提利用郊野公園邊陲土地興建約2萬至3萬個居屋單位,他指港府換屆後終止相關研究,事隔兩年,土地房屋問題惡化。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8日表示土地供應方面,本屆政府有長遠謀劃開拓新土地,她認為不同屆別政府的策略不同,效果亦有分別,不存在土地供應快慢的簡單評估,土地供應成效亦不能一蹴而就,指如單看某一日子的某一數字供應,會有偏頗。

https://youtu.be/_Ujf4v1E6Fs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建議以千分之二的郊野公園土地建三萬個居屋單位,每呎賣六千港元:

https://www.facebook.com/100010574583275/videos/pcb.1463806260648513/1463808817314924


 

梵蒂岡教廷宣布任命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周守仁為候任港區主教,周守仁神父星期二(18日)首次以候任主教身份會見傳媒,他認為未來要團結社會,其中一個方法是增加對話,互相了解,相信小組對話下互相聆聽,有助建立信任。周守仁亦表示,不鼓勵任何人做犯法行為,自己也不會做。

天主教香港教區前主教楊鳴章2019年1月逝世後,前主教湯漢樞機獲委任擔任宗座署理,香港教區主教一直懸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TAoV_8FGVM


美國展開對中國地緣政治對抗,但中國崛起勢不可擋。團結卓爾論壇邀請外交家、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院傑出院士馬凱碩教授(Prof. Kishore Mahbubani)分享其真知灼見。馬凱碩教授指,中美必須建立新戰略平衡,否則亞洲將蒙受重大損失,又呼籲亞洲各國必須就此清楚發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iOvKA_M5yI


港府推出新一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6月1日起接受認購,目標發行額150億元, 並可酌情提高至最多200億元,入場費1萬港元,息率與香港通脹掛釣,並設有保證息率兩厘。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通脹掛鈎債券提供一個安全和回報穩定的選擇,一直深受市民歡迎,今次提高發行額,讓更多市民可以參與,進一步推動本地零售債券市場的發展。

金管局助理總裁陳家齊表示,目前市場預期通脹將會升溫,新一批iBond的息率有機會高於兩厘的保證息率。

 

iBond記者會連結:

https://youtu.be/4TWF2qN1qN0


薄扶林聖公會呂明才中學疑發生男學生推跌女教師事件。網上社交網流傳一條影片,顯示一名男學生疑不滿被「罰留堂」欲強行在未經同意下離開課室,被一名女教師擋住門阻止,二人拉扯期間,教師疑被推跌在地,引起在場同學譁然。

片段中一名戴眼鏡的男學生背着書包,手持課本和環保袋,企圖離開課室,當時他右手拉住門柄欲打開門,但一名女老師站在門前阻擋,並指:「你行埋一邊,我畀你走」。

男生此時繼續堅持離開,再用右手開門,爭持間手上課本散落一地,他失控咆哮,情緒非常激動,未幾他用雙手拉住女老師的衣服,大聲高呼:「走開呀」,之後將女老師拖落地下,在場同學嘩聲四起,男生之後開門離開,但遭班房外另一名老師擋住,要他站住,而被摔在地上的女老師亦起身上前。

警方證實香港仔警署於去年11月23日接獲區內一名女教師報案,指她在去年10月28日曾在校內與一名男學生發生爭執和衝突。教育局稱,得悉學校已按其訓輔機制作跟進,以協助有關學生明白過錯及改善行為。薄扶林聖公會呂明才中學證實片段涉及該校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