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踏入復活節長假期的首天,台灣台鐵發生半世紀最嚴重事故。太魯閣號在花蓮撞到從山坡滑下路軌的工程車後隨即出軌,由於列車未及完全剎停,首數卡車繼續直衝入隧道造成猛烈撞擊,50人死亡。

 

事發在當地上午9時多,台鐵表示,一列有8節車廂的太魯閣號408車次列車,由樹林駛往台東,當快進入花蓮縣大清水隧道時,撞到在路軌上的工程車,導致列車出軌,其中4至5節車廂變形,多人一度被困車廂。據悉,司機所在的首卡列車大半截被削至「消失」。

當地傳媒報道,多名乘客無生命跡象,救援人員在場搶救,暫未知事故原因。


第四期活化項目—薄鳧林牧場

香港發展局局長 黃偉綸

 

 

我早前在《局長隨筆》,介紹了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活化計劃」)下其中一個項目—大坑火龍文化館。今次,我會介紹另一個具創意的項目:修復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為「薄鳧林牧場」計劃,並邀請負責活化工程的薄鳧林牧場公司董事林社鈴建築師,分享項目的詳情。

 

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由主樓、傭工宿舍和車庫組成。圖中為主樓,修復後會作展覽之用。
圖左為傭工宿舍;圖右為車庫。
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活化成為「薄鳧林牧場」的構想圖。

 

以薄扶林古名命名

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位於薄扶林道141號,建於1887 年,是當年牧場經理的住所。宿舍由主樓、傭工宿舍和車庫組成。自1987年以來,這三棟建築物一直空置。2009年12月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2015年6月,香港明愛成功獲選活化該舊宿舍,並特意取了薄扶林的古名「薄鳧(音:扶)林」,為項目命名「薄鳧林牧場」,以凸顯當地悠久的歷史,可謂相當用心。目前,活化工程進展順利,預計今年年中完成。

 

薄鳧林牧場公司董事林社鈴表示,活化項目特意取了薄扶林的古名「薄鳧(音:扶)林」,為項目命名「薄鳧林牧場」,以凸顯當地悠久的歷史。

 

本地生產牛奶「發源地」

林社鈴介紹說,薄扶林是香港出產牛奶的發源地,匯集了本地乳品工業發展、教會傳教、薄扶林村等的豐富歷史。當年牛奶公司建立的牧場佔地甚廣,範圍包括薄扶林村、多個現時的大型屋苑如華富邨、置富花園、碧瑤灣、瑪麗醫院等地方。現時牧場剩下的主要歷史建築包括這幢原名為「寶馬」(Braemar)的高級職員宿舍,以及被香港演藝學院活化再利用的舊牛奶公司辦公室主樓與牛棚。

呈現昔日牧場運作情景

林社鈴說,宿舍會活化作「博物館」。主樓會作展覽之用,展示舊牛奶公司的歷史,呈現昔日牧場運作的情景,展覽相關文物和器具,並會介紹薄扶林村和附近地方的歷史與文化特色。另外,項目會新建一座副樓,提供烘焙和乳製品如製作芝士等的工作坊和餐飲區,讓參觀者體驗傳統的食物生產方式及現代化可持續的生活模式。主樓與傭工宿舍之間的戶外地方,將增設露天劇場,可讓公眾進行戶外活動,鼓勵參觀者互動。他期望活化後的新牧場可以成為薄扶林區內具特色的地方。

 

薄鳧林牧場活化項目會增建一座副樓,提供烘焙和乳製品如製作芝士等的工作坊及餐飲區,讓參觀者可以學習及體驗傳統的食物生產方式。
構想圖左方為新建的副樓。

 

牛眼窗用作通風防潮

就建築特色而言,宿舍的主樓是一幢兩層高的建築物,其下層樓層築有特厚的花崗岩石牆,形成基座以支撐這棟簡樸的古典建築。下層牆上有圓形、像牛眼的窗,據林社鈴說,當時的外籍人士不習慣香港潮濕的天氣,所以把建築物的下層升高,而牆上的「牛眼窗」有助通風防潮;主樓的入口樓梯亦具特色,樓梯末端有拱頂石裝飾,中間的拱心石是構成圓拱頂的關鍵。屋內的古式壁爐、古典建築元素、木樓板等,均會保留下來。

 

宿舍主樓是一幢兩層高的建築物,其下層樓層築有特厚的花崗岩石牆,牆上有圓形、像牛眼的窗。
主樓樓梯末端有拱頂石裝飾,中間的拱心石是構成圓拱頂的關鍵。

 

還原舊有建築特色

林社鈴說,傭工宿舍和車房均為單層,其中式雙筒雙瓦屋頂為一大特色;車房外牆由較粗糙的麻石砌成,而傭工宿舍則由紅磚砌成,既反映早期香港有不少石廠,亦顯示了殖民地時代的建築特色。不過,經過百多年的歲月,建築物部分原有特色曾被修改,例如主樓原本的斜屋頂被改為平頂,主樓遊廊(露台)亦被圍封,因此今次修復工程會盡力把它們還原,以便市民或遊客欣賞到項目原來的建築特色。

 

林社鈴表示,傭工宿舍和車庫均為單層,其中式雙筒雙瓦屋頂為一大特色。
主樓屋頂過去曾被改動,由原本的斜屋頂改為平頂(上圖),今次的修復工程會盡力把它還原(下圖)。

 

工程須符合現代建築條例

談及修復工程的挑戰,林社鈴表示,活化計劃最大的困難,是如何令有百多年歷史的建築物符合現代的建築條例。為了符合建築物消防安全守則及無障礙通道的要求,項目新增一條可達至主樓一樓的斜道,當中有兩大好處,首先,日後維修保養費用較電梯便宜,其次是斜道旁邊是一望無際的南區海景,將來可化身成觀景台,讓參觀者認識歷史建築之餘,亦可欣賞美麗的景色。

串連成有意義的文物徑

我知道,就着今次的活化計劃,香港明愛的團隊與薄扶林村村民合力搜集了大量有關舊牛奶公司牧場的資料,包括蒐集口述歷史、發掘牧場遺蹟及檔案收藏,希望追溯牧場的過去,而這項目的特色,不單保育一幢歷史建築物,而且會舉辦一系列導賞活動,把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周邊的歷史建築、遺蹟、聚落文化,串連為有意義的文物徑,一起作介紹及推廣,相信巿民參加這些活動後,將會對薄扶林的社區、文化和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香港約200名優先接種組別人士星期二(23日)在港府安排下,率先在設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新冠疫苗,包括來自警務處、海關、懲教署、消防處、入境事務處及政府飛行服務隊六個紀律部隊逾百名人員。

 

警務處處長鄧炳到設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新冠疫苗。

 

五個組別市民可優先接種,包括六十歲或以上人士(陪同七十歲或以上長者接種疫苗的人士可以獲得接種,最多兩人);醫療服務場所工作人員及參與抗疫工作人員;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院友及員工;維持必要公共服務的人員;跨境運輸、口岸、港口工作人員。

已預約的優先接種組別市民可由星期五(26日)開始,在五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和醫院管理局轄下18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接種。參與疫苗接種計劃的私家醫生,亦會在三月初為優先組別市民接種科興疫苗。

 


香港約200名優先接種組別人士星期二(23日)在港府安排下,率先在設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新冠疫苗,包括過百名醫護人員、安老院舍員工、機場工作人員及跨境貨車司機等。
約200名優先接種組別人士率先在設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新冠疫苗。
約200名優先接種組別人士率先在設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新冠疫苗。

 

五個組別市民可優先接種,包括六十歲或以上人士(陪同七十歲或以上長者接種疫苗的人士可以獲得接種,最多兩人);醫療服務場所工作人員及參與抗疫工作人員;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院友及員工;維持必要公共服務的人員;跨境運輸、口岸、港口工作人員。

已預約的優先接種組別市民可由星期五(26日)開始,在五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和醫院管理局轄下18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接種。參與疫苗接種計劃的私家醫生,亦會在三月初為優先組別市民接種科興疫苗。

 

 


上海迪士尼發生離奇鬧劇。內地一名35歲女子在上海迪士尼欣賞舞台表演期間,突衝上台毆打一名男演員,邊叫「你個美國人的豬!」、「不配當中國人」等侮辱性語句,並拒絕離場,表演被逼腰斬。

https://youtu.be/j5xxBQC81Tw

上海浦東警方表示,上周六(2月20日)下午5時許,迪士尼樂園一個劇場進行演出期間,一名管姓女子(35歲)無故上台拍打表演人員,導致演出中斷。

網上流傳的短片顯示,逞兇的女子襲擊演員後,邊稱「叫你狂……把自己當中國人,你看那樣子!下次再敢當着大家的面脫褲子、抽鞭子試試看!你個豬!美國人的豬」。台上演員頓時顯得一臉茫然。身穿制服的迪士尼工作人員到女子的座位游說其離開,惟對方堅拒。會場後來響起廣播,宣布演出取消。

 


首批一百萬劑由內地研發和生產的科興(Sinovac)新冠疫苗到港後,工作人員對有關疫苗進行檢查及核對,以確保疫苗符合冷鏈運輸標準及產品規格。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到香港國際機場視察首批新冠疫苗抵港情況。

政府發言人表示,疫苗接種為全球帶來希望,也為控制疫情、恢復正常生活帶來曙光。在全球疫苗需求龐大和供應緊張的情況下,科興疫苗能夠快速和順利地運抵香港,讓香港啓動新冠疫苗接種計劃,盡早安排市民接種,以減低病毒在社區的傳播。

屬優先接種疫苗組別的市民可由下星期二(2月23日)起,在網上預約免費接種疫苗,並由2月26日開始在5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和醫院管理局轄下的普通科門診診所接種科興疫苗。參與疫苗接種計劃的私家醫生亦會在三月中旬前為市民接種科興疫苗。

市民可到專題網站www.covidvaccine.gov.hk了解新冠疫苗的資訊,以及在網站的24小時預約系統預約接種疫苗。及早接種疫苗,可以保護自己、保護他人,讓香港盡早打贏這場抗疫戰。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視像方式,參與金銀業貿易場網上開市儀式。林鄭月娥表示過去一年,全球投資市場受到考驗,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穩固,展現強勁動力。

 

林鄭月娥星期二(16日)早上在金銀業貿易場的開市儀式透過視像主禮,她指,金銀業貿易場積極尋求增長機會,推出更多黃金投資產品,推動貴金屬深港通,並發展廣州南沙黃金、白銀、珠寶小鎮項目,打造大灣區黃金白銀走廊,進一步加強中港黃金市場合作。她表示「牛年」代表生產和增值,希望貴金屬貿易在牛年有更多商機。

林鄭月娥又形容香港是「福地」,相信新一年香港能跨越各種考驗,開創明天。

 


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分別以視像形式聽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述職。習近平表示,中央會全力支持特區政府抗疫,又強調香港必須堅持「愛國者治港」。談及香港爆發新冠肺炎第四波疫情時,習近平稱「我很關心、很擔憂」,並表示祖國永遠是香港的堅強後盾,眼前的困難一定能夠戰勝。

 

官媒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星期三(27日)報道,習近平稱因疫情防控需要,故以視頻連線方式聽取港澳特首述職,期間習近平和李克強分別評價港澳的控疫工作。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中央統戰部長尤權、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等亦有參與習近平聽取特首述職。

 

習:對林鄭港府表現充分肯定
習近平表示,新冠疫情持續一年多,對世界帶來嚴重衝擊,香港作為高度開放的國際城市,所受影響較大,又說「很關心、很擔憂」香港的情况。他表示中央政府已經並將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全力支持香港抗擊疫情,大家要堅定信心、團結抗疫,祖國永遠是香港的堅強後盾,眼前的困難一定能夠戰勝。習近平說,特首林鄭月娥和特區政府沉着應對修例風波、新冠疫情和外部環境不利變化帶來的多重嚴重衝擊,想方設法維護秩序、防控疫情、紓緩民困、恢復經濟,已取得一定成效,「中央對你和特別行政區政府履職盡責的表現是充分肯定的」。

 

特首林鄭月娥的年度述職由去年12月延至1月27日,並首次改用視像形式進行。同日,澳門特首賀一誠亦透過視像述職,習近平讚揚澳門抗疫快速有力,贏得市民和各有關方面高度讚譽。

 


中央政府支援興建,位於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旁的臨時醫院項目,星期三(20日)舉行竣工移交儀式,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及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等透過網絡方式遙距參與活動並致辭。臨時醫院命名為「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投入使用後,將提升香港應對疫情的能力,紓緩香港醫療系統壓力。

 

醫院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4萬平方米,包括六座病房大樓及一座醫療中心,可容納約820張病床,提供136間病房,醫管局會爭取在2月將醫院投入服務。

臨時醫院是繼去年10月初,完成及已啟用的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後,另一個由中央政府支援香港特區抗疫的重大項目。整項工程歷時約4個月。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中央援建香港臨時醫院項目竣工移交儀式上致辭。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透過網上連線,聯同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及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黃柳權一同主持儀式。
中央援建香港臨時醫院項目舉行竣工移交儀式。
中央援建香港臨時醫院鳥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