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環保署星期五(11日)公布2018年空氣質素情況,其中主要污染物濃度有所下降,但臭氧濃度仍有所上升,為過去19年最高,二氧化氮更超標一倍。香港環保署助理署長(空氣質素政策)何德賢指,臭氧是由太陽的紫外光與汽車引擎排出的氮氧化物產生光解作用形成,而臭氧濃度上升,可能是與車輛的氮氧化物排放減少有關,他又認為應與廣東省政府合作,設法減低污染物。
新一份香港財政預算案將於2月27日出爐,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星期四(10日)指,環球經濟前景下行風險大,透露財政預算案會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他又指不會直接減稅。
有港媒報道引述消息指,香港行政會議接納將最低工資調高至37.5港元,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星期四(10日)表示商界會接受決定,但部分企業可能會把開支轉嫁消費者。
香港特區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國歌條例草案》,會於月內進行首讀,其中列明侮辱國歌屬違法,並延長檢控期限。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星期四(10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已盡量將檢控期限縮至最短。
香港政府提交的《國歌條例草案》1月23日會在立法會首讀,將公開侮辱及貶損國歌列為刑事罪行,最高可罰監禁3年及罰款5萬港元。草案又列出九個必須奏唱國歌的場合,包括政府主要官員、立法會議員等宣誓儀式、由特區政府舉辦重大的體育賽事等。至於國歌法的檢控時限,訂為香港警務處長發現或知悉有關罪行的日期後一年內,或事發後兩年之內,較一般條例的半年長。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星期三(9日)表示,立法主要目的是確立國歌地位,令市民尊重國歌,強調條例不會影響市民日常生活。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西九龍站一名月台女助理,早前報稱分別在香港及內地口岸區遭男同事非禮,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星期二(8日)表示,兩地政府有溝通機制處理案件,但今次案件案情相對簡單,未必需要內地幫助調查。
一艘油輪星期二(8日)在南丫島對開海面加油期間發生爆炸起火,火勢約五小時大致被救熄,香港消防處分區指揮官(海務及潛水) 于文陽承認,油輪上運載危險品及船身呈三十度傾側,均增加灌救難度。
美國《華爾街日報》星期一(1月7日)引述一份2016年會議紀錄報道,指內地政府官員曾應馬來西亞政府代表要求,就一馬公司涉貪案(1MDB)監控《華爾街日報》駐港記者,以揪出案中的洩密者。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星期二(8日)回應,指拒絕評論有關個案,並強調境內只有香港特區政府的部門執法,而執法部門的執法範圍也僅限於針對涉及公眾安全、防止或調查罪案。
南丫島西南錨地一艘貨輪,星期二(8日)早上十一時許起火,冒出大量濃煙,多名船員墮海,其中1死4傷,共22人獲救,火勢持續四小時後受控。

現場一度傳出懷疑爆炸聲,火勢猛烈。起火的貨輪事後冒出黑煙及火光,船身傾側。火勢持續四小時,當局指火勢於下午三時四十二分受控。
香港消防處接報到場後,在11時46分將火警升為二級,至下午1時41分升為三級。初步相信有二十多人在船上,其中22人獲救,傷者陸續被送往南區水警基地後,再分流至不同醫院救治。據悉,大部分船員均屬越南籍及新加坡籍。
香港警方和消防正調查起火原因。
澳門路氹城銀河酒店附近星期四晚(1月3日)發生開槍事件,三名內地男子在非吸煙區內吸煙,警員上前勸阻時遇襲受傷,經多次警告無效後向天開槍示警,三名內地男子被拘捕。

據現場拍攝片段顯示,一名操普通話的白衣男子,向持警棍的治安警不斷高聲指罵叫囂,又說粗言穢語,期間疑為同行的友人企圖阻止,並攔截警員。後來,另一名同樣操普通話的內地女子亦加入推撞警員,情況一度混亂。警員寡不敵眾下向天鳴槍,惟白衣男子繼續叫罵,又企圖衝向治安警。

消息指,事發於星期四晚約十一時多,多名內地男子在非吸煙區內抽煙,警員上前勸阻時,被人指罵及推撞。至於受襲的治安警則受傷,需送院治療。
澳門新修訂《控煙法》自元旦日起生效,娛樂場除獲准吸煙的吸煙室外,室內範圍一律全面禁止吸煙,一旦被檢控,最高可被罰款20萬澳門元。
網民倡實施孖Beat制
有網民在社交網Facebook留言,不屑現場的酒店保安在事件中全無作為,質疑他們怕事膽怯,明顯是擔心得罪客人,並批評他們未有全力配合警方執法,亦有人調侃稱,這班鬧事的內地人倘身在外國,早已被擊斃。有網民建議澳門治安警倣傚香港做法,以雙警員巡邏制保障執法者的安全,必要時亦有助控制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