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過去兩年優異銷量表現,中國汽車出口「一哥」奇瑞汽車今日(28日)正式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書。而奇瑞汽車亦宣布在香港推出三款新能源車型,硬派越野純電 SUV JAECOO 6 EV 成焦點,及純電 SUV OMODA E5 及超級混能 SUV JAECOO 7 PHEV。

 

新公布的JAECOO 6 EV 走剛陽硬朗路線,提供後驅(135kW)與四驅(205kW,279Nm)兩種版本,NEDC 續航最高達 426 公里,滿足長途需求。鋼鋁混合車身結構提升剛性,具備 30 年天然防腐能力,適合戶外探險愛好者。車內空間寬敞,配備1.2 平方米全景天窗與前排座椅按摩功能,一換一意向價暫為 25.9至26.9 萬港元。OMODA E5 則以年輕化設計亮相,流線型車身搭載 LFP(鋰鐵磷酸鹽)電池,CLTC 續航里程達 430 公里,並支持快充,28 分鐘從 30%充至 80%。

 

JAECOO 7 PHEV 是品牌首款插電式混能 SUV,搭載 1.5 TGDI 引擎(105kW,215Nm)與電動馬達(150kW,310Nm),綜合功率 255kW,扭矩 525Nm,綜合續航超過 1,200 公里,DHT 無級變速系統提供純電與混動模式,靈活應對短途與長途需求。車內配備智能大屏幕與高階駕駛輔助系統,兼具豪華感與安全性。

 

奇瑞汽車在香港的上市申請書中未有披露擬發行的股份數量和募資金額,但表示將把募集資金用於研發不同車型和版本的乘用車,以進一步擴大產品組合、研發下一代汽車及先進技術以提升核心技術能力、拓展海外市場及執行全球化策略、提升生產設施以及用於營運資金補充。

 

奇瑞汽車

 

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車的營收分別為人民幣926.18億、1632.05億、1821.5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人民幣58.06億、104.44億、113.12億元,凈利潤率分別為6.3%、6.4%及6.2%。

 

此外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車全球銷量超過154萬輛,同比增長51.8%。而在2024年全年,奇瑞汽車銷量超過260萬輛,按年增38.4%,創歷史新高。

 

目前,奇瑞汽車採用燃油與新能源給合的產品路線,其中新能源汽車去年全年累計銷售58.36萬輛,按年增232.7%,銷量佔比約22%。

 

奇瑞汽車是中國汽車出口的龍頭之一。2024年,奇瑞出口汽車達114.46萬輛,同比增長21.4%,約佔總銷量44%,連續22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

 

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曾多次強調上市對奇瑞的重要性。他在去年舉行的「瑤光2025奇瑞科技DAY」發布會上表示,登陸資本市場既有利於奇瑞建立長期資本補充通道,又有利於激活奇瑞股權激勵機制。

 

而在不久前舉行的奇瑞集團2025年度高層會議上,尹同躍再次表示,2025年奇瑞要完成企業上市、年度經營目標、關鍵能力提升和重大關鍵技術突破四大任務,實施品牌、全面國際化、管理和文化四大變革。其中企業高質量上市是奇瑞今年的首要任務。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港樓價連跌兩個月,至近8年半新低。

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香港一月官方樓價指數287.6點,按月跌0.45%,連跌兩個月,創2016年8月以來最低。

當中面積430呎以下的細單位樓價無升跌,431至752呎單位樓價下跌0.67%,753至1076呎的單位樓價跌0.87%,至於1076呎以上的大型單位樓價跌幅最多達0.98%。

高力估價及諮詢服務高級董事及融資評估主管侯志港表示,財政預算案雖未有明顯利好的樓市措施,但將100元印花稅範圍擴闊至400萬或以下的物業,有助於減低買家置業成本,相信有利於提振中小型單位的交投動力。

租金方面則連升兩個月,一月官方租金指數報192.9點,按月升0.4,中小型及大型單位租金均分別上升約0.4%。


去年全港首名感染B病毒(猴疱疹病毒)的37歲男子約四個月後病逝。傳染病專家提醒,被猴子咬傷後的首5分鐘很重要,應盡快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可把感染風險降低八成。

香港衞生防護中心最新一期《傳染病直擊》回顧去年全港傳染病個案時,提及該名男子在去年2月下旬在金山郊野公園遭猴子咬傷後,出現發燒及神智不清送院,臨床診斷為B病毒腦炎,至6月17日再出現休克,翌日(18日)離世。

中心說,去年4月5日起新增「B病毒感染」至傳染病關注名單,加強監察,又向醫生發信解釋相關病例定義和呈報準則,並加強在社交網站提醒市民相關健康資訊。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稱,1932年至今全球累計錄得50宗B病毒感染感染案例,但死亡率達79%。他分析上述個案指,死者被咬傷初期,未有接受較專業的醫療處置,直至發燒才求醫。由病情暴露至死亡歷時約116天,符合B病毒感染的典型慢性神經侵襲過程。

咬傷後及早沖洗傷口 可降感染風險八成

他又引述有研究說病毒潛伏期歷時3至21天,早期未必容易察覺病徵,類似流感的病徵一般3星期後才出現。

曾祈殷提醒,被咬傷後的首5分鐘很重要,應盡快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可把感染風險降低82%;亦要盡快找專業醫護人員治理傷口、打破傷風針、定時做血清學監察等。

去年2月下旬被咬傷 6月中旬離世

資料顯示,該男子過往健康良好,去年2月底遭猴子咬傷後,延至同年3月21日因出現病徵經急症室入院,在仁濟醫院深切治療部治療,他當時情況危殆。在遭咬傷約4個月後,最終不治。


香港財政預算案公布今年9月起,將取消為中小學和幼稚園學生提供2500元學生津貼,引起熱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27日)出席立法會財委會會議時被多名議員詢問有否調整餘地,稱事前「教育局有同立法會裡面教育界嘅一啲代表溝通過」。多名教育界相關立法會議員紛紛否認有被諮詢或參與討論,教育界朱國強更發聲明反駁,稱政府「從未就取消學生津貼向本人諮詢意見。」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下午發聲明,表示政府當局從未就取消學生津貼,向他諮詢意見,以往正式與非正式接觸,當局亦從未提及取消學生津貼。

朱國強促請相關政策局檢視及改善溝通機制,對於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開支修訂,當局應當廣泛諮詢,包括聽取所屬界別議員的意見。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周文港、選委界議員鄧飛均表示當局事前無諮詢他們。其中鄧飛表示,教育局沒向他徵詢過,認為其他車船、書簿津貼,以及針對學生的綜援全津、半津等計劃仍存在,有需要的家庭仍可獲得資助。計劃正值2020年疫情特殊時期實行,可支援不同的家庭,認為如今有關因素已不存在,因此他明白家長的失望,但亦理解政府原意。


 

元朗公路近十八鄉交匯處發生7車連環相撞車禍,1人死亡、6人受傷。

事發於今早(27 日)約7時半,現場為元朗公路往上水方向近十八鄉交匯處,意外涉及4部私家車、2部輕型貨車及1部中型貨車。

現場讀者提供短片可見,7架涉事車輛停在快線,全部都屬於頭尾相撞。其中一輛白色私家車的車頭,插進冷藏貨車車尾,而冷藏貨車則撞向前方泥頭車,導致冷藏車頭損毀嚴重,大部分呈凹陷變形,兩車間冒出白煙,冷藏貨車的男司機一度被困,要由救援人員救出,重傷昏迷,送往博愛醫院搶救後不治。

意外中另有6人受傷要送院,包括3男2女以及1名男童。

 

 


AI 大模型免費潮湧   行業格局將迎巨變?

一方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人工智能領域正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熱潮。近日,國內外多家大模型廠商紛紛做出一項令人矚目的決策 —— 免費開放其大模型服務,這舉措猶如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引發整個行業廣泛關注和深入探討。

2 月 13 日,百度率先傳來重磅消息,其旗下的文心一言將於 4 月 1 日 凌晨起全面免費開放。屆時,所有電腦和手機應用程式的用戶,都將有幸體驗到其最新模型所帶來的強大功能,包括超長文檔處理、高級 AI 繪畫、多語種對話等。這些功能的開放,無疑將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高效、豐富的使用體驗,也讓人們對文心一言的未來發展充滿了期待。

在同一天,OpenAI 也不甘示弱,宣布免費版 ChatGPT 將在標準智能設置下無限製使用 GPT-5 進行對話。消息立即在全球範圍內引起轟動。GPT-5 作為 OpenAI 的最新力作,其強大的語言處理能力和智能交互功能早已備受矚目。此次免費開放,無疑將讓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到這一先進的技術,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的普及和應用。

此外,谷歌也在近期宣布,其最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套件正式向所有用戶開放使用。谷歌作為全球科技巨頭之一,在人工智能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其人工智能模型套件的開放,將為開發者和研究人員提供更多的選擇和便利,有助於推動整個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那麽,各大廠商紛紛免費開放大模型服務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呢?有專家分析指出,這一舉措將加劇行業的洗牌。對於中小廠商來說,由於自身實力有限,可能無法承擔長期免費所需的技術叠代成本,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迫退出。而頭部企業則可以通過用戶數據的積累,不斷反哺模型的優化,形成 「技術升級 – 用戶增長 – 成本下降」 的良性循環。在這種模式下,資源將進一步向具有算力、數據和資金優勢的企業集中,行業集中度也將大幅提升。

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免費開放,行業的商業模式也將面臨深刻的變革。對於開發者和用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免費的大模型服務將吸引更多的用戶和開發者,推動 AI 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然而,這也將帶來新的競爭格局。企業們需要思考如何在免費服務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是探索新的商業模式,還是提供增值服務以實現盈利,這些都是擺在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AI 大模型免費潮的興起,不僅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它將為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讓我們拭目以待,看各大廠商如何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引領人工智能行業的未來發展。


香港唯一收費電視Now TV服務自昨日(25日)上午起發生嚴重故障,不少用戶反映大部分頻道直播中斷,經過近兩天搶修後,廣播及網上點播服務仍未全面恢復,期間播放的部份英超足球賽事,被安排臨時於ViuTV及Now新聞台的免費頻道播放,至於NBA賽事改為在網站免費直播。《大千視界HK》記者實測確認至今晚 (26日)仍未能收看所有NowTV及Now E頻道。不少觀眾在相關Fb專頁留言表達不滿。

 

Now TV社交媒體專頁顯示,公告首先於昨日(25日)早上10時40分發出,指其服務運作受阻,導致部份客戶未能正常觀賞節目,技術部門盡力搶修,同時向顧客致歉。至昨日下午3時27分,Now TV更新狀況,聲稱經搶修後,部份頻道已於機頂盒恢復正常運作,正盡全力恢復所有服務。然而至今日 (26日)下午5時許,仍有大量Now TV用戶留言,投訴無法觀看節目。及至晚上6時41分,Now TV聲稱其機頂盒所有電視頻道已全面恢復正常,應用程式亦正逐步回復,就事件再致歉。《大千視界HK》記者實測確認至今晚 (26日)十時,仍未能收看所有NowTV及Now E頻道。

 

《大千視界HK》記者實測確認至今晚 (26日)十時,仍未能收看所有NowTV及Now E頻道。

 

故障期間,部份英超足球賽事,包括白禮頓對般尼茅夫,以及車路士對修咸頓,改為於免費台Viu TV 96台及99台同步播放。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表示,提議推出價值500萬美元的「金卡」永久居留權簽證,取代目前的投資移民簽證,將有助美國償還債務,同時為頂級公司提供吸引頂級移民員工的途徑。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周二(25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公布新移民計劃,稱將面向「非常高級的人」售賣價值500萬美元的「金卡」,授予他們美國永久居留權,以取代現在的EB-5投資移民簽證。

 

「有錢人將通過購買這張卡來進入我們的國家,他們將是富有的,他們將是成功的,他們將花很多錢並繳納很多稅款、僱用很多人。」特朗普稱,他們將在接下來幾周正式宣布「金卡」計劃,預計可以賣100萬張以上。

 

他指出,賣卡的錢能幫助美國降低財政赤字。為吸引高技能人才,包括美國蘋果公司在內的許多公司都將支付500萬美元的費用,「如果你將這些數字加起來,它們非常棒」。

 

美國《紐約時報》25日報道,被問及俄羅斯寡頭是否有資格獲得金卡時,特朗普似乎很開心地回答說,「是的,可能」,「嘿,我知道一些俄羅斯寡頭是好人。有可能」。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開玩笑地接話說,「他們不像以前那樣富有了」。特朗普笑著反駁說,「我認為他們還是可以負擔得起500萬美元的」。

 

盧特尼克還補充了一些細節。他稱「特朗普金卡」將取代充滿「欺詐」的EB-5簽證,倡投資者直接向美國政府付款。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當地25日,在白宮召開記者會,提議推出價值500萬美元的「金卡」永久居留權簽證,取代目前的投資移民簽證。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EB-5簽證計劃始於1990年,旨在吸引外國資金投資美國的經濟欠發達地區,並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

 

根據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外國投資人需要對美國企業進行必要的投資(根據投資對象和地區的不同,投資金額在數十萬至100多萬美元之間),並且在符合要求的美國項目中創造10個及以上的工作崗位,才有資格通過EB-5簽證獲得永久居住權(綠卡),其配偶和21歲以下的孩子也才有資格獲得綠卡。EB-5簽證每年有1萬個額度,每個國家的年度配額不能超過這個數字的7%。美國國務院數據顯示,在2024財年,有1.2萬多名外國投資者獲得了EB-5簽證。

 

近年EB-5簽證因一系列欺詐、貪汙、洗錢案件而飽受爭議,一度面臨被取消的風險。《華爾街日報》指出,特朗普女婿庫什納的家族企業在2017年就因疑似不當使用EB-5簽證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傳喚。

 

2022年,EB-5簽證重新獲得美國國會的五年授權,但其申請標準被收緊。

 

美聯社指出,傳統上應該由美國國會來決定誰有獲得公民身份的資格,但特朗普表示「金卡」不需要經國會批準。《華爾街日報》稱,尚不清楚特朗普政府如何在沒有國會參與的情況下合法地結束或顯著改變現有的綠卡政策,白宮也沒有提供更多細節。

 

盧特尼克承諾,特朗普政府將對誰有資格獲取「金卡」進行審查。「我們將確保他們是一流的全球公民。」盧特尼克說。特朗普也一唱一和地回應道,「將是有錢的人和創造工作的人」。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6日)在立法會宣讀財政預算案2025,焦點之一是兩元乘車優惠收緊、公務員薪酬變化等。財政預算案2025《大千視界HK》 全程文字及視像直播,持續更新,為讀者精選價值資訊。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6日)在立法會宣讀財政預算案2025,封面採用湖水藍色,形容代表未來發展的無限機遇。預算案焦點之一是兩元乘車優惠收緊、公務員薪酬變化等。財政預算案2025《大千視界HK》 全程文字及視像直播,持續更新,為讀者精選價值資訊。

 

公共財政
2025-26 政府總收入及開支
2024-25年度:預計赤字872億元,財政儲備2025年3月底6,474億元
2025-26年度:預計赤字為670億元
經營帳目:料2年內即2026-27年度起恢復盈餘
財政儲備2030年3月預計為5, 791億元

 

公務員凍薪: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及區議會全體人員一致凍薪,包括行政長官及政治委任官員;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全體公務員;立法會主席和所有議員,以及秘書處人員;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各級法院法官和司法機構人員;以及區議會議員。

 

公務員編制:2026-27及2027-28年度每年減 2%。至2027年4月,削減約1 萬個職位

 

「二元乘車優惠計劃」:受惠對象維持不變,優惠的程數設每月240次上限,票價高於十元需繳付全額車費的兩折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領取門檻每月400元提升至500元

 

增飛機乘客離境稅:2025年10月起,由120元增至200元,年增約16億元收入

 

開源:

即日起,各項人才和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徵收申請費600元
按逗留期限長度,提高簽證費至600元或1,300元,料年增6.2億元收入

檢視政府隧道和主幹道收費、電動私家車牌照費、停車收費錶收費、交通違例定額罰款,料年增 20 億元收入

研向離境私家車徵收邊境建設費(如每部收200元,年增約10億元收入)旅巴貨車不受影響

發行債券
控制發債額在穩健水平
未來5年政府在「可持續債券計劃」及「基礎建設債券計劃」下每年發行1,500- 1,950億元債券,其中約56%用於為到期短期債務再融資
政府債務與本地生產總值比率將為12%至16.5%
發債所得資金不會用於支付政府經常開支

 

北部都會區重點產業︰

(一) 創科︰河套合作區香港園區連同新田科技城會提供大量創科用地,會推出新政策,促進創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動;
(二) 高端專業服務和現代物流︰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藉着深圳灣公路大橋及規劃中的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深圳前海,會成為服務海內外企業的高端專業服務樞紐。在港深「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跨境貨運布局下,會在口岸周邊策略性布置物流用地;
(三) 專上教育︰配合創科產業發展及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在北部都會區預留約九十公頃土地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包括第三所醫學院;及
(四) 文體旅遊︰預留用地建文化及體育設施,亦保存傳統鄉鎮及歷史人文資源。因應區內獨有特色,發展文體旅產業,包括推動生態旅遊

創新科技

10億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引導及助力香港人工智能創新研發和產業應用,數字政策辦公室會制訂相關安排和具體目標,重點促進人工智能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

港投公司今年舉辦首屆「國際機器人大會」和「國際人工智能青年科學家論壇」

「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預留1億元,按政府與企業1:2配對比例,為企業提供最多25萬元資助,年內推出

研簡化審批低軌衞星牌照流程

港交所籌備開通「科企專線」,便利相關企業準備申請上市

就籌建第三個InnoHK研發平台邀請院校提交建議書

檢討購入知識產權使用權和關聯交易等的稅務扣除安排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百強科技集群發布活動今年在香港舉行

低空經濟監管沙盒:即將宣布申請結果,並研究訂立「先進空中運輸系統」新專用法例

貿發局在主要創科展覽期間,增設「專題快閃展示區」,推廣優質科企產品
金融

改善上市審批流程、優化上市門檻、檢討市場結構等

就改善股市「手數」制、優化結構性產品發行機制、增加主要指數衍生工具持倉限額等提出建議

就優化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稅務優惠等制訂方案

辦「香港全球金融與產業合作峰會」和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的旗艦論壇

今年內提出推動黃金市場發展的方案

即將發表第二份發展虛擬資產政策宣言,並就場外交易及託管服務發牌制度進行諮詢

研優化數碼債券發行和交易的法律和監管體系

延長「保險相連證券資助先導計劃」3 年

最快年中推出內地與香港快速支付系統互聯

今年內就強積金「全自由行」具體方案諮詢公眾

貿易
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繼續支持為「走出去」內地企業,提供信用保險、一站式諮詢等服務
鼓勵各界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前後舉辦活動,加強協同效應
研究修訂法例,便利貿易文件電子化

航運
建議為合資格大宗商品貿易商提供半稅優惠,目標明年立法
今年內成立「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加強研究、推廣和人力培訓
預留逾2.1億元,構建港口社區系統,加強航運、港口和物流業持份者信息互通
今年公布北部都會區物流用地發展模式研究結果

航空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擴展培訓課程至C919飛機相關範疇
發展香港成為亞洲首個飛機拆解、部件回收、處理及交易中心

醫療
今年上半年提出「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成立時間表和邁向「第一層審批」路線圖
預留資源以配對形式支持大學籌建第三所醫學院

文創
2026年舉辦第二屆「香港演藝博覽」
引進辦策略性引入更多結合創科的文創企業
未來5年推進超過30個文化知識產權項目

無處不旅遊
向旅遊發展局撥款逾12.3億元,落實「無處不旅遊」理念及《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
2025「香山旅遊峰會」今年四月首次在港舉行
預留資源,鼓勵郵輪公司增加訪港航次、過夜停泊、利用香港作母港
策略性吸引經濟效益顯著的體育活動持續落戶香港(例如LIV Golf)
在中環、尖沙咀、灣仔和北角海濱加設輕食飲品攤檔
研究將紅磡站南面臨海及前碼頭用地打造成海濱新地標,包括特色商業及住宅項目,並設立遊艇會

 

綠色發展
將九龍塘創新中心建設成綠色科技樞紐「GreenTech Hub」,匯聚超過200家綠色科企
今年中推出3億元資助計劃,推動業界在全港安裝高速充電樁
增撥1.8億元,增加全港住宅智能廚餘回收桶或廚餘收集設施
為加注用的綠色甲醇提供稅務豁免
今年內宣布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用量目標
預留4.7億元資助專營巴士營辦商購買600輛電動巴士,以及逾1.3億元資助的士業界購買3 000輛電動的士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延長至2028年

 

優化維港兩岸海濱:今年會在中環、灣仔、北角及尖沙咀海濱,加設輕食飲品攤檔。紅磡站南面臨海及前碼頭用地研究打造成海濱新地標,包括興建具特色的商業及住宅項目,提供零售、餐飲、娛樂等設施,並設遊艇會帶動遊艇旅遊

 

推廣系列特色旅遊項目:如生態旅遊、熊貓旅遊、賽馬旅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