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迎來85歲生日的「鋼琴大師」劉詩昆,去年10月與其年輕37歲的太太「琵琶公主」孫穎再育一子劉天天,成為坊間一時佳話。

細仔劉天天去年10月出生

日前劉詩昆頻頻更新社交媒體小紅書帳號,除分享身為鋼琴大師的音樂日常以外,更是上載許多一家四口的溫馨同框時刻。其中包括小兒子劉天天誕生的感人時刻,還有劉詩昆與大女劉蓓蓓(貝貝)日常相處的父女vlog。

 

劉詩昆的社交帳號小紅書

 

大師小紅書除了分享音樂日常以外,也上載了許多一家四口的溫馨同框時刻
大師小紅書除了分享音樂日常以外,也上載了許多一家四口的溫馨同框時刻

 

細仔劉天天去年10月出生

 

大女劉蓓蓓(貝貝)現時已經3歲,性格活躍,五官精緻,遺傳了「鋼琴大師」劉詩昆年輕時的英氣眉眼,還有「琵琶公主」孫穎的性格「社牛」優點。

貝貝性格活躍,五官精緻,似足爸妈

 

於上載的片段中可見,貝貝在弟弟出生以後,依然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不僅有一大家子豪車陪同上學,未下課時身為「女兒奴」的爸爸劉詩昆,更是早已「坐定定」等待公主出現。

 

「鋼琴大師」劉詩昆「坐定定」等待劉蓓蓓下課

 

大女劉蓓蓓下課即衝出課室,坐在爸爸身上表現得好開心,拖著「鋼琴大師」劉詩昆在大街上跑動。現年84歲的大師,面對活躍的女兒仍然精力十足似壯年!

 

劉蓓蓓衝出課室坐在爸爸身上
84歲的「女兒奴」大師面對女兒精力十足

 

劉詩昆和太太孫穎早前也有在內地傳媒訪問的視頻中,談到育兒經,大師笑稱自己在家扮演的是「寵孩子角色」。

內地傳媒訪問
大師笑稱自己是「寵孩子角色」

 

片段公開後,相信大師的「寵孩子角色」更是深入人心。關於爭執大師古稀之年之後,為何還再添兩個幼兒的輿論,在真情流露之時自有答案。

 

「女兒奴」幸福日常

 


因電視劇《狂飆》名氣大增的張頌文,他有份領銜主演的犯罪懸疑網劇《獵冰》開播,不過劇集爭議不絕,其中主演的姚安娜,其演技近日成為熱門話題。

有報道稱,《獵冰》劇集播出後,姚安娜在劇中的演技引發網友熱議,一些網友認為「演技尷尬」,並質疑她是「帶資進組」。

面對坊間質疑,劇集總導演高群書23日發長文講述拍攝,其中提到選擇姚安娜的原因,稱自己剛開始不知道姚安娜是誰。「我喜歡用沒受過任何表演訓練的非職業演員。一定程度上,我很排斥上過四年表演課,學了一身毛病的學院畢業的表演系畢業生。」

他稱,姚安娜很樸實,沒有任何表演訓練的痕跡,形象氣質也很像一個初出茅廬的女警,尤其是沒整過容。

對於姚安娜的表現,高群書寫道:「姚安娜在拍攝抓捕毒販時,專業男替身沒跑過她,所有動作都是自己完成。」

對於網民關注劇集成本問題,高群書前一日透過社交媒體微博發文喊冤稱,確實是低成本,就是為了做簡樸的戲。近十幾年來最缺錢的戲,天天愁錢。現在還被罵成被資本綁架。

有網友在評論區問「華為沒投錢嗎」,高群書回答說,華為怎麼會投錢?任正非也不會那麼幹。

 

資料顯示,姚安娜1998年1月14日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內地流行樂女歌手、演員,本科畢業於哈佛大學電腦工程和統計資料專業。其父親是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

2022年,其主演的短片《海邊升起一座懸崖》獲得第7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張頌文2月28日發文感謝大家對《獵冰》的關注。他表示,每個觀眾對一部影視作品,都有喜歡的理由和不喜歡的權利,是正常。

 

他說:「這個劇組,我從開機第一天到殺青最後一天都在,每一場戲的拍攝,大家都認真對待,希望盡力去做好。於我,未來還是會全力以赴,這是我喜歡的職業,我會把它做好。」

羊城晚報報道,《獵冰》採用雙線交叉敘事方式,講述了一場「貓鼠遊戲」。一條線是「鼠」在犯罪、逃亡:黃宗偉(張頌文飾)信奉「用化學改變世界」的扭曲價值觀,製造新型毒品、編織世界性販毒網路。警方很快鎖定目標,決定逮捕黃宗偉。沒想到,他總能預判警方的計劃,利用計謀轉換身份,躲過抓捕。另一條線是「貓」在抓捕:詭計多端的黃宗偉讓初出茅廬、從部隊轉業的女警趙友男(姚安娜飾)燃起鬥志,她和警隊同事在數次「撲空」後,吸取教訓,誓要抓到黃宗偉。

張頌文,1976年5月10日出生於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回龍鎮塘村,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表演指導,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代表作有《狂飆》《隱秘的角落》等。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半島電視台引述以色列13頻道報道,當地時間27日晚,最新「巴黎會議」草案內容疑似被披露。草案顯示,哈馬斯可能釋放大約40名被扣押者,以換取以色列釋放其關押的404名巴勒斯坦囚犯。

根據以色列13頻道報道,該草案於上週五在巴黎達成,卡達、埃及、美國和以色列等都參與了此次談判。

2023年11月28日,哈馬斯向紅十字會移交人質。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報道還曝光了草案中第一階段停火的一些具體細節:第一階段停火預計將持續40天,哈馬斯方面將釋放40名在押人員,其中50歲以上人員15人、患者13人、婦女7人、女兵5人。而以色列將釋放的404名巴勒斯坦囚犯,包括15名被判長期徒刑的囚犯,以及47名在「沙利特協議」中被釋放、後來被以色列重新逮捕的囚犯。

「沙利特協議」指的是2011年哈馬斯和以色列達成的換俘協議。2006年6月25日,時年19歲的士兵沙利特遭哈馬斯俘虜,隨後被扣押5年。經過長期談判,雙方最終達成協議,以方用1027名巴勒斯坦被扣押囚犯向哈馬斯交換士兵沙利特1人。該項交易在2011年10月18日完成。

此外,第一階段停火協議還規定將增加進入加沙的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預計在第一階段結束前每天援助卡車進入加沙的數量將達到500輛。

根據現有曝光內容顯示,該檔由美國、卡達、埃及聯合起草,且僅涉及第一階段停火。各方尚未就第二階段停火協定達成共識,需要進行進一步談判。目前尚無官方機構證實相關報道的真實性。

但是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美國正在催促巴以雙方儘快實現停火,並對達成停火協議表示樂觀。

美國總統拜登當地時間26日晚間稱,他相信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可能會在大約一周內實現停火:「我的國家安全顧問告訴我,我們很接近了,我們很接近了,但我們還沒有完成。我希望在下週一(3月4日)之前我們能達成一份停火協定。」

此外,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約翰·柯比也稱,美國政府對儘快達成加沙臨時停火協議持樂觀態度。

 

拜登在錄製完節目後接受記者採訪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相比於美國的樂觀,以色列官方則表示對「談判持謹慎樂觀態度,但差距仍然很大」。

以色列並不積極的態度,也疑似引發了拜登的不滿。在26日晚間播出的喜劇演員塞斯·邁耶斯對拜登的採訪中,拜登表達了對以色列拖延和談的警告。他說:「如果這個(以色列)極其保守的政府繼續這樣做……他們將失去世界各地的支持。」

 

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錄製塞斯·邁耶斯主持的訪談節目《賽金花晚間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另一個談判參與方,卡達在27日也表達了對實現停火的樂觀態度。卡達外交部發言人馬吉德·安薩裡表示:卡達對加沙地帶停火談判持樂觀態度,他們希望雙方在齋月期間停止敵對行動,但他也強調哈馬斯之間尚未和以色列達成協議。

對於美國總統相關言論,卡達表示無法評價。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智利接連有數名華人被當地毒蜘蛛咬傷送院,其中一人不治。

中國駐智利大使館27日公布,指近期接連有數名華人僑胞被毒蜘蛛咬傷,有人因此死亡。使館對死者家屬表示哀悼,同時提醒公眾:

一、有毒蜘蛛在智利較為常見,分佈最廣種類為「智利隱蛛」(學名Loxosceleslaeta。因其隱匿於室內衛生死角,亦被稱作Arañas de Rincón),毒性較強,可能致命。

二、根據智利政府官方網站發佈資訊,毒蜘蛛夏季活動較為活躍,首都大區年均約有200人被毒蜘蛛咬傷,近年來亦出現過個別死亡案例。

三、智利衛生主管部門建議,應定期全面清掃住家,特別是各個衛生死角,如門後、抽屜內部、衣櫃內側、裝飾畫後方等,穿衣前應充分抖動衣物,避免將床鋪緊貼牆壁。

四、如被蜘蛛叮咬,應用冰塊冷敷創口,第一時間就醫,如可能應攜帶咬人蜘蛛,以便鑒定種類,有針對性醫治。

五、考慮到店鋪的衛生環境難以保障,再次呼籲廣大僑胞遵守智利有關法律,將居所與店鋪分開,降低風險隱患。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內地過去因高價彩禮(聘金)引發過不少爭議,部分年輕人因此對婚事卻步。為整治陋習,江西崇義縣近期推出禮遇機制,通過向新人家庭提供子女優先入學、交通出行、健康體檢等措施,鼓勵新人「零彩禮」、「低彩禮」。

據悉,「零彩禮」「低彩禮」夫妻、「零彩禮」「低彩禮」岳父母為禮遇適用對象,規定「零彩禮」「低彩禮」標準為:男方給女方的聘禮、禮金為零或不超過3.9萬元(不含返還禮金和嫁妝折價)。

新措施下,「零彩禮」「低彩禮」夫妻的子女(含農村戶口)持禮遇卡,可在學前、義務教育階段,在全縣範圍內按照第一順序選擇學校入讀。「零彩禮」「低彩禮」對象,縣內國有景區免大門票,可獲縣婦幼保健院或縣人民醫院免費健康體檢1次,領卡一年內更在縣城區內免費坐公車。

同等條件下,「零彩禮」「低彩禮」物件,優先聘用為文明實踐員和其他公益性崗位,享受婚禮席宴8.8折優惠,優先享受果園水肥一體化灌溉政策補貼,並在床上用品、婚紗攝影等方面,享折扣優惠。

激勵政策還包括頒證禮遇、子女入學、創業扶持、健康體檢、交通出行、酒席優惠、商購打折、農業優惠等10個方面。「零彩禮」「低彩禮」 夫妻在結婚登記頒證室、戶外頒證基地或舉辦集體婚禮時,由領導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道德模範等擔任特邀頒證員並合影。「零彩禮」「低彩禮」岳父母將獲「好丈母娘」或「好岳父母」榮譽證書。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因為 「在頂刊上發論文需要太長時間」,美國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UNR)工程學院院長埃裡克·鐘斯(Erick Jones)創辦期刊——《國際供應鏈技術雜誌》(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Technology Journal),並擔任主編。

該刊聲明接收外部投稿,有同行評審流程,每篇需支付199美元的「名譽費」。然而,自2015年創辦以來,期刊極少刊登外部投稿,文章主要來自院長鐘斯和他的妻兒、學生以及現任主編——2022年9月,鐘斯將主編職務交給他實驗室的前訪問學者默罕默德·馬穆恩·哈比蔔(Md. Mamun Habib)。據撤稿觀察報道,刊物的內容被批評者認為「內容荒誕」「缺乏邏輯」。

 

《國際供應鏈技術雜誌》截圖

 

 

大量令人費解的論文

《國際供應鏈技術雜誌》並未被SCOPUS或Web of Science索引,不過相關的文章可以在學術搜索網站上檢索到。據ORCID(開放研究者與貢獻者身份識別碼)網站記錄,鐘斯「期刊」上發表過不少於71篇文章,內容大都令人費解。

 

埃裡克·鐘斯 來源:UNR網站

 

例如2022年,鐘斯和共同作者在題為《通過科學的方法減少由睡眠剝奪造成的火車事故》的文章提到,人類和果蠅有著相似的睡眠模式,白天清醒、夜晚睡覺,且都需要大量的睡眠。接著,在一段和研究內容無關的、關於果蠅壽命的描述之後,作者得出結論:「將與年齡相關健康因素的研究結果和更多的睡眠納入考慮,或許可以減少火車事故的發生。考慮這些年齡相關的因素,對於維護供應鏈流程可能是有益的。」

類似的,鐘斯在一篇文章統計某天美國達拉斯-沃思堡機場的航班到達時間,發現上午到達的航班速度較快,而下午和晚上則較慢;另一篇文章中,他則試圖將供應鏈管理和射頻識別(RFID)標籤方面的專業知識與「美容覺」聯繫起來。

這些文章出現在鐘斯的個人社交媒體檔案和相關的新聞稿中,甚至在他提交給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等機構的最終報告中,也引用了部分文章。如一篇關於利用人工智慧(AI)優化新冠疫苗和藥物的分發,以滿足脆弱社區需求的文章,是由NSF資助的一項20萬美元專案的「主要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鐘斯是NSF的前專案主任,目前是該基金會STEM教育總局的諮詢委員會成員,他從該機構獲得了超過70萬美元的撥款。2021年和2022年,由於在疫情供應鏈方面的工作,鐘斯被任命為傑弗遜科學學者(Jefferson Science Fellows)專案的成員,為美國國務院首席經濟學家提供相關諮詢。

費利西亞·傑弗遜(Felicia Jefferson)與鐘斯堪稱「學術伴侶」。她在去年秋季學期任職UNR生物化學與生物學系副教授,近期從NSF獲得了一筆30萬美元的資助,以利用AI在鄉村社區開展睡眠研究。她與鐘斯合著了多篇以睡眠為主題的論文,另有一些則將供應鏈管理與狩獵季、健康的頭髮和蜻蜓研究相聯繫,無一例外都發表在《國際供應鏈技術雜誌》。

整體而言,這些文章一般篇幅較少(1~2頁),同行評審時間很短,甚至在兩期發表了幾乎相同的文章。

 

分別發表於2023年11月和2024年1月的兩篇文章,內容幾乎完全相同

 

 

鐘斯的「迷你教育帝國」

《國際供應鏈技術雜誌》是與國際供應鏈教育聯盟(ISCEA)相關的兩本期刊之一。ISCEA成立於2003年,是一家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的公司,自詡「全球首個為供應鏈領域專業人員提供認證的組織」,擁有成千上萬的會員。

2020年,《國際供應鏈技術雜誌》首次出現在ISCEA網站上。這一年,鐘斯被選為該公司標準委員會主席。

 

鐘斯任命的新聞截圖 圖片來源於ISCEA

 

而鐘斯同商業界的聯繫,遠不止於此。

21世紀初,鐘斯在美國休士頓大學攻讀工業工程博士學位的同時,還在安達森會計事務所工作。這家公司曾參與美國安然公司財務造假醜聞,並在事件爆發後很快破產。

而後,鐘斯開始涉足房地產,取得了房地產經紀人執照和抵押貸款經紀人執照,並創辦了他的第一家公司PWD——後來發展為他的期刊以及書的出版商。

與此同時,他在學術界也「風生水起」。

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後,鐘斯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擔任教職工作,其間與NASA合作,評估使用RFID標籤追蹤國際空間站上物資的可行性。

2011年,他加入了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UTA),並創辦了射頻識別、人工智慧和資料科學(RAID)實驗室。在接下來的十年間,他從NSF和美國交通部獲得了大量資金支援。5年後,鐘斯被任命為該校工程學院研究生事務副院長。

2022年7月,鐘斯接受UNR的院長職務。當時,UNR校長評價:「令人振奮的是,鐘斯非常了解卡內基高等教育機構分類中R1(頂級研究型大學)的現狀,他知道我們應該如何全方位增強工程學院的發展建設,以便更好地開展工程學的教育和研究項目。」

 

截至目前,鐘斯仍為該學院院長

 

事實上,《國際供應鏈技術雜誌》僅是鐘斯「迷你教育帝國」的一部分,他還有一本自行出版的書和一個供應鏈認證項目。報道中稱,學生花費1499美元學習鐘斯的RFID認證課程,可以「獲贈」這本書。此外,在UTA工作時,鐘斯甚至鼓動學生參加這個ISCEA的認證項目。

 

9年後開始的質疑

鐘斯一直在自己的小圈子裡經營著《國際供應鏈技術雜誌》,直到今年2月初,才有人站出來質疑。

率先發現此期刊問題的,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安德魯·格爾曼(Andrew Gelman)。在閱讀了鐘斯關於「火車事故」的論文後,格爾曼寫了一篇博客列舉該期刊存在的種種問題,並在標題中直抒胸臆——「這是『賊贓時刻』:年薪372127美元的內華達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寫了一篇糟糕到令人難以置信的論文」。

 

格爾曼的博客截圖

 

隨後,該期刊也受到了領域內學者的質疑。UNR商學院的供應鏈專家羅恩·倫克貝(Ron Lembke),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新奧爾巴尼分校研究員、供應鏈管理協會(ASCM)的下任主席保羅·皮特曼(Paul Pittman)之前均未聽說過此期刊。

雖未接受採訪,但鐘斯在格爾曼的博客下留言:「我的初衷不是成為一名期刊的管理者,只是一名試圖提供更多應用型供應鏈工程技術思想、專案和研究機會,並能夠產生影響的教職成員。」鐘斯稱,他是在獲得終身教職後開始創辦該期刊的,且沒有在簡歷上列出這些論文。不過鐘斯並未對他的領英主頁「出版作品」中羅列的文章進行解釋。

鐘斯的領英截圖

 

鐘斯的妻子暫未對此事作出回應。他的兒子小埃裡克·鐘斯認為,該期刊是一個推廣新思想、幫助學生發表論文的有效途徑,並將爭議稱為「成長的煩惱」。「你可以批評論文的科學性,或者指責文章內容很糟糕,但是等一年後,在這個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品質會變得更好。實際上,我們希望它能成為一份正規的期刊。」小鐘斯在他父親離開UTA後,獲得了該校助理教授的教職,同時他是《國際供應鏈技術雜誌》的編委會成員。

該期刊目前已經刪除了有關火車事故的文章,現任主編哈比卜在該期刊網站上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對期刊的問題全權負責。「最近的報道揭示了我們在工作流程中的各種錯誤,但需要強調的是,期刊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對學術不端保持警惕,並堅持聲明我們的工作不存在任何學術造假、抄襲或欺詐行為。」哈比蔔指出,許多發文的作者只支付了9.99美元或沒有支付費用,並且他們需要披露撰文過程中是否使用了ChatGPT或其他人工智慧軟體。

UNR正在調查《國際供應鏈技術雜誌》,該校發言人潔西嘉·洛紮達(Jessica Lozada)通過郵件表明:「我們非常重視這個問題,目前正在按照標準進行審查和評估。」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台灣首艘自製柴油發電潛艇「海鯤」號下水5個月後,周一(26日)下午出廠,從台船海昌廠內用多輪板車移置到中信8號浮動船塢。台船趁27日上午利用潮漲乘水流,將「海鯤」號移至台船89、90號乾船塢,以進行預備傾測試驗,驗證潛艇浮力。

儘管現場有透過層層鐵製施工梯阻隔,但媒體仍拍攝不少「海鯤」號細節:「海鯤」號採用瑞典西約特蘭級、哥特蘭級類似的X型艉舵,有明顯的鐮刀式七葉大側斜螺旋槳,螺旋槳大小比例比下水儀式時大。

「海鯤」號潛艇的全貌和螺旋槳特寫 圖源:社交媒體

 

 

而左舷艦體下方則可辨識出為安裝台軍魚雷誘餌所留孔洞。此外「海鯤」號艦體外觀較去年「下水」儀式更為平整,原來的「薄板船體焊接變形」現象已經大幅度縮小。

 

「海鯤」號下水儀式時和出廠時指揮圍殼的對比 圖源:台媒

 

移置作業於26日下午開始,在此之前排水量超過35000噸的「中信八號」浮塢從25日起已經在海昌廠外待命。高雄港務局自26日16時起開始對海昌廠周邊港區水道及陸域實施管制,不過警方未有干涉在周邊陸域拍攝的媒體。

 

正在轉移到浮船塢的「海鯤」號

 

台媒拍攝的圖片顯示,「海鯤」號艦艉是朝外的方向緩慢從海昌廠拖出。報道稱這項移置作業為求精準將「海鯤」號移至到浮塢,必須緩慢進行,預估移置到浮船塢的作業將持續到27日清晨。一切穩定就緒後,浮塢再移動到幾十米外台船的幹船塢內,重複相關作業。最終「海鯤」號並在台船的幹船塢進行一系列測試,並且裝設尚未到位的裝備。

台灣本輪「潛艇自造」正式啟動於2015年,2016年度台海軍首次為「潛艇自造」編列了5億新台幣的相關預算。根據台軍公佈的預算細節,「自造潛艇」的子系統計劃採用從歐洲「海軍集團」和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採購的相關機械和作戰指揮系統。2020年11月24日,台自製柴電潛艇首艘原型艇於台船高雄廠開工。

去年9月28日,台灣首艘自造柴電潛艇在台船高雄廠區正式亮相,並舉行原型艇下水命名儀式。儘管進行了亮相,但該艇聲呐、魚雷發射管等重要部位均因保密原因被裝飾覆蓋。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早前曾對外界表示,此次「下水」命名儀式後,並不會直接放入水中,但為了沿襲造船傳統,將會使潛艇用某種簡單的方式去「接觸水」,以達成「下水」這一概念。

儘管舉行了下水儀式,但台「中時新聞網」去年爆出消息稱,即將下水的「海鯤」仍有兩項重要裝備未安裝。國民黨籍民意代表馬文君在政論節目中指,「海鯤」的蓄電池和圍殼桅杆部分現時仍未裝上,這些需向外訂購的設備,甚至還沒有運抵台灣島內,按計劃要2024年才能到貨。

早前「中時新聞網」爆料稱,台軍潛艇研製單位原計劃在2024年春節以後進行海上測試(SAT),在蔡英文卸任前(5月20日)交付給台灣海軍。但因潛望鏡延至3月才能交貨安裝,目前無法進入海上測試階段。對此,台灣海軍回應稱,目前潛望鏡安裝等依計劃工序執行,但海測與交艦沒有時間表,一切以安全考量為優先。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廣東佛山三名員工日前被傳出因用粵語工作交流,竟被公司罰款。佛山人社局指此類罰款屬違法,強調公司內使用粵語沒有問題,已介入調查。佛山公安開展調查,證實一名21歲劉姓男子為吸引眼球、博取流量而編造及散播謠言。

 

 

 

網傳處罰通知顯示,通知下發時間為2024年2月20日,根據公司規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公司內部正式實施「國語」溝通政策,然而,在執行此政策後,仍有個別員工未能遵守規定,使用「非國語」(粵語)進行工作交流。經調查,何某某、賴某某、黃某某三位同事在工作期間使用粵語進行交流,違反了公司的「國語」溝通管理規定。按照公司紀律處分條例,我們決定對以上三位同事給予如下處罰:1.何某某罰款人民幣3000元;2.賴某某罰款人民幣1000元;3.黃某某罰款人民幣1000元。

瀟湘晨報記者注意到,微博藍V帳號@嶼旭置業×線索計劃,在2月16日發佈了一則通知,嶼旭置業內部全面禁止「非國語」溝通政策(修訂版)。也提到,公司全體員工,包括管理層、正式員工、臨時工、實習生以及外包服務人員。所有員工在公司內部(包括面對面會議、電話會議、電子郵件通信、社交媒體平台、內部通訊系統等)進行工作相關溝通時,必須使用「國語」。該帳號IP屬地為江西。

 

 

兩則通知公司名均為佛山市嶼旭置業有限公司,且帶有公司印章。

天眼查顯示,佛山市嶼旭置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22年,註冊資本50萬元,法定代表人劉文傑,登記機關為佛山市禪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2月21日,記者多次嘗試聯繫該公司了解相關情況,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記者從佛山市禪城區人社局了解到,目前,人社已介入調查。「今天下午,我們派人去查了,到了企業,企業裡面沒有任何員工和企業負責人,只有一個保安,什麼都不知道,目前我們正在進一步調查,已經通過各種方式聯繫了公司老闆,從江西趕過來配合我們調查。」

工作人員介紹,待公司老闆趕回後,人社將會對其作筆錄問詢,進行事實認定。「公司老闆在電話裡沒說這個事情的真實性,只是說過來配合我們調查。如果真的是因為員工說了粵語進行了處罰,肯定是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的。」

(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內地鄭州海昌海洋館一名潛水員在企鵝池工作時遇溺,由於事發地點接近海洋館玻璃天幕通道,有約七至八名遊客目擊潛水員遇溺過程,曾向現場工作人員查問卻未獲回應,故一度以為只是池中的「假人」,結果導致潛水員遇溺十多分鐘才被救起,送院後證實不治。

有網民首先在社交平台發帖稱,春節假日期間,鄭州海昌海洋館一名潛水人員在企鵝池進行作業時溺斃。鄭州海昌海洋館的工作人員周三午(2月21日)證實事件,並表示「此事已經結束,目前正在覆盤。」

 

 

據網友上載的圖片顯示海洋館內,一名連接著管線的潛水員跌落在館內水池底部,海洋館通道內約七八名遊客目擊當時情況,隨後六七名工作人員對溺水潛水夫進行救援。

該名網友表示,他們當時看到工作人員溺水,問海洋館的工作人員也沒有回應,一度以為在水底的是個假人,潛水員在水裡呆了十多分鐘後,才被人救起進行心肺復蘇並送院。

 

 

鄭州海昌海洋旅遊度假區的工作人員,2月21日下午向記者證實春節假日期間有潛水夫在館內溺亡的消息,「目前這個事情已經處理完,具體是如何處理的我並不是很清楚,我們內部也在對這個事情做一些覆盤。因為所有的事情肯定是在運行的過程中去不斷調整的。」

對於網路上「館內潛水夫沒有潛伴獨自下水」的言論,該名工作人員則表示,傳言不一定正確。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廣州市南沙區瀝心沙大橋被一艘貨櫃船撞擊後,橋體斷裂,5架車墮橋,導致5人死亡。

廣州市海上搜救中心通報,截至早上10時,經初步調查,涉及4架車輛及1架電單車,其中兩架小型貨車跌落水,其餘1輛無載客巴士、1輛貨車和1輛電單車從橋面跌落船,5人死亡,2人獲救,1名船員受輕傷。

肇事的貨櫃船事發時未有載貨,清晨5時30分左右從佛山南海開往廣州南沙時觸碰到橋墩,導致橋面斷裂,貨船中午前已被移走。南沙區政府表示,正核實傷亡情況和事故原因。相關部門趕赴現場,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涉事大橋的航段和路面實施臨時交通管制,而涉事船主已被控制。

南方日報報道,撞擊橋墩的貨船約重5000噸。肇事船隻為貨船「良輝688」號,船長60米,船高18米。最後一次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資訊顯示,「良輝688」號於2月22日05時29分左右發送了位置,事發時航速為4.6節(海浬/小時)。

 

 

另據澎湃新聞報道,廣州瀝心沙大橋被撞瞬間監控曝光,直升機在現場救援。

 

接到險情報告後,交通運輸部南海救助局組織廣州救助基地、深圳救助基地25名救助人員及專業救助裝備前往現場救助。

截至22日上午10時,南海救助局已先後從廣州救助基地3批次派出16名應急救助隊員,隨2輛應急救助車、1輛救助指揮車趕赴現場,隨車攜帶有專業潛水設備、專業水下搜尋設備。

此外,還從深圳救助基地派出高速救助艇「南海救321」及9名隨艇應急救助隊員趕赴現場增援。

圖自@北京青年報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