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喆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內地《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眾號「俠客島」(ID:xiake_island)27日指,美國決心要在貿易戰外開闢「第二戰場」。

美國總統特朗普8月23日召開相關會議,與國會議員和內閣官員討論《外國投資風險審查更新法案》。作為國防授權法案的一部分,該法案要求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更嚴格審查外資收購美國公司。

新增的內容,包括延長CFIUS審查期限,從原來的30天延長至45天,「特殊情況」下的調查期限還可以再延長15天;同時強製書面申報,即如果一項交易導致某外國政府(直接或間接)擁有「重大權益」的外國人,收購美國企業的「重大權益」,各方須在交割前不超過45天提交一份書面聲明。 (俠客島註:如某企業/個人是被其所在國的政府控制,該企業和個人在收購美國企業時,各方需提交書面聲明)

聯想到過去一年,美國政府多次以國安為名,叫停中資背景企業收購美國公司,這變化無疑有明確指向性。

會上特朗普雖未將法案直指中國,但湯姆卡頓、盧比奧等國會議員均將矛頭直指中國,稱「該法案為解決中國所構成的國家安全威脅邁出重要一步」。幾段發言很有意味:

外國投資國家安全審查是什麼?美國為什麼拿起這個武器?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態勢,中國應該怎麼辦?弄清楚這些問題,或許有助於我們在貿易戰的關頭,更好地應對一系列挑戰。

雙刃劍

簡而言之,外國投資是國際經濟往來中的一種經濟現象,它們對東道國經濟發展和國際化程度有巨大推動作用。但由於外資可能帶來技術外流、產業被外國企業壟斷,甚至對國家構成安全威脅,因此,各國基本都建立外國投資國家安全審查制度。

這制度本質上是一把雙刃劍,「缺位」可能威脅到國家安全,「越位」則可能影響國際資本流動和投資貿易便利化的大趨勢。因此,尋找「對外開放」和「國家安全」的平衡點,是大國外資國家安全審查制度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從一定程度上講,外資國家安全審查制度是一國外資管理的底線,一般情況下行政管理部門都不願意觸發審查。但隨著特朗普政府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美歐等國對外資國家安全審查有強化趨勢。

從歷史上來看,美國是最早建立外資國家安全審查制度的國家。其制度在立法體系、程序方面都較完善,成為世界各國效仿的法律制度模板。

二戰後,美國主要有三部較重要的外資國家安全審查法律。一是1988年美國通過的《1950年國防生產法案》,將最初的審查決策權及調查職責,轉交給CFIUS。其背景主要是應對日本、德國等在美國兼併企業的高潮。最典型的是1987年日本富士通公司企圖購買仙童半導體公司80%股份,由於仙童半導體公司負責為美國國防部門生產電腦晶片,該跨國併購引起美國國防部門強烈反對。

二是1992美國通過的《伯德修正案》。今次修正案增加兩條提起國家安全審查制度的可能性。第一,提出併購的企業,是其所在國的國有企業或者受到外國政府控制;第二,該跨國併購可能導致在美國從事州際貿易的人受到控制,從而影響美國國家安全。

三,發生美國9.11事件後,2007年通過的《2007年外國投資與國家安全法》。該法案旨在加強CFIUS對於跨國併購安全審查的力度,對「國家安全」界定擴大化,從傳統國防產業擴大到港口、電信及石油等。

客觀說,在這三個階段,美國並未將矛頭直指中國,彼時,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在美國的併購審查有相當數量,而美國總統直接對中企在美併購行使否決權的案例也只有三項。

 

「敏感主體」

該法案在國會中研議多年,但一直未得到大規模推動,直到特朗普上台後「大刀闊斧」才加速通過,並被列入國防授權法。

無疑,對於中國來說,今次《外國投資風險審查更新法案》具有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意義。

首先是新的冷戰思維。面對「東昇西降」的發展趨勢,美國特朗普政府打著「美國優先」的旗號,沒有從自身的體制機制中找原因,而將中國作為美國全方位和全球性的戰略競爭對手。其目的,就是要把中國變成另一個蘇聯,進而團結西方國家,盡最大努力遏制中國的崛起、孤立中國。

其次是新審查權限。美國白宮官員特別強調,要增強CFIUS的權限,讓他們能更佳處理相關事件。事實的確如此,新法案規定設立CFIUS基金,自2019年至2023年每一財年提供2000萬美元資金;

同時,法案給予CFIUS更大權限,確定了四種新型的「受管轄交易」,將「新興和基礎技術」劃入「關鍵技術」的定義範疇中,規定了外國投資委對書面申報作出回复的期限,延長了外國投資委的審查期限,允許提交(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委託提交)書面聲明,規定外國投資委有權收取申報費用,並確立識別無需申報交易的流程。 CFIUS在規範外國投資敏感科技,尤其是與軍事相關的敏感科技方面,可以加強審議。

再次是新的重點審查國家,中國屬「敏感外國投資主體」,更新法案的加強報告要求,商務部長每兩年(至2026年)應向國會和外國投資委,提交一份關於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報告,包括對對外直接投資總體狀況說明和按金額、NAICS代碼、類別和政府控制情況分類提供的明細。報告還應包括對中國投資模式以及這些模式與「中國製造2025計劃」匹配程度的分析,並確認對全面收集中國投資信息的任何限制。

最後是新的「管轄國際化」趨勢。美國作為唯一的全球超級大國,法律管轄全球化、「長臂管轄」特點突出。新法案在國家安全審查領域,已從原先的「屬地原則」過渡到「效果主義」,針對在美國實施跨境併購、影響在美境內企業實際控制方變化的審查進一步突出。另外,法案規定要加強與盟友的信息共享。 CFIUS在基於國家安全目的及遵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向美國內政府機構或美國盟友或合作夥伴國的政府機構披露信息的能力增強。

如何應對

無疑,投資戰已正式成為美國在中美貿易戰外開闢的「第二戰場」,「國家安全」也再次成為美國實施保護主義的藉口。那麼,在此情況下,中國該怎麼辦呢?

答案很簡答,還是兩條成功經驗不動搖: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早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主旨演講上,習近平主席就指出「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也正是在博鰲,習主席在投資方面向世界作出了莊嚴的承諾,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和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

今年,中國政府推出2018版中國的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限制性條目壓減24%,大幅放寬金融等服務業、汽車等製造業外資股比限制。今年上半年外資投資數據也證明了效果,實際使用外資683.2億美元,同比增長4.1%,美國在華實際投資金額同比增長29.1%。

不可否認,「國家安全」是經濟安全的底線,但絕對不是藉口。正常的外國投資國家安全審查可以理解,但必須明確,濫用安全審查必然會阻礙正常的全球經濟秩序,損害投資國以及東道國的利益,破壞國與國間的商業信任。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週年座談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說,共建「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倡議,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是開放包容進程,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者「中國俱樂部」;是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遊戲,只要各國有意願,我們都歡迎。

這也是中國利用外資積極而開放的態度。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27-08-2018

1.在北京,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27日(星期一)接見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所率領的香港紀律部隊文化交流團。韓正表示,交流團今年已第6次舉行,每次均得到中央高度重視,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往亦曾兩次會見交流團並發表講話,表明中央對香港紀律部隊一貫高度重視,厚愛有加。他又讚交流團今年主題「改革開放」選得很好,充分表明香港紀律部隊的國家意識、愛國精神。李家超向韓正表達謝意,指對方在繁忙中抽時間接見,支持及肯定紀律部隊的工作。

2.香港油麻地一幢大廈電錶房27日(星期一)發生火警,5人不適送院。三男兩女住客中,包括一名男嬰,懷疑吸入濃煙不適,由救護車送往醫院治理。事發27日(星期一)下午2時多,位於文蔚街文苑樓中座樓上一個電錶房火警,消防到場動用一條喉及派出一隊煙帽隊灌救,將火救熄,居民疏散到地下,消防正調查火警原因。

3.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辦第十屆美酒佳餚巡禮,於10月25日至28日在中環海濱舉行,規模歷來最大,設有約450個攤位,較去年增逾一成。香港旅發局預計,今次活動入場人次達14萬至14.5萬,與去年相若,其中一成為海外旅客。他又認為,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通車,不會令活動入場人次增加。

4.港府建議明年開設兩條渡輪航線。新增的循環線往來啟德、紅磡、尖東、中環及西九龍,預計明年九月啟航,一星期七天營運,周一至周六最少22班船,周日最少19班。另外,政府亦建議明年2月恢復中環往來紅磡渡輪服務。該航線於2011年停航,署方要求新營辦商每天最少開出17班船,每程不可以多於20分鐘。香港運輸署表示,計劃開設的維港內循環線服務,是回應坊間提出,引入「水上的士」,提高維港活力的建議。當局邀請有興趣營運人士,9月27日中午前提交意向書。

5.繼澳洲後,日本政府亦計劃以安全保障為由,禁止中國通訊設備製造商華為及中興通訊,參與當地5G網絡建設。日本《產經新聞》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美國及澳洲早前先後對兩間公司下禁令,東京當局認為應與其他國家保持同一步伐,探討利用規章限制政府採購設備時,將華為及中興排除在招標對象之外。


「出事嫁嘛!」農曆七月盂蘭節,香港消防處趁熱鬧製作「洗腦歌」MV,出動香港藝人羅蘭姐,教導網民如何在緊急關頭,為病發者進行心外壓,及使用自動心臟除顫器(AED機)急救,增加存活率,短片上載一星期已吸引逾7萬個點擊率,不少網民大讚生動、實用。

伴隨著鬼片必備的詭異音樂,一個外賣員領著外賣站在一棟樓外,他拿出外賣單,只見上面寫著:「此地址樓層有靈體,外賣員不要走後樓梯,最好念經及帶護身符前來,免得遭遇麻煩!」

外賣員搭電梯上樓,出電梯的一剎那,電梯出現一個老婦,一臉陰森站在他背後……

這位婦人,正是飾演「龍婆」演至深入民心的香港甘草演員羅蘭。

看到她的臉,再加上陰森的背景音樂,外賣員被周圍詭異的氣氛感染,開始尋找點外賣的房間:9413。

正當他心臟砰砰跳時,老婦悄無聲息地跟上,然後,拍拍他肩:「後生仔」……

你肯定想不到,這段是香港消防處8月19日發表的急救宣傳片。

香港消防處也是會玩,在外賣員被大媽嚇到心臟病發倒地不起後,背景音樂一換,畫風突變。

只見羅蘭對著倒地的外賣員一臉無辜:我只是想提醒你9413室走過頭……

她開始打急救電話,並抓住一個路過的藍衣人幫忙救人。

看到外賣員口吐白沫,藍衣人拒絕人工呼吸。羅蘭表示,救人不一定要用嘴,用手就行了!

「MUSIC!」音樂響起,羅蘭開始跳起舞:

「左手,右手,直手擺在心口;

深度,深度,5CM的深度;

速度,速度,一秒兩下的速度。」

介紹完心臟按壓的要訣後,又有小朋友帶著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

「開機,貼pad,快快AED電擊;

舉高,雙手,擊活人心的時候;

shock!」

 

外賣員獲救,睜眼看到一個藍衣人救了自己,接受採訪的時說,是藍色外星人救的!

原來,這個藍衣人正是香港消防處派發的傳單中的藍色小人:

他表示,我不是外星人,我叫任何人,任何人都可以救人!

 

最後片尾打出一行字:「如有雷同,請即救人!」

4分鐘片段清楚交代急救法

短片由香港消防處的救護人員一手包辦,從第一次開會商討到完成剪片,大約花了四個星期,僅四分鐘即把心肺復甦法(CPR)和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的使用方法交代得非常清楚,再加上洗腦歌曲和驚喜劇情,短時間引起公眾關注,YouTube片已吸引逾7萬多人次觀看,香港各大媒體也有報道。

網民大讚實用有創意

不少香港網民都大讚:「這段宣傳片是消防處救護員一手包辦的,好有創意」、「我先是嚇死,後來笑死了」、「我竟然看完了」、「腦已洗」、「好鬼畜」……

內地網友看完,也被香港消防處的創意和心思深深折服:「這樣確實有利於推廣急救知識」……但也有網民指出,「無急救證書亂用CPR可能會治死人」,因此,對CPR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加一些相關培訓課程進行學習。

港消防處:急救慢一分鐘 存活率可減一成

香港消防處資料顯示,對拯救突發心臟停頓的患者,每遲一分鐘為其進行除顫電擊,存活率便會減少7%至10%。因此,越早為他們進行除顫器急救,越能提升生存機會。

香港消防處為進一步推廣心臟病急救法,更向公眾免費提供相關課程,教導公眾如何使用除顫器,以便心臟病患者病發時,附近的人可及時進行急救,從而提升突發心臟病患者的存活率。

 

 

 


香港飛躍成國際大都會,與昔日的輝煌工業發展密不可分,既是全球重要製造業中心,也一度帶動內地經濟騰飛及人才發展。在經濟轉型下,香港工業仍繼續以優良品質及創新發展路向,為粵港澳大灣區開拓新機遇。

與香港工業總會合作的大型紀錄片《香港工業正能量》,攝製隊的足跡踏遍多個城市,訪問了六十多間港資企業,以探討香港百年工業蛻變,到底會為大灣區發展帶來甚麼新啟示?

監製:莊源豐

第二十四集:香港珠寶設計業

香港的珠寶首飾以獨到設計、精湛手工及相宜的價格在國際市場備受歡迎。作為全港珠寶業界首兩間通過ISO9001標準認證的港資公司之一,為長遠業務發展,不惜長時間反覆研究及評估,尋找企業升級轉型之路,最終從「自然」中找到靈感,創立珠寶設計品牌AQUEEN,成功關鍵是甚麼?

鳴謝:榮昌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一個月內發生第二宗買演唱會門票被斬傷的案件,一名58歲持雙程證的內地男子,在香港柴灣道238號青年廣場外,排隊輪候演唱會門票期間,被兩名男子用刀襲擊受傷,需送院治理,香港警方正調查案件起因。

遇襲的內地男子自18日起排隊,計劃購買9月4日開售的劉德華演唱會門票,並位列第二。事發於8月26日凌晨四點多,他睡覺期間被人用刀襲擊,手臂及耳朵中刀受傷,現場遺下血跡,警方調查後列作傷人案,由香港東區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

劉德華就排隊買票傷人案拍片回應,表示事件令他「心很不舒服」。(網上截圖)

藝人劉德華拍片回應事件,哽咽表示為此感不開心,呼籲警方多加巡邏。

黃牛飛炒至3萬

有「炒飛」網站顯示,劉德華原價港幣980元的門票,最貴被炒至2000元起,部分有人標價逾3萬元。

排隊撲飛遇襲一個月兩宗

一名26歲男子8月初,在紅磡環海街黃埔花園通利琴行門外,排隊購買新加坡歌手林俊傑演唱會門票時,遭兩人以牛肉刀襲擊,男子左手手背受傷。


程鶴麟  資深電視人

最近微信朋友圈在傳一組「香港之最」,曰:樓價世界第一,住宅租金世界第一,居住面積最小世界第一,人口壽命最長世界第一。

住房面積小,人口壽命長,這會不會是因為房屋小就愛往外跑呢?行山啦、跑山啦,長此以往身體就健康了?白居易說:「庭小同蝸舍,門閒稱雀羅。」房屋小就不會在家裡大宴賓客吃肉喝酒唱歌,住宅就是純粹的住宅,不兼任酒樓歌廳。

反過來說,房屋太大太舒適,會使人整天流連於大宅裡,繾綣於被窩中,隔三差五酒會舞會,反而不利於健康?

港人居住空間狹窄是事實。2017年底港府統計處發表《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稱港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為161呎(約合15平方米)。香港有媒體報導說,台灣人均居住面積是香港的3倍;新加坡平均為323呎,上海平均為194呎,都比香港大。

居住面積當然大一些好,但是若以最低限度來說,人均15平米夠不夠住呢?有人認為夠。

2017年3月份,「香港討論區」網站曾有網友發言說:「我其實覺得一對 couple(夫妻)300 呎(實用)就足夠,四口子就兩房加個廳,450呎左右就差唔多(差不多)。住house其實好煩,屋大就要買嘢(東西)裝飾,又要左騰右騰(走來走去)。本人少少宅,四個人住3xx呎都ok,係逼dd(是逼仄一點),但(可以)接受到。」

人均15平米,那麼一對夫妻就住30平米,不錯了;若夫妻加上兩個孩子,住60平米,不要太理想了。

住宅用來棲身而不是用來唱戲,擺得下一張床,可以做飯吃飯,有地方洗澡,足矣。就算你有30平米大房間,擺一張20平米大床,你一個人躺下去能夠佔用的其實就是一張單人床兩平米的位置而已,如果你不在床上打滾的話。

整體而言,香港是個中產階級社會,多數人屬於小康,人們務實勤勞,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蝸居而不怨。

2017年7月日本厚生勞動省發表2016年「全球男女平均壽命統計」,香港男性平均壽命81.32歲,女性高達87.34歲,再次蟬聯全球男女「最長壽」地區。

唐朝詩人劉禹錫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


24-08-2018

1.截至8月24日下午六點,香港本地感染登革熱個案增至24宗,是有紀錄以來新高。消息指,新增個案患者住長洲。至於另外最新確診的四名患者,其中兩名夫婦住長洲,另外一人曾到過長洲。香港署理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徐德義相信,仍會有新增個案,但未有回應是否會封島,當局會在長洲及黃大仙的獅子山公園,進行超過一個月密集式滅蚊。

2.香港入境處搗破一個假結婚集團,拘捕54名香港居民及32名內地居民,其中數人已被判囚11至18個月。集團透過報紙及網上平台,以金錢招攬香港年輕人與內地居民假結婚,再協助他們利用探親簽證來港工作或申請單程證。香港入境處指,集團活躍超過四年,涉及金額超過五百萬人民幣,共拘捕86人,包括三名香港人的骨幹成員。香港入境處又指,部分內地人取得簽證或假結婚後便失去蹤影,有機會影響相關年輕人的婚姻紀錄,會加強網上巡查,有需要時會要「放蛇」(釣魚)執法。

3.香港空氣質素欠佳,多區的空氣質素健康風險達到最高的「嚴重」水平。香港環保署表示,本港受背景污染較高的氣團影響,加上微弱風勢,不利污染物擴散。截至下午六時,中環、中西區、荃灣、元朗、屯門、觀塘、深水埗、旺角、葵涌、東涌的一般監測站,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錄得最高的10+,健康風險屬於「嚴重」。

4.第四次滬港合作會議在香港舉行,香港與上海政府代表會後,就六大範疇簽訂合作協議。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率團來港的上海巿市長應勇,出席簽訂合作協議儀式,就法律、教育、商貿等範疇,簽訂15份合作協議。雙方簽署後午宴,多名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及香港立法會議員出席。

5.香港特區政府委任全國政協委員容永祺出任考試及評核局主席,為期三年,下月一日起生效,接替現任主席陳仲尼,政府同時委任大華國際集團執行董事李曠怡擔任新委員。

6.香港體操石偉雄在雅加達亞運奪跳馬金牌,成功衛冕,亦為中國香港隊拿下今屆亞運第2金。另外,中國香港隊8月24日在亞運賽艇項目增添一銀兩銅。


香港各區空氣質素健康指數8月24日連續第三天錄得高風險,全部空氣監測站健康指數風險級別,達7至10的高至甚高水平,其中屯門達10+的嚴重水平。香港環保署預料,下星期初風勢增強前,香港的空氣污染仍會維持較高水平。

香港環保署解釋,24日早上起錄得較正常為高的二氧化氮水平,令本港受背景污染較高的氣團影響, 加上微弱風勢不利污染物擴散,導致錄得較高的空氣污染水平。另外日間陽光有利光化煙霧現象,令臭氧及微細懸浮粒子,在珠江三角洲區域內迅速形成。

環保署建議兒童、長者及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盡量減少或避免體力消耗及戶外活動,一般市民應減少或盡量減少戶外體力消耗,及減少在戶外逗留的時間,特別在交通繁忙的地方。


中國香港隊8月24日在亞運賽艇項目增添一銀兩銅。

趙顯臻在男子輕量級單人艇決賽A,做出7分14秒16的成績,僅次於南韓選手得銀牌。李嘉文則在女子輕量級單人艇決賽A摘銅。

另一獎牌來自男子輕量級八人艇,由周義評、張銘恆、林新棟、梁俊碩、廖賡裕、鄧超萌、黃柏恩、黃偉健、袁潤林組成的中國香港隊,先於周三的男子輕量級8人艇初賽,以6分18.39小組第2名晉級決賽,8月24日決賽時,港隊於6名對手排第5線,最終以6分14.46,較初賽快近4秒下力壓韓國、越南和印度贏得銅牌。

總結中國香港的賽艇隊,以1銀2銅完成今屆雅加達亞運所有賽事。

 

趙顯臻在男子輕量級單人艇項目取得銀牌。(港協暨奧委會)
李嘉文在女子輕量級單人艇項目取得銅牌。(港協暨奧委會)
中國香港的賽艇隊成績理想,一眾運動員合照。
中國香港的賽艇隊成績理想,一眾運動員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