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8-2018

1.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本港機電署15日確認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安全良好,可以在下月下旬通車,投入服務。

2.香港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引述消息透露,港府已與港鐵就廣深港高鐵營運協議訂立初步框架,港鐵會按路段所覆蓋的比例,攤分四至八成的車票收入,另外港鐵還可收取香港段西九龍站內其他商務收益。政府又會為港鐵營運高鐵的開支及收入設上下限的條款,港鐵收入一旦超過指定比例,多賺到的錢要分八成給港府,但萬一虧損超出協議預設的水平,則會透過由政府全資持有的九鐵公司補貼。

3.有香港立法會議員公開一批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一星期前左右拍攝的相片及影片,顯示隧道多處漏水,包括城門至大連排段隧道、南昌站、米埔隧道、西九龍總站等,相信與早期勘探出現問題有關。港鐵表示隧道及車站有滲水是正常情況,不會影響高鐵運作。港鐵又宣布,將於九月一日及九月三日舉行西九總站開放日,本月二十五日起派發門票。

4.國務院新聞辦8月16日公布,合資格的港澳台的內地居民9月1日起,可申領內地居住證。新安排下,成功領取內地居住證的港澳台人士可擁有內地身份證號碼,享受與內地居民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務及便利,包括就業、社保、醫療服務等,購買機票、火車票會更方便。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形容新措施具突破性,更方便港人到內地工作和居住,她代表香港市民就中央對港人的關懷表示感激。港府駐內地各省市的辦事處,會加強向當地港人宣傳有關新措施。

5.本港單日內出現四宗登革熱個案,感染源頭都在香港,香港食環署派人滅蚊。香港食物及衞生局表示不排除再出現本地登革熱個案,將於全港加強滅蚊,防止登革熱成為風土病。

6.在北京,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表示,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打着言論自由的旗號,宣揚港獨主張,是公然違反基本法。至於一些外國的記者會為港獨組織提供宣傳平台,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及領土完整,認為是不可接受。

7.涉及港深兩地的一個跨境犯罪集團,早前疑非法禁錮及勒索港商,被控串謀詐騙的黃桂芬,15日(星期三)提堂後獲准以100萬港元保釋外出,當晚在油麻地從高處墮下死亡,他一名涉案在逃的同姓親屬,星期四早上涉嫌「串謀詐騙」及「串謀非法禁錮」被捕。

8.解放軍駐港部隊在位於尖沙咀的槍會山軍營舉行捐血活動。今次為駐港部隊自98年來的第二十一次捐血活動,450名官兵參加,女軍人佔15人。他們需先經過駐港部隊醫療部門檢查身體和血液,才可捐血,合共捐血約18萬毫升。

9.新西蘭政府通過《海外投資修訂法案》,限制大部分外國人購買新西蘭的現樓,以遏止房價飇升,料兩個月內生效。有報告去年指出,新西蘭是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國家。


港元匯價再度觸發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融管理局8月16日在紐約匯市,繼續承接港元沽盤,買入50.24億港元及沽美元,並於在8月15日一天內連續兩次出手捍衛聯繫匯率制度,合計買入45.14億港元,近日的多次承接,令8月17日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減至大約926億港元。

香港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表示,近日港元資金需求下降,港美息差再度擴大,加上大型招股活動完結後,有部分招股所得資金流出香港等因素,導致15日港元匯率轉弱並再觸發「弱方兌換保證」。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認為,不必擔心港元匯率會否出問題,指香港金管局的外匯儲備佔GDP比重非常高,金管局完全有能力買入市場上流通的所有的港幣,「甚至可以買好幾趟」。他又表示,一直相信香港金管局有能力維持港幣兌美元的匯率保持在區間內。

有市場人士認為,美元近期持續強勢,使美國以外地區資金承壓,加上預計2018年美聯儲還將有一至兩次加息,港元仍會持續受壓,料香港金管局會繼續出手,情況或會持續至2019年上半年。

中銀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稱,2018年以來港元持續承壓,主要受港美拆息息差長期存在影響,儘管香港因聯繫匯率制度,會跟隨美聯儲的節奏加息,但是港元的市場利率長期保持在低位,導致與美元利率的套利交易不斷。

港元匯價繼續在7.85港元兌1美元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附近。

連同金管局周三多次承接的港元沽盤,金管局合共買入近168億港元。


國務院新聞辦8月16日公布,合資格的港澳台的內地居民由9月1日起,可申領內地居住證。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形容新措施具突破性,更方便港人到內地工作和居住,她代表香港市民就中央對港人的關懷表示感激。港府駐內地各省市的辦事處,會加強向當地港人宣傳有關新措施。

香港目前有約50萬人在廣東省居住,新安排下,成功領取內地居住證的港澳台人士可擁有內地身份證號碼,享受與內地居民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務及便利,包括就業、社保、醫療服務等,購買機票、火車票會更方便。申請資格包括,到內地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港澳台居民,持有效的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五年期台灣居民來往大陸的通行證,即可到當地公安機關申請,辦理港澳台居民居住證。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容許港人申請內地居住證是突破性安排,相信可以回應到在內地生活香港人的訴求。


都市生活壓力大,部分港人喜歡利用香薰精油按摩或浸浴,幫助放鬆,以薰衣草、甜橙、尤加利等款式都較受歡迎。但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發現,30款每瓶售價由55港元至340港元不等的香薰精油樣本中,所有樣本都有致敏物,兩款樣本更含有七種致敏物,可能會刺激皮膚、眼睛,引起不適或紅腫等。

致敏物中,全部樣本都含有用作生產油漆的溶劑檸檬烯,一半樣本含有最易引起過敏的檸檬醛,12個樣本驗出甲苯,長期吸入受甲苯污染的空氣,會刺激上呼吸道和眼睛,甚至可影響中樞神經。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黃鳳嫺指,消費者往往難以知悉自己的敏感源,建議皮膚容易敏感的消費者,使用香薰精油前先做致敏檢測,一旦發現有過敏,應避免繼續用。

全部測試樣本致敏物含量超標

消委會又發現,全部樣本的致敏物含量,都高於歐盟化妝品規例規定,按當地標準,需在標籤上標示致敏物成分。但九成測試樣本的生產商,未有在標籤上標示致敏物成分,部分即使有寫,也跟測試結果有出入,認為情況不理想,促請代理商提供齊全資訊。

消委會倡避免食用香薰精油

三十款樣本中,只有一半樣本有提及稀釋方法,而其中一款標示可用於「膳食用途」的薰衣草精油樣本,亦沒有詳細解釋食用方法,消委會呼籲消費者不應隨便將聲稱香薰精油作調味料之用,食用時分量亦不宜過多,以免有不適反應。


15-08-2018

1.香港民航處證實,航空交通管理系統周一下午一度故障六分鐘,期間延遲放行離境航班,要轉用備用系統,但強調沒對航空安全構成影響。現時使用的空管系統前年年底起啟用,航班數據處理器去年四月亦曾發生故障,當時要轉用後備系統,離境航班曾延誤約十五分鐘。

2.香港灣仔區議會15日(星期三)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沙中綫會展站沉降事宜。港鐵代表指,會展站有50個公共設施附近的監測點,錄得沉降幅度超出預設指標,而香港路政署表示11日(上周六)已實地視察會展站地盤,認為沒有明顯造成結構安全。

3.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早前在外國記者會發表演說。在北京,港澳辦主任張曉明點名批評陳浩天,明目張膽宣揚「港獨」主張,違反《基本法》及香港刑事法律的煽動罪,事件反映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有不足,他又指,在涉及分裂國家、大是大非原則問題上,香港主流民意並不含糊,應該考慮是否就《基本法》23條立法。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回應,指維護國家安全是行政長官的憲制責任,但幾時立法要看條件及整體社會情況。

4.港人鄧龍威18年前在菲律賓捲入販毒案,被判囚終身,案件進入最終上訴程序,提交上訴書期限屆滿,家人在多名香港立法會議員協助下,成功索取他18年前的入境紀錄,希望證明清白。香港立法會議員謝偉俊指,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3日(星期一)去信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後一天,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由菲律賓移民局取得有關紀錄。


不少自由行旅客會透過旅行社預訂景點門票或活動套票,但部分個案出發後問題多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今年首七個月接獲12宗投訴,涉及旅行社代售外遊體驗活動及景點門票貨不對辦。

 

導賞團無登記人資料

有投訴人以旅行社手機程式,預訂一個韓國導賞團活動,抵達後導遊發現名單中沒有她們的資料。投訴人致電回港與旅行社交涉,獲告知她們預訂的車未到,她們再等半小時後追問旅行社,旅行社聲稱導賞團已經出發。

旅行社售過期美術展門票

另一個投訴人原訂報名參加,列明由華語導遊帶領的曼谷市內一天團,最後導遊卻全程以英語導賞,陪同的家人完全聽不懂。亦有投訴人於旅遊網,購買澳門立體美術展的門票,收據列明限期至去年底,結果投訴人11月中參觀時,發現展覽已於11月初結束。

香港消委會提醒市民,付款前要先查核出售門票的旅行社是否屬持牌旅行社,消費者亦應先瀏覽景點或展覽的官方網站了解最新資訊,一旦在外地使用服務遇到困難,應立即聯絡代售旅行社,並妥善保存溝通及單據等紀錄,方便追討。消委會亦促請負責中介旅行社改善售後服務。


港人鄧龍威18年前在菲律賓菲律賓捲入販毒案,被判囚終身,案件進入最終上訴程序,須於15日或以前提交新證據。香港立法會議員謝偉俊透露,已從菲律賓移民局,取得鄧龍威當年6月19日的菲律賓官方入境紀錄。

菲律賓當地法庭文件披露,菲律賓警員曾在法庭聲稱2000年6月1日起,於馬尼拉監視鄧龍威12天,但鄧稱6月19日才入境菲律賓,認為6月初不可能「被菲律賓警方監視」,懷疑菲警有虛構證供之嫌或認錯人。「鄧龍威事件關注組」及立法會議員謝偉俊曾就此促請港府,盡快提供當年鄧的出境紀錄,以取得不在場證明,進行終極上訴。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3日曾致函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請對方親自關注有關事件。信中提及特區政府重視在外遇事港人提供協助,並希望菲律賓當局盡快處理早前由立法會議員謝偉俊提出的要求,索取鄧龍威的菲律賓出入境紀錄。至於香港保安局回覆稱,鄧於2000年6月出入境紀錄超過十年保存期限,已被刪除,故無法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