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2018

1.俗稱「四電一腦」的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8月1日(星期三)起實施。電器入口商要就「四電一腦」,即洗衣機、雪櫃、冷氣機、電視機和電腦等八種產品,向香港特區政府支付15至165元循環再造費。當市民購買新電器時,銷售商必須為顧客提供除舊服務,並在收據上附上循環再造徵費的字句,和提供循環再造標籤。新規例下,回收商最快會在市民購買電器後三天上門搬走舊電器。

2.繼輕鐵天榮站,港鐵透露,輕鐵屯門泳池站自去年底亦出現沉降,幅度維持香港屋宇署沿用的20毫米沉降指標內,港鐵表示,會持續監察,若沉降達停工指標,會按既定機制要求發展商,暫停相關鐵路保護區內的工程。

3.香港警方8月1日(星期三)起推行六個月試驗計劃,以手提攝錄機協助蒐證下,打擊阻塞道路的違例車輛。警方指為免減低阻嚇力,執法前不會預告,至於攝錄的片段,會按《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在司機繳交罰款即時銷毀。

4.屯門置樂花園7月31日(星期二)晚發生警員開槍案,香港警方調查一宗刑事毀壞案期間,有人駕駛私家車駛向警員的方向,有警長開兩槍阻止,其中一名有黑社會背景的中槍男子逃脫後,自行到元朗博愛醫院求醫被捕,車上另一名男子仍在逃,至於開槍的警員則擦傷送院。警方8月1日(星期三)在案發現場繼續搜證,不排除案件與生意糾紛有關。

屯門警區刑事署理警司殷晃偉交代案件。

5.彭博通訊社引述知情人士指,美國政府計劃加強向北京施壓,將原本計劃對額外的2000億美元中國貨加徵一成關稅,調高至兩成半,最快九月實施。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指,美方的施壓及訛詐不會起到作用,重申中方立場非常堅定及明確,如果美方採取進一步升級舉動,中方必然會予以反制。耿爽指,中方始終主張通過對話協商,處理中美間的貿易磨擦問題,但強調對話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及平等基礎、規則及信用之上,單方面的威脅及施壓只會適得其反。至於美國向160億美元中國貨品,徵稅的第二輪措施,將於本星期開始實施。

6.墨西哥航空一架E190型客機,當地時間7月31日下午四時許,從北部杜蘭戈州一個機場起飛後不久失事及起火,機上103人全部生還,其中最少49人受傷,大部分人輕傷,其中兩人情況嚴重,包括一名嚴重燒傷的機師。據報,客機起飛時天氣惡劣,除有冰雹,更遇上強陣風,懷疑因此令飛機失速。


香港政府檔案處網站8月1日,上載70張 70年代中期彌敦道建築物和街景的珍貴照片,讓香港市民懷緬香港歷史。政府檔案處發言人希望照片,能喚起市民對彌敦道的集體回憶,並透過照片推動市民欣賞歷史檔案。

該批由香港地政總署移交的照片,記錄了1970年代興建太子站至尖沙咀站地下鐵路時,建築工地的路面情況。當年一些地標建築物,及那些越來越少人提起的家傳戶曉名字,如普慶戲院、「泰林」、「平霸」重現,市民閱覽照片時,可不妨比較現時與1970年代彌敦道的今昔經濟面貌。

位於香港九龍的彌敦道建成逾150年,連接旺角與尖沙咀兩大主要商業區,以港督彌敦爵士命名,為九龍油尖旺區的骨幹道路。彌敦道早於1860年夏季起由英軍工兵修建,最初命名為羅便臣道,後來前香港總督彌敦爵士主張發展九龍半島,方便發展前九廣鐵路英段,決定擴闊及延長彌敦道為一條主要大道。由於當年九龍半島人煙稀少,此舉一度被譏為「彌敦的蠢事」,結果歷史證明其遠見。

1976至1980年的彌敦道,泰林電器早已成為歷史。
70年代的彌敦道,屹立著不少耳熟能詳的商店品牌,包括平霸電器。
1976至1980年的彌敦道普慶戲院,位於彌敦道380號。普慶戲院自20世紀30年代,至21世紀初結業為止,曾多次重建,1987年10月普慶戲院拆卸改建成逸東酒店及普慶廣場,普慶戲院改建後,仍於普慶廣場內以迷你戲院形式繼續營運,至2000年代初香港電影市道式微時結業。
攝於1976至1980年的彌敦道,可辨別出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九龍堂(左)和普慶戲院(右)。

墨西哥航空一架客機當地時間7月31日下午四時許,從北部杜蘭戈州一個機場起飛後不久失事,機上103人全部生還,其中最少49人受傷,兩人情況嚴重,包括一名機師。

事發後機上大部分人自行離開機艙,墜毀的客機屬於巴西製的E190客機,機齡約十年,原訂由墨西哥杜蘭戈州飛往墨西哥城,但起飛不久後,在機場跑道末端一片草地墜毀及起火,現場冒出大量濃煙。

初步相信,客機在風雨天氣下起飛,但受強風影響失速,導致飛機墜落地面,事故原因仍有待進一步調查。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30日重申單邊主義和經濟霸權不可接受,但「中方對話談判的大門始終敞開」,彭博社7月31日引述兩名知情人士消息稱,美國和中國正試圖重啟談判,避免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間爆發全面貿易戰。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兩國官員稱,有關磋商仍屬於非常初步。

匿名消息人士稱,美國財政部長姆欽與中方代表正「私下接觸」,尋求重啟談判的途徑,但會談形式、具體時間及相關議題未定。雙方主要人物都同意,需要進行更多接觸。

據悉,雙方都認為對方應該先為談判作表示,中國早前已初步提議,主要涉及購買更多美國商品,但被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做得不夠為由拒絕。另外,美國亦要求中國從根本上,廢除推動中國變為經濟強國的工業政策。

受消息影響,美國股市上升,美國國債收益率小幅走高,美元回吐漲幅,離岸人民幣止跌回升。

美國向中國商品徵收500億美元關稅中的第二波,原定最早於周三(8月1日)開始生效,美國可能對另外16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中方則表示將「奉陪到底」。

雙方迄今舉行三輪正式會談,首先是5月姆欽率團訪京;劉鶴隨後訪問華盛頓後,兩國發表一份聯合聲明,但在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訪華磋商細節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撕毀達成的協議。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7月23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回應美國財長姆欽關於「美方團隊願與中方討論」的言論稱,「關於中美開展經貿磋商問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已就此作出過正式回應我這裡只強調一句話:磋商的前提是信用」。

通訊社彭博稱,特朗普試圖關稅威脅削減美國貿易赤字的行為,已使他與中國、歐盟、日本等國發生衝突,擾亂金融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稱,可能破壞「多年來最強勁的經濟復甦」。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30日與英國外交大臣見記者時表示,今年以來,中美雙方就貿易問題進行過幾次磋商,也曾達成過很重要的共識,但美方並沒有承擔履行的義務。改革開放是中國的既定國策,通過對話而非對抗來處理貿易摩擦,是中方的一貫立場,也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中方對話談判的大門始終敞開,但對話必須建立在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之上,建立在規則的基礎之上,單方面威脅和施壓只會適得其反。

美國政府認為上周與歐盟達成的一項臨時貿易協議增加自身籌碼。歐美雙方同意通過世界貿易組織處理知識產權盜竊、政府施壓企業轉讓技術及國有工業營運,這些都是中國被指存在的貿易違規行為。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Lawrence Kudlow)上周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節目中表示,有了這份協議,中國的處境非常艱難,他認為中國正在被孤立。

不過,無論美國同歐洲取得什麼進展,都未能緩解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美國聲稱,中國強迫美國企業轉讓寶貴技術,利用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創造中國對美國的巨大貿易順差。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屯門置樂花園7月31日晚發生警員開槍案,香港警方調查一宗刑事毀壞案期間,有人駕駛私家車企圖撞向警方,有警長開兩槍阻止,其中一名中槍男子逃脫後,自行到元朗博愛醫院求醫被捕,車上另一名男子仍在逃,至於開槍的警員則擦傷送院。

屯門警區刑事署理警司殷晃偉交代案件。

24歲疑犯腿部受傷,懷疑逃走期間中槍,警方以刑事毀壞、瘋狂駕駛及襲警罪名把他拘捕,其後轉送屯門醫院扣查。警方事發後在青下村發現相信涉事的私家車,左方倒後鏡懷疑中槍破裂,車上有血跡。

案發於7月31日晚約九時十五分,警方接報在屯門青海圍調查一架貨車疑遭刑事毀壞期間,疑犯拒捕與警員糾纏,並登上私家車逃走,期間一度有意撞向追截警員,警長警告無效開兩槍,案中仍有一人在逃,警方不排除與生意糾紛有關。

 

 

 

 


31-07-2018

1. 今年上半年訪港旅客數字,較去年同期升超過一成,突破3000萬人次,過夜旅客升約6%,達1385萬人次,增長主要由內地訪港旅客帶動,增加達13%,超過2300萬人次;國際旅客上升2.6%,其中長途市場表現較佳,短途市場就因為持續面對鄰近國家競爭,按年下跌1.5%。公布數字的香港旅遊發展局表示,下半年會加強與廉航合作,爭取短途旅客訪港。另外因應高鐵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橋陸續開通,會趁機推廣香港。對於中美貿易戰持續,旅發局指美元若持續走強,對旅遊業一定有影響。

2. 有報道指,內地非自由行城市旅客,以團隊旅遊簽注來港時,無旅行社簽署「送關紙」亦可過關,變相可以自由行,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表示,港府未有改變入境政策,會向內地反映情況。另外,他又表示,政府會在年底至明年年初,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立法框架,規管人對人促銷電話及冷靜期。

3. 香港因應發生多宗嚴重巴士意外,而成立的專營巴士服務獨立檢討委員會,31日(星期二)召開第九節聽證會。九巴僱員工會表示,九成巴士司機都會打瞌睡,與工時長有關,亦無可避免,工會主席郭志誠稱,如果安裝監察裝置偵測司機狀況,會令車長承受很大壓力,批評這樣懲罰車長亦很不公道。另外,工會認為巴士公司為節省維修成本,拆除所有暖風除霞氣的裝置,會影響行車安全。

4. 香港警方8月1日起,會在全港各個交通阻塞黑點試行以攝錄方式,協助打擊阻路的違例車輛,為期六個月。針對的違例行為,包括違例在巴士、的士、小巴站停車、禁區上落客貨、非法進入黃格、U形掉頭等。車輛一旦被拍攝到違例,車輛可能被截停、即場發告票、或經香港運輸署確認司機資料後,一至兩個月內發出告票。

5. 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31日(星期二)公布,本港樓價連升27個月,並再創新高,今年上半年樓價累升逾一成。

6.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31日(星期二)公布最新特首及政府民望,其中香港特區政府民望較兩星期前下跌,不滿比率增加4個百分點至43%、滿意率則下跌6個百分點至32%,至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民望則變化不大。

7. 中美貿易關係緊張,開始影響內地七月的經濟活動增長,國家統計局周二公布,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6月的51.5跌至51.2,創五個月新低,數據略差於市場預期。交通銀行經濟學家劉學智認為,美國向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影響從開始呈現。

8. 國泰繼去年五月裁員600人後,《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國泰將會裁減海外業務員工。報道指,國泰曾發出內部通知,將重組海外業務,預計澳洲、美國及英國的員工最有可能受到影響,有員工已收到裁員通知。

9. 美國有傳媒引述當地官員指,情報機構發現,北韓有跡象正在首都平壤郊區的導彈組裝廠房,生產一至兩枚液態燃料洲際彈道導彈,射程覆蓋可遠至美國,意味著北韓仍繼續生產導彈。

衛星照片顯示,北韓平壤北部沙門洞的導彈組裝廠房中央,出現一架紅色的車,似乎與早前北韓運送導彈的車輛一致。

英國天空新聞 7月30日報道,印度近日處於季風降雨期,多個邦受大雨洪水淹浸,最少500多人死亡,巴特那邦一間醫院,洪水湧入深切治療部,病房中不難見到魚在游泳。

洪水肆虐 災情嚴重

印度的季風季節,雨水充沛,大雨和洪水已經造成嚴重災情,英國天空新聞報道,至少537人喪生,13人失蹤。全國26個邦中,西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馬哈拉施特拉)部分地區降雨量達99.3毫米,死亡人數最多,為139人,其次為喀拉拉邦有126人死亡,西孟加拉邦有116人死亡,北方邦有70死,古吉拉特邦有52死,阿薩姆34死。

分析師表示,由於仍在整理印度其他地區數據,實際死亡人數會更多,而且許多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死亡人數仍未上報,相信死亡數字會繼續上升。

印度數百萬人受災,房屋和農作物被摧毀,數十萬人逃往政府設立的救濟營地。

當地人遙望恆河。(英國天空新聞)

醫院ICU變身水族館

納蘭達醫學院醫院為巴特那邦的第二大公立醫院,大水幾乎快要浸上病床,人們趟過膝蓋深的水,醫療人員繼續救治750張病床的病人。

巴特那邦副首席部長特賈斯維亞達夫(Tejaswi Yadav)在社交網Twitter上寫道「納蘭達醫學院醫院是我們邦的第二大醫院,已經變成一個水族館。」

洪水淹浸病房,院內病人無奈坐在床上。
醫院的深切治療部也不例外。
醫院水浸下,不難見到魚兒在游。

 

應對措施

為應對洪水,《印度斯坦時報》報道,醫院負責人表示已經灑漂白粉消毒,還與巴特那市政公司進行溝通。邦首席部長尼蒂什·庫馬爾說,工作人員正檢查地下水位,將公布完整報告,指事件提醒他們,要防患於未然。

印度國家災害應急部隊(NDRF)在所有受洪水淹浸的地區展救援行動。在東部的阿薩姆邦,已在受災地區部署了600名災害應急部隊人員。在德里,居住在亞穆納河氾濫平原上的3000多人已被疏散到更高地方。

部分河流的水位略降,洪水風險降低,河流上的橋樑重新開放。

另外天氣轉好,情況可能改善。印度新德里電視報道,印度氣象局負責人馬特帕杰拉(Mrityunjay Mohapatra)表示:「印度東部和東北部的降雨量減少。另一方面,目前降雨量大的印度中部降水正在減少,因此降低了洪水的可能性。」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有內地知名旅遊博客@青遊記,在社交網微博列出中國遊客的50個全國旅遊黑名單,當中包括「隨導遊在香港買名錶和珠寶」、「在深圳中英街購買任何物品」等,有網民質疑內容翻炒舊文章,認為內容過時。

中國旅遊黑名單
1. 不要接近峨眉山的和尚。
2. 不要接近嶗山的道士。
3. 不要買九寨溝的犛牛肉。
4. 不要買三峽船上的玉器珠寶。
5. 不要在西雙版納參加「搶親」遊戲。
6. 不要在西安的古玩一條街購買古物。
7. 不要在大理購買所謂「老鄉」的便宜珠寶。
8. 不要在陽朔的酒吧裏消費。
9. 不要招惹泰山景區的當地人。
10.不要參觀少林寺時走「捷徑」。
11.不要逛十三陵「***」 玉石店。
12.不要單獨去海南旅遊。
13.不要在壩上草原騎馬。
14.不要在吐魯番買葡萄。
15.不要在深圳中英街購買任何物品。
16.不要參加北京當地的長城一日遊。
17.不要在張家界住便宜小旅館。
18.不要在井岡山為「老區 建設」捐款。
19.不要在杭州的娛樂場所消費。
20.不要在蘇州的茶樓喝茶。
21.不要在豐都鬼城照「免費」像。
22.不要在北海乘坐摩托艇。
23.不要在北戴河吃海鮮。
24.不要在三亞海邊接近小商販。
25.不要隨導遊在呼倫貝爾草原上吃烤全羊。
26.不要在廬山乘個體計程車上山。
27.不要在宏村的路上坐計程車。
28.不要去黃山讓人「免費帶路」。
29.不要在千島湖碼頭的排檔吃魚。
30.不要參觀樂山景區周邊的付費景點。
31.不要在鄭州黃河遊覽區騎馬。
32.不要到恆山算命。
33.不要隨旅遊團環遊青海湖。
34.不要買神農架的土特產。
35.不要在敦煌的夜市吃地攤飯。
36.不要在花果山的海鮮一條街吃飯。
37.不要隨導遊逛清明上河園。
38.不要在南京做「免費美容」。
39.不要在上海外灘讓人給你照數碼相。
40.不要買「便宜票」看黃果樹大瀑布。
41.不要隨導遊在香港買名表和珠寶。
42.不要投大錢在澳門賭博。
43.不要在威海韓國城購買沒經狠殺價的商品。
44.不要在麗江洗桑拿浴。
45.不要到五台山的五爺廟燒香。
46.不要在平遙摸「魚洗」。
47.不要在武夷山景區買茶葉。
48.不要在白洋淀景區買鴨蛋。
49.不要在烏鎮讓道士「免費看相」。
50.不要去太陽島坐「熱心人」介紹的船。


租金飆升,窮困家庭連市區舊樓劏房也無法負擔,唯有愈住愈偏僻,棲身近年湧現的寮屋劏房。寮屋劏房環境之惡劣,猶如時光倒流,有單親家庭母女,不敢使用無燈又無鎖的「公共浴室」,每晚只能用毛巾抹身,每隔三個月回鄉才可「盡情」洗澡。六歲小女童每天來回學校要苦行崎嶇山路逾一小時,對登山歸家感恐懼,貧母雖心如刀割,但無力改變現狀:「有瓦遮頭點解咁難」她期望政府盡快解決寮屋問題,早日上樓,給女兒一個安樂窩。

荒野蝸居,痰罐便溺,燒水抹身,是不少寮屋劏房戶的悲劇生活寫照。部分「寮民」集中在城門水塘近葵涌一處山頭,多間寮屋「一劏房」,每間僅一百平方尺,堪稱「現代貧民窟」。

該「貧民窟」位置偏僻,從荃灣乘坐小巴抵達城門水塘後,須步行穿梭山林小路,登上約300級「天梯」,對年老體弱的居民來說前往已是一大考驗。 「貧民窟」路旁,豎立山泥傾瀉警告牌,提醒打風或暴雨期間切勿通行部分山邊欄杆損毀嚴重,失足隨時墮山; 此外,山野蚊蟲為患,居民經過均被叮咬。

公廁衛生極差,阿英母女迫於無奈,只好靠痰罐便溺。劏房內空間狹窄,只鋪上膠面充當地板。

公廁衛生極差,阿英母女迫於無奈,只好靠痰罐便溺。劏房內空間狹窄,只鋪上膠面充當地板。

記者苦行近一小時喘氣抵埗,即有一股惡臭傳來,原來臭味是從附近食環署管理的公廁傳出,相鄰有一間磚砌的殘舊浴室。

每晚喊濕枕頭

寮屋劏房錯落分佈,一名婦人從一間劏房步出,向記者透露「非人生活」:「住在這裡,每晚瞓覺都喊濕枕頭」阿英,30多歲,7年前來港與港男結婚,翌年女兒在港出生,丈夫為經濟支柱,但兩母女在一年半前慘遭拋棄,無家可歸。她只好帶著女兒尋找住所,詎料唐樓劏房月租至少4000多元,無力負擔,旁徨之際經友人介紹,以月租2000元租住這間寮屋劏房。

和其他寮屋一樣,阿英住的寮屋劏房以磚及鋅鐵搭建,附近亦有些廢棄寮屋,雜草叢生,滋生大量蚊蟲。寮屋劏房電線殘舊,加上設於室外的電錶沒有遮蓋,風雨來臨有漏電風險阿英說:「屋內沒有窗戶,近日天氣酷熱,室溫高達攝氏40度,雖有冷氣,但電費貴,甚少使用,最多只開動風扇」在客廳角落有一個痰罐,她說由於公廁衛生欠佳,蚊蟲四飛惡臭難當,只好在家中便溺,然後拿到公廁倒掉。

寮屋劏房電線殘舊,沒有遮蓋,容易發生漏電意外。

如廁苦,洗澡更不容易。阿英指公廁旁的浴室,不但沒有熱水,更因日久失修,電燈損壞,大門沒法上鎖。由於擔心安全,只好在家中燒水倒入鐵盆,以毛巾為自己和六歲女兒抹身當沖涼,「只有每三個月回鄉辦證時,才能在親友家中洗澡,很懷念暖水淋浴的日子……」

痛心乖女受苦

阿英以續領雙程證方式在港生活,只為每日照顧女兒讀書,每天早上,她帶著女兒徒步下山大半小時返幼稚園,之後在附近商場流連,等接女兒放學回家。家中居住環境惡劣,回家又如登山般辛苦,曾在同學家中度宿的稚女,似懂非懂地抱怨:「媽媽,我不想回家!」阿英聽罷帶淚撫慰:「媽媽無用,乖女受苦了!」

其實山區的寮屋劏房,幾乎是貧困家庭的「最後家園」,該處寮屋雖屬已登記寮屋,但根據規例,佔用人分間出租屬違規改建和改變用途,若地政總署發現,有權進行清拆行動,或採取收回土地等契約執管行動。

對於隨時失去安身之所,阿英不時前往附近山神廟祈福,希望這一天不會來臨,「未來就好似一條倔頭路,沒有路可走……兩母女可能要露宿街頭。」

無燈無鎖的「公共浴室」,阿英母女不敢使用。

修路工晨運婦送暖「貧民窟」

寮屋劏房環境惡劣,鄰里原應發揮互助精神,但部分人抱寄居心態,常為瑣事挑起拗撬。阿英常遭惡鄰辱罵,遇到困難時毫無支持,幸有熱心工人義務替她修補破房,也有登山客送糧,為荒山社區帶來溫暖。

寮屋劏房隔音效果極差,一聲咳嗽隨時可吵醒鄰居。而且居民都是經濟緊絀,擔憂未來,心情長期欠佳,常因瑣事口角,例如阿英不時因為女兒哭鬧,或因炒菜冒出油煙,被鄰近劏房的中年男子狂罵「死大陸婆」,兩母女惶恐不已。

冷漠,戒心重,從住戶對待記者的態度可見一斑採訪當天,中年女租客在劏房旁農地耕種,記者笑問:「會否下山賣菜」對方敷衍答稱只在山上出售,又稱「唔知幾錢」,隨即怒目相向,未幾轉身離去;而一名步出劏房乘涼的老翁,也拒絕回應記者問題,只謂:「關你×事!」

義助補屋 常贈飯菜

充斥負能量的「貧民窟」治安不靖,據悉早前有住戶外出時,曾遭蛇匪闖入劏房偷竊財物阿英近月在寓所外晾曬的衣物多番不翼而飛;也有附近地盤工人在休憩處長椅躺臥小休之際,放於身旁的腰包被盜。

唯一樂事,源於外來人的幫助,例如早前有路經的修路工人,得悉她的屋頂漏水後,馬上從工地取出木板和工具替她修補;也有晨運婦人了解阿英的坎坷經歷後,經常贈送飯菜。關注葵涌劏房居民的團體獲悉其苦況,也提供食物援助,現正研究其他可行支持。

政府優化補償安置寮屋居民

政府重視寮屋居民的安置,而為加快多個新界新發展區收地流程,發展局於今年五月公佈改革特惠補償及安置方案,包括引入免經濟審查的安置安排,在已登記寮屋住滿七年,可以申請房屋協會三個專用資助房屋屋村,而在房協專用屋村未落成之前,受影響住戶可選擇入住房協或房委會空置單位,作為過渡。

現金特惠津貼亦會推出新安排,以往只提供給住滿10年的已登記合資格住戶,在新方案下,只要連續居滿兩年亦可領取,如居於10平方米以上構築物的住戶,特惠津貼額由4.8萬至60萬元,增為6萬至120萬元。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