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長王毅30日重申單邊主義和經濟霸權不可接受,但「中方對話談判的大門始終敞開」,彭博社7月31日引述兩名知情人士消息稱,美國和中國正試圖重啟談判,避免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間爆發全面貿易戰。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兩國官員稱,有關磋商仍屬於非常初步。

匿名消息人士稱,美國財政部長姆欽與中方代表正「私下接觸」,尋求重啟談判的途徑,但會談形式、具體時間及相關議題未定。雙方主要人物都同意,需要進行更多接觸。

據悉,雙方都認為對方應該先為談判作表示,中國早前已初步提議,主要涉及購買更多美國商品,但被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做得不夠為由拒絕。另外,美國亦要求中國從根本上,廢除推動中國變為經濟強國的工業政策。

受消息影響,美國股市上升,美國國債收益率小幅走高,美元回吐漲幅,離岸人民幣止跌回升。

美國向中國商品徵收500億美元關稅中的第二波,原定最早於周三(8月1日)開始生效,美國可能對另外16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中方則表示將「奉陪到底」。

雙方迄今舉行三輪正式會談,首先是5月姆欽率團訪京;劉鶴隨後訪問華盛頓後,兩國發表一份聯合聲明,但在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訪華磋商細節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撕毀達成的協議。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7月23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回應美國財長姆欽關於「美方團隊願與中方討論」的言論稱,「關於中美開展經貿磋商問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已就此作出過正式回應我這裡只強調一句話:磋商的前提是信用」。

通訊社彭博稱,特朗普試圖關稅威脅削減美國貿易赤字的行為,已使他與中國、歐盟、日本等國發生衝突,擾亂金融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稱,可能破壞「多年來最強勁的經濟復甦」。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30日與英國外交大臣見記者時表示,今年以來,中美雙方就貿易問題進行過幾次磋商,也曾達成過很重要的共識,但美方並沒有承擔履行的義務。改革開放是中國的既定國策,通過對話而非對抗來處理貿易摩擦,是中方的一貫立場,也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中方對話談判的大門始終敞開,但對話必須建立在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之上,建立在規則的基礎之上,單方面威脅和施壓只會適得其反。

美國政府認為上周與歐盟達成的一項臨時貿易協議增加自身籌碼。歐美雙方同意通過世界貿易組織處理知識產權盜竊、政府施壓企業轉讓技術及國有工業營運,這些都是中國被指存在的貿易違規行為。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Lawrence Kudlow)上周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節目中表示,有了這份協議,中國的處境非常艱難,他認為中國正在被孤立。

不過,無論美國同歐洲取得什麼進展,都未能緩解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美國聲稱,中國強迫美國企業轉讓寶貴技術,利用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創造中國對美國的巨大貿易順差。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