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堪察加半島附近海底今早(30 日)發生黎克特制 8.8 級強震,香港天文台下午 1 時 30 分發出海嘯報告,相信對香港影響很小。

天文台指,如果海嘯持續,將會於今日下午 5 時左右到達香港,並會每 5 至 60 分鐘再次出現,預計會比正常潮水高度高出約 0.1 米或以下,形容對香港影響很小。

天文台亦在報告提供鰂魚涌今天正常漲退潮水位數據,預期高水位於下午 12 時 46 分,水位為海圖基準面以上 1.82 米。預期低水位於下午 6 時 58 分,水位為海圖基準面以上 0.82 米。

天文台又引述目前太平洋錄得的海嘯高度作參考,包括日本本州石卷港為 0.5 米;本州大洗町 0.4 米;北海道花咲 0.3 米。

天文台並呼籲市民留意電台、電視台廣播,或瀏覽香港天文台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以獲取進一步消息。


 

香港天文台今早9時10分一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不少打工仔冒大雨及水浸上班,對於今次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未有「超前部署」安排,天文台解釋, 暴雨發展具隨機性,以現今科技水平要提早預測暴雨出現的位置及時間有一定限制。

天文台在中午於 Facebook 發文指,香港今早持續受與廣闊低壓槽相關的大驟雨影響,期間暴雨發展相當迅速,9 時前後雨勢顯著增強,天文台一度要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而受暴雨影響地區較為集中於香港東南部,反之新界西北部雨勢相對較小。

天文台指,暴雨發展具隨機性,以現今科技水平要提早預測暴雨出現的位置及時間有一定限制。預料今日初時雨勢仍然頗大,呼籲市民請密切留意最新天氣消息。

 

 


香港今早(29日)連場暴雨,天文台先後發出黃色、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暴雨期間,港島東區及南區雨勢特別大,錄得每小時雨量超過100毫米大暴雨,天文台指有可能引發山泥傾瀉。

社交平台流傳多段影片,拍攝到柴灣華人永遠墳場旁山邊有大量雨水沿山坡湧下儼如「瀑布」。有人拍攝到雨水順流而下,柴灣第三靈灰閣對開馬路如同急流,直衝歌連臣角道及連城道,水流撞到路中雜物時,濺起大量水花。

黑雨生效期間,有上班一族在東區醫院與柴灣道路口,把欄杆充當平衡木步行,以避開泥水。


北京連日極端強降雨已造成至少30人死亡,其中密雲28人、延慶2人。北京市防汛指揮部呼籲民眾如非必要勿外出,並強調北京仍處於防汛一級應急響應狀態。

 

 

截至昨日(28日),全市平均雨量約166毫米,密雲郎房峪和朱家峪更錄得最大雨量超過540毫米。全市累計超過8萬人被迫轉移,災區道路超過30處損毀,部分通訊設施受損,北京市郊鐵路今日(29日)全部停運。

習近平指示全力搜救

中央高度重視災情,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亦指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聯被困人員,轉移安置受威脅群眾,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新華社報道,武警北京總隊出動二千多名官兵,前往北京市密雲區、懷柔區、平谷區,執行搶險救災任務。截至今天中午,一共轉移超過四千人,運送三千多箱救災物資等。武警第一機動總隊分隊,也在北京市延慶區和密雲區,投入搶險救災。截至今天中午,已經打通20多公里路段,並搭設多座便橋。

而在天津市薊州區,天津警備區也組織官兵民兵,到前線排查險情、搜救人員、轉移群眾,截至中午已經協助過萬人轉移疏散。

至於早前發生山泥傾瀉的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省軍區作戰指揮中心已啟動應急預案,建立前方指揮部,組織協調部隊官兵和民兵,搶險救災。河北省軍區、武警河北總隊等,協助轉運物資、清理淤泥等。

發改委緊急安排2億支持重災區

國家發改委緊急安排2億元人民幣,重點支持密雲、懷柔等災區,推動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財政部和應急管理部亦緊急預撥3.5億元人民幣,支援北京、天津、河北等9個省區市展開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已針對北京和河北啟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並派出工作組實地了解災情,協助地方做好救助工作。

北京天氣仍不穩定

氣象部門表示,雖然雨勢正逐漸減弱,但部分地區仍可能出現大雨,並存在山洪、山泥傾瀉等次生災害風險,低窪地區可能出現積水。

氣象部門預計,北京市今日仍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個別地區甚至可能出現大暴雨,並伴有雷電。傍晚至前半夜預計仍有雷陣雨。北京市郊鐵路因降雨預警全部停運,多條村莊電力中斷,經搶修後部分已恢復供電。

 


受廣闊低壓槽的強雷雨區影響,香港早上的黑色暴雨警告維持約兩小時,其中以東區及南區的雨勢特別大,錄得每小時逾100毫米的暴雨。所有下午校停課。

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蔡振榮說,今早雨勢發展迅速,從雷達圖像可見,大雨主要集中在九龍、香港島、香港南部及新界東部,港島東部及新界東部曾錄得逾100毫米雨量。

 

社交平台流傳多段片段,拍攝到港島東多處有水浸。筲箕灣耀興道山坡成「瀑布」 ,黃泥水從山邊護土牆水渠一瀉而下,雨水溢出渠道,形成多幅湍急的「瀑布」,行人路及行車路被淹浸。有片段拍攝到大潭道疑因暴雨水浸,停面所有車輛停下,形成車龍,山邊有雨水源源不絕湧下馬路。

石澳道水浸的片段,可見車主乘坐的車輛正駛向柴灣迴旋處方向,沿途雨水順流而下如激流,車輛在路中行車要小心翼翼。

 

 

鰂魚涌港鐵站A出口行人道外亦出現水浸,大批上班族於站內出口有蓋地方等候,場面有如碼頭。

 

 

柴灣環翠邨停車場水浸,有私家車被水圍困,柴灣道迴旋處亦出現水浸。西灣河筲箕灣道與太富街亦出現嚴重水浸。

 

 


泰國首都曼谷一個市場中午左右發生槍擊案,增至最少6人死亡,包括吞槍的槍手。

案發地點位於著名旅遊景點翟道翟區的安多哥市場,泰國傳媒報道,當地今日(28日)下午12時半左右,一名穿黑色上衣的男人在市場連開多槍,警方指事件中有5人被槍殺,全部均為市場的保安,槍手事後自殺身亡,正調查槍手的身份和犯案動機。 有消息指,槍手61歲,曾在被槍殺保安的公司任職。

警方說,正調查疑兇的犯案動機,包括會調查是否涉及近日的泰柬邊境衝突。

事發的安多哥市場主要售賣農產品、泰國特色食品,海鮮及熟食而聞名,深受當地人及遊客喜愛。


香港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逝世,享年105歲。

樹仁大學表示,胡鴻烈周日(27日)在家人陪伴下離世,享年105歲。出殯儀式及追思活動的安排有待公布。

鑑於香港大專教育嚴重短缺,當年只有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有感青年缺乏接受專上教育機會,胡鴻烈1971年以儲蓄一手創辦樹仁書院,購入跑馬地成和道一幢3層高的洋房改建成樹仁早期的校舍。他一直拒絕接受港英政府資助,以保住四年大學制,並自資覓地建校。1976年,樹仁正式註冊為樹仁學院。至2006年,樹仁獲特區政府承認,升格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

 


世界錦標賽男子個人花劍奪得冠軍、升上世一的港隊代表蔡俊彥,今日(28日)返抵香港。他形容今次完成職業生涯的終極目標,覺得很感恩。

蔡俊彥表示,近期連續在三項大賽勝出,覺得上天對自己很好。他在世錦賽前,已連奪上海大獎賽和亞錦賽兩面金牌。

他說雖然由之前世界排名32升上第一,但認為仍有好幾名劍手比自己強,自己未值得成為「世一」。未來想有更多突破,但已不會帶著遺憾比賽,完成今個賽季後會先休息,下一個目標是在本港舉行的全運會劍擊賽事,期望個人賽可以晉身八強。

蔡俊彥又感謝家人,指父母並無給他任何壓力,除經濟支持外,只希望他做自己喜歡的事;他又感謝好朋友在自己低潮及不愉快時的陪伴。

對於世錦賽的團體賽表現,蔡俊彥認為港隊有實力取得前四名,但最終只得第七,他期望能夠在洛杉磯奧運會的團體賽與隊友一起出線。他說隊友張家朗仍是隊中實力最強,已連續兩屆奧運奪金,實力高於自己。他又提到張家朗手腕有傷,相信當對方復元,港隊實力就會再度變強。


內地基孔肯雅熱疫情受關注,廣東疾控局公布,全省本月20至26日的一星期內,新增2,940宗基孔肯雅熱本土病例,當中以佛山佔最多,佔2,882宗,廣州和中山分別有22宗和18宗,深圳亦有首宗病例。有內地專家指,總病例數目至流行季未,可能超越十年前印度洋大暴發。

其餘有病例的地區,東莞、珠海、河源各3宗,江門、陽江、肇慶各2宗,清遠、湛江各1宗。

而截至本月26日,全廣東省今年累計有4824宗基孔肯雅熱本土病例,全部都是輕症,並無收到重症或死亡病例報告。

 

 

中國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專家、氣候變化與健康全球聯盟主席劉起勇表示,今年氣候適宜蚊蟲繁殖,伊蚊密度高,輸入的印度洋型基孔肯雅病毒株傳播效率強,導致疫情規模超歷史。順德疫情源於7月8日一名斯里蘭卡返鄉者的輸入病例,一周內病例激增至478宗。

劉起勇表示,10年前在印度洋的基孔肯雅熱大暴發,形成的規模和造成的損失,總體來講與目前相似,儘管現在還沒有達到當年的暴發水平,但現在流行季節還沒有完,如果到流行季結束,病例數有可能超過10年前。

報道指,基孔肯雅熱無疫苗及特效藥,採對症治療,急性期禁用布洛芬等非甾體消炎藥。順德區成立中醫藥防治專家組,由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及順德中西醫結合醫院牽頭,7月13日起實施中醫藥方案,覆蓋急性期與恢復期,包含內服藥、外敷、針灸、熏洗等療法。在樂從、北滘、陳村三鎮,中醫藥使用率超85%,顯著縮短病程:關節痛減1-2天,皮疹減0.7-1.5天,發熱減半天。特色療法如四子散外敷、抗炎止癢散、針灸及香囊驅蚊,有效緩解症狀並防叮咬。

 


中美新一輪經貿會談舉行在即,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非常接近與中國達成協議,但會觀察進展。內地官媒 《人民日報》發表署名「鐘聲」的文章,指磋商有底線,合作有原則,任何對話談判,都必須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進行。中方是帶著誠意到瑞典,目標同美國一道,朝著實質性解決問題的方向共同努力。

 

文章指出,雖然近年來,中美經貿關係歷經波折,但中國堅持以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問題。 同時,誠意不等於無原則的妥協,中國對談判的長期性和複雜性有清醒認識。美國單方面挑起的經貿磨擦,絕非一時一事的利益之爭,本質關乎國際經貿秩序的根本規則。 各方應共同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共同營造開放、包容、非歧視的國際貿易環境。 歷史和現實反覆證明,化解經貿爭端,對話合作是唯一正道,訛詐脅迫注定無出路。

經中美雙方商定,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7月27日至30日到瑞典,與美方舉行經貿會談。中美近期關係有回暖跡象,中國恢復稀土磁鐵出口;美國人工智能晶片龍頭企業Nvidia宣布計劃恢復對華銷售H20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