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一期「居屋2023」及「白居二2023」截止申請,不少人趕在周一(14日)晚上7時前遞交申請表。房屋委員會稱截至下午5時,共收到16萬3千份申請,較上期少約9萬,銳減35%。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認為,私人市場淡靜等因素,影響市民申請意欲。

房委會於截止時間前兩小時,共接獲16萬3千份申請,以今期推售9,154伙計算,暫錄超額申請16.8倍,即平均17.8人爭一個單位,為房委會自2014年復售居屋以來最低,低於2016年居屋超額申請18.8倍,成歷來「最易抽中」新居屋。至於白居二則收到8萬分申請。

雖然如此,仍有部分人趕在截止申請時間前,到樂富房委會中心趕搭「尾班車」。

 

居屋2023連同「白居二」8月14日最後一天接受申請,部分人趕及截止時間前遞表。(攝:蘇震揚)
居屋2023連同「白居二」8月14日最後一天接受申請,部分人趕及截止時間前遞表。(攝:蘇震揚)
今期居屋新推出六個屋苑,提供9100多個單位,包括觀塘安楹苑、安麗苑及安樺苑、啟德啟悅苑、屯門兆翠苑及元朗朗天苑,當中以元朗朗天苑供應最多,達3,080伙。(攝:蘇震揚)
今期居屋新推出六個屋苑,提供9100多個單位,包括觀塘安楹苑、安麗苑及安樺苑、啟德啟悅苑、屯門兆翠苑及元朗朗天苑,當中以元朗朗天苑供應最多,達3,080伙。(攝:蘇震揚)
陳女士:「取得信心,希望有機會填到表,來到也不是很多人,去年很多人。孫去了澳洲讀書,希望他將來回來有地方住。」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在電台節目稱,這次居屋申請的數字會少過上一期,相信主要因為近期按息上升,申請人供樓負擔增加,而居屋申請人本身經濟能力有限,在加息下會加重供樓負擔;加上近期樓市淡靜,有發展商將新盤低價出售,有意申請居屋的置業人士視為樓市指標,因此持觀望態度。

黃碧如指出,居屋定價機制是按市民負擔能力定價,雖然近日發展商將私樓新盤以低價出售,但認為即使價格接近,居屋定價仍然吸引。她說,難以完全排除有居屋準申請人轉向私樓市場的可能性,但相信居屋和私樓市場仍有分別。她又以以往的私人參建居屋為例,指當年私人參建居屋與私樓定價接近,但仍相當受市民歡迎。

今期居屋新推出的六個屋苑,提供9100多個單位,包括觀塘安楹苑、安麗苑及安樺苑、啟德啟悅苑、屯門兆翠苑及元朗朗天苑,當中以元朗朗天苑供應最多,達3,080伙。新居屋整體實用面積介乎278至518平方呎,市價六二折出售,由149萬至494萬港元不等,平均售價約285萬港元。兩項計劃預計今年第4季分別進行攪珠,並在2024年首季讓「居屋2023」中籤者揀樓,及向「白居二2023」成功申請者發出批准信。

 


《東方日報》編輯部透過旗下印刷版及網上版,今日(14日)發出簡短啟事,宣佈評論專欄《功夫茶》明日(15日)起暫停,並指「多謝讀者支持,後會有期」。

今日刊出暫停前最後一篇的《功夫茶》專欄,題為《日日石屎冧不停 香港已然變危城》,點評近期香港接連發生冧石屎的事故,批評政府官僚過去對不遵從驗樓令的大廈業主得過且過。《功夫茶》創欄數十年,一直針砭時政,不平則鳴。

《東方日報》評論專欄《功夫茶》創欄數十載,早已深入民心,陪伴不少港人成長。(東網截圖)

 


香港警方今日(14日)起展開全港大型執法行動,打擊行人「不遵守交通燈號過馬路」、「攀越或穿過任何路邊欄杆或道路中央分隔帶進入車路」,以及「過馬路時疏忽地危害自身或他人安全」等事項。

警方提醒,根據法例,違例者最高可被罰款2000港元。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LO8BxVe9c-M


為增加訂閱及瀏覽點擊率,網民不惜各出其謀,一名男子上載自己在公廁內喝廁所水的片段,除即席示範用水樽盛載廁所水飲雨,更自備飲管直接用口吸廁所水,期間神態自若,令人咋舌。

昨日,有ig帳戶上傳一條短片,標題為:「飲廁所水挑戰+記得大家訂閱此YouTube 頻道」,見到一名男子大飲公廁廁所水!

片段開始時場景位於公廁廁格內,地上有水跡,馬桶內亦有污垢。一名身穿灰色Tshirt的寸頭男子望向鏡頭,自我介紹道:「大家好,上一次呢我就飲過廁所水,但今日我地更上一層樓,我地來到公廁,飲一飲不乾淨的廁所水。」

隨後他向鏡頭展示裝備:一個維他空樽和一支飲管,隨即彎腰把空樽放進馬桶,用力捏緊樽身吸水。裝到水後,他立刻起身對著樽口一飲而盡,絲毫不帶噁心和猶豫。

 

一口飲畢,他似仍意猶未盡地,並再次彎腰,重複取水喝水動作數次。及後他更豪言:「飲管,直接來,望住。」然後便俯身用飲管從馬桶內直接吸飲,更張嘴讓線民看到他的吞咽動作,證明自己把公廁水確確實實地飲下了。

 

 

起身後,他沒有嗽口等任何清潔,只拿出一張紙,上面寫著:「訂閱呢個channel」呼籲大家訂閱,聲稱人數過百的話,他將帶來更勁爆的挑戰。影片引來大量線民留言,大多直呼噁心。包括有:「CLS」、「想嘔」、「你Call白車啦好冇」。亦有線民不嫌事大,以此為樂:「精彩,想睇你飲坑渠水」、「食屎才多like」。


早前川籍車隊擅闖羅布泊無人區後喪命的消息,引起網民強烈關注。近日,青海無人區8名遊客開車走錯路後,在缺糧水的情況下被困青海無人區,當地警方展開搜救,參與的青海省茫崖市公安局冷湖檢查站教導員曹宗璐表示,經過18小時搜救後8人脫險,他們身體狀況良好。

遊客走錯路被困青海無人區

8月6日15時58分,廣東的何女士撥通海西州公安局指揮中心報警電話,稱其母親等一行8人在青海旅遊期間被困無人區,其中4名老人、2名兒童,乘坐的商務車出現故障且車上已經沒有了飲水與食物,大致位於315國道冷湖方向,在收到母親短信後,母親等人的電話便一直無法接通。

州局指揮中心接報後把求助轉至茫崖市公安局 。茫崖市公安局、大柴旦行委公安局分別從冷湖、柴旦方向展開搜救。

茫崖市公安局分析推算車輛偏離公路及被困大致區域後,派出8名民警,駕駛2架警車,攜帶無人機、衛星電話,以及必要補給、應急物資後趕赴現場。

無人機發現人員 已經徒步脫離車輛5公裡

曹宗璐表示,經過5個小時找尋,他們終於在已廢棄的茶冷公路發現遊客乘坐的商務車,但無發現任何人,當局決定動用無人機空中搜尋,在距車輛約5公里外的區域發現失蹤遊客。礙於地形,警車無法到達失聯人員所處位置,民警要徒步前往。

當晚22點20分,經過8公里的徒步後,搜救隊伍找到6名被困人員。隨後民警又對剩餘2名被困人員繼續進行搜尋,8月7日淩晨0點40分,在距被困地點30公里地方找到其餘2名被困人員。

之後所有人員集中至車輛停放區域,將商務車拖出沙地,被困8人全部被救出。經醫務人員檢查,8名遊客身體狀況良好。

當地警方再次呼籲:慎入無人區

然而如何把車輛拖出這片區域又成了一個難題,曹宗璐說,當地屬於風沙天氣,路面積沙很多,「(積沙)最薄的地方達20厘米,最厚的地方達到一米多甚至兩米深,車輛行駛時容易陷落被困。」

曹宗璐說,當找到被困人員所駕駛的車輛時,涉事商務車四個輪胎都陷進積沙。把車輛拖出來時,已經是次日淩晨3點。

「來時的路已經行不通了,我們只能選擇別的路走,但是這一段路途中間他們的車又陷進沙裡,我們又挖又拖,一直持續到早上九點,才算把他們帶出來。」他說,至此,18小時的救援才算告一段落。

海西公安提示:「甘青大環線」自駕游路線在青海境內大多是在無人區,多數區域無通訊信號,對汽車性能有一定的要求,同時要求駕駛員具備一定的戶外旅遊經驗,以及應對沙塵等極端天氣和應急處置的常識和技能。請各位遊客在出遊前及行駛途中務必做好相應準備,規劃好路線,無論車輛還是人員一定要結伴而行,請不要貿然駛離公路,不要「探秘」無人區、非法穿越無人區。如果偏離行駛路線而不慎進入無人區,徒步行走不可離開車輛太遠,等待救援過程中切記做好自身防護和體能儲備。遊玩大美青海,領略高原風光,敬畏自然生態。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今日在多區拘捕4男6女,年齡介乎26至43歲,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及煽動暴動。

警方調查顯示,被捕人涉嫌串謀「612人道支援基金」,接受不同海外組織的捐款,並向一些支援逃亡海外人士或推動制裁香港的組織提供金錢資助。

警方根據法庭手令搜查被捕人的住所及辦公地方,並檢獲有關文件及電子通訊工具。被捕人現正扣留調查,警方行動仍然繼續,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

被捕人之一葉寶琳下午,被押解至她所任職,位於油麻地窩打老道一大廈的天主教書局「塔冷通心靈書舍」蒐證。

書舍負責人楊先生透露,葉寶琳入職約兩個月,每周上班兩天。他稱國安處人員今午約3時抵達書店,出示法庭搜查令入內蒐證,當時店內有客人看書,亦有人在上書法班。警員一度禁止客人及書法班學員離開,著所有人登記身份證資料後才獲准離開,書法班學員則毋須登記個人資料。

 

被捕的葉寶琳被押至任職的書店調查。(攝:Ho )

 

「612人道支援基金」在2019年爆發反對香港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風波期間成立,為被捕示威者提供法律支援。該基金秘書處於2021年10月底解散,後因涉支援反修例案被捕人士及傷者,國安處去年5月以涉嫌「勾結外國勢力罪」拘捕5名信託人,包括藝人何韻詩、前主教陳日君、大律師吳靄儀、學者許寶強及前議員何秀蘭。


創刊18年、香港經濟日報旗下消閒雜誌《U Magazine》宣布,實體印刷版下月起停刊,最後一期8月31日出版,稍後會聯絡已訂購電子版雜誌的訂戶安排退款。

雜誌在社交平台貼文,指因應市場發展和集團全面數碼化轉型的策略,作出有關安排,又形容這是一個非常不捨而且困難的決定,又稱雜誌各數碼平台仍會如常運作及持續更新。

 


繼早前有自稱文憑試閱卷員透過社交平台「小紅書」上載機密評卷參考文件,近日網傳一名南屯門官立中學吳姓女教師,於小紅書上載多條疑在學校內拍攝的影片,內容包括學生教室內上課、批改作業情況,及該名教師廁所自拍等,被不少網民批評做法及態度不專業、返工拍片、質疑是否「無心教書」等,甚至有批評認為未經學生同意拍片已洩露私隱。教育局回覆稱,早前接獲相關查詢,如發現教師涉及任何違規行為,定會嚴肅處理。

 

社交軟體Dcard上有網民出post:「有冇人讀呢間中學?」內文配有上三張圖片,見到一名疑似香港女教師教學期間的影片,亦包括她在廁所的自拍、批改學生的作業、更有一段正走入教室和同學打招呼,全部被上載至一個小紅書帳戶,影片標籤寫上#校園#Vlog我的一天 #香港生活 的字眼。

帖子一經發佈,引來大量網民不滿。有網民在小紅書原片留言質問:「返工拍vlog? 」帖主亦配以caption:「請埋啲老師返緊工拍片」,以表不滿。留言區不少人提議向教育局舉報,認為該老師極度不專業,工作態度散漫之餘,更不尊重學生私隱。

 

該帖其後被轉發至連登討論區,引起更大迴響。多位自稱該校畢業生的網民表示,辨認出影片拍攝背景為南屯門官立中學,更有人po出相關老師的資料。據稱,涉事主角為一名吳姓女老師,她同時也是南屯官校友。網民還爆料,聲稱吳老師並沒有讀過教育文憑,只憑藉與校長私人關係良好才晉升老師,惟有關說法未經求證。

事件發酵迅速,該小紅書帳戶已下架所有影片,甚至已更改名字,但仍被網民人肉搜尋出疑似更多黑材料。網民更找到一個ig賣衫帳戶,力指為該吳姓老師的「秘撈」,質疑吳老師違反官立教師的職業操守。

據香港教育局的教師指引,本地教師需遵守不少守則,當中包括尊重私隱,指教師應堅守保密責任、尊重個人(包括學生、家長及同事)的私隱。細項中有列明,「在沒有合法理由情況下,未經學校或學生家長同意,在履行教學職務以外,收集、保存、使用或傳送學生或家長的個人資料、作品或相片」。故此,不少網民認為該吳姓女老師未經學生同意就拍攝影片,洩露學生樣貌及功課等,已違反教師守則,並去信校方及教育局投訴,正等候回覆。


全新娛樂品牌強勢登陸 ,精彩內容盡在「大千視界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