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來港出席國際調解院公約簽署儀式,包括阿爾及利亞、白俄羅斯、柬埔寨、委內瑞拉及古巴等國家代表逐一簽署。王毅致辭表示,香港回歸本身就是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成功範例,又指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營商環境便利、法治高度發達、兼具普通法系和大陸法系的優勢,在國際調解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今早(30日)於香港灣仔君悅酒店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出席並簽署公約。出席簽署儀式的共有32個國家代表成為國際調解院的創始人,亦有50多個國家及將近20個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高級別代表出席並見證儀式。

國際調解院作為國際法治創新之舉

王毅表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及聯合國成立80周年,「五湖四海來到這裡為了共同目標,推動和平解決爭端,促進各國友好合作」,他強調,「聯合國憲章開張名義強調各國應和平共處,以調解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在面對百年變局的今天,王毅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指出,國家出現爭端是正常,應通過對話協商方式凝聚共識、合作共贏態度促進發展。中國將積極探索中國特色問題解決之道,為各國矛盾化解分歧。

他續指,「國際調解院作為國際法治創新之舉,在國際關係上具有重要意義」。調解院踐行聯合國憲章宗旨,明確指明調解是解決國際爭端的優先方法之一,國際調解院根據各方意願,調解國家間、國家與投資者、國家商務的爭議,填補國際調解機制的空白,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法治公共產品,超越你輸我贏的「零和思維」,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持。

香港具得天獨厚條件

王毅並強調香港的獨特性,「香港回歸本身就是和平解決爭端的成功範例」,「一國兩制」取得的成功是香港的繁榮穩定,展現光明前景,香港背靠祖國連同世界,營商環境便利、法治高度發達,兼具普通法系和大陸法系優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王毅感謝特區政府對調解院籌辦的大力支持,「相信調解院這顆新星將與東方之珠共同成長,交相輝映。」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致力支持國際調解院提供友好、靈活、經濟和高效的調解服務,積極推動充滿活力的調解文化,更已將在所有政府合約中加入調解條款列為一般政策,亦正加強有關本地調解專業資格認可及紀律事宜的制度。

李家超說中國一直倡導公平和團結,「和而不同」的中華美德深深植根社會文化。儘管彼此之間存在差異,但仍相互尊重的價值觀,對調解事業、對國際調解院,以至對尋求以合作化解衝突的世界各國都至關重要。

李家超又說香港透過一流的專業服務,為跨境投資和經濟活動作出貢獻。香港的「一國兩制」優勢讓香港具備優厚條件,成為國際調解院這個重要組織的總部。

提升全球南方的發言權

王毅期待各簽署國儘快批准公約,歡迎更多國家積極加入,呼籲讓「我們秉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堅持自願參與、平等決策、共同受益,尊重各國合理關切。」此外,他冀弘揚調解文化,儘快建立自主靈活、務實高效、國際領先的調解機制,增強發展中國家參與度,推動國際爭端解決機制向公平、普惠方向發展,提升全球南方在國際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廣東河源源城區下午1時許發生4.3級地震,遠至香港有最少十人報告感受到今次地震,震動維持數秒。

香港天文台初步分析,廣東河源下午1時17分發生4.3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3.73度,東經114.71度附近,即廣州之東北偏東約160公里(即距香港之東北偏北約170公里),震源深度約10公里。國家地震科學數據中心、中國地震台網均公布探測到河源發生3.5級地震。

香港天文台表示接獲超過十名市民報告,表示感受到地震,而震動歷時數秒。初步分析顯示香港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III (三)度,即室內有感。類似小型貨車駛過的振動。


青馬大橋九龍方向往屯門方向支路,昨日(5月27日)下午近4時半發生驚險車禍。一部白色私家車疑錯過切線,至分叉路口急扭軚時意外撞壆,撞擊力慣性加上石壆斜面,涉事車輛有如炮彈飛車後墮地,幸車上兩人受輕傷。

網上圖片所見,私家車意外後損毀嚴重,車身扭曲,擋風玻璃爆裂,雜物散落附近一地,車上一男一女清醒,於附近石壆等候救援。

網上流傳車Cam片段拍攝到事發前後一刻,可見當時私家車沿青馬大橋最右線往九龍方向行駛,至交匯處前突然連切兩線,疑試圖修正方向,擬駛入往屯門方向支路,惟直撼向路中心防撞欄。車輛如剷上跳台般「砲彈飛車」式騰空打兩個觔斗,再重重墮地,幸未波及其他車輛。事故後現場交通一度受阻,至下午5時許重開,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近日有身在英國的港男透過社交平台,自爆離港前向銀行申請一筆不小的借貸,以助自己展開英國新生活,此舉引起大批網民負評,認為事主不負責任,更揚言會影響入籍英國。

港男向銀行借錢 夾帶私逃移英

一名移英港男日前於社交平台發文,表示「有人問我點解可以有幾百萬拎過嚟英國」,其後自爆在離開香港前,已向銀行借取一筆不小的貸款,聲稱作為展開前往英國的「生活費用」,結果離港後到過不少國家旅遊,並一去不返。不少人認為做法有如捲款潛逃,港男理直氣壯否認詐騙,強調「銀行本身係要承受呢啲風險」,他坦言「唔覺得有問題」,又霸氣回覆「唔畀入籍其實都唔緊要,唔返香港就得」。

他又強調,自己選擇離開香港到英國,是出於對未來判斷和個人選擇:「世界那麼大,為什麼我不能為自己尋找更好的可能性?」 面對旁人指責其不負責任做法,港男反駁世事從來不是非黑即白,銀行擁有足夠資源去管理及分擔相關風險,揚言自己「只是利用了我手上的機會,做咗對自己最好的決定。」

 


天水圍廈村一個物流中心貨倉中午發生火警,火勢一小時後升為三級。火警中一人送往屯門醫院治理。

火警下午12時40分發生,並於下午1時33分升為3級。網上流傳片段顯示,物流中心的單層倉庫起火,全層幾陷入火海,冒出大量黑色濃煙。據悉,濃煙遠至深圳清晰可見,有當地網民反映聞到刺鼻氣味。消防員在現場開喉灌救時,有私家車被駛走避險。

消防員正動用兩條喉及兩隊煙帽隊灌救。

消防提醒,如市民受到隨風飄散的煙霧和異味影響,應關閉門窗及保持鎮定。

 

 


香港保安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調整入境處轄下28項服務收費,包括將32頁及48頁的特區護照收費,分別調高60港元至430港元及520港元;未滿16歲人士護照收費則提高30元至215元及260元。保安局說,考慮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委員會對收費調整建議的意見後,會對法例作出所需修訂,料經調整的收費會於9月實施,估計每年可增加約1.04億元收入。

保安局說,考慮到公眾反應,認為一次過把所有收費調整至收回全部成本的水平並不切實可行,故建議調高收費約3%至51%不等,以期逐步收回全部成本,當中有20項收費增幅為20%以上。根據文件,收費增幅最高的為將特區護照以速遞方式遞送至北美洲及歐洲的附加費,建議收費由現時205元調高51%至310元;普通簽證-其他、有效期1年或3年的多次入境證等的建議收費增幅亦逾四成。

局方續說,會定期檢討有關收費項目的成本,並根據「用者自付」原則,在有需要時提交調整收費建議。保安局亦於文件指出,會繼續以收回全部成本為目標,相信對收費對大部分市民的日常生活影響輕微,對一般營商活動影響亦有限。

 


 

為吸引高端消費客群,香港特區政府正研究最快年底起實施「粵車南下」,以振興市道。

有港媒引述消息指,「粵車南下」擬分階段推行,首階段粵車只可停泊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香港口岸的自動化停車場,第二階段可於市區「自駕遊」,來港粵車會設每天配額上限。

港粵跨境通行近年成為政策熱點之一,當中「港車北上」早於2023年7月實施,但「粵車南下」一直只聞樓梯響。

報道引述香港汽車會指本港車位及路面空間有限,建議以香港實際承載力決定配額及粵車行駛範圍,建議粵車須成功預約指定停車場才可入市區。

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泊車轉乘」效益,其中香港新方向張欣宇反建議設立申請者門檻,認為此舉既可限制粵車數量,亦可確保旅客消費力。

「港車北上」實施近兩年,累計批出約144,000張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即香港每5至6輛合資格車輛有一輛參加計劃。

 


 

美國政府宣布,禁止著名頂級學府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一貫反對將教育合作政治化,批美方的做法,只會損害美國的形象和國際信譽。 毛寧強調,中美教育合作是互利,中方將堅定維護海外中國學生和學者的正當合法權益。

對於哈佛被指訓練來自中國生產建設兵團的人員,有美國議員去信哈佛校長加伯(Alan Garber),要求他解釋跟中國政府及中國軍方的關係。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重申,中方一貫反對將教育合作政治化,反對無端攻擊抹黑中方。 她又指,美國政府制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非法,應當盡快取消。


將軍澳綫北角站至調景嶺站,傍晚因電力設備故障,將軍澳綫全綫暫停。警方指下午五時許接報,將軍澳綫一列列車,往油塘方向行駛時,有乘客報稱在鰂魚涌站聽到爆炸聲,列車要停駛,乘客離開車廂。運物局局長陳美寶表示高度關注事件,機電署已派人協助跟進,要求港鐵盡快交報告。
將軍澳綫北角站至調景嶺站,傍晚因電力設備故障,將軍澳綫全綫暫停。警方指下午五時許接報,將軍澳綫一列列車,往油塘方向行駛時,有乘客報稱在鰂魚涌站聽到爆炸聲,列車要停駛,乘客離開車廂。運物局局長陳美寶表示高度關注事件,機電署已派人協助跟進,要求港鐵盡快交報告。
將軍澳綫北角站至調景嶺站,傍晚因電力設備故障,將軍澳綫全綫暫停。警方指下午五時許接報,將軍澳綫一列列車,往油塘方向行駛時,有乘客報稱在鰂魚涌站聽到爆炸聲,列車要停駛,乘客離開車廂。運物局局長陳美寶表示高度關注事件,機電署已派人協助跟進,要求港鐵盡快交報告。
{{item.text}}
近五年涉及3宗致命地盤工業意外、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傷的建築承建商「精進建築」,香港特區政府決定否決其續牌申請,並會於6月20日將「精進建築」從一般建築承建商註冊名冊中除名,當天起不得再進行《建築物條例》下任何建築工程。

「精進建築」目前負責六個工程項目,包括三個公營房屋項目、一個柴灣政府大樓工務工程、一個房協資助出售房屋項目,以及香港大學學生及員工宿舍。政府會為相關項目物色承建商接手,減少對分判商及工友的影響。今日起,「精進建築」有約一個月時間處理手上工程的善後工作,政府期望新承辦商兩個月內入場接手。

當局指「精進建築」涉及的三宗致命工業意外事故,分別發生於2020年、2022年和2023年,導致5人死亡,最嚴重的一宗要數2022年9月7日發生,共釀成3死6傷的秀茂坪安達臣道天秤倒塌事故。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稱地盤安全人人有責,不論承建商、分判商、工人亦有責任。當局已開始推動業界善用科技確保工地安全,亦有計分制計劃,若有不幸事故發生,勞工處、建築署都會介入調查,並會透過檢控、紀律處分、不准續牌等方法,以起震懾及懲處作用。

檢視判罰過輕 宜確保判罰具阻嚇性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團隊對此表示歡迎,並認為過去法庭判決和罰款水平仍過輕,建議加入考慮最新的通脹和工程利潤等因素,確保有足夠阻嚇性。

工聯會議員及工會都關注,精進建築將不能𠄘接工程,公司亦有可能因此而清盤,促請政府緊密跟進精進建築退場工作,防止出現拖欠工程費和工友薪酬情況。

有網民認為工程公司易名重組恢復營運過去例子不少,擔憂「原班人馬」會另行註冊公司重來。

「精進建築」註冊於2023年4月屆滿,屋宇署收到續期申請後,轉交承建商註冊事務委員會面試及評審,署方考慮委員會建議後,決定拒絕有關申請。

而「精進建築」同系、母公司興聯集團旗下的「精進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精進工程)亦因涉及致命工業意外,已於2023年10月被「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