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內地宣布,內地居民下周一起,可在全國辦理申請赴港澳旅行團。
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形容,新措施對業界是好消息,但預計內地旅客不會一下子增加太多,本港接待能力亦有待提升。
台中豐樂公園站一列捷運列車被倒塌的天秤吊臂擊中,造成1死8傷。台灣傳媒報道,倒塌的天秤吊臂直接刺穿捷運隔音牆及車廂。
事發中午約12時許,倒塌的天秤吊臂架設於台中市南屯區近捷運站一個工地,當時頂樓正進行拆除俗稱「天秤」的塔式起重機工程。
警方初步調查後發現,三十多層樓的天秤吊臂,先擊中建築物一樓拱門及停放路旁的吊車,接著再向捷運架空橋方向倒塌,因而擊中行駛中的捷運車廂。
倒塌後整個吊臂變形,有支架直插入旁邊的高架捷運橋,刺穿隔音牆及一列行駛中的捷運車廂,列車車頭亦被波及受損。從相片及片段見到,被刺穿的車廂內一片凌亂,座位損壞,車窗玻璃碎片散落。有9人送院,其中一名女子被拋出車外當場證實死亡,其餘乘客由列車人員引導下,沿路軌回到車站。
市政府已勒令工地停工,市長盧秀燕下午到達現場,相關部門在現場指揮,捷運部分路線停駛。
警方表示,事故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出,舉行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集合行政長官答問會、議案辯論同施政報告諮詢的優點,討論重大議題,下星期四將舉行首次答問會,主題是二十大及兩會精神。
李家超星期二(9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提出有關建議,他認為互動交流答問會要提升愛國者治港的力量和價值,亦有助提早為施政報告做諮詢,強調雙向溝通交流比單向的「議員問、官員答」更有效。
香港劍擊代表江旻憓,在女子重劍項目的排名,升上世界第一。
江旻憓日前在哥倫比亞舉行的大獎決賽,以15:8擊敗世界排名第3的法國劍手簡迪莎美,奪得金牌,亦是今年她首項大賽冠軍。本來世界排名第2的江旻憓,贏得今季首個國際賽冠軍後,獲得的積分令這名29歲港隊代表在剛公布的最新世界排名,升上第一位,重奪女子重劍世界排名第一席位。
江旻憓預計本月稍後,將到阿聯酋角逐世界盃賽事。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發新聞稿祝賀江旻憓再次升上女子重劍世界排名第一。楊潤雄表示,江旻憓再登上「世一」,為香港劍擊運動寫下光輝一頁。又說香港能夠培養出世界第一的體育人才,走在前列,感到非常鼓舞。
香港特區政府早前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當中包括區議會改制,多個團體今日(5日)成立「香港各界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並於多區擺設街站爭取市民支持。大聯盟總召集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表示,立法會及未來的區議會都由愛國者組成,只要參選人真心誠意擁護基本法,效忠國家,他們有機會參與選舉。對於有意見擔憂區議會會議可能變得單一化,李慧琼回應指,現屆立法會議員都不會對政府議案完全支持,關鍵在於表達方式不會拖跨政府施政,亦不會阻礙會議進行,甚至利用議員身份宣揚「港獨」。她保證未來區議會有不同的聲音及不同意見。
多個團體早上在不同地點設置街站,收集市民簽名支持政府提出的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行政長官李家超、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等亦有到其中一個街站支持。大聯盟聯合召集人之一陳克勤表示,希望透過街站收集地區支持,並向市民解釋完善地區治理的好處。
大聯盟總召集人李慧琼表示,自己擔任區議員以來,明白區議會無力處理地區上的問題,以地區環境衞生清潔為例,最終需要政務司副司長的層面才能解決。她期望社會各界將新方案重點放於「提升地區治理效能」之上。李慧琼續指,過去地區治理效能不足,無法掌握自身機遇,考慮國家安全,落實「愛國者治港」之後,更需要透過今次方案提升地區治理效能,讓市民感受到社區問題得以解決,安居樂業。
被問及會否參與新一屆區議會選舉,李慧琼表示,自己已經參與區議會選舉超過二十年,未來不打算繼續參與。談及委任議員的認受性問題,她認為不論直選、間選或委任的議員,議員都來自不同背景,具備不同經歷及能力,對地區治理將有不同貢獻,議會正需有這樣的議員團隊組成。她又指,未有為簽名數字訂立KPI,聯盟會盡全力到社區不同角落收集簽名,同時舉行講座活動,以不同形式解說宣講,讓市民明白新方案「聽得到意見、做得到實事」的優點。
麥美娟去年曾暗示建議取消區議會
同樣屬於大聯盟的麥美娟,去年七月在電台受訪時曾引述基本法第97條稱,建議特區可成立「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接受政府諮詢。至於「區域組織」日後是否未必再以區議會名義存在,她說基本法沒提過「區議會」。
由廣東省、香港及澳門合辦2025年第15屆全國運動會,廣東省體育局同意香港舉辦8項體育賽事及4至5個群衆賽事,正待國家體育總局批核。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遞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廣東省體育局建議,全運會共34項體育比賽中,香港舉辦其中8項,賽事名單尚待決定,但預計將落成的啟德體育園將是大部分體育賽事的主場館,又預計有超過3200名運動員及工作人員參與在香港舉辦的賽事。
有港媒曾於三月引消息報道指,香港將爭取舉辦其中8個項目賽事,當中包括劍擊、滑浪風帆、場地單車、足球、高爾夫、七人欖球、沙灘排球及手球。
香港3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及銷貨量均創新高。
政府統計處公布,3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36億元,按年升40.9%,遠高過1、2月合計的按年升幅17.3%。
上月多種商品類別的銷貨價值都升逾1倍,當中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按年急升1.65倍;服裝升1.36倍;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升約1.88倍;藥物及化妝品升64.4%。不過,超級市場貨品的銷貨價值下跌6.5%。
至於首季零售銷售按年升24.1%。
港府發言人表示,隨着個人及旅客消費繼續改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在3月按年進一步急升,雖然比較基數低亦是部分原因。展望未來,發言人指,訪港旅遊業和私人消費復蘇,應繼續惠及零售業。新一輪消費券的發放將提供額外支持。
團體「關注青年住屋聯席」調查顯示,約45%人表示要花10年以上時間儲蓄首期。綜合調查結果,聯席指出受訪者認為買樓置業相當重要,但對於能否成功置業的信心水平則很低。
「關注青年住屋聯席」上月透過社交平台,邀請18至45歲受訪者填寫問卷,共收回400份。住屋政策方面,最多受訪者希望政府提供免息貸款計劃,其次是增建首置盤,以及增加向青年或單身人士購買居屋的配額。
以置業類型方面,較多人選擇居屋,隨後依次為私人樓宇、首置盤。
聯席建議政府研究推出「首置免息貸款」先導計劃,制定適量名額協助首置人士達成置業夢想,同時建議當局進一步增加資助房屋項目以回應青年置業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