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柱監獄外周六(17日),發生有女子光天白日下被強行擄走事件。一名前往探監的32歲女子,早上於監獄外的小巴站被多人推上客貨車,期間兩名懲教署職員上前制止不果。警方其後在約10公里外、黃竹坑道近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截獲該車,並救出事主。警方表示,懷疑事件涉及數十萬元的金錢糾紛,客貨車上4人分別涉嫌非法禁錮、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及危險駕駛等被捕,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網上流傳一條49秒的手機片段,錄下事發一刻︰當時一輛藍色客貨車停在赤柱監獄外小巴站對開,3名男子強行將穿白色外套女事主押上客貨車,期間包括拉扯及抱起,女事主激烈掙扎,她被人從左邊車門推入車後,即從右邊門下車,黑衣男連忙將她提回上車。事發期間,女事主與在場途人不斷呼救,之後一名懲教人員走近,問及發生何事,並出手阻止黑衫男將女子押回上車,並說:「唔好捉人啊。」惟兩名男子無視在場的懲教人員,懲教人則員繼續伸手拉著黑衫男的衣衫,其間有另一名懲教人員行近貨車旁,表示「先生,唔好打交。」影片隨即完結。


澳門宣布放寬入境檢疫措施,周六(17日)零時起,由香港、台灣及外國入境澳門的人士,由5天集中隔離加3天居家隔離,改為5天居家隔離加3天離境限制,稱為「優化5+3」。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是因應疫情及配合內地「新十條」而作出優化。

應變協調中心指,相關入境人士需持有入境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準備適量新冠快速抗原檢測包,毋須預訂澳門的醫學觀察酒店,或預繳核酸檢測費用。入境後,「澳門健康碼」會轉為紅碼,在入境口岸接受一次落地核酸檢測採樣後可以離開。

應變協調中心說,相關入境人士入境翌日起計連續3天,每天進行快速抗原檢測並上載結果;入境翌日起計第3日上載快速抗原檢測陰性結果後,「澳門健康碼」會轉為黃碼,當天應自行預約社區核酸站進行單樣核酸檢測,否則「澳門健康碼」會轉為紅碼;入境翌日起計第4及第5日,繼續每天進行快速抗原檢測,連續2日快速抗原檢測陰性後,「澳門健康碼」轉為綠碼。

應變協調中心強調,相關入境人士入境澳門後,直至入境翌日起計第9天零時前,不能經澳門前往內地。至於持中國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或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等人士,如入境後需前往內地,可申請逗留期延長至入境翌日起計第9日。


東涌發生致命交通意外,至少2死10傷,其中一人傷勢較重。早上9時許,食環署外判清潔公司一輛5.5噸貨車及一輛輕型貨車停於裕東路近東涌東交匯處交界路肩位置,一輛E36A線龍運雙層巴士駛至,先撞向5.5噸貨車車尾,貨車被推前後再撞向客貨車。三車首尾俱嚴重損毀,其中被撞前客貨車車頭倒轉停在路中。64歲輕型貨車司機當場死亡,另有多人受傷,其中3人被捲入輕型貨車車底。消防到場將傷者救出,分別送往北大嶼山及瑪嘉烈醫院救治。

運輸署宣布,受交通意外影響,裕東路往北大嶼山醫院方向近東涌東交匯處的全線封閉,東涌東交匯處的部分行車線亦已封閉,呼籲駕駛人士盡量忍讓,前往東涌及機場的市民留意最新交通情況。

 


內地放寬防疫措施,各界關注香港與內地何時恢復正常通關。內媒《閩南日報》微信公眾號周三(15日)發布「漳州市疫情防控『十條』措施」,當中要求將對接觸境外或高風險地區船舶和人員的漁船民,按海外入境人員來進行管控,並首度披露縮短入境隔離的措施,由12月19日改為「2+3」,明年1月9日起改為「3+0」居家隔離,與香港傳媒早前披露可能實施正常通關的日子吻合。

 

漳州市疫情防控『十條』措施其中一條指,12月19日起,福建省漳州市接觸境外人員的漁船民,須對海外入境人員進行管控:「2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期間賦碼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離的首一、二天要核酸檢測,而居家隔離第一及三天同樣要核酸檢測。至於明年1月9日起,海外入境人員改為「3天居家隔離」,期間賦碼管理、不得外出,並在第一、三天接受核酸檢測。

 

漳州市回覆香港傳媒查詢指,現時對接觸境外或高風險地區船舶和人員的漁船民的隔離政策,仍是「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漳州市衛健委,工作人員證實曾發布上述「十條」措施,「有聽到要調整的消息,但暫未有收到文件通知。」又表示:「國家對境外回國,包括港澳台回來的是有在研究,但還沒正式下發文件。」

早前有香港傳媒報道引述廣東部門消息稱,最快可於明年一月上旬通關,其中一個可能日子是1月9日,屆時會採取「0+3」模式。


第14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上午於灣仔會展舉行,42名候選人角逐36個席代表。15名競逐連任的人大代表都成功當選,其中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葉玉如成為票后,取得1254票,其他成功連任的人大代表包括馬逢國、陳勇、吳秋北、林順潮、陳曉峰等。6名轉戰人大的政協都成功當選,包括李慧琼、陳仲尼、黃英豪、霍啟剛等。

今次選舉由1,273名選舉會議成員以全票制方式,投票選出36名港區人大代表席位。

大會共發出及收回1,273張選票,最終有效票為1267張, 廢票6張。

選舉戰況:

1. 文頴怡 1174

2. 朱立威 995

3. 朱葉玉如 1254

4. 吳永嘉 1176

5. 吳秋北 1212

6. 李引泉 1204

7. 李聖潑 1183

8. 李慧琼 1243

9. 李應生 993

10. 沈豪傑 941

11. 沈慧林 661

12. 冼漢廸 1091

13. 林天行 662

14. 林至頴 1063

15. 林順潮 1167

16. 姚祖輝 1226

17. 胡曉明 1132

18. 范駿華 799

19. 凌友詩 1190

20. 孫偉勇 1014

21. 徐莉 1167

22. 馬逢國 1216

23. 梁美芬 1190

24. 陳帆 1206

25. 陳勇 1238

26. 陳正欣 663

27. 陳仲尼 1246

28. 陳振英 1237

29. 陳振彬 1193

30. 陳曼琪 1213

31. 陳曉峰 1204

32. 黃冰芬 935

33. 黃英豪 1178

34. 黃錦良 1155

35. 楊德斌 1155

36. 雷添良 1117

37. 樓家強 1195

38. 蔡毅 1217

39. 鄭國傑 202

40. 霍啟剛 1248

41. 謝愛紅 889

42. 鄺美雲 1168

 

 

 


公共交通工具人多擠逼,為免阻礙其他人,巴士公司或港鐵向來都建議乘客上車前,應把隨行嬰兒車摺起。近日網上瘋傳短片,片中的內地旅客因嬰兒車未有摺合,被司機拒絕上巴士。內地人盛怒下當場大力掉下嬰兒車,雖然她後來成功上車,惟仍非常不滿司機,全程高聲狂罵,又指會投訴司機,直斥「(你)不是中國人嗎?」,同時反要求司機說普通話。司機備受騷擾下,無奈只有停車作出勸籲,明言「法例嚟㗎,一路講影響我(揸車)啊」。巴士行程受阻,有乘客加入勸籲內地客,至片段結束,車廂才恢復平靜。

網上流傳該段長3分28秒影片,一開始聽到女性內地旅客向司機高聲質問「你不是中國人嗎?你連普通話都不會講,你在說什麼?說的不是人話!」。

被不斷「轟炸」下,司機忍不住停車走到該女乘客面前說,「唉,我俾妳嘈,我而家俾機會妳講。妳發泄完先啦,唔緊要㗎,慢慢鬧。我等妳講完先,我再揸車」。惟女乘客堅持要求司機講普通話,「你(要)跟我講普通話,我聽不懂(廣東話)…我現在講都沒法跟你講」。

直至女乘客眼見司機把車停下,即表示「我現在不說了,你現在趕緊開車」,司機則回覆「我揸緊車,妳繼續喺度嘈,我唔行啊而家,我頭先一路行你就一路嘈…一路講影響我啊。總之我要揸車,我要精神」。女乘客批評司機做法嚇到其孩子,又說「我為了別人安全,我現在不說你啦,你現在趕緊去開車,但是,我要投訴你」,惟接着又繼續責罵。

擾攘多時,有乘客問發生何事,司機解釋「頭先BB車佢(女乘客)摺唔到,跟住佢丟咗架車。一路揸車佢就一路嘈」。眼見行程受阻,有乘客於是幫忙勸止女乘客,「可唔可以唔好嘈啊,俾司機揸車啊。妳架車自己丟嘅,關人咩事?」車廂此時終回復平靜,司機則回到駕駛座開車。

 


網上流傳多條片段,從不同角度顯示一架紅色小巴,周二(13日)中午在青山公路元朗段行駛期間,越過地面石壆駛上鄰近的輕鐵大棠路站,並直接在路軌上行駛。警方事後拘捕一名小巴司機。

警方指經深入調查後,同日晚上以「危險駕駛」罪名拘捕54歲涉案司機。

警方重申,上述罔顧法紀的駕駛行為,嚴重危害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違例者有可能被控「危險駕駛」罪,最高可被判監3年、停牌最少6個月及罰款25000港元。


網上近日流傳一段疑攝於內地的翻拍閉路電視短片,一名短裙女子暈倒在地下停車場閘口落斜位置後,慘被一輛駛入的私家車直接輾過,並捲入車底拖行,未知受傷情況。有網民估計司機輾過女子時,未有細察路面,誤把其身體當成「減速壆」,又質疑司機未有發現出現兩條「減速壆」,「細思極恐」。

 

天眼短片長約1分鐘,事發於12月8日清晨5時左右。片中見到一名揹住紅色手袋的黑衣短裙女子,步履蹣跚走過停車場閘口,她她彎身欲穿過閘門後,卻突身子一軟不支倒地,側身臥在減速壆前。

不久,一輛駛入停車場的白色私家車,待閘口打開後,駛向躺在地上的短裙女子,並直接將她輾過及捲入車底,女子遭拖行一小段距離後,最終甩出車外範圍,捲曲地上。

上載短片的網民留言「司機肯定是盲人駕駛學院出來到!」,有網民和應力斥「司機粗心大意沒有看前路面,加上撞到東西沒感覺不顧而去」。

網友指現場為駕駛盲點

不過,透過片段目擊事件經過的部分網友亦有為司機辯護,指現場應是駕駛盲點,加上清晨時份,「平面往下坡本來就看不到下面。而且地下室光線昏暗再加上旁邊就是減速丘,根本怪不了駕駛,畢竟誰會想到地上躺著一個穿全黑的人?」、「真的,只要進商場停車場都覺得,如果有人突然趴在那,我就要上新聞了,有些死角真的是想看也看不到」。

至於「沒有感覺不顧而去」的批評,回應的網民估計「下面不是有減速坡嗎,你壓到不就以為是減速坡」、「以為是減速壆」、「司機表示:點解有兩個減速壆嘅?」、「 說也奇怪,這減速丘不紮實卻帶點Q彈軟嫩的感覺」,並形容為「人體減速墊」、「人肉減速丘」,說到這裏,有網民不禁稱「細思極恐哦」。

談過駕駛態度後,網友們回到正題,有人關心起捱撞的女子是否安好,「那個人還好嗎」、「為何要躺平? 飲醉酒?」、「碰瓷」、「感覺喝醉了」,甚至有網民指出「錯重點,瞓底嗰個都有問題啦」。

 

一名身穿短裙、黑絲襪的年輕女子,清晨時分在停車場的閘口出現。
女子趴低打算穿越閘口時突不支倒下。
女子倒下後一動不動,躺在減速壆前。
白色私家車駛至,閘口打開。
白色私家車駛至,閘口打開,司機直駛向女子躺下位置。
女子慘遭四輪直輾過,私家車離去,女子疑痛苦在地上扭動。

 


內地早前出台「新十條」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網上有關「通關」消息真假難辨。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周二(13日)回應指,有關消息無任何證據證實,呼籲巿民不要亂轉發。

 

盧寵茂出席疫情記者會時表示,當局密切期待可盡快推動與內地通關,亦一直與內地保持溝通。他指,近來網上有人發布通關的消息,無任何證據證實,建議市民收到類似信息時,不要亂轉發,因為並非事實的信息會影響安排及準備工作。

對於「逆向隔離」進展,盧寵茂說,當局有與內地溝通及推動,但因應內地防控措施的調整,本地相關準備工作亦有所調整。

噴鼻式疫苗或作加強劑

口罩令方面,盧寵茂指,口罩令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元素,對防流感亦起重要作用,不少專家都提出新冠疫情未過,加上近年戴口罩後,市民對流感的免疫力降低,除了鼓勵市民打流感疫苗之外,亦希望大家在冬季保持警覺性,維持戴口罩。

對於香港會否引入噴鼻式疫苗,盧寵茂說,當局會密切留意相關數據,當局持開放正面態度,會考慮作為加強劑,同時可讓市民有多一個選擇。


內地及澳門已先後放寬防控措施,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宣布,周三(14日)起市民不須再掃「安心出行」並取消黃碼,但食肆仍維持要掃食客「疫苗通行證」的安排。

李家超周二(13日)表示,有關安排是按風險評估,審視數據及分析風險後作出。雖然市民不必再掃瞄「安心出行」,但仍保留疫苗通行證在食肆等部分處所使用。他說,在取消「黃碼」的同時,無確診市民將全部顯示「藍碼」,而入境人士倘沒有確診也屬於「藍碼」,可如常活動。他提到醫衞局局長盧寵茂,下午將舉行記者會,交代最新安排。

被問及當局仍然保留疫苗通行證,是否因為當局仍有「心理關口」。李家超回應時強調,醫衞局是本着科學為本的原則,按數據調較防疫措施。至於與內地通關方面,他希望可以盡快進行,但仍要按實際情況推進,現時內地要關注疫情及考慮相關配套,要確保達到預期效果,令在通關上達到有利安排。

至於在出現多次播錯國歌後,Google至今仍顯示錯誤搜索結果,李家超稱已要求對方應將正確的資訊置頂,認為在技術上完全可行,因付錢買廣告已可改動次序,亦有辦法移除不正確資料,同時歐洲的法庭判決可移除錯誤個人資料、移除兒童色情資訊等。

他重申,國歌非常重要,涉及國家及民族的尊嚴和感情,認為屬大是大非的事情,相信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機構都要認真處理。特區政府會再次向Google發信跟進國歌搜尋結果事宜,各相關部門亦會繼續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