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校園及街頭早前出現手持白紙的「聲援活動」,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早前曾形容為「再次顏色革命雛形」,鄧炳強周一(12日)出席撲滅罪行委員會會議後見傳媒表示,自當時警告後,事情已經減退,認為屬整體市民打擊危害國安活動的成功例子。他又指事件中暫未有人被捕。

鄧炳強重申,兩周前發現香港有人在社交平台,宣揚反華活動,當中包括曾參與2019年反修例事件,已經離開香港的人。他指自己作為保安局長,有責任要求大學,避免成為危害國安基地,勸籲市民尤其年輕人,不要受人煽動,並警告危害國安人士,警方必然會就違法行為搜證拘捕。鄧炳強指雖然目前未就事件作拘捕,但在他警告後情況已經減退,認為是整體市民打擊危害國安情況的成功例子。

拒置頂正確國歌 鄧炳強斥Google雙標

至於國際體育賽事兩次播錯國歌,鄧炳強表示警方仍在調查,現階段無證據顯示有香港運動員或職員牽涉其中。他指,香港特區的「國歌」亦即是中國國歌,只有一首,就是《義勇軍進行曲》。當局早前曾要求搜尋引擎Google把正確國歌的搜尋結果置頂,對方以無法控制「演算法」為由拒絕要求,但當歐盟法院裁定Google要刪除不正確的搜尋結果,Google卻願意配合,鄧炳強批評是雙重標準,強調會用一切方法更正。

 


內地單日本土確診個案持續回落,中國「通信行程卡」微信公衆號消息,周二(13日)零時起正式停止具追蹤功能的「通信行程卡」服務。「通信行程卡」短訊、網頁、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APP等查詢渠道將同步停用。

「通信行程卡」官方表示,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有關要求,正式結束有關服務。

「通信行程卡」於2020年3月6日由中國工信部指導,中國信通院、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共同推出的行程追蹤查詢服務,可以免費為用戶提供過往7天內到訪過的國家或地區,以及國內城市(停留4小時以上)證明。


內地疫情漸趨穩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上周發布10項新放寬防疫措施後,多個省市陸續放寬防控措施,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取消「落地檢」,不再對跨地區出入人員檢查健康碼、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

 

北京

.不再對進出北京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等

.抵京後不再執行落地三天三檢

.北京公交集團加強跨省線路運作,根據客量增加班次,每輛車每日最少兩次全面消毒

.京津冀定制快巴恢復營運,不再對跨地區人員查驗核酸檢測證明和健康碼,乘客可網上預約購票

 

深圳

.不再對往返深圳人員採取疫情核查防控措施
廣州

.不再採取臨時封控措施,嚴格落實將高風險區精準劃定至樓棟、單元、樓層和住戶

.返穗人員不再落地檢和三天三檢
.除安老院、醫療機構、中小學及托兒所之外,其他地方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不查驗健康碼

 

 

上海

.不再對往返上海的人採取落地檢、三天三檢和五天四檢等

.抵滬不滿5天者,「隨申碼」及「場所碼」不再有相關標記顯示,不再限制其進入相關公共場所

.餐飲處所、密閉娛樂場所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

 

成都

.往返成都人員不需報備,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碼、通信行程卡、風險城市旅居史;取消「入川即檢」、落地檢等

.不再對重點地區人員排查管理
.不再限制非高風險人員流動
.進出火車站不再查驗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和健康碼;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不再查驗旅客核酸檢測證明、健康碼、通信行程卡、風險城市旅居史

.公共場所不再掃場所碼,不查健康碼、核酸陰性證明等

 

西藏

.機場不再查驗旅客核酸陰性證明及健康碼
.取消落地檢
.今日起西藏各機場恢復多條航線,拉薩恢復上海、西寧航班


央視及新華社報道,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骨灰周日(12日)在長江入海口被撒入大海。

報道指,將骨灰撒入大海,是遵照江澤民生前及其親屬的意願。江澤民生前曾留下意願,自己的骨灰要撒在長江和大海。受黨中央委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等領導和江澤民夫人王冶坪等親屬護送骨灰撒放,並以最崇敬、最莊嚴的方式,表達對江澤民的深切哀思和無限緬懷。

江澤民生前長期工作的中南海上午下半旗志哀。來福堂裡,白色的幕布上,懸掛著江澤民的彩色遺像。遺像下方,擺放著江澤民同志的骨灰盒,上面覆蓋著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江澤民夫人王冶坪率全家敬獻的花籃擺放在江澤民的骨灰盒前,兩側擺放著其他親屬和有關方面敬獻的花圈。

上午8時10分,蔡奇和治喪委員會辦公室領導,同江澤民親屬,來到這裡肅立,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和深切的緬懷之情,向江澤民遺像三鞠躬。隨後,江澤民的親屬捧著遺像、骨灰盒和花圈,緩步走出來福堂。靈車緩緩駛出中南海,在中南海工作的幹部職工紛紛來到道路兩旁,胸佩白花、神情凝重,為江澤民送別。

靈車緩緩駛入西郊機場。空軍官兵列隊脫帽,目送載護江澤民骨灰的專機起飛。專機盤旋著,在首都北京上空緩緩繞飛一周告別。上午11時5分,載護江澤民骨灰的專機抵達上海虹橋機場。隨後,骨灰由靈車載護前往吳淞軍港碼頭。

吳淞軍港碼頭,國旗半垂。黑底白字橫幅上寫著:「江澤民同志永垂不朽」「江澤民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海軍官兵整齊列隊,脫帽致禮。江澤民的親屬捧護著骨灰走下靈車,將骨灰安放在靈桌上。哀樂聲中,送別的人們神情凝重,列隊肅立並鞠躬,向江澤民作最後的告別。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揚州艦伏波靜臥,艦上官兵分區列隊、肅立舷邊。揚州是江澤民的故鄉。今天,這艘以揚州命名的軍艦,以最高禮儀送別。江澤民的親屬捧護著骨灰登上揚州艦。海軍笛吹響,儀仗隊持槍肅立,行注目禮。當揚州艦起航時,軍港內所有艦船汽笛長鳴。揚州艦駛入長江。

中午12時35分,揚州艦抵達長江入海口水域。在軍艦甲板上,送別的人們,肅立默哀。水天肅穆,波翻浪湧。蔡奇和江澤民夫人王冶坪等親屬,眼含熱淚,強忍悲痛,將江澤民骨灰和繽紛的花瓣一起緩緩撒向江海。

前國家主席江澤民11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遺體12月5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


香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周五(9日)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上表示,内地近日放寬部分防疫措施,不代表短期内可以和香港通關,指香港和内地在人口、醫療系統、疫苗接種率、免疫屏障和經濟結構上都有不同,令防疫政策有分別。他指,如要將內地跨省市免檢疫或免核酸的要求套用於香港,暫時無法做到。

醫務衞生局:「安心出行」「疫苗通行證」仍需維持

盧寵茂又說,廣東方面理解香港市民跨境需求,「健康驛站」名額最近亦增至每日2000個,相信是便利兩地往來的較快方法。至於能否繼續增加名額,則視乎內地疫情發展情況。有議員關注内地逐步取消「健康碼」要求,香港會否跟隨取消「安心出行」和「疫苗通行證」。盧寵茂指,「疫苗通行證」在提高疫苗接種率上一直發揮作用,目前長者接種率不理想,因此仍需維持兩項措施,但局方會持續檢討。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周五(9日)受訪時表示,港府現時已甚少利用「安心出行」追蹤,會一直檢討政策,若認為毋須再使用「安心出行」,必會盡快公布。她認為審視疫情的主要指標為醫療體系承擔力,若有足夠承擔能力,即使確診宗數較高也有空間放寬。

李夏茵表示,香港正邁向復常,相信無論「安心出行」或「疫苗通行證」終有一日將不會再用。她指目前疫情仍呈上升趨勢,並非取消兩者的適合時機,承諾會不斷審視疫情變化。

另外,旅遊界議員姚柏良就認為,目前旅客入境政策不合理,關注局方會否檢視,並取消黃碼等入境限制,盧寵茂回應指,入境防疫政策需「穩打穩紮」,不希望防疫工作走回頭路。在實施「0+3」後,入境人數已大幅提升,未來會再因應情況檢視入境防疫政策。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22(第二十三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昨日透過網上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昨晚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新冠疫情還未停,在中國不同地方依然出現,但Omicron變種病毒株引起新情況,中國不能再繼續用兩年前的舊方法應對疫情。他指出,Omicron99%的感染者可在7天至10天內完全康復,並不可怕,惟預防感染仍需施行,但過度「預防」會對經濟或社會造成更大的次生危害,接下來防控重點應放在防控重症。

他說,對比Delta毒株,Omicron病毒株引發新冠後遺症風險顯著降低,防控政策的重心應當轉移到防控重症,並落實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他又強烈呼籲加速接種疫苗,尤其是異種疫苗的加強接種,並加速藥物、鼻噴(或霧化)疫苗或抗體的研發及審批進度。

鍾南山還表示,Omicron現在傳染性極強,致病性減弱,「呼吸人」(呼吸病醫生)技術上大大提高,「呼吸人」在國家政策方面有責任貢獻自己看法,以針對當前形勢,更好優化防控政策,使國家可做到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


內地昨日公布「新十條」的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後,香港特區政府決定放寬新冠病毒確診及密切接觸者隔離及檢疫日數,由7天降至5天,另入境人士每天快測要求同樣由7天降至5天。

 

本周五(9日)凌晨零時起,新冠確診者如在第4和第5天,連續兩日快速檢測呈陰性,隔離日數可以由現時的7天縮減至5天;而密切接觸者無論有否接種疫苗,檢疫日數亦可縮減至5天。李夏茵解釋指,檢視今年9月6日至上月27日的數據,35萬名密切接觸者中,有10萬人最終確診,陽性比例是約30%,當中90%個案都在5天內找到,認為放寬檢疫日數是相對安全。另外,由海外和台灣抵港人士,繼續需於抵步當日和到港後第2天做核酸檢測,但每日做快測的規定由7日減至5日。

本地疫情創7月以來新高

另外,衞生防護中心表示,過去一星期新冠病毒確診數字仍然上升,平均每日確診個案,較上周上升25.5%,過去一日新增個案達14373宗,是本地連續8天破萬宗。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說,單日確診數字是7月以來的新高。

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說,數字上升主要由本地感染個案導致。歐家榮又說,污水檢測人均病毒含量再進一步上升,重回3月初的水平。


國家衛健委昨公布10項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包括更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域,進一步優化核酸檢測,同時優化調整隔離方式,其中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患者,一般採取居家隔離方式等。港大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周四(8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上指,香港現時的輸入個案對疫情影響輕微,認為入境人士核酸檢測的安排,可以快測取代。

何栢良表示,內地優化防控的新十條措施,是疫情處理的轉捩點,當中的解除隔離或居家隔離是參考香港本地做法,相信香港在優化防疫措施處理得宜,可供內地借鏡,但相信內地在短時間內不會全面開放。

何栢良又指,內地放寬處所查核核酸檢測證明及健康碼,可為本港放寬掃描安心出行增添動力。他說,香港現時的輸入個案對疫情影響小,亦看不到政府有因應變異病毒株較多的國家調整入境限制,認為可取消入境人士核酸檢測的安排,改以快測取代。


官媒《新華社》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午抵達利雅德,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並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在沙特《利雅得報》發表署名文章,表示這次訪問是一次傳承之旅,更是一次開創之旅,開啟中國同阿拉伯世界、海灣阿拉伯國家、沙特阿拉伯關係新時代。

 

習近平說,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將同阿拉伯國家繼續高舉不干涉內政旗幟,堅定支持對方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繼續合作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擴大糧食、能源、投融資、醫療等領域務實合作。中國將同海灣合作委員會一道,打造更加立體的能源合作新格局,加快推動金融投資合作新發展。

習近平又說,中方將以這次訪問為契機,同沙特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並共同倡導獨立自主,攜手反對外部干涉。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沙特「2030願景」對接,推動各領域務實合作走深走實。

外交部宣布,應沙特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2月7日至10日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並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


內地疫情回落,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公布,進一步優化新冠疫情防控的新十條措施,容許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居家隔離,第6、7天連續2次核酸檢測Ct值35或以上可解除隔離,密切接觸者實行5天居家隔離,第5天核酸檢測陰性後解除隔離。新指引提出加快推進長者接種新冠疫苗,保障基本購藥需求,加強重點人群健康情況摸底及分類管理。

除養老院、醫療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其他場所不再檢查核酸檢測證明及健康碼,亦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和健康碼。各地取消行政區域的全員核酸檢測,縮小檢測範圍及次數,核酸檢測只針對高風險崗位和高風險區人員,其他人願檢盡檢。

風險區域不得隨意擴大到小區、社區和街道,不得採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高風險區要「快封快解」,連續5天沒有新增病例要及時解封。嚴禁封堵消防通道、單元門、小區門,確保緊急避險渠道通暢。非高風險區不得限制人員流動,不得停工、停產、停業,沒有疫情的學校要開展正常教學活動。

當局指,早前實施的二十條優化措施取得積極成效,根據當前疫情形勢和病毒變異情況,更加科學精準防控,切實解決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