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新華社報道,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患白血病合併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於2022年11月30日12時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江澤民擔任國家主席期間,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實現香港、澳門特區順利回歸。他在1997年以國家主席身份見證香港回歸,期後相繼於1998年、2001年和2002年來港。他在香港回歸前夕親筆題字「香港明天更好」,目前置於禮賓府大廳。

江澤民1997年6月29日抵達香港,也是中國現任國家元首首次來港。他此後在6月30日晚出席主權交接儀式,見證香港回歸,並且在7月1日在特區成立慶典中發表演說,重申「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變。

 

江澤民曾親筆題字「香港明天更好」。(資料圖片)

 

此後,在1998年香港回歸一周年時,江澤民再度來港。當時香港正遭遇亞洲金融風暴,他讚揚特區政府施政有方,穩健處理內外事務,特別在抵禦亞洲金融風暴對香港的衝擊卓有成效。

江澤民在2001年來港出席「財富全球論壇」,他當時發表講話指出,香港成功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並較快地實現經濟恢復性增長的實踐表明,香港自身經濟基礎比較穩固,金融體系、市場機制和法律制度較為完善,他還指出,偉大的祖國始終是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

2002年,他第四次來到香港,主持特區第二屆政府就職典禮和慶祝香港回歸五周年儀式。他在典禮上致辭指出,香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全面落實,證明「一國兩制」完全行得通,特區政府具有駕馭複雜局勢的智慧和能力,香港人是完全能夠治理好香港。他當時還提出三點希望,包括希望香港各界更好地適應香港回歸後的發展,希望特區行政、立法和司法機關不斷提高施政和執法水平,希望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堅定信心、自強不息、努力開創香港經濟發展新局面。

江澤民對香港一直有深厚感情,2014年10月,已經退休的江澤民到國家博物館視察時,在反映香港回歸的大型油畫《世紀大典》前,還特別回憶起97年香港回歸的盛況。


官媒央視報道,江澤民同志治喪委員會周三(30日)發公告指,北京天安門、新華門、人民大會堂、外交部和香港中聯辦、澳門中聯辦、中國駐外使領館下半旗志哀,不邀請外國政府、政黨和友好人士派代表團或代表來華參加悼念活動。

公告指出,為表達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對江澤民同志的無比崇敬和深切悼念之情,現決定:

(一)自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發佈之日起到江澤民同志追悼大會舉行之日止,北京天安門、新華門、人民大會堂、外交部和香港中聯辦、澳門中聯辦、我駐外使領館下半旗志哀。這期間,香港中聯辦、澳門中聯辦、中國駐外使領館設靈堂,接待港澳地區和駐在國弔唁。

(二)按照我國慣例,不邀請外國政府、政黨和友好人士派代表團或代表來華參加悼念活動。


官媒《新華社》報道,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因白血病和多個器官衰竭,周三(30日)中午12時13分在上海逝世,終年96歲。

新華社在稿中形容,江澤民的逝世對黨、軍和國家各族人民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黨中央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化悲痛為力量,繼承其遺志。

報道說,江澤民是共產黨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江澤民一九八五年任上海市市長、市委副書記。一九八七年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任上海市委書記。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發生嚴重政治風波,江澤民旗幟鮮明反對動亂、捍衛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確決策,有力維護上海穩定。

一九八九年他晉身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同年,出任黨和國家的中央軍委主席。到二〇〇四年主動辭去黨和國家中央軍委主席職務。


北京《新京報》29日上午刊出一篇「感染新冠肺炎之後」的文章,文中列舉多人染疫確診者的經歷,「就跟感冒一樣」很快痊癒,上海有一家五口都受感染,年紀最小僅11個月大,也只需兩天後就恢復正常。

《新京報》發布的文章「感染新冠肺炎之後」,  甫開頭就寫「我覺得對新冠病毒相關信息的足夠了解,以及盡量充足、完善的後勤保障,能最大程度地消除大家對疾病的恐懼」,並找到多名曾染疫痊癒、正在治療中的患者講述他們的親身經歷。

報道指出,25歲的Rachel全家在4月初確診,其87歲的外公外婆有心臟、肺部及血壓等疾病,雖然染疫後出現發燒、咳嗽、身體痠痛等症狀,但「就像重感冒」,康復後生活一如往昔;50多歲的榮先生全家在本月確診,其24歲的兒子「感覺和感冒差不多」,11個月大的孫女則是在症狀出現後2天就好了;30多歲的尤軍則坦言,他在9月確診時很焦慮恐慌,但入住方艙獲得身心關懷後便逐漸鎮定,回歸日常生活後也樂於向友人分享經驗。

報道並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曾在受訪時表示,新冠病毒的特點變了,病毒潛伏期縮短,重症也在減少。


澳門接連出現新冠病毒輸入關聯個案後,要求所有在澳門的人士,從周三(30日)即日起連續3天,每天做一次抗原快測並上報平台。

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周三(30日)早上宣布,因應近日出現的多宗輸入關聯個案,在社區可能有潛伏個案,為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不論是居民或非居民均要進行抗原快測,3歲或以下嬰幼兒則可獲豁免。其他人士在過去幾日無離過澳門,並在當天有做核酸檢測同樣獲豁免。

如果當日無按規定做抗原快測,翌日的健康碼會轉為黃色,直至當天完成快測並將陰性結果上報平台。如果連續兩天無將快測結果上報平台,健康碼會被鎖定為黃碼,需自費進行核酸檢測,得到陰性結果才會恢復綠色健康碼。

 

澳門因應11月19日新增1宗輸入性新冠病毒確診個案(60歲內地女遊客),為排除當事人到過相關區域或附近活動人士的感染風險,針對其到過的區域11月19至23日開展“5天4檢”的重點區域核酸檢測(資料圖片)。

內地過去一天新增37,612宗新冠本土個案,包括4,236宗確診和33,376宗無症狀感染,無新增死亡個案。

新增本土個案以廣東的8754宗最多,當中7600多宗在廣州,深圳新增199宗個案,較前一日稍為下降。

北京和上海的個案持續上升,北京新增4522宗個案,上海就再多187宗。

重慶個案持續減少,再多7833人感染。

河南新增656宗個案,鄭州疫情放緩,午夜起轉入常態化疫情防控,巴士地鐵全面恢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陳文清周一(28日)主持召開中央政法委員會全體會議,傳達學習黨中央近期決策部署。會議強調,政法機關要以有力舉措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會議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涉政法工作部署要求,研究政法機關今後一個時期貫徹落實的任務目標、具體舉措,要求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強化底線思維和鬥爭精神,加快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以政法工作現代化保障中國式現代化。

會議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及時疏導化解矛盾糾紛,幫助解決人民群眾實際困難。要堅決依法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活動,堅決依法打擊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會議研究了安全生產工作,強調要推動各地區各職能部門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面排查整治風險隱患,堅決防範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預定於今晚11時08分發射升空,三名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日前首度亮相,平均年齡53歲,是歷來最高齡。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大隊首批航天員之一,56歲的航天員鄧清明已為今次飛行備戰近25年,儘管53歲的平均年齡是執行任務乘組中平均年齡最大,但正如指令長費俊龍所說,「雖然平均年齡最大,但我們的飛天本領一直保持在『青春狀態』。」

神舟十五號三位航天員升空後,將與神舟十四號三名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在空間站相會,六人將共同居住約一星期,實現中國史上首次太空人在軌輪換。神十四航天員預計12月初返回地球。

神舟十五號飛行任務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最後一棒,也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季啟明說。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組成,費俊龍擔任指令長。航天員費俊龍參加過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鄧清明、張陸都是首次飛行。此次任務是載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六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建造階段最後一次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將在軌工作生活六個月,任務主要共有六項。

在空間站建造收官的最後一仗,鄧清明終於迎來自己的圓夢時刻。追夢近25載,鄧清明已兩鬢斑白,他的女兒已成為一名航天人,他也榮升為姥爺,不變的是他刻苦訓練和對飛天夢想的堅持。神十五發射前的時刻,鄧清明作為神十五航天員在問天閣與公眾見面,他說:「我可以用一生去準備,但不允許任務來了我卻還沒有準備好。當確定我入選神十五乘組時,我內心很平靜,無論年齡多大,被祖國需要就是最幸福的!」

鄧清明女兒亦為航天人

當官方宣布鄧清明將執行神十五任務的時刻,社交網絡上瞬間刷滿網友們的「恭喜鄧叔」,很多網友都為此刻激動到流淚。鄧清明是中國首批14名航天員之一,早在1998年就進入航天員大隊。神九、神十一任務,鄧清明均入選備份航天員,他與主份航天員完成同樣難度、強度的訓練,卻都與飛天失之交臂。2016年,在神十一任務發射前一天,總指揮部宣布由景海鵬、陳冬執行神十一號任務,鄧清明當時懵了一下,停了一會,他轉過身緊緊抱住景海鵬,說:「海鵬,祝賀你!」這一幕讓在場很多人落淚。

2005年,費俊龍與聶海勝執行神舟六號任務,他們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踏雪出征。17年後,已是57歲的費俊龍作為指令長率領神十五乘組出征空間站收官之戰,他說,目前神十五號乘組是執行任務乘組當中平均年齡最大。不過,在費俊龍看來,乘組年齡雖然最大,但是飛天本領一直保持在「青春狀態」。

駐留期間肩負六大任務

按計劃,神十五乘組駐留期間有六大任務,包括開展空間站三艙狀態長期駐留驗證工作;完成15個科學實驗機櫃解鎖、安裝與測試,開展涵蓋空間科學研究與應用、航天醫學、航天技術等領域的40餘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實施三至四次出艙活動,完成夢天艙擴展泵組和載荷暴露平台設備安裝等工作;驗證貨物氣閘艙出艙工作模式,與地面協同完成六次貨物出艙任務;開展常態化的平台測試、維護及站務管理工作,以及開展在軌健康防護鍛煉、在軌訓練與演練等工作。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周一(28日)發表談話表示,日前,中央人民政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以下簡稱「香港國安法」)向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發出公函,要求其就香港特區履行維護國家安全職責,包括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工作等有關情況提交報告,是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之舉。李家超行政長官立即組織研究落實並向香港社會通報,表明將盡快向中央政府提交報告,同時提出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國安法有關條款作出解釋的建議,對此充分肯定並堅決支持。

發言人表示,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特區依法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取得明顯成效。但近期,在部分涉香港國安法案件特別是黎智英案的辦理過程中出現一些現象,值得高度警惕。

發言人指出,黎智英及其團夥在2019年「修例風波」中的所作所為,嚴重踐踏「一國兩制」原則和基本法,嚴重衝擊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嚴重破壞香港繁榮穩定,嚴重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香港市民和全國人民不會忘記「修例風波」期間香港一條條道路被堵塞,一座座地鐵站被破壞,一間間商鋪被打砸,一個個燃燒瓶、汽油彈在街頭爆燃,以及普通市民被圍毆甚至淋油燒身的慘痛景象;不會忘記黎智英等策動港版「顏色革命」的推手公然乞求外國制裁中國、制裁香港甚至宣稱「為美國而戰」的罪惡行徑。黎智英及其團夥犯下的樁樁罪行,必須受到依法追究、得到徹底清算。

發言人表示,黎智英涉嫌「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而香港有關法院批准由英國御用大律師代理黎智英案,與香港國安法關於特區行政、立法、司法機關應當依法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的規定相悖,違反香港國安法的立法精神和法理邏輯。這引起了香港社會特別是堅定的愛國愛港人士和法律界正義人士的強烈憤慨和猛烈批評。他們紛紛表示,有些法官簡單套用審理一般案件的原則、程式和習慣以及所謂「國際標準」來約束香港國安法的適用和執行,是未能正確認識香港國安法的憲制地位,是對香港國安法權威性、淩駕性的無視,是罔顧國家安全和香港繁榮穩定,已對案件的依法公正審理和香港國安法的準確實施構成重大挑戰,對在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帶來重大風險。這些意見值得高度重視。

發言人表示,行政長官是香港特區的首長,也是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就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事務向中央政府負責。香港的政治體制是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在行政長官之下,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各司其職並共同擔負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和義務。李家超行政長官根據中央政府指令及時提交報告並提出有關建議,充分體現出作為香港特區「當家人」和「第一責任人」的擔當。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擔負著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主要責任。中央政府全力支持其履行法定職責、行使法定職權,依法採取必要措施,防範化解各種威脅國家安全的風險隱患。

發言人最後強調,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有關的國家安全事務負有根本責任,將深入落實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的「完善特別行政區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的要求,確保香港國安法得到完整準確、不折不扣的貫徹實施,確保國家安全得到有效維護。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在被控香港國安法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的案件中,獲准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Timothy Owen代表抗辯,遭律政司反對,並輾轉向終審法院申請終極上訴,惟周一(28日)遭到終院駁回。行政長官李家超同日表示,將盡快就海外律師應否參與國安法案件,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

 

身兼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的行政長官李家超傍晚見傳媒時表示,周日(27日)收到中央政府,按《香港國安法》第11條發出的函件,要求他就國安法實施以來,特區履行維護國安職責,包括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工作等的情況,向中央提交報告,他會盡快遞交報告,並會在報告中提及今次案件,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

李家超表示,將在向中央政府提交的報告中,提及黎智英涉及國家安全案中,獲准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並建議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香港國安法》第65條作出解釋,釐清根據立法原意和目的,沒有本地全面執業資格的律師或大律師,可否以任何形式參與處理危害國安案件的工作,相關建議的考慮和關注有八點。

他表示,《香港國安法》在「一國兩制」原則下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制定的全國性法律,針對修例風波出現嚴重危害國安的實際情況,包括黑暴、港獨肆虐、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的背景下制定。

他表示,《香港國安法》相對特區本地法例有凌駕性,包括第62條的規定,形容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必須有效執行《香港國安法》,防範各類危害國安的風險。國安風險複雜多變,涉及勾結外國勢力的潛伏行為更有機會在海外發生,縱然在實質罪行發生之前產生,但不容易察覺,因此防範危害國安工作不容易,所有人對此都應有所警覺。

他認為,外國及境外勢力,對《香港國安法》制定和實施持有敵視態度,多番公然試圖干預實施,部分國家因政治利益和目的已經宣布或採取措施針對中國和香港特區,以不同形式制裁、限制,或者禁止售賣及使用產品等,亦有外國官員、政客公開施壓,要求法律界、商界人士杯葛和阻止參與本港正常活動,因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沒有停止,更要對帶來國安風險提高警覺。

李家超又稱《香港國安法》第3、8 、42條等多條條文,要求有關機關履行責任,有效防範危害國安的行為和活動。他承認,現行制度下,特區沒有有效方法排除海外律師或大律師,因其國家利益產生利益衝突,以及確保不受外國政府、組織、個人施壓、脅迫或操控,並確保遵從《香港國安法》63條有關國家、商業和個人秘密的保密規定。

李家超指,被告人有權從香港擁有全面執業資格律師中挑選律師,即使不能聘請海外律師為法律代表,亦符合《香港國安法》第4條和第5條尊重保障被告人權利和自由的要求。

他又表示,作為特首和特區維護國安委主席,就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事務,按《香港國安法》第11和12條向中央政府負責。李家超指,將盡快向中央提交報告,建議提請人大常委會就上述《香港國安法》條文或其他相關條文作解釋,並請求中央盡快處理。

李家超又認為,律政司在上訴申請已作了最大努力,搜集整理最全面理據,他對律政司的工作予以肯定,亦尊重法庭裁決,但作為行政長官及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國家安全是重中之重的責任,加上今次事情影響深遠,必須釐清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