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啟用後過去兩個周末,香港口岸的穿梭巴士站都有大批乘客輪候,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周五(9日)表示,會加強宣傳各條專營巴士線,又與有關營辦商達成共識,改善乘客安排,協助疏導旅客,亦會盡快提供金巴團體預約服務。


逾千人參與香港國際機場星期五凌晨,舉行的年度飛機事故救援演習,並首次測試涉及三跑道的救援程序。當中模擬一架130人的抵港客機滑出跑道,其中一個引擎與躉船相撞起火,機場緊急應變中心啟動,消防則派出消防車、船及救護車,海上救援亦設立集合點及分流站,處理死傷者。


《金融時報》報道,早前不獲香港續發工作簽證的亞洲新聞編輯馬凱,周四以遊客身份來港時,被香港入境處人員問話數小時後被拒絕入境。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周五回應,指不會公開評論個別入境案件,又稱做法屬於入境處入境管制正常的事。


本港一名男童感染腸病毒71型及腦脊髓炎,情況危殆。患者同校亦有另外八名五、六年級的小學生感染手足口病,該兩級的學生星期四(11月8日)起停課兩星期。

染病的11歲男童,在屯門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他過往健康良好,上星期二(10月30日)出現發燒、咳嗽和流鼻水等病徵,四天後入住屯門醫院,其後出現抽搐及上肢無力。肛門採樣樣本證實,對腸病毒71型呈陽性反應,臨床診斷為腸病毒71型感染及腦脊髓炎。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發現,男童就讀的屯門保良局方王錦全小學爆發手足口病個案,有另外八名11至12歲的男童,自上周(10月28日)起出現手足口病病徵,全部人情況穩定,毋須入院。


深水埗港鐵站大堂近D出口星期三早上發生開槍事件,一名可疑男子被警員截查時亮出𠝹刀,經警告無效後女警開槍,男子左腹中槍受傷及被制服,被送往瑪嘉烈醫院治理,情況危殆。警方指,警員有評估形勢後才開槍。

 

警方以籃子覆蓋可疑男子疑曾手持的𠝹刀。
案發現場遺下疑止血用的紙巾。
調查警員在現場量度調查及搜集證據。
探員向現場目擊案發經過的職員查問。
有商店於警方封鎖期間落閘。
港鐵職員在現場協助疏導人流。
警員案發後封鎖現場一帶調查。

案發於星期三(7日)早上約七時四十五分,兩名機動部隊成員當時正進行反罪案巡邏,當他們截查一名形迹可疑中國籍男子時,對方從背囊亮出長約15厘米的𠝹刀刀鋒,企圖襲擊警員,警員警告無效後,女警感到生命受到威脅,遂向可疑男子開一槍,再把男子制服。

深水區分區指揮官周毅剛指,警員有評估過形勢後才開槍。

警方指男子持香港身份證,案件由西九龍總區重案組接手調查。

另外,警方事後亦一度封鎖深水埗港鐵站大堂近D出口部分範圍調查,並向附近目擊經過的店員查問,有港鐵站內商店需暫時落閘。


近年香港特區政府鼓勵港青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的珠海學院民意及民調研究中心發現,近半受訪香港青年認同與內地融合,至於不認同者則略高出5.2個百分點。調查機構認為,可增加香港與內地青年交流接觸機會,以提高港青對與內地融合的認同度。

珠海學院邀請多位資深傳媒人分析港青對與內地融合的看法,包括陳淑薇、關偉及商人施永青等。

調查又指,受訪者普遍認同中國的經濟發展及成就,在總分5分中達到平均3.16分,對國家及社會的發展現狀,則獲2.53及2.63分。商人施永青認為,香港傳媒應着眼歷史和當下宏觀的國際局勢,為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提供全面資訊,令他們在充分權衡比較後,明智負責地選擇未來道路。

調查認為增加中港青年接觸,有助提升青年人對中港融合的認同度。

珠海學院民意及民調研究中心,今年八月分兩階段以街頭面訪及焦點訪談形式,共訪問逾千名15至24歲香港青年,星期二(6日)發表「香港青年國家融合指數」研究,以便多角度了解香港青年對中港融合的認同度、對國家的身份認同、探討他們對中港兩地優勢及在內地就學、工作或創業的意願等。

施永青認為,本港傳媒應着眼歷史和當下宏觀的國際局勢,為香港市民提供全面資訊,令他們在充分權衡比較後,明智負責地選擇未來道路。

另外,調查指約兩成四人認同自己中國人身份,近四成半人表示不認同。約一成七人認同「大灣區人」身份,近五成八受訪者表示不認同。

珠海學院邀請多位資深傳媒人分析港青對與內地融合的看法,包括陳淑薇、關偉及商人施永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