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表示,港府將成立 「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由政務司副司長任組長,循五範疇推出措施,包括促進「銀色消費」, 鼓勵在業務上加入銀髮經濟元素,例如長者折扣,並保障年長消費者權益。
同時發展「銀色產業」,推動樂齡產品市場化及產業化; 推廣「銀色品質保證」; 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包括推廣按揭證券公司轄下的退休理財產品、 長者投資者教育等;及釋放「銀色生產動力」,循再培訓及再就業等方向,協助釋放長者的生產力。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表示,港府將成立 「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由政務司副司長任組長,循五範疇推出措施,包括促進「銀色消費」, 鼓勵在業務上加入銀髮經濟元素,例如長者折扣,並保障年長消費者權益。
同時發展「銀色產業」,推動樂齡產品市場化及產業化; 推廣「銀色品質保證」; 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包括推廣按揭證券公司轄下的退休理財產品、 長者投資者教育等;及釋放「銀色生產動力」,循再培訓及再就業等方向,協助釋放長者的生產力。
新一份施政報告以房屋措施為重點,提出制訂住宅樓宇分間單位出租制度,解決「劏房」問題,合標單位將名為「簡樸房」。金融管理局會放寬住宅物業按揭貸款成數上限至七成。政府會繼續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完善置業階梯和穩定私營房屋熟地供應。
李家超今日發表施政報告時表示,為有序解決劏房問題,政府決定以立法方式制訂住宅樓宇分間單位的出租制度,不合標的住宅樓宇分間單位必須改建成合標準的「簡樸房」。「簡樸房」必須有窗和獨立廁所、面積不少於八平方米等,由專業人士確認並申請認證。
他指出,法例會設寬限期,其間不會就違法出租採取執法行動。現有業主須登記才能享有寬限期,至於新進入市場的分間單位則必須申請認證為符合標準的「簡樸房」才可出租。
另外,金管局會放寬住宅物業的按揭貸款條件,不論物業價值、是否自用或公司持有以及買家是否首置,按揭成數上限一律調整至七成,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一律調整為五成。至於非住宅物業,其按揭成數上限和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也調整至同樣水平。
李家超指出,在政府不懈努力下,公營房屋落成量已開始逐步扭轉頭輕尾重的情況。連同簡約公屋在內,未來五年總體公營房屋供應量將達189,000伙,較本屆政府上任時的五年期增加約80%。
首批位於元朗攸壆路的簡約公屋會明年第一季落成入伙,提供約2,100個單位。明年合共有約9,500個簡約公屋單位落成。
完善置業階梯方面,房屋委員會會調整公屋和資助出售單位的比例,目標是由現時七比三逐步調整至六比四。
由下一期推出的綠表置居計劃和居者有其屋計劃開始,房委會會向前兩次曾連續申請同一類別資助出售單位銷售計劃而未能成功購買單位的申請人,提供多一個抽籤號碼,增加其購買機會。
為加速公屋單位流轉,房委會將收緊公屋富戶政策,提高富戶額外租金和降低入息限額,同時將居屋綠白表比例由現時四比六調整至五比五,鼓勵更多公屋租戶購買居屋。
此外,房委會明年1月推出善用公屋資源獎勵計劃,為提供確切情報舉報濫用公屋的人士提供獎賞,找出更多濫用個案。
李家超又指,根據《長遠房屋策略》,未來十年私營房屋需求為132,000個單位,政府未來五年會準備好可興建約80,000個私營房屋單位的土地。
建地造地方面,政府會進一步精簡土地發展程序,繼續拆牆鬆綁,包括善用業界資源提速提效,以及加強發展局轄下項目策略及管控處的角色,在今年內完成關於建造成本的策略性研究並提出改善措施,以減低建造成本。
政府也會擴大發展局轄下項目促進辦事處的職權,除協調部門加快審批大型私人住宅和商業項目外,也包括北部都會區創科和其他產業發展項目的土地使用及相關審批。
李家超表示,政府會促進建築科技研發與應用,發展局8月成立香港建築科技研究院,該院會參考海外和國家標準,檢視和優化香港沿用多年的建築標準,促進海內外優質並具成本效益的建築物料在本地應用。
推展交椅洲人工島建設方面,政府今年年底前會啟動項目填海部分的環評程序,目標在明年完成審批工作。相關詳細工程設計今年內開展。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2022年推出新的輸入人才機制,至今共收到超過30萬宗申請,約16萬名人才與家人已抵港。他表示,將更新「人才清單」,加入推動「八大中心」所需人才;擴大「高才通」大學名單,加入13間大學至198間,並將高收入人才的首個簽證期限由2年延長至3年;在「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增設機制,主動邀請頂尖人才來港發展。
李家超說,將成立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統籌推進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制訂政策推動育才、匯才、科技協同發展,同時推動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
他表示,全力推進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包括爭取舉辦國際教育會議及展覽,推動本港專上院校提升與各地院校的合作交流,在全球推廣「留學香港」品牌,透過獎學金等吸引更多境外,尤其東盟及其他「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來港升學。
為鼓勵更多本地學生深造,將設立「香港未來人才深造獎學金計劃」,2025/26學年起,每年為最多1200名修讀指定研究院修課課程的本地學生提供獎學金。
李家超說,會推出先導計劃,在規劃、地政、建築圖則審批方面拆牆鬆綁,鼓勵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改裝酒店和其他商廈,增加學生宿舍供應,政府亦會因應市場需求提供合適地塊讓市場興建新宿舍。
另外,他表示,計劃會在2026年上半年公布「北都大學教育城概念發展綱要」。
港府今日(16日)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強化香港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宣布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即日起容許投資成交額5,000萬港元或以上住宅物業,計入投資總額上限為1,000萬港元。
明年3月1日起,透過申請人全資擁有的合資格私人公司的投資可計入合資格投資金額內。
行政長官李家超亦宣布,擴大稅務寬減適用範圍。政府將諮詢業界,增加基金及單一家族辦公室享有稅務寬減的合資格交易種類。
他說,香港亦爭取與中東等地區的大型主權基金合作,共同出資成立基金,投資內地及其他地區的資產。政府會全力推動更多環球資金在港管理,包括促進私募基金透過港交所開拓新銷售渠道。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李家超指,今年施政報告繼續貫徹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七一重要講話的「四點希望」,並就改革和變化闡述理念和發展目標、關鍵措施及績效指標,同時制訂《施政報告》附篇,細列其他措施的及相關事宜。
報告重點如下:
政制方面:
– 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秉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最高原則
– 成立四個由司長及副司長領導的跨政策統籌機制
1. 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
2. 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
3. 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
4. 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
– 強化公務員治理能力
1. 檢視公務員管理和紀律相關法律
2. 推出「政府治理人才培育計劃」
3. 與內地開展雙方「公務員交流計劃」
4. 研習國家事務及國際培訓
– 積極推動政府及公營機構使用人工智能,加速公務數字轉型
– 推出約20項數字政府及智慧城市方案
– 健全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安全
經濟及金融方面
國際金融中心:
1. 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和國際級黃金倉儲設施
2. 以「組合拳」為股票市場引入新資金和產品,包括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產品、優化監管機制,提升效率
3. 善用與國家的貨幣互換協議,增加離岸人民幣流動性
4.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即日起,容許投資5000萬元或以上住宅物業,計算入投資總額上限為1000萬元
5. 積極探討適度擴容「債券通」(南向通),深化「互聯互通」
6. 推動「轉數快」與內地支付系統互聯,便利市民實時小額跨境支付;落實香港註冊銀行的內地分行在內地發卡
7. 推進保險業,尤其是非壽險業務發展,爭取大型企業在港設立專屬自保公司
國際航運中心:
1. 設立「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提升研究能力和加強內外推廣
2. 推出稅務優惠和推動國際大宗商品交易所在港設立認可倉庫,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
3. 推動高增值海運服務發展,包括船舶經紀、融資租賃、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仲裁等
4. 公布《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加快綠色航運中心建設
5. 完成構建港口智慧系統,促進持份者信息互聯互通,助力智慧港口建設
國際貿易中心:
1. 構建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服務海內外企業,便利其赴港設立離岸貿易指揮總部
2. 提升法定最高彌償百分率至95%,推動中國信保落戶香港
3. 積極推動總部經濟,吸引海內外重點企業在港設立總部或分部業務,便利香港公司外國人員至內地「一簽多行」簽注有效期至最長五年
4. 即日起,削減烈酒稅,推動烈酒貿易。進口價200元以上的烈酒(酒精濃度多於30%的酒類),200元以上部分的稅率由100%減至10%,而200元以下部分及進口價在200元或以下的烈酒,稅率維持不變
– 國際航空樞紐
1. 充分利用三跑道系統的航運能力,開拓新航點和航班
2. 擴大「機場城市」規模超過一倍,打造世界領先新地標
3. 完成「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第一期建設,超前部署第二期發展,強化航空貨運優勢
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
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 制訂香港新型工業中長期發展方案,推動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促進「政、產、學、研、投」協作
– 推進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
– 擴大研究和創科產業投資
1. 設立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系統性建設創科產業生態圈
2. 優化「創科創投基金」,調撥15億元與業界配對成立聯合基金,進一步提升香港初創生態圈建設
3. 發揮港投公司「耐心資本」力量,合力吸引創科企業落戶和扎根香港
– 吸引國際初創加速器落戶香港,推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撥款1.8億元以1(政府):2(機構)的配對比例,資助上限為3000萬元,促成初創企業壯大
– 發展低空(1000米以下空域)經濟,建設低空經濟管理系統
1. 成立「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制訂發展策略和跨部門行動計劃
2. 開拓低空飛行應用場景,全力推行試點項目,設立地點開拓無人機應用,包括無人機配送、測量、匯演和搜救等
3. 修訂相關法規,包括放寬「超視距飛行」和無人機重量和載貨限制,推動市場加大研發投入
4. 與內地商討共同建設低空跨境航線、出入境及清關安排和基礎設施配套等
5. 研究部署低空基礎建設,以實時管理低空活動網絡等,工作組會就建設低空活動配套設施,如起降場、充電站、通訊網絡、航路網絡和管理等方面開展技術研究及規劃
– 推進通訊科技發展,研究簡化申請營辦低軌衛星牌照的審批流程,並適時向市場提供更多合適的無線電頻譜
-推展航天科技發展,在InnoHK研發平台下成立一所研究中心,參與嫦娥八號任務
– 新能源運輸基金預留7.5億元,資助的士及小巴公司購置電動車
– 進一步推動新能源發展
1. 設立可持續航空燃料
2. 發展可持續航空和綠色船用燃料供應鏈
3. 推動綠色氫和低碳氫能
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 擴大科創、文創產業的知識產權交貿生態圈,強化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地位
– 完善知識產權法例架構,明年提出建議加強《版權條例》保障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並就優化知識產權訴訟程序提交修例建議
– 知識產權署轄下的商標註冊處明年推出全新人工智能輔助圖像檢索服務
– 明年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法律判決資料庫
– 與持份者商討籌劃設立本地專利代理服務的規管安排,涵蓋資歷及註冊等方面
– 開發實用教材供培訓機構使用,將惠及23個不同行業的從業員
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 推動生物醫藥技術新質生產力,政府會以制度創新配合科技創新,發展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 加快改革藥械審批制度
1. 發展國際醫療創新樞紐,加快藥械審批制度,擴展「1+」審批機制至所有新藥
2. 落實「香港藥械監管中心」成立時間表和邁向「第一層審批」路線圖
3. 推進規管醫療器械立法準備工作
– 全方位提升香港臨床試驗能力及推動創新生物醫藥成果轉化
1. 港深共同建設「大灣區臨床試驗協作平台」
2. 成立「真實世界研究及應用中心」,加快新藥在香港、內地和國外審批上市
3. 支持在香港進行生物醫藥技術研發、臨床試驗及應用
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 加快產業數字轉型、加強數字基礎建設、研究促進數據交易生態,以大灣區作試點,探討便利數據跨境流動安排
– 積極推動企業貿易數字化改革
– 研究如何從人才、金融基建及科技、法例等方面促進貿易電子化,減低貿易成本及提升貿易生態圈
構建金融科技創新生態圈:
-繼續推動央行數碼貨幣、移動支付、虛擬銀行、虛擬保險及虛擬資產交易等創新金融服務
1. 推動以央行數碼貨幣(CBDC)跨境支付應用
2. 完善虛擬資產交易規管
3. 推動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及數碼貨幣生態系統
4. 推動數碼證券市場發展
便利跨境電商物流服務:
– 檢視現行流程以提升跨境貨物配送的效率,加強香港的競爭力,打造香港成為跨境電商物流配送中心
推動公營房屋建築和管理數字化:
– 已挑選10條屋邨為智慧屋邨管理試點,明年起建立中央物業管理平台
– 明年起逐步在新建公營房屋工程項目中,實踐工程項目數字化管理,善用三維數碼地圖、虛擬數碼模型等,提升工程效率
推動法律科技:
– 律政司設立「推動法律科技發展諮詢小組」制訂政策措施,並推動業界應用法律科技
– 已提請中央恢復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及擴大「一周一行」個人遊試點城市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即將於立法會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新一份《施政報告》主題是 「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封面沿用綠色。李家超說,代表政府政策的延續性和關連性,突顯香港正邁向由治及興、千帆並舉。
市民可透過施政報告網頁 www.policyaddress.gov.hk , 收看李家超在立法會的宣讀發言,發言完畢後,會在施政報告網頁發放報告全文,並會在民政事務總署轄下20個民政諮詢中心派發文本和相關刊物。而簡介施政報告重點的單張,會在16座的政府辦公大樓、7間公共圖書館、5間博物館及全港61個公共屋邨商場派發。
李家超下午3點半舉行記者會,回答記者就施政報告的提問; 晚上7點出席電視台聯合舉辦的《施政論壇》, 闡釋施政報告內容。明日早上8點, 出席三間電台聯播節目《行政長官施政答問》, 接聽市民電話回答提問。
國慶黃金周期間,內地訪港旅客入境人次約122萬,平均每日約17萬人次。八達通公司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期間,旅客使用八達通錄得1億港元交易額。
八達通營業及市務總監李玉兒表示,自今年初以來,已有超過1000萬名訪港旅客使用八達通作交通、零售等消費,在國慶黃金周期間(10月1日至7日),旅客使用八達通錄得1億元交易額。
她表示,旅客版手機八達通的活躍用戶數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整體消費是去年同期的4倍,人均零售消費額上升近三成,反映手機八達通愈來愈普遍,以及受到旅客歡迎。
李玉兒又表示,國慶假期間受香港居民出境和北上旅遊熱潮帶動,八達通銀聯二維碼的使用量增長五成。至於今年較早時推出八達通全國通卡,目前已經售出超過6萬張,累計使用金額達到4000萬元,使用量最高的城市依次是深圳、廣州、北京、上海等。
香港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表示,今年引進的企業已表明會在港招募1.2萬名員工,涵蓋金融、創科餐飲和服務等行業,認為人才與職位尚需時間匹配。
對於近期香港營商情況,劉凱旋在立法會會議上指出,當局引進的企業不乏餐飲和服務行業,當中未有倒閉情況,認為零售和餐飲行業需不斷創新,如果引進的企業有難處,署方會盡量協助。
另外,有議員關注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工作表現理想, 但未見推動本地寫字樓租務市場。劉凱旋指,引進的企業大多為創科和金融企業,疫後在家工作或混合性工作模式興起,全球對實體辦公室的需求均較5年前有所下降,強調這屬全球性趨勢。
中區的香港動植物公園發生動物離奇連環死亡事件,兩天內累計有9隻猴子死亡,包括3隻屬於極瀕危物種的棉頂狨猴,港府已召開緊急跨部門會議。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二(15日)認為要圍堵問題、適當管控及盡快查明猴子死因。
文體旅局昨晚(14日)約10時半公布,局長楊潤雄就動植物公園事件召開跨部門會議,聽取部門報告最新情况,會上得悉,公園工作人員留意到1隻白面僧面猴及1隻白臀長尾猴活動反應及食慾有異於尋常,已隨即移離原居籠舍以便加強觀察,惜該白面僧面猴昨早離世,園方會繼續觀察另一隻白臀長尾猴的情况。
有註冊獸醫指出,引致動物突然死亡的原因很多,包括感染傳染病毒或食物中毒,有待解剖進一步確認。
昨日一天內死亡的8隻猴子,包括3隻棉頂狨猴、3隻白面僧面猴、1隻白臂長尾猴和1隻松鼠猴,當中棉頂狨猴屬於極危,即瀕臨絕種邊緣,全球只剩約2000隻。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表示,漁農自然護理署已進行解剖化驗,了解動物死因,並會由今日起暫停開放園內哺乳類動物區,進行全面消毒及清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