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昨日(2日)入境旅客達16.61萬人次,刷新2019年10月5日以來國慶假期旅客單日最高人次紀錄。
澳門政府旅遊局新聞稿引述政府臨時數據,10月2日入境旅客較假期首日增加近2.77萬人次,單日增幅達20%。旅遊局期望在系列盛事活動以及推廣優惠下,國慶假期客況會持續向好,帶動社區經濟及支持中小企經營。
旅遊局又提到,今年在中央一系列惠澳措施、澳門全社會及特區政府共同努力下,澳門旅遊業快速復蘇並取得進一步發展。
澳門農曆新年及暑假檔期旅遊業整體表現持續向好,8月客量更創歷年新高。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澳門昨日(2日)入境旅客達16.61萬人次,刷新2019年10月5日以來國慶假期旅客單日最高人次紀錄。
澳門政府旅遊局新聞稿引述政府臨時數據,10月2日入境旅客較假期首日增加近2.77萬人次,單日增幅達20%。旅遊局期望在系列盛事活動以及推廣優惠下,國慶假期客況會持續向好,帶動社區經濟及支持中小企經營。
旅遊局又提到,今年在中央一系列惠澳措施、澳門全社會及特區政府共同努力下,澳門旅遊業快速復蘇並取得進一步發展。
澳門農曆新年及暑假檔期旅遊業整體表現持續向好,8月客量更創歷年新高。
兩年前旺角朗豪坊有玩具店一隻價值5萬元的「天線得得B」大型公仔,疑遭男童背脊挨後跌倒損毀,結果家長賠錢三萬被退回成為全城熱話。尖沙咀K11 MUSEA一間首飾店近日發生「天線得得B公仔事件2.0」,價值3.8萬的大型陶藝兔疑被兩名途經的小孩及一名男子弄斷腳,要報警處理,暫時未知賠償責任誰屬,亦未有人因此被拘捕,事件再度引起網民熱議。
該首飾品店為宣傳新係列首飾,邀請了一名女本地女陶藝家創作以兔子為主題的陶瓷藝術品,放於飾櫃附近地面展出。該大型兔子「小淇」標價為3.8萬元,標明「小心臺階」、「請勿觸摸,如有損壞照價賠償」,附近未設有任何圍欄或保護裝置。店方在社交媒體上發佈照片及監控影片中可以看出兔子被「弄斷」雙腳,CCTV的顯示中涉及一名成年人及兩名小孩。
店方2日發帖稱,「K11 MUSEA 門市的小兔子小淇被人整爛了」,並強調陶藝家會作修補,店內監控影片中顯示當時兩名穿相同服裝的小孩被兔子雕塑吸引,並上前查看,其中有觸摸動作,身旁的一名男子後亦觸摸「兔耳」並移動雕塑。而後似乎發現不妥,隨即要求兩名小孩別再接近,該男子「打橫」放下小淇後隨即離開。整個過程被一位白衫男子用手機拍下,後來店家稱該白衫男子並非店員。陶藝家於社交平台稱已報警,但尚未找到相關涉事人士。
該貼在社交媒體Threads的瀏覽量接近30萬人次,但不少網友質疑店家「就咁放喺地下,仲要喺個飾櫃前面,唔好話小朋友,大人行去飾櫃睇嘢都可能唔小心撞到,值錢容易打爛嘅嘢就唔好擺路中間啦,好彩啲碎片冇整親小朋友」、「其實算唔算另類碰瓷黨?先唔好講啲細路衰多手,本身你舊嘢都唔見得好穩陣」、「我見小朋友掂一掂,好似未跌落地就爛咗咁,好似好兒戲。」、「有天線得得b嘅前車之鑑,點解仲係無圍欄無玻璃罩就咁擺喺度?」。
也有另一部分網民認為藝術品「眼看手勿動」,並認為家長應該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行為負責:「細細個三十年前爸媽已經咁教我眼看手勿動,唔明做乜要賴店舖冇擺好件藝術品?」、「家長自己唔睇住個細佬,打爛野就緊係要賠架啦,管教唔好就想搬句他只是個孩子了事」、「人哋有冇擺告示牌都好,都唔代表你可以隨便摸人哋嘅展品,正如你去到人哋屋企拜年,你會唔會隨便摸人哋放係櫃上面啲嘢啦!」、「唔好將焦點spin去人哋掂到都會冧,Musea每日至少幾萬人行過又唔見佢冧,就係個小朋友整得冧佢?不如面對翻自己管教唔好小朋友嘅疏忽先。作為父母唔識自省,反而將自己應該要負上嘅嗰部分責任都計落人哋頭頂上」。
店家曾相信大多數客人尊重藝術品
對於該貼在網上引發激烈討論,店家表示意外,對於網民的批評也做出相應解釋「這樣能夠讓顧客更好地欣賞藝術品,而非因圍欄造成的疏離感。而且旁邊也設有三張A6告示,列出價格資訊及觸碰禁令。」店方稱當時認為並相信大多數顧客都會尊重藝術品。
對於有人提到輕輕觸碰便損壞,店家指「從片段中尚無法判斷力度,亦無法確認是由兩位小孩還是那位成年人所導致的損壞。僅能看到那位成年人將藝術品放置在地上並帶領小朋友離開現場。」並稱在「小淇」被修復好後會放到安全角落展出,亦會有更完善措施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香港「國慶七十五周年煙花匯演」吸引一眾香港市民及訪港遊客,對於本次煙花匯演中首次增加的無人機表演,觀眾非常期待。不少觀眾甚至提前了三四個小時就前往維港兩岸等候無人機表演,但最終由於信號接收問題遺憾取消。此前,原定於9月30日在西九龍文化藝術公園舉行的大型無人機表演也因信號故障問題取消,一網民在社交媒體上不滿發文:「專登從廣東過來睇無人機,一開始以為喺k11,發現走錯地方又去西九龍文化中心,發現又走錯地方馬上飛的去西九龍文化區。等阿等阿等,等來咗機件故障表演取消嘅 bad news,唔開心。」還有網民也表示看見無人機在草坪上好好躺著,壓根沒動,盡顯失望。
也有不少網民表示國慶選擇了去深圳看無人機表演,深圳的無人機表演採取的是接力表演的形式,每個地點表演時間約十到十五分鐘,每晚八點到九點在福田區筆架山公園、羅湖區東湖公園、龍崗區大運中心、龍華區觀瀾生態運動公社、以及大鵬新區南澳月亮灣廣場進行依次接力演出。去現場觀看演出的網民表示:「國慶節第一天我們就去了深圳的筆架山公園為了看表演我們特意早點去占位置,沒想到後面人山人海,廁所都排起了長龍,然後經歷了點外賣無信號,好不容易吃上飯了,回去又堵在了車庫一個多小時。」
今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香港特區政府今早在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後,在灣仔會展舉行國慶酒會。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表示,香港處於關鍵的經濟轉型期。在前進的道路上會有挑戰,但香港機遇大於挑戰。香港要繼續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當好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全面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李家超說,今天是香港特區完成《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和歷史使命後的首個國慶日;也是香港完善地區治理、重塑區議會後的首個國慶日。
他表示,回顧過去四分之三個世紀,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國家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國際影響力舉足輕重。75年來,國家積極對外開放。十八大以來,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貢獻中國智慧,展現大國擔當。國家創新體系不斷完善,新質生產力在實踐中形成並強勁推動高質量發展。75年來,國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去年人均國民總收入達13,4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李家超指,在國家發展的路上,香港一直是參與者、貢獻者和受益者。香港的發展離不開國家,國家永遠是香港最堅強的後盾。國家發展一日千里,在前行的路上,香港會繼續發揮「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把握機遇,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
他說香港會繼續強化自身優勢,抓緊發展機遇,讓一個個「金字招牌」更加閃亮。第二,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團結各界共同推動香港由治及興。香港特區政府會繼續以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最高原則,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團結社會各界,把愛國愛港熱情轉化為一項一項具體的實際行動,齊心協力推動香港實現由治及興。
第三,香港要繼續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當好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全面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香港會繼續積極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戰略,同時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
他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已經踏入下一個金色十年,香港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功能平台,積極拓展在東南亞、中東及北非等「一帶一路」市場的經貿網絡。我們將繼續擴大各種交流合作,發揮更大的橋樑作用。我們要持續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中心,加快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努力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為香港的發展、為國家擴大對外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他表示,世界百年未有的大變局正加速演進,香港亦處於關鍵的經濟轉型期。在前進的道路上,會有挑戰,但香港機遇大於挑戰。我們必須因地制宜,不斷改革,識變、求變,破瓶頸、補短板、除障礙,同時固本培元,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優勢,積極開拓新發展領域,充分把握機遇,讓市民分享發展紅利,同時以自身所長貢獻國家所需。「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願我們一起,乘二十屆三中全會東風推進改革,與國家同進步、共繁榮,為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香港運輸署預計國慶日和重陽節前後,將有大量跨境乘客使用公共運輸服務往返內地或澳門,跨境私家車亦會顯著增加,呼籲旅客及早規劃行程,盡量選擇非繁忙時段出行。
署方透過社交網站表示,已與相關內地單位及營辦商制定計劃加強各口岸服務,包括增加金巴和皇巴的班次,以及在港珠澳大橋口岸、落馬洲/皇崗及深圳灣口岸等,在有需要時安排專用通道,保障公共交通服務暢順。視乎現場交通情況,落馬洲管制站及深圳灣口岸本月27日起至10月14日凌晨,或會實施特別交通安排,以便公共運輸車輛暢順進入。
署方表示,已聯絡各公共運輸營辦商加大運力,預留車輛及人手應對旅客出行需要。港鐵在本月28日至10月13日期間,加強多條鐵路線的列車服務,共增加約950班車。為配合國慶日升旗儀式和煙花匯演,受影響地區將分階段實施封路和改道,各公共運輸服務亦有相應特別安排,預計港島北、尖沙咀和西九文化區及海底隧道等交通將顯著擠塞,建議駕駛人士避免前往,市民亦應盡量使用公共運輸服務。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明天起將展開第二個五年任期。他表示,未來工作是繼續保持香港金融地位穩中求進、加強香港金融體系抗震力及應變能力,提升市場信心。對於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排名近日重回第三位,他表示,香港存款及資產管理規模(AUM)過去數年有所增加,認為數據反映即使香港過去數年經歷困難,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從未褪色。對他而言,香港排名從來未跌過。
余偉文表示,疫情影響到與大灣區的互通發展,希望未來數年可以在人流、物流、數據流及資金流加快。他表示,香港與內地互通大致已齊備,後續焦點在於逐漸擴容,特別是部分南向項目有很大空間。
提及未來挑戰,余偉文表示,未來5年最擔心是網絡安全問題,監管當局要研究如何與黑客對抗、如何防範當系統出現問題,如何盡快恢復。
中國軍人林炳堯參與「登陸諾曼第」的日記,2015 年在西環一幢快將拆卸的唐樓中被發現,成為目前世上現存唯一記載事件的一手史料,也是二戰史研究的重大突破。歷經九年的沉澱,經整理的資料首度公開於公眾眼前。
「唐樓中的二戰日記:從香港見證歐洲戰場的中國身影」展覽月中曾首次在藝穗會亮相後,已移師至中大圖書館展出至12月25日。
展覽展出二戰期間的中國海軍軍官林炳堯,他在日記及家書中提及曾於1944年6月6日,在英國戰艦藍蜜莉斯號(HMS Ramillies)參與著名的「諾曼第登陸」(D-Day)事跡。林炳堯長達80頁的日記於2015年在香港一棟即將被拆卸唐樓被偶然發現,日記詳細記載他與另外23名中國海軍軍官到英國受訓,隨後參與D-Day的經歷。他的親筆文章是全球現存唯一能證實中國軍人曾參與D-Day的第一手歷史檔案。
聯合策展人許創彥及麥曉暉根據林炳堯的記載,在亞洲與歐洲各地多方查證,發現林炳堯的經歷與多項歷史資料吻合。他們的研究更與杭州師範大學退休歷史教授黃山松父親的口述歷史互相印證,其父曾與日記主人林炳堯在解放法國時並肩作戰。
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在開幕禮表示:「這次主題展覽讓我們有機會一探關於諾曼第登陸日鮮為人知的故事,這一天被視為改變二戰結局的關鍵轉捩點。展覽讚頌了同盟國在全球危機的歷史時刻展現出團結與堅韌精神。在今天應對21世紀環球挑戰之際,這種持久的國際合作精神同樣至關重要。我深信這場展覽的意義與精髓,正契合中大賦予我們的創校使命——『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
大學圖書館館長Benjamin Meunier先生表示:「這個展覽不僅對林炳堯及其同僚致敬,更頌揚不朽的人文精神,並深刻展示了個人故事如何照亮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我鼓勵大家參觀展覽時,反思林炳堯言辭中流露的勇氣、堅韌與人道精神。讓我們銘記並讚頌為自由與持久和平而奮戰的英雄。願他們的故事激勵我們追求改變,努力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麥曉暉先生表示︰「展覽反映精彩的人物故事,能促進不同群體之間的聯繫,豐富香港的城市文化。全球觀眾對展覽的關注,正正體現我們的宗旨——『香港看見世界,世界看見香港』。在世界歷史中,香港儘管不一定是主角,但歷史處處有香港的身影。」
許創彥先生表示︰「林炳堯的經歷既是歷史,也是能展現人性的故事。闡述他的從軍經歷,目的不在改變坊間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或諾曼第登陸在軍事史的理解,而在提供大眾獨特的視角,代入他的內心世界。當年林炳堯面對種種狀況下,很可能與今天的我們有著相同的想法。展覽更能透過林炳堯的故事,連接從未接觸的群體和個人,繼而發現彼此經歷的交匯之處,值得全球觀眾深入了解。」
香港一間已停運的網媒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案,前總編輯鍾沛權日前被判囚21個月、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由於患病扣除刑期後獲當庭釋放,法官郭偉健質疑該網媒不是「單純的新聞工作」。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香港新聞界國慶75周年酒會時表示,新聞從業員要秉持行業道德與專業操守,持正確與客觀態度報道,不能公器私用,利用新聞平台破壞法治,進行違法和煽動行為。
李家超致詞時表示,不論認同還是批評政府都歡迎提出,但香港是法治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人可以凌駕法律,不論是官員、市民還是新聞從業員,都要遵守法律;當有政客惡意攻擊、詆毀香港新聞自由及人權狀況,新聞從業員有責任直斥其非,如實反映香港的新聞自由,受基本法充份保障。
李家超又表示,新聞界要說好香港真實故事,讓世界正確認識香港國際大都會魅力,吸引人才及企業來港。
一名67歲香港女子今年7月初到南韓濟州島旅遊期間,涉嫌用手機在汗蒸幕女性專區內拍照,期間拍攝到其他客人的裸體,被當地警方拘捕及扣押護照,至今近三個月,女事主可於當地自由活動,但仍被禁止離境返港。
香港入境處表示接獲當事人求助後,已即時透過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及中國駐濟州總領事館了解情況,並按當事人意願提供適切意見及可行的協助。總領事館在接獲轉介後,已主動派員與當事人會晤,並協調當地華僑向當事人提供適切可行的協助,包括陪同當事人向有關當局了解個案進度,及要求盡快處理個案。入境處會繼續與當事人、公署和總領事館保持緊密聯繫,積極跟進事件及按當事人的意願提供可行協助。
入境處提醒市民前往外地時,應先了解當地風俗習慣及遵守當地法律法規。
香港今年首7個月有24407宗騙案,較去年同期上升約12%,升幅稍為放緩,惟其中涉及大額損失的騙案有上升趨勢,令今年首7個月騙案損失金額較去年增加超過五成、達51億港元。
警方刑事及保安處處長葉雲龍表示,騙案數字及金額上升,主要是來自電話騙案上升。警方發現近幾個月騙案新手法為假冒客戶服務來電的騙案,騙徒會假扮網上購物或電子支付平台的客服員工致電市民,聲稱對方使用過需要付款的服務會自動續期,如需要停用服務,就要點擊相關網站連結,並輸入銀行資料,趁機騙取個人財務等資料,騙徒隨後會把受害人銀行帳戶存款轉走。
警方去年11月與金管局推出首階段可疑帳號警示,將防騙視伏器資料連接轉數快平台,市民網上轉帳時,如果對方紀錄與詐騙有關,版面會出現警告字句。截至今年7月,有關系統發出了68萬次警示、即是每30秒發出一次。有關警示機制今年8月擴展至銀行櫃位及網上銀行交易,並預計明年首季覆蓋至自動櫃員機的交易。
至於警方去年推出的「防騙視伏APP」,至今下載共57萬次,為推廣更多人下載,警方10月1日將推「全城反詐大抽獎」,持有身份證市民只要下載「防騙視伏APP」、更新最新版本並點擊抽獎標示,便有機會中獎,4萬份獎品總值超過300萬元,包括電動車、手機、機票、酒店住宿等,預期推出抽獎,可以將「防騙視伏APP」的下載量增加 1倍。
警方又說有關平台有很多工序,包括數據分析由人工智能處理,市民舉報後,會透過電腦系統分析,減省人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