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出現不一樣的年青國會議員,年僅38歲的樸忠權作為曾在北韓研習導彈科技的脫北者,冀望藉著不一樣的背景及議員身分,除為南韓的脫北者爭取更多支援外,樂見兩韓統一的他,希望能為兩韓關係作出貢獻。
脫北前,樸忠權就讀於致力培養導彈科技人材的北韓國家國防大學,被視為國家明日棟樑的樸忠權,在北韓屬於享有特權的一群,令成長在九十年代北韓大饑荒的他,有機會透過偷運入朝的南韓影視及到中國學習的機會,看到不同於北韓官方所講述的世界,令他驚覺北韓政府是完全錯誤及貪腐。2009年4月,當北韓舉國歡慶首次成功發射洲際彈道導彈之時,他成功實現脫北計劃,最終抵達南韓。他憶述指取得南韓護照的一刻,是他人生中最開心的時候。
年輕的樸忠權很快便適應在南韓新生活,不單最終在南韓頂尖的首爾國立大學取得物料科學與工程學博士學位, 更在現代鋼鐵得到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獲南韓執政黨青睞的樸忠權,希望透過參與公共服務回饋社會,故答應邀請代表執政黨參選國會議員,在比例代表制下,早前他成功當選,成為南韓史上第四名脫北議員。
樸忠權當選後曾表示他得以當選實有賴民主的力量及選民的選票方能成事,對他來說是奇蹟亦是祝福。他進入議會後,首要促進南韓政府增加資源,為初到南韓的脫北者,提供更多支援。另外他亦冀望進入議會後,可以推進國家工程及工業發展的政策改革,從而促進南韓經濟發展。
在兩韓問題上,樸忠權認為南韓首要是阻止北韓繼續挑釁,減低戰爭威脅的同時,亦要為北韓尋求出路。深信兩韓終歸終一的他,希望藉其背景,協助南韓人可以將朝鮮政府及北韓人民分開看待,讓他們能在心態上接受兩韓統一之餘,亦能擔當橋樑的角色,為兩韓關係作出貢獻。
北韓專家越來越多像樸忠權一樣,年青有知識的脫北者到南韓後,不單能迅速適應當地新生活,更積極在不同的平台及職業領域,透過自己不一樣的經歷及身為南北韓人的身份,爭取外界對北韓人民的關注,最終為朝鮮半島帶來正面改變。
(來源:華盛頓郵報/英國廣播公司)
曾為北韓導彈科學家的樸忠權,當選成為南韓史上第四名脫北議員。

登基年半的英王查理斯三世早前宣布罹患癌症,有美國八卦雜誌引述消息人士指,查理斯罹患的是胰臟癌(pancreatic cancer),病情比王室公布嚴重得多,醫生評估很可能只剩下兩年壽命,目前已著手開始安排喪禮細節。報道並引述第三位消息人士,指查理斯認為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未做好繼承準備。

 

王室消息人士向美國八卦雜誌《In Touch》透露,查理斯的癌症被診斷為正在惡化,他無法擔任管理呈分裂的家族關係、王室業務,以及履行君主日常職責的任務,甚至形容他的癌症正侵蝕他的生命。「他非常虛弱,情況非常危急。」

消息認為威廉正面臨公關災難

另有消息人士還指,查理斯病情不僅是對家族成員的一次健康危機,據查理斯三世所言,其子威廉尚未做好繼承王位的準備,又指威廉正面臨公關災難。

消息指查理斯認為威廉王子尚未做好繼承王位的準備。(資料圖片)

卡米拉幾乎無安慰查理斯

有宮廷侍臣透露,「王后卡米拉對國王的虛弱感到厭惡,當英王與致命癌症搏鬥時,她幾乎沒有作任何安慰。」她又對威廉無法獨力繼承表示不滿。

消息指有關方面目前已着手開始安排被稱為「梅奈橋行動」(Operation Menai Bridge)的查理斯喪禮計劃細節,「在英國王室中這是一件相當普遍的事情,但在查理斯(罹癌)的情況之下,權宜之計是必要的。」

根據喪禮計劃,安排將類似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Elizabeth II)去世時的「倫敦橋行動」(Operation London Bridge)。一旦國王駕崩,其遺體將立即從白金漢宮的王座室,移師至曾為他舉行加冕儀式的倫敦西敏寺大教堂,九天後將舉行正式國葬。查理斯遺體可能會被安葬於溫莎城堡的皇家墓穴中。其餘包括官方哀悼期等細節,當中涉及多個政府機關,旨在確保王位交接順利有序,尊崇王室的傳統和禮儀。

 


紅麴製保健食品普遍被認為有助降低血壓與膽固醇, 近年備受消費者歡迎,然而繼日本小林製藥一款含紅麴成分的保健品疑導致5人死亡後,日本腎臟學會向會員醫生中進行問卷調查,確認全國有47人在服用小林製藥保健品後出現腎功能問題。

學會在中期報告中指,47名受影響人士中,46人曾服用小林製藥「紅麴膽固醇顆粒」,另1人服用小林製藥「減內臟脂肪+降膽固醇顆粒」,是首次發現涉及服用小林製藥另一款產品導致健康受損的案例。

報告指,這些服用者中,九成年齡介乎40至69歲,近七成為女性。他們首次就診日期是去年11月,約八成的人是在今年1月後。

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接獲小林製藥的報告,服用紅麴類保健品後需到醫療機構就診的消費者達786人,當中增至157人出現腎臟問題需住院,至於向政府熱線查詢的個案,有超過1500宗。日本歧阜縣當局對當地四間製造紅麴保健品的工廠進行調查,包括進貨地點、銷售渠道和銷售量等,短期內公開報告。小林製藥在大阪和和歌山縣的工廠,早前亦受當地政府進場調查。

日本先後有5人食用小林製藥的「紅麴降膽固醇錠」後死亡,公司上月主動回收5款產品。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大橋被貨櫃船撞擊後倒塌,當局相信失蹤6名維修工人不排除已遇難,決定暫停搜救。馬里蘭州州長指,達利號失動力後發出求救訊號,當局通報後成功在達利號撞橋前兩分鐘內及時阻止車輛駛上大橋,形容反應迅速的船員是英雄。

 

巴爾的摩大橋被貨櫃船達利號撞擊後,部分橋身倒塌,當局指多名在橋上維修坑洞的工人墮河,海岸防衛隊經過18小時搜救後決定暫停行動,推斷失蹤工人已遇難。美國海岸防衛隊指揮官吉爾里斯解釋,基於已長時間搜索,加上根據目前水溫,相信找到生還者機會渺茫。

警方指入夜後搜救難度增加,預料救援人員周三早上會繼續行動,尋找遇難工人遺體,達利號上22名船員全部安全。

懸掛新加坡旗的達利號原定前往斯里蘭卡,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亦已成立小組調查事故原因,包括出事貨船的營運商、安全紀錄、大橋的結構等,預料團隊周三會上船蒐證。

達利號2016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亦曾經碰撞碼頭,去年6月在智利檢查時發現推動力和輔助機械有問題。

馬里蘭州州長摩爾指,達利號失去動力後發出求救訊號,當局接獲通報,成功在達利號撞橋前兩分鐘內及時阻截車輛駛上大橋,形容反應迅速的船員是英雄。

總統拜登稱會盡快到現場視察,聯邦政府會全數支付重建費用


東非國家埃塞俄比亞最大的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 of Ethiopia(CBE)電腦系統上周六(16日)發生故障,客戶可提取或轉帳超出其存款金額的現金。消息傳出後大批人排隊到自動櫃員機提款,雖然銀行發覺後已凍結所有交易,但據稱仍有超過4000萬美元(約3.9億港元)被提取或轉走。該行行長Abe Sano周一(18日)表示,大部分錢是被學生提走。

故障發當天,多間大學流傳著該銀行的提款機故障、可任意提款的消息,吸引大批學生前往提款機前「㩒錢」,校園提款機前排起長龍,警察到場干预。除可以在提款機上提取現金外,不少學生們還利用銀行流動應用程式轉帳。

銀行翌日確認電腦系統在維護和檢查期間發生故障,強調並非黑客攻擊所致。銀行強調客戶的帳戶安全並無受到威脅,同時表示正在盡力追回被提取的資金。Abe Sano並未透露具體有多少錢被提走,僅稱事件造成的損失遠不及銀行總資產。他還表示,任何退還金錢的人將不會面臨刑事指控。部分大學也已發表聲明,呼籲學生自願歸還可能從CBE拿走的任何不屬於他們的錢。


有內地人近日透過小紅書爆料,稱自己遊覽大英博物館時擬購買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的紀念水瓶,詎料拆開包裝後,赫然發現裡面竟然是一隻寫上簡體字的藍色舊水瓶,懷疑是被內地人偷龍轉鳳。他斥責小偷行為不可取之餘,批評把紀念瓶掉包的做法「真的很噁心」,內容被廣傳後,網民紛紛加入狠批。

 

被偷龍轉鳳後遺下的舊水瓶,外面包上藍色瓶套,寫上「錦州銀行新撫支行」字樣,還附有電話和位於撫順市新撫區的地址,相片懷疑攝自大英博物館紀念品店。至於被盜走的原裝貨品,為羅塞塔石碑紀念品水瓶,官網標價為11.99英鎊,折合約為120港幣,網購顯示狀態為「缺貨」。

事主在小紅書的發文,先以標題呼籲「不要在大英博物館商店偷東西」,他斥責偷東西的行為,稱也許對商店影響不大,「但是偷換東西又恰好被人買到,很多人可能一輩子也就來大英博物館一次,買點紀念品回去發現了都沒法退換。」發文者痛罵「設想一下別人開開心心買了紀念品回去打開盒子,發現是別人用過的髒杯子是什麼心情?」他還表示 ,杯子(瓶子)本身也沒有很貴,「不論如何請不要這麼做了,真的很惡(噁)心」。貼文事後已被刪除。

 

 

 

大多網友譴責有關行為,其中有人更充當起網絡偵探,嘗試推敲小偷身份「東北人!」「這杯子一看就是六七十歲的老人用的。」也有人幽默說「三百年後錦州銀行新撫支行的杯子 逃出大英博物館」。

然而,也有部分聲音提出,英國歷史上曾掠奪過不少中國文物,因此他們借此盜竊事件諷刺英國。惟有網友批評,認為不應以愛國的名義進行不正當行為。

自2001年底起, 大英博物館全面取消憑購買門票入場的安排,改為向全部訪客免費開放逾60個展廳。缺乏門票收入下,取而代之主要依靠政府撥款、捐助及自身售賣紀念品等衍生的收入維持。文創產品成為紀念品店主軸,從複製品、精品、收藏品,到老少鹹宜的日用文具、配飾、鑰匙圈等,當中也不乏食品。而事主擬購買的水瓶以羅塞塔石碑為設計主題,是大英博物館最重要的藏品之一,羅塞塔石碑成為後世理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重要鑰匙,當中所組成的文字,最初被古埃及應用於宗教文本。


美國聯合航空一架飛往日本的波音(Boeing)客機發生離奇甩轆意外,飛機起飛之際其中一個車轆突然飛脫,擊中停泊在停車場的數架車輛,意外中無人受傷。

出事客機為波音777-20型號,當地周四(7日)上午11時30分由美國三藩市起飛,前往日本大阪。機上共有235名乘客及10位機組人員,意外後被迫降落在洛杉磯國際機場。

聯航指客機安全降落,無人受傷,但車轆擊中停泊在停車場的多架機場員工車輛。發言人指正安排新客機,完成乘客前往日本的旅程。

從客機起飛的影像可見,起飛5秒左右,當準備收起起落架時,機體左側後排一個輪胎脫落。客機繼續爬升,順利起飛。事後,機師將目的地改為洛杉磯機場,並緊急降落,機上乘客於當晚坐其他航機,從洛杉磯機場重新出發飛往大阪。

 

(NHK畫面)

 

美聯航稱,涉事飛機上共有249人,其中包括235名乘客、10名空乘人員和4名飛行員。無人在事故中受傷。受事件影響,三藩市國際機場一條跑道一度關閉。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表示,將對今次事故展開調查。

 

多輛汽車受損 (NHK畫面)

 

美國媒體報道指,今次為聯航的波音客機近期第三次發生空中事故。周一(4日)一架德州起飛的聯航波音737-900客機在航行中發生引擎起火,最終迫降在侯斯頓(Houston)的機場。

三藩市媒體報道,同日一架聯航波音575-300客機在夏威夷檀香山(Honolulu)飛往三藩市途中,發現有引擎失靈。幸好發現引擎失靈後1小時,客機在目的地安全降落。


《IQ博士》、《龍珠》等漫畫的作者鳥山明,上周五(3月1日)逝世,享年68歲。他個人的工作室社交平台證實,指鳥山明因「急性硬腦膜下血腫」離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對鳥山明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向他的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

 

日本集英社旗下《週刊少年Jump》等五間雜誌編輯部周五(3月8日)聯合公布鳥山明的死訊,指鳥山明創作的漫畫已超越國界,廣受全世界閱讀與喜愛。他所創造的迷人角色和無可匹敵的設計感,對許多漫畫藝術家和創作者產生很大影響。雜誌編輯部仝人謹對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感謝,並祈禱他的靈魂安息。

鳥山明個人的工作室BIRD STUDIO發佈訃告,指鳥山明是因「急性硬膜下血腫」於3月1日逝世。

鳥山明的友人透露,他2月時因腦腫瘤開刀,生前把心思全放在《Sand Land: The Series》的改編動畫工作上,希望親眼看到動畫播出,惜心願難圓。

不過有日媒分析報道,「急性硬膜下血腫」多由外傷導致,包括頭部受撞擊、交通事故、劇烈運動等對頭部造成傷害,令覆蓋大腦的硬腦膜與大腦表層間出現急出血,死亡率達六成。

鳥山明1955年於名古屋出生,代表作包含《龍珠》、《IQ 博士》等在全球享有盛譽。他曾任職設計師,及後向雜誌社投稿漫畫,1978年先於《週刊少年 JUMP》以短篇《Wonder Island》出道,1980年推出《IQ 博士》,翌年發行動畫,讓他一炮而紅。

鳥山明1984年至1995年在《週刊少年Jump》發表《龍珠》,讓他攀上漫畫界高峰榮登國寶級漫畫家,隨後《龍珠》被製作成動畫,成功將作品打入國際市場,帶動往後數十年龐大的日本漫畫及動畫產業起飛。

《龍珠》已被翻譯24種語言發行並在全球40國販售,截至2020年單行本累計發行量逾2.6億本。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鳥山明是著名漫畫家,他的作品在中國也深受歡迎,不少中國網友也對他的去世表示哀悼。中方期待也相信,日本會有更多有識之士積極投身中日文化交流和兩國友好事業。

 


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市郊年發生數十年來最嚴重兇殺案,造成6死一傷,一個來自斯里蘭卡的新移民家庭中的一家六口,除了父親外幾乎被滅門。死者包括四名二個半月大至七歲的子女、母親,以及該家庭的一位朋友,19歲疑犯被捕。死傷者和疑犯均為斯里蘭卡新移民。警方正調查行兇動機。

案發於當地周三(6日)深夜11時許,市郊巴爾黑文有居民報案,指一個斯里蘭卡新移民的家庭單位傳出嘈吵聲,警員到場後,在屋內發現六具屍體,其中四具為年齡分別7歲、4歲、2歲和2個月大的兒童、他們35歲的母親,以及一名同住的40歲的男友人。走到街上求救的屋主兼父親成為唯一倖存者,他有受傷但情況穩定。警方大規模封鎖犯罪現場及附近範圍,消息震驚整個渥太華地區。

一名同樣來自斯里蘭卡的19歲疑犯拘捕,據悉為留學生,警方未有透露疑犯與死者一家的關係和犯案動機。

警方指,疑犯用刀狀物件行兇,並指今次案件相信是渥太華逾三十年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兇殺案。

渥太華市長薩克利夫在社交專頁表示,這是渥太華有史以來最令人震驚的暴力事件之一,形容社區裡每個人都對這一消息感到「震驚」。他又稱對事件中有兒童成為受害者感到難以理解。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則形容為「可怕的悲劇」。


日本政府無視國內外反對呼聲,執意推進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質疑和反對。有憤怒的日本民眾通過集體訴訟方式,把政府和東電公司告上法庭。部分民眾作為原告,當地3月4日在福島地方法院參加法庭首次辯論。開庭前,他們舉行集會,表達捍衛自身權益的決心。

為數百人的原告團參加者前往集會,希望今後對於反對核污染水排海,不僅是停留於口號,而是切切實實通過法律手段維權。

日本知名律師海渡雄一,與其餘幾名律師牽頭發起訴訟,原告已超過360人,他指核污水排海從法律層面已經造成侵權。

反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原告團律師海渡雄一解釋,法律根據在於對漁民而言,有進行漁業活動的權利,享有漁業權、漁民人格權。而對於普通市民,享有平靜生活的權利。

反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原告團成員表示,僅在福島縣內就有超過六成人反對排放,儘管漁民們一直呼籲政府遵守承諾,但最終打破承諾,核污染水還是排放入海,因此政府做法的正當性不存在,我希望能通過訴訟證明這一點。

反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原告團成員表明立場,稱無論如何都要先停止排放核污染水。

海渡雄一指出,今次訴訟只有一個訴求,就是要求停止核污染水排海。海渡律師認為,儘管訴訟程式可能持續幾年甚至更長時間,但原告團希望能夠以此得到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的長期關注。

反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原告團律師海渡雄一稱,無論放射性水平有多低,都不應該排放到海中,這是國際共識。希望這次訴訟能成為所有日本國民思考的機會,思考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是否有權違反這國際共識。

儘管一直以來,日本政府和東電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公關宣傳,宣稱核污染水排海所謂的「安全性」。但是原告團認為,圍繞核污染水排海的擔憂根本無法消除,他們將通過長期訴訟的方式,維護自身的正當權利。

反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原告團成員:這不僅僅是福島縣的問題,而是污染地球海洋的行為。福島縣和福島縣民有責任進行阻止,因此我加入了這個行動。

反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原告團成員:不僅僅是我個人成為原告就夠了,還需要我們的社區一起討論,培養這樣的意識。我們必須保護地球,保護我們居住地的環境。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