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內地人近日透過小紅書爆料,稱自己遊覽大英博物館時擬購買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的紀念水瓶,詎料拆開包裝後,赫然發現裡面竟然是一隻寫上簡體字的藍色舊水瓶,懷疑是被內地人偷龍轉鳳。他斥責小偷行為不可取之餘,批評把紀念瓶掉包的做法「真的很噁心」,內容被廣傳後,網民紛紛加入狠批。
被偷龍轉鳳後遺下的舊水瓶,外面包上藍色瓶套,寫上「錦州銀行新撫支行」字樣,還附有電話和位於撫順市新撫區的地址,相片懷疑攝自大英博物館紀念品店。至於被盜走的原裝貨品,為羅塞塔石碑紀念品水瓶,官網標價為11.99英鎊,折合約為120港幣,網購顯示狀態為「缺貨」。
事主在小紅書的發文,先以標題呼籲「不要在大英博物館商店偷東西」,他斥責偷東西的行為,稱也許對商店影響不大,「但是偷換東西又恰好被人買到,很多人可能一輩子也就來大英博物館一次,買點紀念品回去發現了都沒法退換。」發文者痛罵「設想一下別人開開心心買了紀念品回去打開盒子,發現是別人用過的髒杯子是什麼心情?」他還表示 ,杯子(瓶子)本身也沒有很貴,「不論如何請不要這麼做了,真的很惡(噁)心」。貼文事後已被刪除。
大多網友譴責有關行為,其中有人更充當起網絡偵探,嘗試推敲小偷身份「東北人!」「這杯子一看就是六七十歲的老人用的。」也有人幽默說「三百年後錦州銀行新撫支行的杯子 逃出大英博物館」。
然而,也有部分聲音提出,英國歷史上曾掠奪過不少中國文物,因此他們借此盜竊事件諷刺英國。惟有網友批評,認為不應以愛國的名義進行不正當行為。
自2001年底起, 大英博物館全面取消憑購買門票入場的安排,改為向全部訪客免費開放逾60個展廳。缺乏門票收入下,取而代之主要依靠政府撥款、捐助及自身售賣紀念品等衍生的收入維持。文創產品成為紀念品店主軸,從複製品、精品、收藏品,到老少鹹宜的日用文具、配飾、鑰匙圈等,當中也不乏食品。而事主擬購買的水瓶以羅塞塔石碑為設計主題,是大英博物館最重要的藏品之一,羅塞塔石碑成為後世理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重要鑰匙,當中所組成的文字,最初被古埃及應用於宗教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