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年展開多項針對中國在美國進行的間諜行徑進行調查,當中包括在軍政敏感地區購地,興建設施,利用華為通訊設備截取情報,據報調查確認華為設備能夠干擾美國核武通訊,此令美國不少政客對中國取態轉趨強硬。

 

據悉,當年中國政府曾於2017 年表示,願斥一億美元,在美國首府華盛頓興建一座中國式公園,公園內建有廟宇,亭園及一座高70呎的白色高塔,建成後,將成為一個能吸引大量遊客的新景點,因此受到當地政府的歡迎及支持。

但當美國反情報官員再細心審視計劃詳情之後,發現計劃中白色巨塔的興建地點,不單地處華盛頓其中一個最高點,而且距離美國國會山莊只有不足四公里,可說是截取情報訊號的上佳地點;另外中國方面希望以不容美國海關檢查的外交郵袋,運送建築高塔的物料等,令他們對興建計劃高度關注,最終聯邦政府在興建工程開始前,悄悄剎停計劃。

 

美國懷俄明州的華倫空軍基地 (Francis E. Warren Air Force Base),據指該基地附近的信號塔裝有大量華為設備。

 

剎停該公園只是美國聯邦調查局及其他聯邦組織,針對中國近十年在美國國土大幅增加的間諜行動,所作出的反情報活動之一。

事實上,美國情報人員早於2017年前,便開始調查中國在美國重要基建附近的購地交易等,美方相信這些設施,均為了協助中方在美國的敏感軍事及政府設施附近設立竊聽裝置。

其中最令美國聯邦調查局感到震驚的,是發現中國在美國中西部美軍基地附近的發射塔上,裝設有電訊商華為的設備,該設備被指可截取及干擾美國國防部,包括控制核武的通訊。

但迄今未清楚中國是否成功透過這個發射塔的設施,截取有關的通訊數據並傳回北京,鑒於技術所限,現時難以證實是否有數據被盜,甚至傳到國外。

中國政府強烈否認有關在美國進行間諜活動的報道。華為亦為此發聲明,強調其設施不能在國防部通訊頻譜中操作。

但據接近調查人員的消息透露,該華為設備不但可截聽商業通訊,亦可截聽軍方通訊,甚至能干擾負責執行美國核武任務的美國戰略司令部的通訊,從而窺知有關美國核武的情報。

有前聯邦調查局官員形容此調查結果對美國政客來說,是一個改變他們對華取態的重要分水嶺,當有關官員在2019 年得知調查後,部份原來對華鴿派的官員亦轉為鷹派。此亦促使後來聯邦通訊委員會訂立規定,禁止國內小型通訊商使用華為及其他由中國品牌的設備。

另外,美國國會於2020年批出19億美元,在美國多個偏遠地區,移除華為及中國的手機通訊技術設備。

但至今事隔兩年,並未有相關的設備遭移除。事實上,美國國內的通訊商仍未得到來自聯邦政府的相關補償,原因為美國國會相關的撥款,與賠償所有合資格通訊商的款項,出現逾30億的缺口。在未能獲得更多國會撥款的情況下,通訊委員會擬開始向獲批的通訊商,發放相等於移除華為設備成本的4成費用,作為賠償。但委員會拒絕透露發放款項的時間表。

美國司法部在2020年下半年,曾向美國商務部轉達有關華為設備對國家安全威脅的關注,並向商務部提供國內設有華為設備地點的資料。

而拜登政府2021年上台後,商務部開始就是否需加快將中國技術提供者,踢出美國通訊網絡市場進行調查。據悉調查仍在進行中,但進度緩慢。

而美國電訊通訊商將根據商務部的調查結果,被迫迅速移除華設備,或面臨罰款或其他罰則。

在路透社報道有關調查後,美國商務部表示不能對現時正在進行的調查作出評論,但重申政府致力維護美國的資訊及通訊技術並服務供應鏈的安全,強調保護美國人安全及防止資訊被惡意收集,對美國的經濟及國家安全尤為重要。

美國反情報部門最近多番公開來自中國的威脅,其中包括美國國家反情報及安全中心,向美國公司、地方及州政府發出警告,提醒他們提防中國透過操控他們,影響美國政府的政策。

美國聯邦調查局總監 Christopher Wray早前表示,當局每12個小時,便會展開新一項針對中國間諜行為的調查,現時正就約2千宗同類案件進行調查,當中還未包括有關黑客盜取數據方面的調查。

美國雖然口徑強硬,但一直未能提供華為技術危害國家安全的證據的做法,惹來外界抨搫其過度仇外,並質疑美國政府將合法的中國投資與間諜行動混為一談。

華為則就有關的截聽干擾通訊報道作出反駁,指所有出口到美國的華為產品,均經過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測試及確認後,方在當地裝設。重申華為的設備只能在通訊委員會劃為商業頻譜中使用,即華為的設備並不能在任何劃為國防部的通訊頻譜中使用並截取數據。強調華為在過去逾三十年間,在網絡安全方面,一直維持良好的紀錄,且從未參與任何破壞網絡安全的事件。

 

(來源: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日本發表防衛白皮書,對中國及俄羅斯近年不斷深化的軍事合作表達關注,警告俄羅斯因俄烏戰事而被國際社會孤立,只會促使其進一步與中國結盟。

 

日本內閣周五(22日)通過該份白皮書。日本政府正準備就國防策略進行檢討,其中為應對來自中國、北韓及俄羅斯的威脅,日本防衛省要求增加國防預算。

白皮書指俄羅斯自入兵烏克蘭以來,逐漸受到國際社會孤立,加上地面部隊在戰事中接連挫敗,令其與中國在政治及軍事上的合作越加重要,另外亦提到日本必需密切監察俄國軍隊的動向。

日本發布防衛白皮書,警告俄烏戰事將進一步深化中俄兩國合作與關係

 

中俄兩國自2019年起,雖然每年都在日本海進行聯合軍演,但今年中俄五月在美國總統拜登於東京出席「四方安全對話」峰會期間,出動多架可帶核武的戰略轟炸機,在日本海與東海進行聯合軍事演習,尤引起日本關注。

日本執政聯盟早前在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後,加上另外兩個在國防問題上取向相若的政黨,現時在國會參眾兩院已有足夠席位,啟動修改日本和平憲法的程序。

過去五十年來,日本將國防開支限於國民生產總值的1%。首相岸田文雄所屬的自民黨促請日本與北約國一樣,將國防開支增加至國民生產總值的2%,以及研究對敵方軍事基地,先發制人施襲的能力。白皮書亦提到日本的防衛預算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甚至比澳洲、南韓等其他七大工業國還要低。

岸田文雄大幅增加國防預算的計劃,料將受到黨內財政鷹派及其盟友公明黨的強烈反對。但俄國入侵烏克蘭已經引起日本國內的關注,民意亦逐漸傾向增加國防開支。

至於台灣問題上,白皮書則提到中國自信不斷提升,及中台兩岸軍事力量的差距正不斷拉開。兩岸發生軍事摩擦的風險不斷增加,因此穩定台灣及周邊地區的形勢,對於日本的安全及國際社會的穩定尤其重要。

(來源:金融時報)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周五(22日)確認,將累積儲存於福島一號化應堆,經處理的核廢水傾倒出海的計劃。日本政府及營運福島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希望最快於下個春季開始,將核廢水在離福島約一公里處,倒入太平洋。這些核廢水仍含低於規定水平的氘,但會進一步稀釋以減低危害。

 

東京電力根據與傾倒設施所在地政府的協議,在取得這些地區的同意後,方開始興建設施,原因為設施或會令這些地區受到核污染。

日本的漁民因擔心傾倒核廢水計劃,影響日本漁產業的聲舉而反對計劃。另外鄰國南韓及中國,亦對日本此計劃表示高度關注。

 

日本確認最快下年春季開始,將儲存於福島核電廠的核污水傾倒入太平洋。

 

東京電力於去年十二月,正式要求日本的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就東京電力準備將已稀釋至符合日本規管水平的核污水,透過海底導管傾倒出太平洋的計劃進行評估。預料整個傾倒程序需歷時數十年方可完成。

規制委員會終在今年五月就稀釋設施的規格,當有特發事故發生時,暫停傾倒污水的方法,以及對抗地震、海嘯的方法等開綠燈。

同時,規制委員會收到約一千封來自公眾,表達對傾倒污水計劃的意見:其中包括要求東京電力定期向公眾解釋計劃涉及的安全問題;另外亦有公眾要求東京電力提供另類計劃,例如興建容量更大的污水儲存設施等。

南韓政府就日本當局對傾倒污水計劃開綠燈發表聲明,重申南韓將在保護公眾健康及安全的大前提下,作出最恰當的回應措施。

南韓政府指會與國際原子能組織合作,包括派出南韓專家及官員參與一個由國際原子能組織領導的監察核污水傾倒小組,以科學及客觀的方法,確保日本當局透過符合國際法規的方法處理污水。

中國對日本的傾倒核污水計劃,表示強力反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早前批評日本無視其他持分者的關注及憂慮,一意孤行堅持計劃,是極之不負責任。他提出多項有關污水傾倒計劃對環境影響的問題,日本當局發放數據的可靠性,淨化設施的有效性等,並重申日本迄今仍未對中國及俄羅斯提出的連串技術性問題作出回應。警告日本若不懸崖立馬,一意孤行,誓必為其不負責任的行徑付出代價,並在歷史上留下污名。

(來源: 日本時報)


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美國總統拜登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病徵「非常輕微」,已開始服用新冠藥物。

拜登將在白宮隔離,並在這段時間繼續全面履行所有職責。他將通過電話和視訊會議,參加原定在白宮召開的會議。

 

美國總統拜登拍下短片,力證自己病徵輕微,狀甚輕鬆。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擬八月率團訪問台灣,此行除惹來中國的強烈反響外,因今年八月為中共舉行二十屆代表大會,亦引起白宮的高度關注。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在台海兩岸因近日中國不斷派出大量戰機及轟炸機飛入台灣的空防識別區,呈劍拔弩張之際,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為表支持台灣,計劃八月率團訪問當地;若成行,她將成為近25年來,美國首名訪問台灣的眾議院議長,亦是美國訪問台灣的最高級官員。

佩洛西原定四月訪問台灣,惟她當時感染新冠病毒而被迫押後行程。中國外長王毅四月時曾批評佩洛西訪台為「惡意挑釁」。事實上,中美關係近年亦處於兩國關係正常化以來最差的階段。

白宮對佩洛西此行亦感到擔憂,一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及美國總統拜登將於月內舉行視像會議,此外八月對中共來說亦是一個政治敏感時刻,因八一建軍紀念日後,中共將召開全國代表大會,預料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史無前例取得第三個領導任期。

專家指出美國國會近年引入多條針對中國的議案,令中國相信美國國會及政府正合力阻止中國崛起。雖然中美近年在多個議題上針鋒相對,但自拜登上台後,台灣問題便成為中美其中一個產生最多爭端的議題;尤其佩洛西與拜登同樣來自民主黨,她訪台之行將被視為美國利用台灣作為對抗中國的籌碼,並為台獨給予官方支持。中共國防部長魏鳯和六月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國 中方論壇發言時態度強硬,指中國軍隊將粉碎任何台獨企圖,並警告美國停止試圖圍堵中國。

美國政府內部對佩洛西應否訪台,亦顯分歧。拜登二月時為表支持台灣,曾派出由前美國官員的代表團訪台,加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有熟悉情況的官員透露,若佩洛西原定四月訪台之旅能夠成行,時機較八月訪台更為合埋。

據接近消息的人士指,佩洛西八月訪台能否成行,仍屬未知之數。事實上佩洛西辦公室拒證實佩洛西會否訪問台灣或其他亞洲國家:而白宮亦拒絕評論國會議員的外訪計劃。

中國駐美國使館則重申,中國堅決反對美台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觸,並表示佩洛西訪台,不單嚴重破壞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更會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的訊息。

(來源:金融時報)

 


多間中文媒體報道,中國媒體駐日記者曾穎進行有關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的直播報道期間,一度哽咽,因此遭網民謾罵。她疑不堪壓力,周二(19日)在其東京寓所自殺獲救,目前仍在醫院留醫。有網民留言祝願她早日康復,但有更多網民繼續對其鞭撻侮辱。

 

曾穎為內地《澎湃新聞》駐日記者,在社交網微博有逾2百萬追隨者,她在7月8日於「澎湃上直播」平台,進行有關安倍晉三遇刺身亡的直播報道時,一度哽咽落淚。她指對日本人來說,安倍是一名非常為日本國家考慮的,「他也為中日友作出非常巨大的貢獻」。

由於歷史因素,如七七蘆溝橋事變85周年,及安倍過去的友台言論等,惹怒不少內地網民對安倍身亡留下「幸災樂禍」的言論。曾穎直播期間哽咽落淚的表現,亦成為網民攻擊目標,他們紛紛批評她「不專業」,不少網民更在她的社交賬號對她作出惡毒謾罵,只有清華大學教授肖鷹等少數人為她發聲力挺。

為此,曾穎發文為自己報道期間的失態道歉。她指,「如果我哭帶給大家不好的感受,傷害了大家的感情,我為自己的失態道歉,我只是出於對治安的恐慌和對此刻日本經濟的絕望。」

曾穎也提到,評論員需要客觀,「是我不夠專業,以後我會努力,做得更好」。她也強調「我是中國人,無論如何我不應該把私人情緒放到公眾平台,是我錯了,對不起。」。但她堅定地表示,「作為地球上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我會永遠堅定自己的價值觀,做個善良正直的人,這就是真實的我」。但網民並不滿意,繼續批評她「你在哭日本右翼分子、不尊重侵華歷史的,不尊重中國人的日本人!」其後,她的社交平台賬號便遭禁言。

 

日本確認最快下年春季開始,將儲存於福島核電廠的核污水傾倒入太平洋。

 

曾穎疑不堪網暴壓力,在朋友圈中留下遺書後自殺。「很平靜地跟大家宣佈一個消息,32歲的我,決定要離開」。她簡單介紹自己不算太長的人生說,「這一生過得好值得,我才30出頭,除了沒有成家生子,我什麼都體會過,我的一生在同齡人裡,是激蕩而豐富的一生,很高興在這一生裡,我能認識你。感恩!再見。」曾穎在遺書中透露自己身患抑鬱症,自安倍事件後,針對她的網暴不斷發酵,令她「無法支撐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最初發布曾穎在寓所自殺入院的內地作家陳嵐指曾穎還在醫院,祈求她平安,並且早日走出創傷和抑鬱。

朋友圈紛紛在網上為曾穎集氣,冀她早日康復出院的同時;更多網民繼續對她加以謾罵攻擊,沒有半絲同情之意,有人發文稱「氣氛都烘托到這了,再活過來就不禮貌了。安倍桑也很期待與她相見呢」。還有人留言說,「去見安倍,如你所願」、「準備開席」、「一個連自己民族都不知道尊重的人,活著也是傀儡」。

還有網民冷嘲熱諷指,「一看風向不對,就是抑鬱症」、「抑鬱症包治百病,包銷百錯」、「一出事就是抑鬱症」、「把抑鬱症的鍋甩到網友身上來了」。

在早稻田大學金融專業畢業的曾穎,2019年入選福布斯雜誌《U30》30歲以下精英榜,是同道文化創始人,KOH.style女裝公司的老闆、TOMBO烏冬麵創始、漫畫家、小微企業天使投資人,又是文學和歷史的愛好者。創辦了「tokyotube」等自媒體平台,2017年9月開始擔任上海星尚頻道《東京印象》節目主持人。


非洲國家坦桑尼亞總統薩米婭·哈桑(Samia Suluhu Hassan)當地時間周二(12日)在沙蘭港的一場講話中證實,該國出現一種不知名的疾病,病者會有流鼻血和昏倒的症狀。

薩米婭·哈桑表示,這是一種從未在坦桑尼亞記錄過的疾病,大多數病例出現在該國南部,包括林迪省和與莫桑比克交界的地區。

目前,坦桑尼亞的醫療專家已經前往病發地區展開調查,醫療小組結束調查後將向公眾公佈更多細節。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距離日本參議院選舉不足兩天的敏感時間中槍身亡。他在奈良市街頭演說期間遭槍擊, 經搶救後證實不治, 終年67歲。

奈良醫科大學醫院指, 安倍晉三身上有兩處很深的傷口, 其中一處傷口更觸及心臟, 右邊頸部亦有傷, 送抵醫院時已經沒生命跡象, 最終因為大量失血, 到當地下午5時03分宣告不治。

案發當地上午11時半, 槍手手持霰彈槍, 從安倍晉三背後開槍, 警方在現場檢獲涉案的自製手槍, 41歲的槍手當場被制服拘捕, 他是前海上自衛隊員, 在2005年離開自衛隊, 他供稱因為不滿安倍晉三, 因此行兇, 但與安倍的政治理念無關。警員到疑兇家中搜查, 據報搜到懷疑爆炸品。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強烈譴責襲擊, 形容是卑劣野蠻行徑, 安倍晉三的弟弟, 防衛大臣岸信夫拒絕評論槍手的背景, 但強調無論任何背景, 槍擊都是不可原諒的行為。執政自民黨幹事長茂木敏充譴責, 襲擊是對民主主義的挑戰, 表明不會向暴力屈服, 自民黨會繼續參議院選舉活動。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周五早(8日)在奈良縣出席自民黨一個拉票活動期間遭遇槍擊,當地新聞稱,安倍心肺功能停頓。

 

日本傳媒報道,安倍晉三周五(8日)晨11時25分於奈良縣的近鐵大和西大寺車站前進行公開演說,現場約有30多人在場,期間出現兩發槍聲,安倍隨後倒下。日本傳媒透露,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安倍目前情況危殆,生命有危險。

報道表示,當時一名男子從距離安倍背後3米,以散彈槍發射兩槍襲擊,男子之後被日本保護要人組所制伏。奈良警方透露,以殺人未遂拘捕了一名40多歲的男子拘捕。日本傳媒表示,被捕男子年齡41歲,名為山上徹也,當時以膠帶將散彈槍包起。從影片見到,山上走前向安倍開槍後,鄰近的警員驚覺後隨即上前將其制伏。

 

奈良市消防局到場後,指安倍陷入昏迷、心肺功能停止。報道表示,安倍需要即時接受AED及心肺復甦救援。當地警方指安倍受重傷,流血倒地,疑受槍傷,而警方仍在進行調查。

有目擊者接受訪問時表示,在安倍演說期間,疑聽到兩下響聲,然後聽到有人呼叫「危險,找地方避難」,之後見到有煙,並見到有疑似保護要員的警察制伏一名「大叔」似的男子。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取消同日的拉票行程,返回東京。而首相官邸成立特別對策室處理今次的事件。日本自民黨下午宣布,原定各地的參議院選舉投票傳媒說明會將會取消。

日本傳媒報道,安倍晉三周五早上11時25分於奈良縣的近鐵大和西大寺車站前進行公開演說,現場約有30多人在場,期間出現兩發槍聲,安倍之後倒下。日本傳媒透露,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安倍目前情況危殆,生命有危險。

報道表示,當時一名男子從距離安倍背後3米,以散彈槍發射兩槍襲擊,男子之後被日本保護要人組所制伏。奈良警方透露,以殺人未遂拘捕了一名40多歲的男子拘捕。日本傳媒表示,被捕男子年齡41歲,名為山上徹也,當時以膠帶將散彈槍包起。從影片見到,山上走前向安倍開槍後,鄰近的警員驚覺後隨即上前將其制伏。

 

男子3米後以散彈槍施襲
奈良市消防局到場後,指安倍陷入昏迷、心肺功能停止。報道表示,安倍需要即時接受AED及心肺復甦救援。當地警方指安倍受重傷,流血倒地,疑受槍傷,而警方仍在當地進行調查。

有目擊者接受訪問時表示,在安倍演說期間,疑聽到3下響聲,然後聽到有人呼叫「危險,找地方避難」,之後見到有煙,並見到有疑似保護要員的警察制伏一名「大叔」似的男子。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取消今日的拉票行程,並返回東京。而首相官邸成立特別對策室處理今次的事件。日本自民黨下午宣布,原定各地的參議院選舉投票傳媒說明會將會取消。


日本新聞報道,周三(7 月 6 日)約早上 10 時半於沖繩縣名護市海上,發現一具裝備浮潛器具的男性遺體,確認已經死亡。

日本名護海上保安署確認,死者身份人氣漫畫《遊戲王》作者 高橋和希 (本名一雅) 60 歲,正調查事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