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再多9人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累計相關死亡個案增至36宗。衛生部門稍後會決定,是否暫停接種流感疫苗。

 

南韓疾病管理廳通報,截至星期五(23日)下午一時,南韓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的個案累計增至36宗,較星期四(22日)截至下午四時,增加9宗。

疾病管理廳表示,仍未查明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之間的因果關係。衛生部門稍後會決定,是否暫停接種流感疫苗。

總理丁世均呼籲對相關死亡個案進行徹底調查,並向死者家屬表示深切哀悼。

 

港衛生署:有輸入過相同法國藥廠疫苗 批次不同

在香港,食物及衞生局表示會向私人醫療市場,額外提供10萬劑流感疫苗。

被問到南韓有多人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局長陳肇始表示,輸港的疫苗要通過港府註冊制度,品質和安全性有保證。香港衞生署署長陳漢儀說,署方向生產商確認,沒有輸入在南韓出事相同疫苗批次,以及南韓生產的疫苗。

 

香港食衛局局長陳肇始表示,輸港的疫苗要通過港府註冊制度,品質和安全性有保證。(張盛志攝)
港食衛局局長陳肇始、衞生署署長陳漢儀和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在葵青地區康健中心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並呼籲市民及早接種,預防流感。(張盛志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GukhAFFQI


《時代》雜誌公布最新一期封面,以美國白宮播毒為主題,圖中的白宮建築物伸出四支煙囪,向天空噴出密密麻麻的紅色病毒,遮天蔽日,連「TIME」四個字母都險被「淹沒」。

 

 

《時代》雜誌10月19日一期的封面圖,名為《零號病人與白宮疫情暴發》(Patient zero and the White House coronavirus outbreak)。圖中可見在「病毒雲」下,白宮顯得渺小,除二樓角落的「林肯起居室」房間亮著燈外,內裡一片漆黑,而其中白宮二樓為美國總統及其家人的住所。

封面文章諷刺,「一個醉心權勢的總統,永遠忍受不了被別人認為是一個生病、虛弱的老人,或是像我們一樣的肉體凡胎。」

「近幾週,特朗普用強權欺壓國會、政治對手以及民主政權本身,同時對公共衛生條例嗤之以鼻,實際上也給病毒侵入他的身體以可乘之機。他會犧牲周圍的人、這個國家,甚至自己的身體健康……儘管他還在強撐,但很快就要為自己的政權書寫悼文。而我們以後再來回顧當下時,看到的,會是一個軟弱無比的前任總統。」

文章還寫道「總統打噴嚏,(說明)美國感冒了;總統染上新冠,美國也必須審視自己的脆弱性。特朗普總統出現症狀,說明美國生病了。他像新冠病毒一樣,破壞了美國公民的國家認同感,並且這種影響將持續到11月3日(總統大選日)以後。」

封面發表後,有網民感嘆「這幅圖有種怪異的美感」、「這幅圖太能說明問題了」,「《時代》幹得好」。亦有網民表示,特朗普又當選《時代》封面人物了。

 

美國疫情失控已久,至本月初,總統特朗普及夫人確診新冠肺炎,舉世關注。隨後,美國政治中樞中十多個與特朗普接觸過的人相繼確診;另有美媒統計,目前已有30多名進出白宮人士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有媒體形容特朗普為白宮疫情的「零號病人」。

今年,美國《時代》雜誌曾多次大膽選用極具渲染力的封面圖案,諷刺全面失控的美國國內疫情和「抗疫」不力的特朗普政府。

《時代》8月17日刊登的封面,選用自藝術家奧布萊恩(Tim o’ brien)名為《疫情大選》(Plague Election)的漫畫作品。圖中可見巨浪快將淹沒白宮,疑似特朗普的背影則在病毒浪中隨波漂浮。

奧布萊恩早前也為該雜誌創作一系列特朗普封面作品。下圖依次從左到右分別名為《這兒沒什麼好看的》(Nothing to See Here)(2017年2月27日封面)、《暴風雨》(Stormy)(2018年4月23日封面)和《深陷其中》(In Deep)(2018年9月3日)。

全美新冠肺炎累計死亡病例逼近20萬,《時代》9月21日刊罕見在封面使用黑色邊框,並用美國每日新增死亡數據拼成「200000」字樣,下方的紅字寫著「一場美利堅式的失敗」。

文章來源:觀察者網


中亞國家吉爾吉斯總統秦貝科夫在個人官網刊出的講稿中,表示「準備辭職」,以終結吉爾吉斯陷入的選後混亂。

 

秦貝科夫說,等到新的選舉日期敲定,以及國會與總統辦公室通過政府改革,他就可以辭去總統職位。

他說:「在合法的行政當局獲得批准、我們也回到合法的道路上後,我將準備卸下吉爾吉斯共和國的總統職位。」

與秦貝科夫關係密切的政黨在10月4日國會選舉大勝,引發買票和做票的指控,爆發反政府示威。中央選舉委員會日前宣告這次選舉結果無效。


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親密助手之一希克斯(Hope Hicks)據報確診新冠肺炎後,特朗普與夫人梅拉妮亞其後接受病毒檢測,證實亦告染疫,要馬上隔離。

 

特朗普於社交網Twitter公布確診消息,指兩夫婦會展開隔離及康復程序,相信會一起渡過。第一夫人梅拉妮亞Twitter表示,兩人正接受家居隔離,目前感覺良好,已把所有約會延後,並不忘提醒網民要留在安全地方。

早前確診的白宮顧問希克斯本周曾多次陪同特朗普出席活動,包括首場總統選舉辯論,周三(9月30日)開始出現病徵,與特朗普出席明尼蘇達州集會期間,一直未有佩戴口罩,她搭總統專機回程時已被隔離。

74歲的特朗普過去亦甚少戴口罩,他曾嘲笑其競爭對手拜登要戴口罩,被視為高危感染群組之一。

(MSNBC)


韓國一名漁業公務員周一(21日)疑試圖向北韓投誠時遭朝鮮軍隊射殺,韓聯社報道,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以統一戰線部名義向韓國發通知,就一名韓國公民被朝射殺道歉。

 

金正恩在通知中稱,事件讓韓總統文在寅和南韓同胞深感失望,對此感到愧疚,並稱朝鮮沒有給因疫情面臨困難的韓方同胞帶來幫助,反而在朝方海域發生不光彩的事情。

報道指出,金正恩稱韓公民被射殺屬不應發生之事。韓國青瓦台表示,韓朝領導人近日互致親筆信。

韓聯社早前報道,韓國情報部門23日發佈消息稱,21日在韓國西部海域最北端延坪島附近執法時失蹤的一名公務員,疑遭朝方槍擊身亡。韓國國防部24日表示,已核實失蹤者遭朝方槍擊身亡,並被火化,韓方對此深表遺憾。

韓國軍方稱,47歲失蹤者,為木浦市的西海漁業指導管理團的公務員,21日在小延坪島以南2公里處失蹤,後於22日下午被朝鮮水產事業所船隻發現。當晚,朝鮮軍方乘坐巡邏艇接近失蹤者,將其槍殺後,再在海上向死者淋汽油燒屍。

韓國總統文在寅、韓國國防部和統一部表達強烈譴責,並要求朝方道歉。韓國青瓦台24日表示,總統文在寅當天就此表示,形容是令人極為遺憾和震驚的事件,不論出於何種理由,都無法容許。青瓦台還表示,朝方應對此事件負全部責任並查明真相,嚴肅懲處責任人。

韓國海警稱,不排除遇害公務員投奔朝鮮的可能性。就該公務員遺體下落,韓國國防部長官徐旭24日稱,下落無法證實,猜測遺體應該被棄於西海海域。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國外一對夫妻剛新屋入伙,不料4天後浴室出現恐怖情況,天花板突然開始往下膨脹,接著開始流出充滿惡臭的液體,並如「火山爆發」般直接破裂,大量夾雜屎尿的混合物湧出。影片曝光後瞬間在網路爆紅,已有超過1800多萬人觀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fjovjDRORY

 


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而大幅縮減航班的澳洲航空公司宣布,會仿倣區內一些航空公司的做法,十月安排「無目的地」7小時飛行旅程,接載旅客在澳洲上空「遊飛機河」,希望在業界前景仍然不明朗之際,帶來一點刺激和新意,機票開賣十分鐘即告售罄。

澳航表示,會安排一架多用作飛行長途航班的「波音787」夢幻客機招待旅客,從悉尼起飛,飛越著名景點艾雅斯岩所在的中部烏盧魯區、大堡礁、悉尼海港等,讓旅客飽覽美麗景色,最後折返悉尼國際機場降落,預期會於10月10日起飛。

報名參加遊「飛機河」旅程的遊客,每人盛惠787澳元至3787澳元(約4300至2.1萬港元)不等,視乎客艙等級而定。

區內其他航空公司最近也推出過類似的嶄新服務。台灣長榮航空八月曾出動「Hello Kitty」彩繪機,為有興趣的旅客安排一次空中暢遊, 慶祝台灣人8月8日父親節。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也出動了一架通常飛行夏威夷航線的空中巴士「SE A380」客機,接載一批旅客進行了一次「無目的地」空中暢遊。

此外,台灣虎航也安排了一次旅程,從台灣出發前往南韓濟洲島上空盤旋,再飛返台灣,每人票價228美元(約1700港元),開售後後4分鐘內售罄。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球航空業受到重創。根據亞太航空公司協會提供的數字,該區的國際航班載客量暴跌了97.5%。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重創全球旅遊業,新加坡為振興旅遊,除在8月宣布向國民發放旅遊消費券,並於周五(18日)起放寬旅遊景點人數限制。獲准重開的景點,可申請入場人數提高至容量的一半,戶外的觀眾席也能從目前的50個增至250個。

 

新加坡經歷疫情高峰後,進入阻斷措施(Circuit Breaker)鬆綁第二階段過渡期,環球影城、濱海灣花園花穹等景點已在7月恢復營業。當地政府8月推出「重新探索新加坡」(SingapoRediscovers)消費券計劃,18歲以上的國民年底將獲得100坡元(約569港元)的旅遊消費券,可用作購買旅遊景點門票、導覽及支付酒店住宿用途。

新加坡旅遊業普遍對政府措施表示肯定,認為放寬旅遊景點人數限制,絕對有利於赴景點旅遊的民眾到周邊商家消費。不過有當地旅遊業者認為消費券的金額偏低,對整體旅遊業的效益有限。


新冠肺炎疫情依舊嚴峻,英國前球星碧咸(David Beckham)與老婆Victoria早在疫情開始於歐美蔓延時已確診。據英國傳媒報道,夫婦二人早喺3月已經中招,二人社交圈子非常廣,不時喺英、美都大搞派對,有機會是疫症的超級傳播者。

知情人士指,碧咸喺邁阿密開始感到身體不適,後來Victoria亦喉嚨發炎並發高燒。當時碧咸雖然身體不適,但佢有宣傳義務,所以仍與老婆參加各大社交場合,與Fans同埋一啲球會要員握手、親吻打招呼,暴露喺受高傳播風險下嘅人不計其數。與此同時,佢哋旗下嘅員工包括司機、保鑣同助理均出現不適。

Victoria事後要求全家人嚴格地於鄉間豪宅內居家隔離超過2周,知情人指Victoria「害怕自己可能是超級傳播者,所以竭盡所能降低風險」,幸好他們後來都痊癒,之後碧咸夫婦同佢哋嘅團隊都Keep住檢測。據知佢哋早前取消埋二仔Romeo嘅生日慶祝活動,繼續保持「社交距離」。


美國國防部發表「中國軍力報告」,渲染所謂中國軍事威嚇,聲稱預料中國的核彈頭數量會在十年內倍增,並接近有能力由海陸空發動核攻擊。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指,美國國防部報告罔顧事實,蓄意歪曲中國戰略意圖,國防部就指責報告渲染中國威脅,加劇台海緊張。

 

美國今年的《中國軍力報告》在開首就提及,解放軍軍事實力的快速發展,並以此為由渲染「中國威脅論」。《報告》稱,在2000年,解放軍還是一支「龐大而又落後」的軍隊,只適合大規模的陸上戰爭,其海軍、網絡戰和信息化能力有限,正「緩慢適應現代戰爭」。

但隨著20年來中國軍力的持續發展和現代化,解放軍在2020年的目標,已經變成了「在2049年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報告》稱,意味建立一支與美國相當、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優於美國的軍隊。

《報告》稱,在實現長期目標的過程中。解放軍目前在某些軍事領域已經趕上甚至超過了美國的現代化水平。比如「造船業」、「常規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及「合成防空系統」。

 

造船業方面,中國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艦隊,並正在「提高其造船能力和所有海軍級別作戰的能力」。中國擁有350艘軍艦和潛艇,包括130艘主戰艦艇,美國則只擁有293艘軍艦和潛艇。

在「陸基常規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方面,中國擁有超過1250枚射程在500到5500公里的陸基彈道導彈和陸基巡航導彈。美國目前有一種常規陸基彈道導彈,射程介乎70到300公里,沒有陸基巡航導彈。

「綜合防空系統」方面,中國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先進遠程地對空系統,包括俄羅斯製造的S-400、S-300和國產系統,統構成穩健和冗余的綜合防空系統。

《報告》還提及「軍改」對於解放軍的重塑,稱相比解放軍驚人數量的新銳軍事裝備,近期的軍事改革更加值得關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解放軍得到徹底的重組。「軍改」使解放軍成為一支更適合的聯合作戰的軍隊,提高人民解放軍的整體戰備水平,鼓勵人民解放軍接受新的作戰概念,並有助於解放軍擴大在海外行動的能力。

《報告》提及,盡管解放軍過去20年取得進步,但主要的差距和不足仍存在,中國領導人也意識到問題。

 

渲染解放軍核武庫規模

和往年不同,今年的《報告》提到解放軍的核武庫現代化努力。《報告》稱,出於對安全局勢、核武器生存能力的擔憂,解放軍的核力量的規模、能力和準備狀態發生重大變化。

反應到具體核武器建設上,《報告》認為,中國的核力量將在未來十年繼續現代化、多樣化、解放軍將增加陸基、海基和空基核運載平台的數量。

而在具體數量方面,《報告》評估稱,目前中國能夠威脅到美國的洲際彈道導彈載具有100台,中國目前擁有100枚能威脅到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

同時,《報告》也關注「核常兼備」的東風-26和其他中遠程導彈的數量。今年的《報告》大幅度提高中遠程導彈東風-26的評估數量,從去年估計的80台載具,調高到今年的200台載具。導彈數量也從80枚調整到200枚以上。

《報告》推測,5年內打擊美國的陸基導彈彈頭數量將會「翻倍」,同時5年內打擊的美國本土的載具數量(主要以洲際彈道導彈為主)也會增加。

《報告》推測,中國正發展一種空射核彈道導彈,《報告》認為轟-6N是第一架可在空中加油,具備核能力轟炸機。

《報告》認為,擴充的核武器將改變解放軍的「核政策」,解放軍正在推進「基於預警發射」(LOW)核理念,為此,中俄正在合作推進預警系統。

軍民融合帶來「技術優勢」

《報告》還例行渲染「軍民融合」帶來的「技術優勢」,《報告》稱,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分析、量子信息和無人系統等新興技術正在推動解放軍向智能化戰爭的轉變。

《報告》稱,中國相信有關轉變,將帶來一場軍事革命,並最終為未來的戰鬥提供支持。預計未來的戰鬥需要更快速的處理和信息融合,以實現更快的決策和指揮控制努力。中國已經調動巨大的資源來資助國家級研究和資助戰略性企業,同時敦促私營企業、大學和地方政府與軍隊合作。

《報告》提及中國的國家戰略、國防戰略、外交戰略、經濟戰略、能源戰略等一系列其他議題。同時評估南海局勢、中印邊境局勢和台海地區局勢。

除此以外,《報告》還對解放軍陸軍、空軍、海軍、火箭軍、聯勤保障部隊、戰略支援部隊等軍兵種的現狀、能力和發展目標進行描述與評估。報告還評估解放軍常規導彈打擊能力、區域拒止/反介入能力、軍隊投送能力等。

在北京,外交部批評報告蓄意歪曲中國戰略意圖,質疑美方尋找藉口,謀求軍事領域的絕對霸權優勢。

國防部新聞局9月2日回應,指美方《中國軍事與安全態勢发展報告》充滿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渲染所謂「中國軍事威脅」,曲解中國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抹黑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國防開支、核政策等問題,挑動兩岸對立、加劇台海形勢緊張,是極其錯誤,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高度關注中國的國防政策和軍事動向,日美兩國會攜手應對,包括提高東亞地區的軍備透明度,強調討論管理軍備十分重要,希望和美國繼續緊密合作。

按每年《國防授權法案》的要求,美國國會要求美國軍方每年提交一份《中國軍力報告》,報告會論述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技術發展的現狀和未來可能發展方向;未來20年中國國防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的原則和可能的發展;以及支撐中國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發展的軍事組織和作戰理念。

對於美國每年例行發布《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渲染「中國威脅論」一事,中國國防部早有回應。去年5月3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就美方發表2019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發表談話。任國強表示,2019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罔顧事實,混淆是非,歪曲中國戰略意圖,對中國正常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妄加評論,對中方維護主權和安全利益的正當行為說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