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美大使崔天海撰文,強調合作是中美關係的唯一正確選擇。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海在美國媒體《今日美國報》發表署名文章,強調中美的共同利益遠大於矛盾分歧,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他同時強調,雙方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嚴格遵守《中美建交公報》等三個聯合公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毫不動搖。

崔天海指四十年前,中美外交關係與中國改革開放,幾乎同步開展。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中美外交關係帶來活力與動力,而兩國的外交關係則為改革開放,提供重要的外在環境。這兩個重要的歷史進程,為中美兩國的人民及全世界,帶來巨大的利益。

他認為在過去四十年,中美兩國不單達致令兩國人民雙贏的平衡局面,且在多方面展開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的挑戰。他指兩國關係的穩定發展,有如空氣與水,滋養著兩國及世界,脫鈎或彼此孤立均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現今世界急劇變化,中美兩國在經濟、軍事及技術的發展,都取得前所未有的進展,令到中美難以避免出現分歧,縱然如此,但可以加以有效管控。他指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合作是兩國唯一正確的選擇。

崔天海並強調,兩國關係的政治基礎不能動搖,兩國必須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及重大關切,嚴格恪守《中美建交公報》及其他兩個共同公報,並堅守「一個中國」的原則。

他指中美關係,就如一座建立在以兩國共同利益為基石的高塔,這基石在過去四十年從未動搖,拆毀或毀壞它,只會令兩國人民共同受害。因此為後代子孫,帶來穩定而充滿機遇的中美關係,乃中美共同的歷史責任。

 

(今日美國報)


馬哈蒂爾否認親日反中 強調中國仍是馬來西亞最好的朋友
自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上台後,除多次訪問日本外,更接連取消或重新檢討與中國政府合作的大型計劃,因而被質疑「親日反中」。他受訪時對此說加以否認,強調中國仍然是馬來西亞最好的朋友。

馬哈蒂爾接受當地華文媒體《星洲日報》專訪時,否認自己「親日反中」,並強調自己多次在國際舞台上捍衛中國,包括他在日本出席日本的論壇時,同樣桿衛中國,為中國說話。他續指馬來西亞一直與中國保持聯繫,有貿易往來,對中國友善。

他提到當年葡萄牙遠渡至馬來西亞,兩來後就殖民當地。馬來西亞一直與中國共處,且當地有很多中國人,但中國卻沒有殖民馬來西亞。故他反問:「應該怕中國?還是歐洲?」

馬哈蒂爾指中國政府理解到馬來西亞因面對嚴竣的財政問題,難以承擔巨額費用,故作出檢討及取消中馬合作項目的決定。針對東鐵計劃,他指若中國同意,馬來西亞政府可能以縮小東鐵項目規模來繼續這項工程。

當被問及有否計劃在2019年訪問中國時,馬哈蒂爾毫不猶豫表示:「若有需要,我會訪問中國。」

(星洲網)


假期留在白宮,處理停擺的特朗普,多次私下致電國會及媒體的盟友,向他們保證在興建圍牆一事上絕不退縮。
此情不再! 一月離任的凱利早前受訪,大爆特朗普早已放棄興建圍牆。特朗普卻透過推特反駁:「從未放棄建圍牆!」
美國因美墨邊境圍牆問題,導致的停擺已踏入第九日(12月31日),總統特朗普繼續堅持興建圍牆,縱他對共和黨提出的妥協方案持開放態度,但民主黨轟白宮在此問題上,無清晰立場,令停擺僵局勢在短期內取得打破。

現時未有跡象顯示,將於周四(1月3日)接掌美國眾議院的民主黨,會對特朗普提出撥款50億美元興建圍牆的要求,作出妥協,停擺將持續,數以十萬計聯邦政府員工將因而繼續受影響。

於一月離任的前白宮幕僚長凱利受訪指,特朗普在上任之初,便放棄興建混凝土圍牆的說法。其後白宮高級顧問康維,反指這只是圍繞「圍牆」一字的字面爭論,強調不應對邊境危機視若無睹。特朗普則透過社交網推特(Twitter)回應,指從未放棄興建圍牆的主張。

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早前與特朗普共進午餐,並提出以協助「幼年抵美暫緩遣主計劃」,換取圍牆撥款,作為向民主黨讓步的方案,特朗普對此持開放態度。

康維聲稱特朗普已在撥款金額上,向民主黨作出讓步,由原來的250億美元,降至50億美元,呼籲民主黨重返談判桌。

民主黨則指已向白宮提出三個解決停擺僵局的方案,但沒有一個涉及圍牆撥款,並堅稱結果將視乎總統的行動。

參議院少數黨領袖古德曼指,白宮中人顯然並不知道他們在邊境安全問題上想要什麼,當一名白宮官員表示願妥協之際,另一名官員則指特朗普在50億美元圍牆撥款的要求上絕不讓步,同時總統卻透過社交網推特,將停擺的責任,諉過除他以外的所有人。

(英國衛報)


孟加拉總理哈西娜領導的人民聯盟,在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令她得以順利連任。
充滿信心的哈西娜(右一),在票站舉起勝利手勢
孟加拉大選周日(30日)結束,總理哈西娜領導的人民聯盟獲得壓倒性勝利,令她第四度連任總理。惟反對派「大聯盟」指選舉充滿舞弊,是一場「鬧劇」,要求推翻選舉結果重選。

孟加拉選舉委員會周一(12月31日)宣布,執政黨人民聯盟在298席中取得287席,反對派「大聯盟」只取得6席。

單是周日(12月30日)的投票日,便有逾17人死於與選舉有關的衝突。逾40名反對派候選人指人民聯盟為確保哈西娜能連任而舞弊,在投票日當天退出選舉。

英國傳媒證選舉或涉造票疑雲

有英媒報道指,在投票開始前,已見到票站有塞滿選票的票箱,而在部分票站,只見有執政黨的票站人員,另外亦有票站在投票未結束前,便禁止外媒入內。

反對派「大聯盟」斥今次選舉為一場「鬧劇」,要求選舉委員會宣布選舉無效,並重新舉行大選。

選舉委員會表示,會就全國的選舉舞弊舉報進行調查。

(英國衛報/英國廣播公司)


彭博通訊社引述消息指,美國將於1月7日的一星期,派代表團到北京,與中國官員就貿易問題談判。當中又指,美方的代表團會由美國副貿易代表格里什率領,成員包括財政部主管國際事務的副部長馬爾普斯。

美國的貿易代表團及財政部均拒絕就事件回應或置評。今次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初在阿根廷會面,同意就貿易戰休戰90日以來,兩國官員首次正式談判。中美元首會面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12月初曾表示,兩國休戰90天期限的三月一日,將會是「硬死線」,意味無意再放寬有關談判的期限。

消息指,美方的代表團會由美國副貿易代表格里什率領。

而中國本周已宣布自一月一日起,第三度調低就700款進口商品徵稅的措施。

受消息刺激影響,美國華爾街股市大幅上升,其中標普500指數升4.96%。

(彭博通訊社)


印尼西部巽他海峽星期六(22日)晚由火山爆發觸發的海嘯,增至最少281人死亡,逾千人受傷,另有多人失蹤,逾萬人無家可歸,政府加派人手救援。當局又指喀拉喀托火山活動只要仍活躍,可能會有更多海嘯,警告當地人保持警惕。
當地的支援人員在災區協助災民。
當地的支援人員在災區協助災民。
航拍畫面顯示,印尼西部沿岸於海嘯後變得滿目瘡痍。

海嘯在當局毫無預警下席直撲蘇門答臘島南部及西爪哇島沿海地區,最少558間房屋被毀,九間酒店、60間餐廳嚴重損壞,其中以板底蘭受災最嚴重。救援人員繼續爭取黃金七十二小時,在災區加緊搜尋死傷者。總統佐科維多多星期日(23日)到受影響區域視察。

總統佐科維多多星期日(23日)到受影響區域視察。

印尼紅十字會指,水位仍高漲,呼籲居民遠離岸邊。當局星期日(23日)則警告火山可能再度爆發,並引發海嘯,已發出潮水預警,呼籲民眾未來數天要遠離海灘和高危地方。

印尼西部巽他海峽周六晚的海嘯過後,喀拉喀托火山活動頻仍,當局指可能會再引發海嘯。

當地氣象部門解釋,火山噴發令海床土壤崩塌,加上正值月圓潮漲,增加海浪波動的力量,引發海嘯。

海嘯發生時,有樂隊當時在海邊表演,有成員死亡和失蹤,海水沖毀舞台,人群四散。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英國衛報)


已婚的澳洲副總理助理部長布羅德,被雜誌《New Idea》揭發早前在香港公幹期間,透過網站約會比他年輕20年的美女Amy,據報他曾多次把手放在對方的腿上,事前又發情慾短訊,布羅德當地星期一(17日)辭職。

澳洲副總理麥科馬克已接納布羅德請辭,認為以布羅德面對的指控,他已經不適合繼續擔任原有職位。《New Idea》報道引述布羅德則指,懷疑當晚約會的女子涉及刑事罪行,已報警處理。

自稱「占士邦」   高級餐廳赴約抱怨太貴

《New Idea》早前訪問曾邀約的Amy透露,雙方在一個專供較年長、富裕男性結識年輕女性的網站上結識,43歲的布羅德後來相約Amy在香港一間名為Aqua Restaurant的高級餐廳,共晉晚餐,但她不滿布羅德的行徑而離開。Amy聲稱布羅德在餐廳中吹噓自己在澳洲國會的「重要」地位,甚至多次形容自己為「占士邦」,又抱怨赴約的餐廳太昂貴。

布羅德情慾短訊 表示懂得「幹我的女人」

Amy指布羅德最初的通訊簡單,但他後來變得粗俗,並發出帶色情成分的短訊,包括形容自己懂得騎馬、駕駛飛機和「幹我的女人」,其後再發短訊說「已預訂一個艷麗的房間」與她幽會。

(新加坡亞洲新聞台/英國每日郵報)


再有加拿大公民疑被中國扣押,加拿大全球事務部當地星期二證實,第三名加拿大公民在中國被拘留,當局未有透露其身份,亦未有指出與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在加國被拘捕一事有關。

加拿大《全國郵報》引述消息人士,指被中國扣押的加國公民並非外交官員,亦非身處中國的商人。加拿大當局指領事官員正協助被扣押公民的家人。

在北京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未有聽聞有關情況。

自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被加國拘捕以來,早前已兩名加拿大公民被中國扣押,包括斯帕沃爾,及前外交官康明凱。

(加拿大《全國郵報》)


南韓一班高中男學生,被發現在江陵市一間旅館內昏迷,警方證實案發房間充斥高濃度一氧化碳,最少3死7人昏迷,部分人情況危殆,被送院搶救。當局仍在調查事件。
當局在事發現場調查
南韓江陵市有不少類似圖中的旅館或出租渡假屋。(網絡圖片)

報道指屋主星期二(18日)下午約一時許,發現多名學生倒臥在單位客廳及另一間房內,部分人嘔吐或口吐泡沬。警方未有在現場發現煤炭,初步相信事件不涉及自殺。

據悉,該批學生十一月完成入讀大學必須的學能測試後,相約到江陵市作短途旅行,他們於星期一(17日)下午四時起入住。

(南韓時報/ 南韓先驅報)


再有加拿大公民在中國被拘捕。內地傳媒引述有關部門指,加拿大公民斯帕沃爾,涉嫌從事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活動,星期一(10日)被遼寧省丹東市國家安全局依法審查。
在內地被拘捕的斯帕沃爾為一名商人,經營一間名為「長白山文化交流」的公司

加拿大媒體消息,加拿大外長方慧蘭12日在記者會上透露,中國可能已經拘捕第二名加拿大公民,同時她還警告美國總統特朗普不要把華為孟晚舟引渡一案政治化。

報道指,斯帕沃爾為一名商人,經營一間名為「長白山文化交流」的公司,他早前曾協助一批遊客及冰球運動員前往北韓。加拿大《環球郵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斯帕沃爾與同樣被中國拘留的前外交官康明凱互相認識,他原定今個星期到首爾旅行,但未有成行。報道指,斯帕沃爾經營的公司曾協助前NBA球星洛文訪問北韓。

中國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孟晚舟12月1日在溫哥華被當地警方帶走,她被指欺騙美國銀行、違反美國制裁伊朗協議,至11日孟晚舟獲准保釋,並於當晚離開法院回到加拿大住所。美國尚未提出正式引渡申請,一旦提出,如果加拿大法官裁決支持有關請求,加拿大司法部長必須決定是否將孟引渡到美國。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2日表示,美方非常清楚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的立場。任何美方人士,特別是美國政府的領導人和高層人士,如果願意作出積極努力,推動事情朝著正確的方向解決,當然值得歡迎。

(環球郵報/ 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