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下星期一(24日)開始,向約2000億美元中國貨加徵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17 日)表示,如果中國採取報復行動,則會對額外約2,67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預計下周生效的新稅率,會由最初10%增至年底的25%。最終關稅清單包括互聯網伺服器、行李箱到海鮮水產等數千種商品,但剔除約300項貨品,主要屬消費品,包括智能手錶、藍牙設備、嬰兒汽車坐椅、單車頭盔等。有美國政府官員表示,特朗普關稅政策,將首次影響到涉及範圍更廣的美國消費者。

特朗普在聲明中稱,中國貿易行為顯然嚴重威脅到美國經濟的長期健康和繁榮。中國已表示,將尋求加大對美國出口商施壓,對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就像特朗普政府今年夏初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後所作一樣。

特朗普則表示,將以更大力度予以回擊,稱「如果中國對我們的農戶或其他行業採取報復行動,我們將立即尋求對另外大約2,67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意味屆時的關稅行動,將覆蓋所有進口自中國的商品。


印度最高法院歷史性裁定,同性性行為不再是刑事罪行,扭轉印度超過150年歧視及反同志的法律規定。

今次裁決同時推翻2013年的一項判決,當年法院根據殖民時期法律的「377條款」,認為同性性行為屬於「違反自然的性行為」。印度刑法第377條由英國統治者在1861年制定。

首席大法官米斯拉(Dipak Misra)宣讀判詞時表示,將性行為刑事化是不合理、武斷和明顯違反憲法。

在法院外,平權倡議人士知道裁決結果後歡呼,部分人甚至激動落淚。圍著彩虹圍巾的大學生維吉(Rama Vij)說,「我激動到說不出話來!用了這麼長時間才有了今日這個結果,但我終於可以說我自由了,我跟其他人有平等的權利。」

在保守的印度,同志性行為長期以來皆是禁忌,特別是在普遍恐同的農村地區。禁止同性性行為的相關法例沿襲自英殖時代,已經存在超過150年。英國廣播公司形容,這是全球其中一條最古老、將同性性行為刑事化的法例,但印度一直不願意推翻,2009年新德里法院曾指法例損害基本公民權利,印度宗教人士隨即提出反對上訴,新德里法院的裁決2014年被印度最高法院推翻。今次十多名同性戀人士再度入稟挑戰,終於成功爭取廢除這條法例。


風暴「飛燕」重創日本關西,重災區大阪關西國際機場仍關閉,首相安倍晉三宣布9月7日重開國內線,至於國際線重開日期仍未明。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機場將於星期五恢復內陸線航班升降,至於國際線航班亦會盡快恢復。

大阪關西國際機場4日的通告指,一號客運大樓嚴重受損,局部沒有電力供應,機場大橋南端亦嚴重受損,兩條跑道最快9月6日才有望重開。

大阪關西國際機場位於大阪灣人工島上,在風暴下一度嚴重水浸,自9月4日起暫時關閉以進行搶修,逾3000名旅客一度滯留,當局5日早上起安排高速船及巴士陸續接走旅客,但仍有部分人至5日晚仍未離開。


「飛燕」吹襲日本,大阪關西國際機場4日起暫時關閉,大批旅客一度滯留,有港人得悉返港航班取消後,4日晚搭通宵巴士趕赴廣島,成功登機返港。她感歎路線有點迂迴,但總算成功脫離困境。

 

她在等候巴士期間的情況。
颱風來襲,阪急三番街貼出告示,指全天休息。
在長途通宵巴士上,一眾遊人都倒頭大睡。

 

該名受訪港人指,「飛燕」來襲前已一直緊盯日本天氣網站,明白一旦守著大阪不走,隨時要等數天才有機會回港。她收到航空公司通知,指原訂乘搭的航班取消後,馬上著手訂其他機票,以免越遲越貴。

策劃路線方面,她深信前往名古屋、東京隨時更高危,才決定改往廣島,但倘廣島形勢仍不理想,則會改往福崗。

巴士抵達廣島時已天亮,該名港人剛好趕上預訂的返港班機。

她稱,雖然颱風移動速度比想像中快,但由於早擬定好「逃走路線」,故最後成功於翌日返港。


日本北海道6日凌晨發生黎克特制6.7級強烈地震,造成最少16死、300多人受傷、26人失蹤,全島295萬戶停電。
據報,北海道厚真町發生大面積山泥傾瀉,最少7幢建築物被埋。
北海道厚真町有大面積山泥傾瀉,房屋被淹埋,數十人下落不明。
北海道厚真町有大面積山泥傾瀉,房屋被淹埋。
地震後的街道滿目瘡痍
北海道札幌市受災情況嚴重,多處地點出現大規模路陷,水管破裂,地下水不斷湧出,進一步造成土地液態化。
路面裂成板塊,甚至坑洞。
北海島地震一刻,全島燈光短時間熄滅。

日本氣象廳6日把重災區厚真町的震度上調至到最高的七級,厚真町有大規模山泥傾瀉,房屋被淹埋。地震造成輸氣喉斷裂,引致三百多宗火警,震央附近的札幌巿有馬路出現大裂縫,路面變形,通訊亦受影響,電訊公司開放公眾電話免費讓民眾使用。當局出動4000名自衛隊,20架軍機救災。

一度關閉的北海道新千歲機場,恢復局部運作,國內航線復飛,國際線復航時間仍有待評估。

來往札幌至新千歲機場的機場快線,當地時間下午一時恢復行駛。札幌路面電車陸續回復正常服務,北海道新幹線預計及札幌地鐵陸續復駛。

北海道新幹線及札幌地鐵所有列車停駛。位於古宇郡泊村的泊核能發電廠正利用緊急發電機運作,暫時未有異常。

港13當地旅行團全部安全

香港旅遊業議會6日指,最少13團約370名香港團友身在北海道,全部團友安全,但由於多地停電,影響餐廳酒店運作,旅行團行程受到影響。另外有4團約120名團友原訂6日返港,但因機場關閉未能起行,旅行社將視情況為團友作妥善安排。

機管局:4班來往北海道航班取消

香港機場管理局表示,9月6日全日共四班來往香港及北海道的航班取消。

9月6日各大航空公司航班狀況:

香港航空:
HX690 香港至札幌  取消
HX693 札幌至香港  取消

 

國泰航空:
CX580 香港往札幌新千歲機場(CTS)   取消

 

 

北海道防止災難熱線:

英語(24小時)

普通話及韓語(08:45-17:30)

011-204-5937
011-204-5092


美國與加拿大兩國於周三(9月5日)在華盛頓重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談判前夕暗示,在核心事項上不會妥協。

杜魯多指出,在重議NAFTA過程中,雙方將有很多事情要討論。他堅稱,沒有NAFTA協議,較簽訂一份對加拿大不利的NAFTA協議好。

杜魯多又強調,加拿大將「堅定不移地捍衛」保留NAFTA第19章仲裁機制。他亦提及,要防止美國媒體集團收購加拿大同業,以維護加拿大文化產業。

有知情人士向美國《華爾街日報》透露,加拿大總理明年面臨大選壓力,不能輕易在貿易談判上讓步。由於加拿大75%的出口目的地是美國,約佔國內經濟產出的20%,大部分分析師認為,如果加拿大被排除在協議外,經濟損失相對更大。

美國總統特朗普9月1日聲稱,把加拿大保留在NAFTA協議中,已沒有政治必要性,又指如果在遭受數十年的貿易不公後,無法為美國帶來公平貿易,加拿大就要出局。特朗普又認為,NAFTA是歷來最差的貿易協定,美國因此喪失成千上萬的公司和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特朗普更警告國會不要插手談判,否則將立即終止現有的三方談判框架。

《華爾街日報》指出,本周是對特朗普高壓談判風格的一次測試。支持者認為,這種強硬風格已經令很多貿易夥伴重返談判桌。

美國官方數據顯示,加拿大與美國去年雙邊商品和服務貿易額達6730億美元,而加拿大也是美國最大的商品出口市場。

美元兌加元9月4日全日波動微跌,但過去一周普遍上揚。美股星期二開市不久,美元兌加元升至1.32關口,為7月20日以來首次。


25年來吹襲日本最強的颱風「飛燕」,已減弱為溫帶低氣壓,早前肆虐四國、近畿地方一帶,破壞嚴重,當地增至11人死亡,300多人受傷。香港機管局9月5日指,來往香港及大阪的航班全部取消。
停泊於大阪灣的運油船隨強風漂浮,撞向連接關西機場和市區的唯一大橋,船隻及大橋損毀嚴重,重開無期,日本當局周三(5日)拖走運油船。(日本放送協會)

以最高陣風風速216公里登陸日本西部的颱風「飛燕」,9月5日續往北移動,最高陣風仍達每小時162公里。北海道由5日凌晨開始橫風橫雨,有河流水位暴漲,超越警戒水位。

受強風吹襲下的日本大阪關西機場停電,大批旅客在漆黑及侷熱的機場客運大樓等候。(日本放送協會)

啟用24周年的關西國際機場9月4日嚴重水浸,水深一度達數十厘米,機場一度停電,至5日仍關閉,有報道指機場可能仍需數天才能重開。由於對外連接的大橋被漂浮的油船撞毀,關西機場頓成孤島,逾3000人一度滯留機場,當局5日早上起陸續安排高速船,接載他們至神戶機場,逾千人輪候。

一名滯留的香港人表示,機場沒有冷氣供應,悶熱難當,希望能盡快返港。

香港旅遊業議會5日表示,四個滯留當地的旅行團改由東京及名古屋返港,預計9月6日或以前啟程。至於新出發的旅行團方面,最少兩個原訂星期三出發前往大阪的旅行團需要取消,另外一團則改飛名古屋。

來往香港大阪航班全取消

香港機管局5日表示,由於關西國際機場仍然關閉,同日來往香港及大阪的27班航班已經取消,呼籲旅客向航空公司查詢最新資料。香港航空宣布,取消6日至9日所有來往香港與大阪關西機場的航班,國泰指會取消6日至10日所有來往香港與大阪的航班,香港快運則指取消9月4日至9日期間往來香港與大阪所有航班。

9月5日各大航空公司航班狀況:

國泰航空:

香港往大阪 : CX502, CX506, CX566, CX568     取消
大阪往香港 : CX503, CX507, CX567, CX569     取消
台北往大阪 : CX564  取消
大阪往台北 : CX565  取消

 

香港航空:

取消所有9月6日至9日 來往香港至大阪關西 航班

 

香港快運:

UO 851D 大阪 – 關西 香港   取消
UO 686D 香港 大阪 – 關西  取消
UO 687D 大阪 – 關西 香港  取消
UO 688D 香港 大阪 – 關西  取消
UO 689D 大阪 – 關西 香港  取消
UO 862D 香港 大阪 – 關西  取消
UO 863D 大阪 – 關西 香港  取消
UO 850 香港 大阪 – 關西   取消
UO 851 大阪 – 關西 香港   取消
UO 686 香港 大阪 – 關西   取消
UO 687 大阪 – 關西 香港   取消
UO 898 香港 大阪 – 關西   取消
UO 899 大阪 – 關西 香港   取消
UO 688 香港 大阪 – 關西   取消
UO 689 大阪 – 關西 香港  取消

 

9月 6日各大航空公司航班狀況:

國泰航空:
香港往大阪 : CX502, CX506, CX566, CX596  取消
大阪往香港 : CX503, CX507, CX567, CX595  取消
台北往大阪 : CX564  取消
大阪往台北 : CX565  取消

 


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在公開場合表態,重申不歡迎大量中國人移民馬國,並在當地買地置業,因為中國人大量購買土地,會壓縮當地人的生存空間,他們不得不搬至森林邊境居住。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馬哈蒂爾:馬來西亞人不可能與中國競爭」。

新加坡《海峽時報》9月1日報道,馬哈蒂爾出席「2018土著與國家未來大會」時表示,馬來西亞不歡迎中國人大量移民並在當地買地置產,如果允許300萬中國人移民及購買及控制馬國土地,他們不得不搬離城市,居住在森林邊境。馬哈蒂爾又形容中國人勤奮、聰明、具商業知識,擔憂他們會變成功商人,當地人無法與之競爭。

馬哈蒂爾:馬國想要外國投資

不過,馬哈蒂爾同時強調,馬來西亞想要外國投資,但通過投資所建立的工廠內的勞工必須是馬來西亞人,而非外國人,馬國政府亦願意向中國開放直接投資。

碧桂園森林城市地產項目的構想效果圖。

馬哈蒂爾一度表明拒讓外國人購「森林城市」

馬哈蒂爾早前訪華期間曾表明,不歡迎馬國柔佛州首府新山的「碧桂園森林城市」下有大量移民,他於8月27日更明確表明,禁止外國人購置該房產項目,而且不會向這些人發出永久居留簽證。有關決定引起激烈反響,內閣討論後決定,森林城市的房地產可以續售予外國人,但不允許這些外國人長期居留。

有報道指,「碧桂園森林城市」為中國碧桂園集團與柔州王室的聯營計劃,總投資達1000億美元,佔地面積最少達20平方公里,規模相當於半個澳門,開發項目完成後能供70萬人居住。該房產項目的買家中,中國人佔三分二,另外兩成買家為馬來西亞人,其餘買家來自印尼、越南及南韓。

 

《當今大馬》/ 新加坡《海峽時報》/《觀察者網》


位於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29日發生黎克特制7.1級強烈地震,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發出海嘯警報,附近出現輕微海嘯。

地震震央位於海底十公里,暫時未有損毀報告。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曾警告,或會出現一米高的海嘯,但海嘯比預期小,新喀里多尼亞的主島岸邊錄得40厘米高的海嘯,距震央一百公里的洛亞蒂群島,亦感到強烈震動,錄得5厘米高的浪。


加拿大保守黨當地25日,在哈利法斯克代表大會期間投票,表決鼓勵政府立法,阻止非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人士,在加國產子後自動獲得公民身份。

赴加「旅遊生子」要涼了?

香港《南華早報》27日報道稱,有關決議與近年來中國孕婦「旅遊產子」熱有關。該決議是保守黨黨代會通過的一系列決議之一,將作為明年聯邦立法選舉期間該黨的競選政綱。如該黨在聯邦立法選舉中獲勝並組閣,有可能將該條款送交聯邦議會表決。

近年「中國孕婦赴國外生子」一度成熱話,加拿大一直是赴外產子媽媽們的一個重要選項。但現實並不美好,隨之而來的是簽證困難、生子費用高、身份尷尬等一系列麻煩。

加拿大旅遊生育公司Baoma Inn在社交網Instagram上載一張照片,可見嬰兒持有加拿大護照。

赴加旅遊產子或將不復存在

《南華早報》稱,保守黨的這一不具約束力的議案得到里士滿中心國會議員黃陳小萍(Alice Siu-Ping Chan Wong)等人支持。香港出生的黃陳小萍向出席哈利法斯出席保守黨全國大會的3000位代表說:「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孩子而戰。」

黃陳小萍2016年就曾提出類似請願書,但被執政的自由黨駁回。請願書稱,這些「雙非嬰兒」在剝奪加拿大國家資源,因為在她的選區有很多這種案例並深受「雙非嬰兒」的影響。

(觀察者網注:「雙非嬰兒」一詞,最早出自港媒,用於專指父母均非香港居民,本人卻在香港出生,並因此擁有香港合法身份的嬰兒。而在加拿大,「雙非嬰兒」則是指父母均無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卻在加拿大出生並擁有加拿大公民身份的嬰兒。)

《南華早報》6月14日報道稱,早前,曾有里士滿市民也發起過禁止「雙非嬰兒」的請願運動,由為該請願案背書的國會議員黃陳小萍向國會提交。

該請願書說:「生育旅遊的做法將從根本上,降低加拿大公民身份的價值。」

「生育旅遊」現象湧現,里士滿醫院正身處這一現象的中心。 「生育旅遊」指的是,懷孕的外國人到加拿大生產,以讓她們的孩子自動獲得加拿大公民身份。

溫哥華海岸衛生局負責公共事務的卡麗•斯特凡松說,在里士滿醫院生產的「絕大多數」非常住母親的居住地為中國。

早前還有疑似來自中國的一位母親嚴霞(加拿大非常住居民),在里士滿醫院裡生出嬰兒後下落不明,留下了120萬加元(約630萬元)的巨額醫療賬單。

報道稱,嚴霞在生產過程中遇見了嚴重情況,和她的孩子(新生的加拿大公民)在醫院中逗留了數月才獲准出院,因此造成巨額醫療賬單。目前,這位潛逃的母親已被加拿大醫院起訴,他們很可能在中國。

保守黨的提議或許使這種「赴加生子」的操作失去價值,不復存在。

身份尷尬! 「出國生子熱」並不美好

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講述了文佳佳懷孕後到美國待產,遇到月子公司的司機兼護工Frank的愛情故事,中國孕婦赴國外生子一度成為熱門話題。

據《京華時報》早前報道,出國生子沒有想像中美好,過程中孕婦和新生兒會遇到各種麻煩。

有些準媽媽沒有選擇中介機構,而是全靠自己聯繫住處和醫院,除了要適應飲食、生活環境上的變化,往往還要忍受並不盡如人意的醫院環境。

簽證難是「生子方案」中一大難題。目前加拿大沒有條例禁止懷孕的外國人入境,但海關官員決定是否允許外國孕婦入關時,會考慮孕婦的生產日期和她準備停留的時間。

等待這些家庭的還有居高不下的生子費用,一般情況下,赴加拿大生子的費用約30萬至50萬元人民幣不等。但若產婦或嬰兒生產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需要住院治療,這些費用可能會壓垮一個普通的中等收入家庭。

即能獲得加拿大國籍,也不意味著嬰兒接下來的生活一片坦途。不少赴加產子者看中加拿大國籍背後的各項社會福利,但按加國規定,享受免費教育和醫療的同樣必須是當地常住、常年繳稅的公民。此外,這些嬰兒回到中國以後,仍有可能在身份上面臨一些尷尬境地。

由於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相關規定,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且沒有「定居在外國」,孩子出生時自動具有中國國籍。所以,當這些「雙非嬰兒」成長至18歲時,要重新選擇一次究竟是要中國國籍,還是加拿大國籍。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