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升級,兩國在香港8月23日中午12時開始,互向對方總值16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外交部駐港特派員謝鋒23日早上出席香港一個論壇時,批評有國家挑起貿易戰,損害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謝鋒提到中美貿易戰時,指有國家頻頻挑起貿易衝突,企圖以保護主義實現本國優先,稱貿易戰不會有贏家,做法不可取,逆歷史潮流而動,不單會損害國際社會共同利益,形容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只有開放,才能令各國共同繁榮,是各國應該做的明智選擇。他指,中國願與各國,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建設開放型的世界經濟,及經濟全球化,向更包容普惠的方向發展。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出席同一活動時稱,香港屬轉口港,不少企業在內地設有工廠,認為他們會受到影響,希望中美展開的新一輪貿易磋商,能夠緩和雙方關係,香港亦應爭取更多其他新興市場,不應依賴單一市場。

國家商務部則認為,美方向中國貨加徵關稅,明顯涉嫌違反世貿規則,稱會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訴訟。

蔡冠深:陳浩天去信特朗普 做法不恰當
對於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去信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美國取消香港的世貿組織成員身份及資格,蔡冠深則批評做法不恰當,他解釋香港以貿易為主,而香港是最自由的經濟體,如果香港於世貿、亞太經貿組織等組織內的地位受到動搖,將對香港不利。
另外,香港175名區議員發表聯署聲明,譴責陳浩天危害香港經濟發展。
都市生活壓力大,部分港人喜歡利用香薰精油按摩或浸浴,幫助放鬆,以薰衣草、甜橙、尤加利等款式都較受歡迎。但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測試發現,30款每瓶售價由55港元至340港元不等的香薰精油樣本中,所有樣本都有致敏物,兩款樣本更含有七種致敏物,可能會刺激皮膚、眼睛,引起不適或紅腫等。
致敏物中,全部樣本都含有用作生產油漆的溶劑檸檬烯,一半樣本含有最易引起過敏的檸檬醛,12個樣本驗出甲苯,長期吸入受甲苯污染的空氣,會刺激上呼吸道和眼睛,甚至可影響中樞神經。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黃鳳嫺指,消費者往往難以知悉自己的敏感源,建議皮膚容易敏感的消費者,使用香薰精油前先做致敏檢測,一旦發現有過敏,應避免繼續用。
全部測試樣本致敏物含量超標
消委會又發現,全部樣本的致敏物含量,都高於歐盟化妝品規例規定,按當地標準,需在標籤上標示致敏物成分。但九成測試樣本的生產商,未有在標籤上標示致敏物成分,部分即使有寫,也跟測試結果有出入,認為情況不理想,促請代理商提供齊全資訊。
消委會倡避免食用香薰精油
三十款樣本中,只有一半樣本有提及稀釋方法,而其中一款標示可用於「膳食用途」的薰衣草精油樣本,亦沒有詳細解釋食用方法,消委會呼籲消費者不應隨便將聲稱香薰精油作調味料之用,食用時分量亦不宜過多,以免有不適反應。
不少自由行旅客會透過旅行社預訂景點門票或活動套票,但部分個案出發後問題多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今年首七個月接獲12宗投訴,涉及旅行社代售外遊體驗活動及景點門票貨不對辦。
導賞團無登記人資料
有投訴人以旅行社手機程式,預訂一個韓國導賞團活動,抵達後導遊發現名單中沒有她們的資料。投訴人致電回港與旅行社交涉,獲告知她們預訂的車未到,她們再等半小時後追問旅行社,旅行社聲稱導賞團已經出發。
旅行社售過期美術展門票
另一個投訴人原訂報名參加,列明由華語導遊帶領的曼谷市內一天團,最後導遊卻全程以英語導賞,陪同的家人完全聽不懂。亦有投訴人於旅遊網,購買澳門立體美術展的門票,收據列明限期至去年底,結果投訴人11月中參觀時,發現展覽已於11月初結束。
香港消委會提醒市民,付款前要先查核出售門票的旅行社是否屬持牌旅行社,消費者亦應先瀏覽景點或展覽的官方網站了解最新資訊,一旦在外地使用服務遇到困難,應立即聯絡代售旅行社,並妥善保存溝通及單據等紀錄,方便追討。消委會亦促請負責中介旅行社改善售後服務。
港人鄧龍威於2000年被指在菲律賓藏毒,在當地判處終身監禁,終極上訴最後限期為8月15日;菲律賓移民局限期當天,交出鄧龍威當年6月19日的官方入境紀錄,成為他不在場的關鍵證據。鄧龍威能否獲得公平審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