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齡61年的彩虹邨重建方案今日(30日)出爐,會分三階段清拆,首階段最快2028年展開,2039年完成清拆,目標為2043年完成重建。有立法會議員指,邨內較多長者住戶,建議提供終身免租,讓他們適應搬遷後的新環境。

上世紀60年代落成入伙的彩虹邨,房屋署就重建定下時間表。第一期計劃包括金碧樓、碧海樓、丹鳳樓,預料拆卸後有助改善龍翔道交通擠塞的情況。
第二期涵蓋的金漢樓、白雪樓、紅萼樓、錦雲樓,目標於一年內完成清拆。最後階段,金華樓、翠琼樓、綠晶樓、紫薇樓大約2039年清拆。政府目標希望於約2043年,即19年之後完成所有重建。期間邨內11間社福機構運作,預計不受影響。
有議員表示當年興建彩虹邨,考慮到啟德機場的航道安全,邨內大廈設有高度限制;如今機場搬遷,預料現址重建後可建成40層高的新樓宇。
重建後的新彩虹邨將提供9,200個單位,較目前多出約1,800個,即增加約24%。
首期計劃下要遷出的居民會被安置到同屬黃大仙區的美東邨,第二、三期居民預計也可留原區,居民都可優先購買鄰近的宏照道綠置居項目。
宏照道第二期綠置居有1,460個單位,將優先給予有需要的彩虹邨居民購買。當局會向彩虹邨居民提供搬遷津貼,同時讓受影響商戶優先在房委會旗下物業選舖。

有立法會議員指,長者住戶在搬遷上有困難,建議房委會向他們提供額外支援。
立法會議員(九龍東)鄧家彪認為五六十年前家庭人口眾多,惟時至今日只剩下獨居老人或雙老,房屋政策下收回公屋單位重新編配,都會按一二人單位標準。老人家適應困難,加上搬屋過程勞累,建議讓受「大屋搬細屋」影響的長者享終生免租。
黃大仙區議會將於11月5日討論彩虹邨重建研究–清空及遷置建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