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給予香港特區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寄望香港善用本身文化特色與優勢,進一步提供具國際傳播力的平台。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上月底公布的《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提出推動文藝產業化,有聯合策展人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令藝術產業的潛力更有效釋放,又認為發展藝術的藍圖,不會受文體旅局換人影響。香港立法會議員謝偉俊認為,港府不宜在文藝產業化上過份主導。

 

 

港府公布的《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涵蓋四大方向,推出合共71項措施。方向包括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發展香港特色文化內涵,又會推動發展多元和國際化的文化藝術產業,建立國際平台,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鞏固香港成為國際文化盛事之都,以及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

當局並會推動業界朝產業化發展,目標十年內把文創產業增加價值,由2022年約1200億港元增至2000億元;就業人數由22萬增至26萬。

西班牙藝術家Tachi的「真實•狂迷藝術展」聯合策劃人寧克平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加上與金融的有效結合,可令藝術產業的潛力更有效釋放,亦可發放無限的潛力。寧克平又認為發展支持文藝發展的政策,不會因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換人受影響。

香港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就認為,港府不宜在文藝產業化上過份主導,建議政策上可支持鼓勵民間自發性做事,擔心特區政府財政赤字的情況下推動上會較吃力。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