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大模型免費潮湧   行業格局將迎巨變?

一方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人工智能領域正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熱潮。近日,國內外多家大模型廠商紛紛做出一項令人矚目的決策 —— 免費開放其大模型服務,這舉措猶如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引發整個行業廣泛關注和深入探討。

2 月 13 日,百度率先傳來重磅消息,其旗下的文心一言將於 4 月 1 日 凌晨起全面免費開放。屆時,所有電腦和手機應用程式的用戶,都將有幸體驗到其最新模型所帶來的強大功能,包括超長文檔處理、高級 AI 繪畫、多語種對話等。這些功能的開放,無疑將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高效、豐富的使用體驗,也讓人們對文心一言的未來發展充滿了期待。

在同一天,OpenAI 也不甘示弱,宣布免費版 ChatGPT 將在標準智能設置下無限製使用 GPT-5 進行對話。消息立即在全球範圍內引起轟動。GPT-5 作為 OpenAI 的最新力作,其強大的語言處理能力和智能交互功能早已備受矚目。此次免費開放,無疑將讓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到這一先進的技術,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的普及和應用。

此外,谷歌也在近期宣布,其最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套件正式向所有用戶開放使用。谷歌作為全球科技巨頭之一,在人工智能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其人工智能模型套件的開放,將為開發者和研究人員提供更多的選擇和便利,有助於推動整個行業的創新和發展。

那麽,各大廠商紛紛免費開放大模型服務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呢?有專家分析指出,這一舉措將加劇行業的洗牌。對於中小廠商來說,由於自身實力有限,可能無法承擔長期免費所需的技術叠代成本,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迫退出。而頭部企業則可以通過用戶數據的積累,不斷反哺模型的優化,形成 「技術升級 – 用戶增長 – 成本下降」 的良性循環。在這種模式下,資源將進一步向具有算力、數據和資金優勢的企業集中,行業集中度也將大幅提升。

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免費開放,行業的商業模式也將面臨深刻的變革。對於開發者和用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免費的大模型服務將吸引更多的用戶和開發者,推動 AI 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然而,這也將帶來新的競爭格局。企業們需要思考如何在免費服務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是探索新的商業模式,還是提供增值服務以實現盈利,這些都是擺在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AI 大模型免費潮的興起,不僅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它將為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讓我們拭目以待,看各大廠商如何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引領人工智能行業的未來發展。


國產GPU廠商壁仞科技據悉,周一(24日)正考慮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與中金公司、中銀國際和平安證券就潛在IPO交易合作,擬募資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有可能在今年登陸香港資本市場。消息同時稱,壁仞科技IPO規模和時間等細節或發生變化,最終仍可能擱置在港上市。

 

 

壁仞科技赴港IPO消息傳出之際,正值國產大模型廠商DeepSeek最新的低成本模型爆火,投資者對中國人工智能的熱情高漲,該模型被視為潛在的行業遊戲規則改變者。

 

彭博社稱,DeepSeek的突破促使投資者轉向中國內地股市,也推動了香港股市的上漲。包括智駕芯片廠商黑芝麻智能在內的科技公司,已經抓住在港股籌集資金的機會。

 

去年9月,壁仞科技曾在上海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擬在A股科創板上市,輔導券商為國泰君安。與此同時,沐曦集成電路、燧原科技和摩爾線程等GPU廠商也均進行了IPO輔導備案,並且上市地均選在A股。

 

這些GPU創企均已現身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其中,摩爾線程的估值達255億元人民幣,排名全球261位;燧原科技估值160億元人民幣,排在全球第482位;壁仞科技的估值為155億元人民幣,排在全球495位;沐曦集成電路的估值為100億元人民幣,排名全球846位。

 

壁仞科技曾宣布推出BR100系列GPU,目前該公司官網展示了壁礪系列GPU。

 

(原文連結:觀察者網


香港迪士尼上個財政年度業績創新高。 ( Annie攝)

 

香港迪士尼上個財政年度業績創新高。

截至去年9月28日止的年度,香港迪士尼扭虧為盈,淨利潤8億3800萬港元,是自2005年開幕以來最高,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達到23億港元, 按年上升近1.6倍至23億元,收入增長五成四至88億港元。

上年度總入場人次達770萬同樣創新高,人均消費增長兩成八,除內地及本地外,首五位其他客源市場分別是菲律賓、台灣、泰國、日本及新加坡,至於酒店入住率上升26個百分點至73%。

香港迪士尼表示今年是開幕20周年,將以「奇妙派對 快樂盛放」為題,展開全年慶祝活動,包括全新城堡演出 、史上最大型的巡遊表演,以及特別版本「迪士尼星夢光影之旅」,將於6月隆重登場。

行政總裁莫偉庭表示隨著市場波動,會繼續保持靈活應對,致力提供創新體驗和服務,繼2023年開幕的魔雪奇緣世界,加上正擴建的Marvel主題體驗,以及更多正在發展中的項目,香港迪士尼擁有穩健的未來增長規劃。


金價飆升破歷史   避險浪潮中的黃金傳奇

一方

 

在全球經濟風雲變幻、地緣政治陰雲密布的大背景下,國際金融市場宛如波濤洶湧的大海,時刻牽動著投資者們敏感的神經。其中,貴金屬市場中的黃金,作為歷經歲月洗禮的傳統避險資產,其價格走勢更是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近期,一系列複雜因素的交織,讓黃金價格猶如脫韁野馬,一路狂飆,再次衝破歷史高位,引發了全球範圍內投資者與消費者的強烈關注和熱烈討論。

當地時間 10 日,一場由美國關稅政策預期所引發的市場風暴,悄然在金融市場中掀起了驚濤駭浪。市場避險情緒如同被點燃的火焰,迅速升溫蔓延。在這股強大的避險潮流推動下,國際現貨黃金(倫敦金)展現出了驚人的爆發力。其盤中價格勢如破竹,一舉突破了每盎司 2900 美元的重要關口,並且一鼓作氣,創下每盎司 2911.42 美元的盤中歷史新高。這一震撼性的價格表現,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金融市場中激起了千層浪。

與此同時,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黃金期貨市場也呈現出一片火熱景象。截至北京時間 11 日 5 時,4 月交貨的黃金期貨價格猶如展翅高飛的雄鷹,穩穩報收於每盎司 2934.4 美元,漲幅達到 1.62%,展現出強勁的上漲動力。而 6 月交貨的黃金期貨價格更是不甘示弱,如同勇猛無畏的戰士,超越了每盎司 2960 美元的關卡,進一步彰顯了黃金市場的火熱行情。

面對這波來勢洶洶的黃金價格上漲潮,市場分析人士們紛紛發表觀點。彼得・斯萊格斯這位經驗豐富的市場觀察家指出,從短期來看,黃金價格走勢猶如神秘莫測的迷宮,充滿不確定性,難以準確預測。當前,黃金所蘊含的上漲動能依舊極為強勁,仿佛是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在短期內預計不會出現明顯的減速跡象。這意味著投資者們在短期內仍需密切關註黃金市場的動態,以捕捉可能出現的投資機會。

咨詢公司的策略師米歇爾・施奈德也表達了見解。她從技術面和基本面兩個關鍵維度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目前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黃金價格的上漲勢頭會戛然而止。然而,關於黃金價格上升的速度是否會逐漸放緩,這一問題仍像一團迷霧,有待進一步的觀察和研究。這也給投資者們敲響了警鐘,在享受黃金價格上漲帶來的收益時,也要保持謹慎和理性,時刻關注市場的細微變化。

事實上,近期國際金價的表現堪稱驚艷,呈現出連續六周走高的強勁態勢,宛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在金融市場的夜空中閃耀著璀璨的光芒。這種持續上漲的行情,不僅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也引起了華爾街投行們的高度重視。多家華爾街知名投行紛紛上調了今年的金價預期,對黃金市場的未來走勢充滿了信心。

其中,花旗銀行作為金融界的巨頭,更是大膽預測,黃金價格將在未來三個月內成功觸及每盎司 3000 美元的高位,並且將今年的黃金平均目標價上調至每盎司 2900 美元。花旗銀行還指出,美元的走強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在增強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同時,也增加了各國央行增持黃金的迫切動機。各國央行希望通過增持黃金,來為穩定本國貨幣提供堅實的支撐,從而在複雜多變的國際金融市場中佔據有利地位。

在這場黃金價格的狂歡盛宴中,黃金作為避險首選資產的地位再次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無論是全球經濟格局的演變,還是地緣政治風險的加劇,都讓投資者們深刻認識到了黃金在資產配置中的重要性。然而,在享受黃金帶來的避險和投資機會的同時,投資者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金融市場猶如波濤洶湧的大海,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和風險。黃金價格的上漲雖然令人欣喜,但也可能隨時面臨回調的壓力。因此,投資者們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性,製定科學合理的投資策略,以應對市場的風雲變幻,在這場黃金的投資浪潮中穩健前行。


港股連跌兩天後顯著造好,恒生指數在科技股、金融、中資電訊股及汽車股等推動下,以全日高位收市,報23477點,創約3年高位,急升900點,升幅近4%,全日主板成交額近3936億港元。

大市大幅高開513點,開市重上兩萬三千點,及後升幅持續擴大。

阿里巴巴(09988)第三季業績好過預期, 股價升一成四破頂, 貢獻恒指332點, 嗶哩嗶哩(09626)同樣業績好過預期, 股價升一成六。其他新經濟股都上升, 美團(03690)升近百分之4, 快手(01024)升百分之7, 百度(09888)升百分之4, 騰訊(00700)升半成, 京東(09618)升百分之6, 網易(09999)升百分之1。

汽車股上升, 比亞迪(01211)升百分之4破頂, 小米(01810)再升半成繼續破頂, 吉利(00175)靠穩, 理想汽車(02015)升百分之7, 小鵬(09868)升半成, 蔚來(09866)升百分之4。

晶片股上升, 中芯國際(00981)升百分之7, 華虹半導體(01347)升百分之9, 腦洞科技(02203)無升跌, 晶門半導體(06908)及上海復旦(01385)升近百分之6。

三大電訊股上升, 中聯通(00762)升一成半, 是升幅最大藍籌, 中電信(00728)升一成二, 中移動(00941)升近百分之3。


警惕 「防火牆」 公司陷阱:關於公司債務牽連的新思考

一方

 

一些企業主為保護自身,往往不直接成為業務公司的自然人股東,而是註冊一間或兩間「防火牆」 公司作為業務公司股東,以降低自身直接暴露的風險。一旦業務公司出現債務到期無法償還等緊急情況,由 「防火牆」 公司承擔訴訟和責任,減少企業主成為訴訟主體的可能性,發揮 「防火」 作用。然而,僅僅註冊一間工商主體就能真正實現 「防火」 嗎?實踐中是否存在 「防火牆」 失效的情形?對於公司債務牽連的危機,又該如何認識?

 

事實上,單純在股權架構上註冊一間新「防火牆」 公司,並不足以防止債務牽連。《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23 修訂)》第二十三條明確規定,公司股東若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需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股東利用其控制的多間公司實施此類行為,各公司應對任一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只有一個股東的公司,若股東無法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自己的財產,同樣要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這意味著,若股東在公司經營中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逃避債務,「防火牆」 公司對股東的 「有限責任」 保護將被穿透,股東需對公司債務擔責。

 

那麽,哪些行為會被認定為 「濫用行為」 呢?《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 10 條明確,認定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行為,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股東無償使用公司資金或財產且未作財務記載;

股東用公司資金償還自身債務,或供關聯公司無償使用且未作財務記載;

公司與股東賬簿不分,致使公司與股東財產無法區分;

股東自身收益與公司盈利未作區分,雙方利益不清;

公司財產登記於股東名下,由股東佔有、使用;

其他人格混同情形。

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在(2023)魯 06 民終 8618 號民事判決書中公布了一宗穿透 「防火牆」 公司、由上遊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案例。案中主要當事人包括原審原告農業裝備公司,原審被告蔡某、柴某、劉先生、劉太太、投資公司、科技公司等(均為化名)。劉先生與劉太太為夫妻,二人共同設立投資公司,投資公司是科技公司的唯一股東。因業務需要,劉先生和科技公司為農業裝備公司對蔡某、柴某的 98 萬元債權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債權到期後,農業裝備公司起訴要求蔡某、柴某償還債務,同時要求作為擔保人的劉先生和科技公司擔責,並以財務混同為由,要求否定科技公司的法人資格,讓投資公司也承擔連帶責任。庭審中,科技公司和投資公司雖提交了財務審計報告,但二審法院認為這些報告是在訴訟期間形成,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製財務會計報告」 要求,不能客觀真實反映公司財務狀況,無法證明投資公司與科技公司財產相互獨立,因此投資公司需對科技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此外,原告請求穿透投資公司,要求劉太太共同擔責,一審法院支持但二審法院因原告無法提供更多證據證明投資公司為實質 「一人公司」 而駁回該訴求。

 

此案例提示,公司應注重 「人格獨立」,按規定時間編製財務報告並審計,若無法證明財產獨立,「防火」 就可能被穿透。

 

企業主在關聯股權架構中設置 「防火牆」 公司有一定積極意義,如保護股東正常商業行為免受訴訟和保全濫用牽連,減少資金流凍結等極端情況對投融資進程的阻礙。但僅靠股權架構設置 「防火牆」 不夠,股東需確保關聯公司間獨立財產權,嚴格區分實際控制人、股東和公司財產,按章程和財務規則行事。

 

總之,「防火牆」 公司不是企業或股東逃避責任和債務的工具。若企業主設立時就企圖在需擔責時 「棄車保帥」,很可能被認定為操縱關聯公司、濫用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反而得不償失,還易喪失市場信用。企業主若擔心業務公司債務牽連核心公司,應做好資本實繳和資金流獨立工作,不過度支配和控制關聯公司;若擔心自身被牽連,可提前對個人財富進行保全規劃,做好家企隔離,善用金融工具科學管理財富。

 


地產代理中原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去年全面撤辣距今近1周年,即使有大批內地客來香港買房,「普通話客」斥逾1,200億元入市,創歷史新高,但對撐起香港樓價未起作用。全港逾120萬伙私人住宅物業的總市值,撤辣後再跌近4,800億港元,相當於每名業主身家貶值約47萬港元。

 

去年2月28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宣布即時撤銷所有樓市辣招,包括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全面撤辣後,樓市氣氛略為改善,去年一、二手私人住宅市場成交由首季平均每月2,873宗,升至第二季平均每月5,387宗,升幅近九成。惟撤辣後樓市反彈僅曇花一現,第三季成交量回落至平均每月3,017宗;去年10月《施政報告》再出招救市,包括放寬按揭及優化投資移民政策,第四季成交回升至4,554宗。撤辣後計,整體私宅買賣錄45,773宗,按年升32.7%。

陳永傑稱,撤辣近一周年,樓市仍「旺市未旺價」,成交量明顯增加,但成交價卻未見上升,可見撤辣力度未夠。另一方面,中原樓市大數據資料顯示,2021年9月全港私人住宅樓價總市值高見逾12萬億元,平均樓價達982萬元。隨着樓價下跌,2025年1月總值跌穿9萬億元,低見8.99萬億元,與撤辣前9.5萬億元比較,一年再跌近4,800億元,平均樓價跌至699萬元。以全港128萬伙私人住宅計,相當於撤辣後平均每名業主身家減少逾47萬元,與2021年高位比較,身家更縮水達283萬元。

他指,撤辣後發展商積極減價去貨,令二手市場繼續冰封。全港二手樓流通率已連續三年低於2%,去年僅1.8%。流通率是反映樓市交投的活躍程度,流通率愈高,代表樓市越旺及「有得炒」。1997年流通率高達8%,2003年也有2.1%,意味現時樓市交投「慘過沙士」。

新盤方面,由於部分發展商擔心「越遲賣個市越差」,採用「以價換量」的策略,形成2024年新盤市場非常暢旺,撤辣後錄逾1.5萬宗登記,按年升55%,發展商賣樓套現逾1,952億元,按年升八成。

陳永傑表示,現時一手貨尾逾2.2萬伙,相信未來一兩年仍是發展商「清貨年」,息口走勢亦會繼續困擾樓市。港人對經濟前景欠信心,放慢置業步伐。政府將於下周三(26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望推出振興經濟措施,再為樓市帶來正面刺激作用,激活物業交投量,樓價回穩,所有香港人都得益。


「AI眼鏡」概念帶動下,博士眼鏡(300622.SZ)股價去年下半年來一路飆升,最多升逾4倍。而今隨著實控人宣布減持,該公司市值亦有所回調。

 

 

博士眼鏡周二(18日)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ALEXANDER LIU 及 LOUISA FAN 計劃在公告披露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累積不超過471.8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約為2.69%

 

以2月18日收盤價計算,兩位實控人今次減持套現金額為2.05億元。

 

ALEXANDER LIU 及 LOUISA FAN 合計持有博士眼鏡股份7391.2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42.1604%。LOUISA FAN持澳洲國籍,現任公司總經理,與現任公司董事長ALEXANDER LIU以個體工商戶形式開始經營管理博士眼鏡品牌和Presidentoptical品牌的眼鏡連鎖零售門店,並於1997年4月與ALEXANDER LIU創立公司,現任公司董事,總經理。

 

博士眼鏡表示,ALEXANDER LIU 、LOUISA FAN 的減持原因均為個人資金需求。

 

消息一出,2月18日,博士眼鏡早盤一度閃崩,跌幅近10%,股價跌破43元。2月19日早盤有所反彈至44元以上。

 

博士眼鏡是這輪AI智能眼鏡行情的大牛股之一,在2024年8月前,博士眼鏡股價大約在11元至20元/股徘徊,此後公司股價持續上漲,一度達到61.74元的高點。

 

也正是在公司股價上漲的時候,公司相關大股東和高管同步開始減持。

 

去年8月8日,博士眼鏡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飛象(杭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飛象優選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飛象(杭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飛象尊享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股份。公告顯示,飛象優選基金於2024年7月3日至2024年8月6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54.6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31%。權益變動後,飛象優選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飛象尊享基金合計持有公司股份871.4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99%,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

 

去年11月18日晚,博士眼鏡再度發布減持公告,公司實際控製人之一致行動人劉開躍、董事劉之明、董事兼副總經理鄭慶秋、董事兼副總經理何慶柏及特定股東江西江南道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擬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68.8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53%。翌日博士眼鏡股價20CM跌停,以11月19日收盤價41.28元/股計算,上述股東合計減持A股市值1.11億元。

 

減持的同時,博士眼鏡還擬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75億元(含),擬用於智能眼鏡門店建設及升級改造項目數字化平台升級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若可轉換公司債券部分或全部轉股後,公司總股本將會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對公司原股東持股比例和每股收益產生一定的攤薄作用。

 

從業績看,去年前三季度,博士眼鏡增收不增利,且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明顯下降。去年前三季度,博士眼鏡營收達到9.15億元,同比微增1.09%;歸母凈利潤8348.44萬元,同比下滑14.46%。

 

Wind數據顯示,博士眼鏡PE(TTM)為67.8,即便結合2024年度機構平均預測每股收益,PE也來到了56.1。

 

博士眼鏡是一家從事眼鏡零售的連鎖經營企業,眼睛行業當前整體承壓。

 

即便公司已經表達了入局AI智能眼鏡行業的決心,但在短期內,智能眼鏡能否對業績做出貢獻。如何抓住AI的發展機遇,還需要時間檢驗。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COMEX黃金期貨今日(18日)升0.36%,報2911.2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漲0.06%,報32.875美元/盎司。

 

 

A股今日(18日)開盤三大指數集體低開,截至發稿,SGE黃金9999漲0.21%。相關ETF方面,黃金ETF(518850)漲0.18%,近10日獲資金凈流入超4.4億元。黃金股ETF(159562)微跌0.31%,持倉股老鋪黃金、周大福、玉龍股份、赤峰黃金等股漲幅靠前。

 

消息面上,在2024年上漲超27%後,國內金價2025年繼續攀升,頻頻創歷史新高。截至2月14日,COMEX黃金期貨價格年內累計漲幅接近10%,此前一度觸及2968美元/盎司,品牌飾品金價最高突破880元/克。

 

連升七周並創下歷史高位後,黃金價格上周五歐洲交易時段插水,失守2900美元關口。截至2月14日收市,COMEX黃金期貨大跌1.76%,創下本輪上漲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倫敦金現下跌1.66%。

 

當下金價會如何走?金價高位回調,現在還能上車麽?對此中金公司有色金屬行業首席分析師齊丁認為,金價或仍處牛市通道,2025年有望突破3000美元/盎司。近日,高盛、瑞銀紛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100和3200美元/盎司。美國政府政策綱領具有較強的通脹性,在鼓勵美國供應鏈重構的政策取向下,美聯儲大幅提升利率的概率較小,與美國實際利率顯著負相關的歐美黃金ETF購金有望成為支撐金價上行的重要力量。

 

銀河證券最新研報稱,我們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外加征關稅政策持續出臺可能引發的全球貿易戰風險將繼續驅動全球央行和其他避險資金增持黃金(2024Q4全球央行增持黃金333噸,創下2023Q3以來新高);而隨著美國後續通脹的回落,市場對於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向上修復,也將推動金價的上漲。

 

(原文連結:21世紀經濟報道


《增值稅法》出台:關鍵變化詳解

一方

 

2024 年 12 月 25 日,備受矚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在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屆時,自 1994 年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將正式廢止。此次立法,為我國第一大稅種 —— 增值稅帶來了諸多重要變化,以下是值得關注的要點:

一、徵稅範圍界定更明晰

《增值稅法》將徵稅範圍整合為 「應稅交易」 及進口貨物。「應稅交易」 涵蓋銷售貨物、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原《增值稅暫行條例》中 「加工、修理修配勞務」 的表述被刪除,並入 「服務」 項目。調整讓更多經濟活動納入稅收監管,增強了稅收的明確性、公平性與普遍性。

二、視同銷售情形縮減

與《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的八項視同銷售情形相比,《增值稅法》大幅縮減,僅保留三項:

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用於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

單位和個人無償轉讓貨物;

單位和個人無償轉讓無形資產、不動產或金融商品。

值得註意的是,新法規定除金融商品轉讓外,無償提供服務不再作為視同銷售行為,減輕了基於業務需求無償向外提供服務的納稅人納稅負擔與合規申報複雜度。

三、銷售價格異常監管加強

《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應稅銷售行為價格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銷售額。《增值稅法》在此基礎上,新增銷售額明顯偏高且無正當理由時,稅務機關也可核定銷售額的規定,進一步遏制企業間利用關聯方交易不合理轉移利潤的行為。

四、增值稅留抵退稅新選擇

《增值稅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納稅人當期進項稅額大於當期銷項稅額的部分,可按國務院規定選擇結轉下期繼續抵扣或申請退還。相較於《增值稅暫行條例》,新增的退稅選項,對建築、房地產等收入確認時點相對後延的行業緩解現金流壓力意義重大。

五、進項稅額抵扣範圍調整

《增值稅法》新增購進並直接用於消費的餐飲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和娛樂服務對應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規定。同時,未提及財稅〔2016〕36 號中 「購進貸款服務不得抵扣進項稅」 的規定,若後續法規延續此基調,將有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六、免稅項目有增有減

《增值稅法》對《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的免征增值稅項目進行 「四增一減三補丁」 調整:

新增 「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托兒所、幼兒園、養老機構、殘疾人服務機構提供的育養服務,婚姻介紹服務,殯葬服務」「學校提供的學歷教育服務,學生勤工儉學提供的服務」「紀念館、博物館、文化館、文物保護單位管理機構、美術館、展覽館、書畫院、圖書館舉辦文化活動的門票收入,宗教場所舉辦文化、宗教活動的門票收入」 四項免稅項目;

刪除 「避孕藥品和用具」 免稅項目;

對 「農業生產者」 免稅行為擴展至銷售自產農產品、農業機耕等相關業務;將 「銷售自己使用過的物品」 調整為 「自然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物品」;殘疾人免稅項目範圍擴展至個人提供的服務。

這些調整體現了國家通過稅收政策鼓勵生育、緩解老齡化社會負擔以及助農助殘等導向。

七、夯實稅收治理基礎

《增值稅法》新增 「國家積極推廣使用電子發票」,以及稅務機關與多部門建立增值稅涉稅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機製的內容,相關部門需支持、協助稅務機關開展征收管理,為 「以數治稅」 和跨部門 「稅收共治」 夯實了法律基礎。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此次增值稅立法將現有改革舉措法律化、固定化。對於納稅人而言,《增值稅法》帶來減負的同時也有合規要求的增加,且部分問題有待後續實施條例等法規進一步明確。距離該法生效還有一年時間,納稅人應抓緊學習了解政策變化,為 2026 年正式實施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