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今年首季負資產個案回升6%至40741宗,創沙士以來22年新高。

香港金融管理局今日(30日)公布2025年第一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調查結果顯示,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由2024年第四季末的38,389宗,上升6.1%至40,741宗,創2003年第4季後85個季度新高,涉及金額由1,951億港元增5.5%至2,059億元,略低於2024年第3季歷史高位,無抵押部分金額亦由145億元增至164億元,上升13.1%。

發言人指,這些負資產個案主要涉及按揭保險計劃下的貸款,按揭成數一般較高。按保計劃的原意,是按風險為本原則幫助市民置業。計劃對申請人的還款能力有嚴謹要求,申請人需要符合特定資格,包括以50%為上限的供款與入息比率。如果要敘造超過八成樓價的按揭保險,按保計劃對申請人更設有額外的要求,包括必須為首次置業及固定受薪人士。

金管局強調,銀行業住宅按揭貸款的資產質素維持良好。2025年3月底,整體按揭貸款拖欠比率只有0.13%,負資產個案的拖欠比率亦只有0.17%,維持於低水平,反映絕大部份按揭貸款的借款人都能如期還款,銀行按揭業務風險可控。


上海車展今日(23日)起舉行,備受市場關注的小米(01810)新款汽車YU7未有亮相,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表示,YU7上市發布時間不變,是早前預告過的6至7月,認為有關延期發布的消息令人哭笑不得。

小米發言人並表示,集團董事長雷軍因與原定計劃出現時間衝突,無法參加上海車展。

有小米SU7汽車今年3月發生致命車禍後,雷軍減少公開露面宣傳活動,個人微博發文亦有所減少。有分析認為,小米YU7是Telsa特斯拉的Model Y最大的潛在威脅, 而小米今屆上海車展將會只展示現有SU7和SU7 Ultra車型,不打算召開新聞發布會。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公告,明日(12日)起對所有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

公告指,美方對華加徵畸高關稅,嚴重違反國際經貿規則,違背基本的經濟規律和常識,完全是單邊霸凌脅迫做法。

公告又指鑑於目前關稅水平,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後續對中國輸美商品繼續加徵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會見訪華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期間談及關稅議題。

習近平強調打關稅戰無贏家,與世界作對將孤立自己。他指70多年來中國發展靠的始終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從不靠誰的恩賜,更不畏懼任何無理打壓,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習近平說中國與歐盟都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亦是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堅定支持者,雙方經濟總量超過世界經濟總量三分之一,已經形成緊密的經濟共生關係。中歐應該履行國際責任,共同維護經濟全球化潮流和國際貿易環境,共同抵制單邊霸凌行徑,不僅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也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國際規則和秩序。

習近平又指出,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多重風險挑戰疊加,各國唯有團結協作,才能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全球發展繁榮。國際形勢愈是變亂交織,中西關係良好穩定發展的重要性就愈凸顯。中方願與西班牙打造更有戰略定力、更富發展活力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為兩國人民增進福祉,為中歐關係增添動力。

桑切斯表示,中國是歐盟重要合作夥伴,西班牙始終支持歐中關係穩定發展,歐方堅持開放自由貿易,致力於維護多邊主義,反對單邊加徵關稅。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西班牙和歐盟願與中方加強溝通協作,維護國際貿易秩序,攜手應對氣候變化、貧困等挑戰,維護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美國白宮「澄清」,對中國進口貨品徵收的關稅不只125%,由於早前已向中國課徵20%芬太尼關稅,所以對華關稅累計稅率應為145%。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早前宣布,暫緩對其餘多國實施對等關稅90日,但對中國的關稅卻進一步提高至125%,聲稱作為回應中國的反制措施。 特朗普當地周四(10日)聲稱,希望同中國達成協議,結束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亦認為雙方會找到互利的方法。 他又聲稱,很尊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相信能夠與習近平融洽相處。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引述白宮高層官員報道,美方不想就關稅談判先同中國接觸,特朗普已指示團隊必須由中國做主動。 報道又引述知情人士指,華府過去兩個月一直向北京表達立場,清楚表明習近平應先提出與特朗普通話,但北京拒絕。 消息人士說,華府不希望由外長王毅擔當中方代言人,並已向中方提交想接觸的官員名單,但相信中方不會理會。


內地官媒《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批評美國的「關稅訛詐」,嚴重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扭曲全球市場資源配置,損人不利己,重申中美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尤其需要視對方的發展為機遇而非挑戰,把對方當作夥伴,而非對手。

文章提到,美方採取的經濟極端主義做法,不僅違背經濟規律,切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干擾各國經濟發展,更將嚴重損害包括美國民眾在內的各國人民福祉,又指面對可能出現的漲價、供應短缺,美國消費者甚至開始囤積物資。

文章重申,中方發布的白皮書以大量事實表明,中美經貿合作促進美國產業升級,為美國消費者帶來好處,美國從中國進口大量消費品、中間品和資本品,支持美國製造業產業鏈、供應鏈發展,中美相關合作不是「誰依賴誰」的零和博弈,而是互利共贏的雙向選擇。


美國白宮周四(10日)公布,對由中國內地及香港特區寄出、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額包裹,徵收關稅稅率由90%上調至120%,或按每件包裹徵收100美元,5月2日生效。

另外,6月1日後入境的包裹,將徵收120%的稅款,或按每件200美元收費,取代之前宣布的150美元標準。


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通脹、經濟與政策的多維度審視

​                                                                                                                         一方

 

當地 3 月 19 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結束了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 4.25% 至 4.50% 之間。這一決定與 1 月底會議的決策一致,再次選擇按兵不動,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註與深入探討。​

美聯儲在其議息聲明中指出,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加大。這一表述並非空穴來風,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呈現出復雜的態勢。一方面,近幾個月美國失業率穩定在較低水平,勞動力市場狀況依然穩固,展現出經濟的韌性;但另一方面,諸多潛在風險也在不斷積聚。從美聯儲當天發布的最新一期經濟前景預期來看,對今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預測中值為 1.7%,相較於去年 12 月預測的 2.1% 出現了明顯下調。這一下調反映出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增長動力的擔憂,經濟增長的步伐或因各種內外部因素而放緩。​

與此同時,通脹問題成為美聯儲決策的關鍵考量因素。在通脹方面,美聯儲上調了預測值。以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衡量的通脹預測中值為 2.7%,高於去年 12 月預測的 2.5%;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通脹預測中值為 2.8%,同樣高於此前預測的 2.5%。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通脹開始升溫,而關稅是通脹上升的部分原因。他指出,近期無論是市場指標,還是消費者及企業調查,都清晰顯示關稅因素推動了通脹預期的上行。關稅的增加使得進口商品成本上升,進而傳導至消費端,推動物價上漲。不過,鮑威爾也強調,美聯儲認為這種 「關稅通脹」 具有暫時性,盡管可能會延緩通脹目標的實現,但從根本上不會改變貨幣政策路徑。​

除了通脹與經濟增長預期的變化,市場情緒也在近期出現了明顯波動。上周公布的 3 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下跌,通脹預期顯著升溫。鮑威爾認為,市場情緒下跌部分與政府政策的重大變化有關,反映出市場對價格大幅上升的不滿。但他同時強調,目前經濟似乎仍然健康。然而,消費者信心的下降可能會對未來的消費支出產生負面影響,而消費在美國經濟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70% 左右。一旦消費支出放緩,將對經濟增長形成拖累。​

從市場反應來看,在美聯儲宣布維持利率不變後,美股市場出現了積極回應。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比前一交易日上漲 383.32 點,收於 41964.63 點,漲幅為 0.92%;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246.67 點,收於 17750.79 點,漲幅為 1.41%;標準普爾 500 種股票指數上漲 60.63 點,收於 5675.29 點,漲幅為 1.08%。這表明市場對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的決定持樂觀態度,認為這一決策有助於穩定經濟局勢,避免過度寬松或緊縮政策對市場造成沖擊。​

展望未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盡管目前維持利率不變,但美聯儲官員預測,聯邦基金利率中值到今年年末將降至 3.9%,暗示年內仍可能降息兩次。不過,這一預測並非板上釘釘,後續的經濟數據表現將起到決定性作用。如果經濟增長持續放緩,通脹壓力得到緩解,那麽降息的可能性將會增加;反之,若經濟增長超出預期,通脹問題依然嚴峻,美聯儲可能會維持現有利率水平,甚至考慮加息。此外,美國政府在貿易、移民、財政政策和政府監管等領域的政策變化,也將持續對經濟和貨幣政策產生深遠影響。美聯儲需要密切關註這些政策動態,以及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靈活調整貨幣政策,以實現充分就業和 2% 通脹目標。​

(文章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美國對華商品徵收125%關稅,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批評美方出於一己之私,將關稅作為實施極限施壓、謀取私利的武器,嚴重侵犯各國的正當權益,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是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韙,跟整個世界作對。

林劍說,採取必要反制措施反對美國的霸凌行徑,既是為了維護自身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也是為了維護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 如果美方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商務部就批評美國近期以各種藉口,對所有貿易夥伴濫施關稅,嚴重侵犯中方企業正當權益,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中方對此強烈譴責、堅決反對;又說,中國面對美國霸凌關稅,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以自身的穩定發展,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繼中國反制美國後,美國繼續增加對中國的關稅,而中國昨晚(9日)宣布,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的報復性加徵關稅稅率上升至84%,中午12時01分起生效。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今天(10日)發布公告指,美國政府4月8日宣布對中國大陸輸美商品徵收「對等關稅」的稅率由34%提高至84%。「美方升級對華關稅的做法是錯上加錯,嚴重侵犯中國正當權益,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周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34%的對等關稅,連同之前的關稅,稅率累計54%。 中國隨後不甘示弱報復,特朗普進一步上調中國商品的關稅稅額至104%, 迫使中國再採取反制措施,宣布今日起將美國所有商品的報復性關稅,上調至84%。特朗普之後再宣布,將中國商品的關稅增至125%。

央視報道,中方指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是「開錯方、吃錯藥」,不僅無助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還會反噬美國自身,嚴重擾亂國際貿易秩序。

人民日報亦發表評論文章,指中美經貿合作為雙方帶來的經濟利益巨大,美國受益程度絲毫不低於中國,批評美國著眼貨物貿易逆差大做文章,扭曲中美經貿關係的真實圖景。 文章說,中方認為,中美在經貿合作中,出現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關鍵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呼籲美方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加強對話、管控分歧、促進合作,共同推進中美經貿關係穩定、 健康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