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 IPO 市場強勢復蘇:
從谷底反彈到全球登頂的蛻變之路
一方
香港 IPO 市場在 2025 年上半年迎來強勁復蘇,以亮眼表現重返全球舞台中央。畢馬威最新發布《中國內地與香港 IPO 市場2025年度中期回顧》顯示,香港上半年 IPO 總集資額較2024年同期激增七倍,不僅創下2021年以來同期最佳成績,更一躍成為全球 IPO 集資排行榜榜首,重新彰顯其國際金融中心的活力。
爆發式增長的背後,A+H 上市模式的激增成為核心驅動力。包括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在內的多間行業龍頭企業,選擇通過 A+H 模式登陸香港市場,這些項目貢獻了香港上半年總集資額的逾七成。以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為例,其在港上市募資規模突破 400 億港元,不僅刷新了近年港股單一 IPO 募資紀錄,更憑借龐大的體量和市場關注度,吸引了全球資本的目光,為港股 IPO 市場注入強勁動能。
回顧近年港股 IPO 市場的起伏,其軌跡堪稱一波三折。2021 年,港股曾迎來 IPO 熱潮,全年集資額突破 3000 億港元,當時新經濟企業紮堆上市,市場活躍度頗高。但隨後幾年,受全球經濟環境波動、地緣政治因素以及市場信心等多重影響,港股 IPO 市場陷入低迷。2022 年,全球資本市場震盪,港股 IPO 集資額大幅下滑,全年不足 1000 億港元;2023 年雖有輕微回暖,但整體仍處於調整階段,不少企業因市場環境不佳推遲或取消上市計劃,主板上市申請宗數也長期於低位徘徊。
轉機始於 2024 年下半年,隨著內地經濟穩步復蘇、港股市場流動性改善,以及一系列支持政策的落地,市場信心逐漸修復。港交所近年來持續優化上市製度,從允許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到為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開闢特殊通道,再到 2023 年推出針對硬科技企業的上市新規,不斷拓寬上市企業範圍,提升市場吸引力。這些制度性改革為 2025 年的爆發奠定基礎。
值得關註注,當前香港主板上市申請宗數已達到逾 200 宗的歷史高位,涵蓋科技、消費、醫療、新能源等多個領域。數據不僅反映出市場對港股的信心持續升溫,也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內,港股 IPO 市場將有充足的 「彈藥」 維持活躍。畢馬威分析指出,隨著大量上市申請進入審核流程,疊加下半年傳統上市旺季的到來,香港 IPO 市場的強勁勢頭有望延續。
從投資者結構來看,南下資金的持續流入為港股提供重要支撐,而國際資本也在逐步回流。在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等龍頭企業的 IPO 中,不僅有內地機構的積極參與,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國際投行也紛紛加碼,顯示出全球資本對中國優質企業的認可。
對於香港市場而言,此次 IPO 市場的強勢表現不僅是數字上的突破,更意味著其在經歷幾年調整後,重新找到自身的定位和競爭力。作為連接內地與全球市場的重要樞紐,香港憑借獨特的製度優勢和市場魅力,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在這裏開啟資本征程。隨著後續更多優質企業的上市,港股市場的活力有望進一步釋放,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再添砝碼。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司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