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到訪西灣河普通科門診診所,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他表示,即將迎來疫情以來,首個沒有口罩令的冬天,預計季節性流感和新冠病毒高峰很大機會重來,呼籲市民盡快接種疫苗、戴口罩及避免外出。

夏季流感高峰期,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聯同衞生署署長林文健等官員,到普通科門診接種流感疫苗。

盧寵茂指最新數據顯示,流感活躍性達13.47%,超出9.21%的基準水平,又指季節性流感和新冠病毒一般在冬季出現高峰,預告會有新一波疫情。

盧寵茂:「除了季節性流感,新冠很大機會會重來,不同的是過去3年我們曾經有一些社交距離措施,特別是包括口罩令,自從3月取消了口罩令,預計這個是第一個冬季,3年以來沒有口罩令的情況下,所以我們面對的挑戰比較大。」

政府即日起展開季節性流感疫苗資助計劃,逾1400名醫生約2200間私家診所參與,6個月大至17歲的嬰幼兒及青少年、孕婦及50歲或以上人士可到參與計劃的私家診所接種疫苗,而政府防疫注射計劃將於下月5日開始提供外展接種服務。

盧寵茂:「開學之後,特別是在學生有出現感染,世界各地亦有流感流行,我們知道所有呼吸道感染疾病在冬季都會出現高峰,所以在考慮節日慶祝時,我們亦要居安思危,做好預防工作。」

盧寵茂指,夏季流感高峰期,分別有141名成人及10名兒童重症,當中分別有82人和1人死亡,多數沒有接種疫苗,呼籲市民盡快接種。

當局指,下月會到學校做外展接種,但目前全港只有約一半中學參與計劃,呼籲他們踴躍報名。


電影《志願軍:雄兵出擊》本周四(28日)上映,導演陳凱歌坦言今次拍攝時間最長,最為難苦的一次創作。而戲中搭建了一個1比1的聯合國場景,連章子怡都表示感受到當年那一個莊嚴的時刻。

 

由華文映像(北京)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英皇電影發行的《志願軍》三部曲,與以往抗美援朝題材影片的最大分別,在於今次是以全景式、多維度方式,展現這場「立國之戰」。電影故事時間橫跨三年,完整呈現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脈絡,出場人物超逾200多個,既有領袖將帥,也有無名戰士,個體命運和時代風雲交相輝映,為觀眾展現一場磅礴恢弘的戰爭群像。

 

《志願軍:雄兵出擊》以全景式展現這場「立國之戰」。

 

第一部故事圍繞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打響的第一、二次戰役。 從人物造型到場景,有史料可依的部分都力圖還原。其中,新中國外交代表團第一次亮相聯合國,是《志願軍:雄兵出擊》的重頭戲之一,張頌文飾演的彼時大使銜特派代表伍修權,率中國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安理會,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出席聯合國相關會議,這段經歷也成為中國外交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張頌文飾演「將軍外交官」伍修權,形象動作也要求復刻當年的影像。

 

陳凱歌:40年來最難苦創作

為此主創們根據當年的歷史資料,搭建了一個1比1還原的聯合國場景,張頌文在第一次進入這個場景的時候十分震撼:「基本上和現場圖一模一樣!」高還原度也讓飾演唐笙的章子怡不禁讚嘆:「感受到73年前那一個莊嚴的時刻!」而導演陳凱歌坦言:「這是我從影40年以來,拍攝時間最長的一次,也是遇到最為難苦的一次創作,就是想把它拍好!」

 

劇組搭建了一個1比1還原的聯合國場景。
章子怡指開合國場景令她感受73年前的莊嚴場面。
導演陳凱歌話呢套戲係佢40年來最為難苦的一次創作。

 

此外,電影今晚(27日)在港舉行首映禮,藝人陳國邦、沈震軒、黃明德等人出席。陳國邦表示之前有看過《長津湖》,故對《志願軍:雄兵出擊》相當期待:「我期待看到陳凱歌導演怎樣去還原真實戰場的情懷,作為演員,能夠有機會參與這類國家歷史大片,我一定做足功課、做足準備去接受挑戰!」

 

陳國邦

 

型男沈震軒入場前則作出另一樣特別「準備」:「入場前有人告訴我,這部戲會讓人感動到哭,看戲我一向眼淺,所以我已準備了紙巾!我偏愛看一些將真實故事加入戲劇元素的作品,最好的戰爭片,就是能令女生都喜歡!」

黃明德在大學主修演技,本身亦對這個題材非常有興趣,他說:「中學時修讀歷史,專攻近代史,對於歷史背景都幾熟悉,至於抗美援朝這個題材,我們接觸較少,之前上中史課看視頻教材,多數是國共內戰與抗日戰爭,令我對這個題材深感興趣。」

(左起)洪助昇、沈震軒、艾妮、陳國邦、劉若寶、楊天宇、黃明德、黎展峯齊齊出席首映禮。

 

英皇老闆楊受成(正中)與幼子楊政龍( 左一)與到場嘉賓大合照。

韓國人氣女星金世正今日(27日)舉行首張個人專輯《문(門)》及首個個人同名巡唱發布會,她甫現身即以廣東語與SESANG打招呼:「大家好,我係金世正。」司儀嚴崇天又帶領現場的SESANG(粉絲專稱)以韓文高呼「我愛你」,金世正即識做地以廣東話回應:「我都係!」

 

金世正用廣東語冧粉絲。

金世正甫落機即趕到現場見粉絲,會上她分享製作首張個人專輯The《門》專輯的難忘事,她說:「The《門》這張專輯有着兩個不同意義,門代表着通往未知的將來,同時亦讓我們隱藏不想透露的面貌。我期待與SESANG分享這兩個面向的自己,透過專輯及個人演唱會,分享我最真實的我,另一方面,展現無限可能的我,請SESANG與我一起期待吧!」提到過往製作迷你專輯與是次大碟有何不同?世正笑言迷你專輯只是六首歌相對比較輕鬆:「可以完成個人的首張專輯,很有成功感、很滿足。」

 

金世正樣子甜美可愛,難怪人氣爆燈。

 

至於下張專輯的計劃,世正透露暫時仍未開始籌備:「但是在製作《門》這張專輯的時候,我已經有許多想法與構思,希望可以盡快展開下一張專輯的籌備工作。」

 

金世正大派心心。

金世正多年於拍攝劇集及綜藝節目的表現同樣出眾,人氣韓劇《驅魔麵館》、《社內相親》及最新的《驅魔麵館2》更讓她為香港的Fans認識。同時,世正亦是創作型的跳唱歌手,除了為多個韓劇獻唱電視劇原聲帶,亦推出過兩隻迷你專輯《Plant》及《I’m》。

 

金世正很期待品嚐香港美食希望試試香港不同款式的月餅,又表示很喜歡蛋撻、點心。

港鐵周三(27日)早上公布,指接獲內地鐵路部門通報,由於調整行車時間表,暫停預售10月11日起來往香港西九龍及內地的列車車票,直至另行通知。

港鐵表示已在西九龍站加強資訊發放,通知乘客有關安排,乘客可留意12306官方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高速鐵路網頁及手機應用程式發放的最新資訊。同時港鐵會與內地鐵路部門保持聯繫,有進一步售票消息時,會即時透過不同渠道發放。


林家棟、大鵬領銜主演的犯罪電影《第八個嫌疑人》於內地票房衝破四億人民幣,電影定檔於下月在港上映,兩位影帝大鵬及林家棟於戲中正邪對決,大鬥演技。

 

由華文影像(北京)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第八個嫌疑人》將於10月26日在香港上畫,終極預告及定檔海報亦同步推出!電影內地連環報捷,先是大鵬憑角色榮升金爵影帝,而電影日前在內地票房收入逾四億人民幣,觀眾口碑載道。

 

林家棟於片中飾演警察。

 

《第八個嫌疑人》最大焦點,就是大鵬與林家棟兩位影帝戲中的正邪對決。大鵬早年為港人熟悉,莫過於2015年出品自編自導自演、吳君如有份參演,內地衝破10億票房的喜劇《煎餅俠》,然而今次新戲中,大鵬摒棄過往搞笑形象,以深沉內斂演技收伏觀眾,飾演一名滿腹計謀的商人。

 

大鵬(左)與林家棟於電影大鬥演技。

 

大鵬榮升金爵影帝

電影故事橫跨20年,大鵬需演繹角色不同時期,難度相當之高,最終他亦憑戲中出色演技大獲好評,令他登上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影帝寶座。而戲中大鵬的對手,就是同是影帝級的林家棟,二人戲中大鬥演技,一個演亡命逃犯,一個演正義警察。家棟飾演的警察,鍥而不捨花上廿載時間追捕對方,二人你追我逐,上演一幕幕充滿壓迫感的對決。

 

大鵬飾演亡命逃犯,憑此角色贏得金爵獎影帝。

 

而同步登場的定檔海報,就別開生面以新聞報紙形式呈現,內裏報道文字暗藏電影關鍵訊息,懸疑感十足。

 

《第八個嫌疑人》香港版定檔海報。

 香港金融發展局金融就業資訊節揭幕,為年輕一代金融服務業人才提供行業資訊、與業界專家領袖交流等的機會

為期兩個月的金融就業資訊節2023以「躍進職場:成就明日金融業領袖人才」為主題,旨在培育專業人才,年輕人都能充分發揮潛能。

金發局主席李律仁資深大律師,在揭幕典禮上熱烈歡迎參與活動的年輕人才:「充滿活力的年輕人使這次活動變得與別不同,令我感到無比鼓舞。今年,我們將歷屆舉辦的就業活動昇華成金融就業資訊節,向學生及年輕畢業生提供更多探索金融服務業的就業機會。另外,為確保金融就業資訊節的活動內容符合學生不斷變化的期望和抱負,金發局更首次與本地大學生代表組成了「學生顧問組」,從而了解學生的就業興趣和需求。

金發局主席李律仁

金發局今次聯同10間本地大學,以及12個涵蓋資產管理、銀行、證券、金融科技、保險、專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金融協會,聯合推動金融就業資訊節。揭幕禮吸引超過 240名大學生、年輕人才、金融業領袖及資深人士。香港特別行政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先生以及金發局人力資源小組召集人、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施穎茵女士,分別在揭幕典禮上致辭。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

陳浩濂先生表示:「培養多元化和充滿活力的人才庫不僅僅是一個目標,這對於香港的持續增長以及鞏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而言,是至關重要。 政府推出一系列培育本地人才的措施,包括提升保險業及資產財富管理業人才培訓先導計劃、專上學生金融科技實習計劃、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等。我很高興金發局一直致力支持政府培育人才以促進金融業發展的使命,並期望金融就業資訊節能夠鼓勵有抱負的年輕專業人士投身金融服務業,在這個充滿活力的行業中探索無限可能。」

施穎茵女士表示:「現今世代對職業生涯的期望正不斷變化,大家追求的已不僅僅是薪酬,更講究工作賦予的意義、個人成長及彈性的工作環境。大家不只是在找尋一份工作,而是在尋求一份使命感。這個新想法推動我們的行業演變,創造一個與我們價值觀產生共鳴、鼓勵創新的工作環境,同時促進工作與生活的健康融合。

金發局人力資源小組召集人施穎茵

金發局於揭幕典禮期間舉行系列活動,當中包括行業領袖互動探討行業趣聞與新知環節,金發局邀請七位來自金融行業不同界別的嘉賓,即場解答學生們提出的各種問題,例如入職金融服務業的方法、對金融行業的迷思等,為學生提供面對面互動機會,加深對金融業的了解;並於現場設有職場就業諮詢,業界顧問就學生有意投身的行業領域,提供實用的就業建議和指導,讓他們掌握所需知識及技能。

除揭幕禮外,金融就業資訊節9月至11月期間與不同香港本地大學合作,合辦一系列研討會和講座,作為對行業知識和見解的「巡禮」。

另外,金發局網站會提供針對金融服務行業的就業資源,包括履歷撰寫和面試技巧等,增強學生的裝備。


何詩蓓今日(25日)在女子200米自由泳決賽,以1分54秒12壓倒性贏得冠軍,游出新亞運紀錄外,亦是其個人及港隊首面亞運游泳金牌。

 

「香港飛魚」何詩蓓在今屆杭州亞運會首個比賽日,已在女子50米蛙泳及女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的游泳項目贏得兩面銅牌。今日在個人主項的200米自由泳初賽,以2分0.75秒獲小組首名,並以總成績第五名成功晉身決賽。

 

何詩蓓今屆亞運已取得一金兩銅。(港協暨奧委會圖片)

 

決賽中排第二線的何詩蓓,甫起跳已搶得優勢,頭100米一直有超過一秒優勢,其後繼續保持前列位置,三次轉池都保得第一名,最後以1分54秒12的首先衝線,以破大會紀錄的奪得冠軍。至於亞軍的國家隊泳手李冰潔,較何詩蓓慢近兩秒完成賽事,另一名國家隊代表柳雅欣則奪得季軍。

 

何詩蓓由頭帶到尾。(港協暨奧委會圖片)
何詩蓓以1分54秒12的首先衝線。(港協暨奧委會圖片)

 

中國香港代表團團長霍啟剛表示:「何詩蓓由初賽到決賽表現出高度冷靜和自信心,比賽初段已經以勢如破竹的姿態,遙遙領先對手,展現了超卓實力和精湛技術,最終以破亞運成績摘下金牌,亦是歷來首面亞運游泳金牌,祝願她在明天的賽事再作突破。」

 

何詩蓓(中)為香港贏得歷來首面亞運游泳金牌。(港協暨奧委會圖片)

西班牙小鎮多名未成年少女被區內男童利用人工智能軟件生成裸照,在受害人不知情下在網上流傳,事件及罪行嚴重性令當地居民感震驚。多名受害人家長組成支援小組,有家長在網上公開事件,並傳達事件錯不在受害人的信息。

 

西班牙的Almendalejo是一個人位於西班牙南部,人口只有約三萬人,盛產橄欖及紅酒的寧靜小鎮,今次人工智能裸照事件,令當地成為全國的新聞焦點。

西班牙南部小鎮Almendralejo

案情指今次案件中,受害者為十一至十七歲的少女;而涉案者則為當地只有十二至十四歲的少年。案情指涉案男童利用人工智能應用程式,將受害人社交媒體上的照片變成裸照,然後再將這些「人工製成的裸照」,透過whatsapp Telegram等通訊程式廣為傳播。

其中一名十四歲受害人的母親指,她的女兒有日放學後向她表示,指有人散播她的裸照,強調自己並沒有拍下這些裸照,而且當地不少少女,包括她班裡的同學都有同一遭遇。現時鎮內有二十八名受害女生的家長已經組成支援小組。

 

María Blanco Rayo 其中一名受害女童的母亲

當地警方正就案件進行調查,據警方的公布,涉案人包括當地最少十一名年紀介乎十二至十四歲的少年。據悉,其中一名受害人更被人以這些製成裸照進行勒索。有受害人直言這些製成裸照被散播對受害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有部分受害少女更因此感到害怕而拒絕踏出家門半步。

雖然這些製造出來的裸照自今年夏天己經出現,但事件直至其中一名受害人的母親,本身為婦科醫生的Dr Adib,利用她在當地社交媒了體的影響力,最近在網上向事件中受害人及她們的家長發放片段,方令事件廣受關注。她在片段中指出,作為受害人家長,無不因為迄今未能證實有幾多人擁有這些製成裸照,或有幾多製成裸照被放到色情網站而擔心不已。

 

Dr Adib

她指出很多時當我們遇到如搶劫等罪行時,會因為作案者對我們構成傷害而報警求助。但面對這類涉及性的罪行時,受害人往往因為感到羞愧,因而隱藏自己,甚至認為自己需為該罪行承擔責任 。因此她希望透過片段,向案中受害人及她們的家長,傳達罪行錯不在她們的信息。

雖然根據西班牙的法例,製造涉及未成年人士性愛圖片,顯然已構成兒童色情物料的罪行;但西班牙針對成年人的性罪行中,並沒有針對產生涉及性愛性質圖片的罰則。案中的涉案少年亦可能會被控以侵犯私隱罪,但西班牙的法例中,只有十四歲以上方需要負上刑責。

案件令當地家長擔憂不已;作為男孩家長的,害怕自己兒子他日行差踏錯,犯下類似的罪行;對於那些有女兒的,就更害怕自己女兒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當地有居民認為涉案男童的家長未能作出先見舉動阻止罪行發生,當中包括沒收男童手機,或在男童手機安裝監察孩子瀏覽網頁的手 機應用程式等而需受到譴責。

Dr Adib 指今次並非西班牙首次發生人工人智能生成裸照的事件,事實上,全球越來越多婦女成為這些人工智能製成裸照的受害者而不知所措。

西班牙警方電子罪案部的保護兒童組主管指,此類罪行再不限於涉案人從暗網或一些非公開的互聯網下載孿童材料,而是透過一些越趨普及的軟件及應用程式作案,加上現今的孩子像案中的涉案男童般,自少便接觸這些科技及知識,除引起公眾的關注外,亦是警方未來的一大挑戰。

 

(來源:英國廣播公司)


俄羅斯為加強針對學生的愛國軍事教育,透過教科書及不同活動,讓他們自小建立保家衛國精神,小至七歲甚至學前兒童,已安排他們穿起制服,參與步操等活動,培養他們的愛國心,最終目的要使俄國下一代準備好,隨時為祖國作戰。

俄羅斯政府自入侵烏克蘭後,便加大在全國學校推行軍事化教育的力度。有就讀托兒所的學生穿上制服參與步操,年紀較大的則被安排學習包括投擲手榴彈,挖掘戰壕等作戰技巧。

俄羅斯在全國學校宣揚為國服役的精神,孩童則組成為軍人服務的自願軍,編改學童的教科書內容,強調保護國土的情操。

俄國當局投入大量資源,動員數十萬人力物力,在全國的學校成立約一萬支軍事愛國組織,對學校的教學綱領進行改革,強制學生接受教授軍事愛國價值觀的課程,編改歷史書的內容以強調俄羅斯過往輝煌的戰績。

俄羅斯這項於今年試行,並計劃在2024年在全國推行的愛國軍事教育運動,旨在令學生認識及接受軍服的美學,軍禮及作戰傳統。當中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於八月簽署新法令,在學校引入「人保衛祖國安全的基礎」的新強制性課程,其後俄羅斯教育部則進一步深化這項運動,包括安排學生參觀軍事組織,參與軍事運動會,與軍人進行會面交流及安排學生接受無人機課程等。高校的學生則在資深前線軍人及軍官的指導下,學習實彈射擊。

除教學活動外,當局亦從教科書及歷史著手,向學生灌輸軍事愛國主義的思想。為要掀起學生對俄羅斯的歷史感悟,並讓他們感到俄國正值存亡之秋的歷史時刻,當局在教授俄國歷史的教科書封面加入克里米亞大橋,並加入描述烏克蘭近代史的篇章,當中包括「篡改歷史」,「納粹主義復辟」,「烏克蘭新納粹主義」以及「俄羅斯是一個英雄國家」的內容。另外更加入指烏克蘭公然宣稱希望擁有核武及西方國家為要拉倒俄國經濟而對俄羅斯採取史無前例的制裁行動等與事實不符的內容。

美媒一項針對俄羅斯人及當地社交媒體的調查發現,當地小至七歲的兒童已開始接受基本的軍事訓練。在Belgorod的學童被安排參與學習使用自動化武器,裝置機槍及跨越障礙物的演習。當地地方首長更建議讓當地的學童,甚至學前兒童恒常參與這類訓練及活動。數十名七至八歲的學童穿著整齊的軍服,昂首闊步參與步操訓練,這些情境在俄羅斯全國各地不斷上演。

除知識及技術層面,俄國當局亦安排學生參與各種支援軍隊的活動;其中包括發起讓學童為軍人縫製軍褲及軍帽。有技能學院的學生則被安排為俄國軍人生產可攜爐具;有地方政府要求區內的殘障女童為軍人縫製寫有「友或敵」的頭帶;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孤兒則被安排為俄烏戰線作戰的軍人縫製護身符等。

除了實務層面,當局更讓未能參與生產的小童,透過向作戰軍人寫信的方式「參與戰事」。當地傳媒報道,有參與寫信運動的五歲學童在信封封口前,不忘小心翼翼地為信上的軍人圖案塗上顏色。當局希望透過這些林林種種的活動,激起民眾的愛國熱枕,繼續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

為了進一步培養青年人互助精神,士氣及心理質素,以準備他們成為俄羅斯下一代的戰士,當局大力鼓勵國內的青少年人參與不同的青年軍事運動會,在包括投擲手榴彈,演習訓練,障礙賽結,組裝機槍,軍事歷史知識等項目進行競逐,最近一次在Orenburg地區舉行的軍事運動會便吸引180名來自不同地區的青年組隊參賽。

除了由上而下組織活動,確立教材外,當局亦動員軍隊定期到學校進行探訪活動,向孩子分享戰爭的情況及身為俄國軍人的自豪。

據悉有部分並不熱衷於配合當局推行此運動的教師被撤職,當中包括一名早前被好戰分子批評後而撤職學校總監,但具體人數未明。

另一方面,從網民在社交媒體留下的評論可見不少俄羅斯人感到國家受到敵對勢力圍剿,因此除起來保衛國家以外別無他途,而此想法已經慢慢透過不同活動及途徑滲透至國內的學校。故此雖然有部分家長對當局的軍事教育推廣提出反對,但民調顯示大部份家長對當局推行的運動表以支持。

 

(來源:美國有線新聞)


隨著全球經濟在後新冠時代處於放緩,中國亦不例外,加上近年外界對環保、綠色議題的重視,令外界關注到過往中國以巨額借貨援助「一帶一路」國家的方式,會否持續下去,以及中國如何透過不同的方式繼續其在「一帶一路」國家增強影響力。

自國家主席實行「一帶一路」計劃後,中國多年來一直透過向包括非洲在內的發展國家作出巨額借貸,並派出中國的承建商投入資金及技術進行建設,以資助它們國內的基建發展,令這些國家的市民可以享用這些透過中國資金與技術建成的鐵路、公路及機場等。

就像津巴布韋Hwang燃煤發電廠的兩座新發電機組,上月在當地官員及中國駐當地大使剪綵後正式啟用,以減少當地因供電不足而導致停電的情況。

由中國一帶一路資金興建的津巴布韋Hwang 發電廠

事實上中國政府近年為響應環保建設,已經停止資助海外國家建設燃煤發電廠。因此津巴布韋這項由中國資助約十億美金的計劃,可說是同類項目的滄海遺珠。

在「一帶一路」計劃踏入第二個十年之際,全球經濟亦因新冠疫情並烏克蘭戰事持續放緩影響借貨國的還款能力,加上中國國內經濟泡沫危機及環保主義抬頭等,均令外國關注到中國往後會如何繼續推動此項計劃,其中包括會否縮減貸款規模及借貸的形式等。

事實上,全球發展政治中心針對中國透過主權擔保向非洲國家作出的借貸數額,發現中國在過去兩年,逐步減少向非洲國家批出新的大規模貸款,由高峰期20162850億美元下降至去年不足20億美元,而此已是連續第二年新借貸額低於20億美元。當然此一現象並不限於中國援助非洲的情況,而是全球性現象,因此預料「一帶一路」進入新階段後,此趨勢將會持續。

有專家認為促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雙邊借貸國的主要誘因不變的情況下,中國仍會繼續向這些國家作大規模及小規模貸款,只是實際貸款的規模或方針會有所轉變,中國這個改變,無疑將對那些需要大額資金援助以進行基建的發展中國家帶來重大衝擊。

中國自2013年推行「一帶一路」後,中國便透過發展中國家金融機構及中國的銀行,向發展中國批出數以億計美元的貸款,以援助他們國內的鐵路、發電廠、高速公路等基建建設,令中國大幅擴大其在全球的影響力及軟實力,並深化其與逾150個國家的關係。

但近年這些利用「一帶一路」資金建設的工程項目近年卻連接因環保問題、工人待遇差而備受批評,而且不少國家出現質疑向中國要求遠比其國民生產總值為高的借款款額的聲音。中國面對這些批評時,往往強調「一帶一路」計劃為要令全球的人民都能從計劃中受惠,而且這些計劃促使這些國家出現新的經濟發展機遇。

有研究中國向發展中國家資金流向的學者指現時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債權國,因此中國現時要考慮的是這些接受貸款的發展中國家有足夠的資金流動性,這些接受「一帶一路」資助的工程項目能否如常運作,因此會影響到借款國能否如期償還貸款及利息。

事實上,近年已陸續有接受貨款的國家因經濟問題而要求延遲還款,經濟問題將導致更多國家難有空間接受新貸款。縱然如此,不少發展中國家仍渴求得到這些資金發展基建,以促進國內的經濟發展;為此中國及這些國家還會繼續探求更多資金流向的可能性。

在中國近年國內經濟發展放緩之際,長遠對中國投放海外的貸款項目的影響雖仍未可料,但見當局最近要求先處理國內經濟需要的方針,似乎轉變已見端倪。

逾百國家的代表將於十月聚首北京參與「一帶一路」論壇,對於「一帶一路」將來如何發展,包括貸款規模,項目涉及的環保問題等,除持分國外,亦引起全球其他國家的廣泛關注。

 

(來源:美國有線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