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旗下,已成立12年的免費報章《晴報》停刊,將於9月15日發行最後一份印刷版報章。重整架構下,未來將遣散部分員工。

經濟日報集團指,因應市場發展,報章《晴報》將於2023年9月15日出版最後一期。完全轉型為網媒的《晴報》稱 ,將不斷強化健康、娛樂、家庭生活、消費資訊。

《晴報》2011年7月27日創刊,至今已12年。同一集團旗下的U Magazine亦將於本月31日出版最後一期,轉為全網上版。而香港免費報章目前只剩下《AM730》及《頭條日報》兩份主要印刷實體。


內地7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微升至5.3%,比6月升0.1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則微跌0.1個百分點,跌至5.4%。國家統計局又表示,暫停公布青年失業率在內的分年齡段的失業率數字。

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暫停公布原因是經濟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統計工作需要不斷完善,勞動力調查統計也需進一步健全優化。他說,近年來內地城鎮青年人中,在校學生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16至24歲城鎮青年有9600多萬人,其中在校學生達到6500多萬人。在校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畢業前尋找工作的學生是否應納入勞動力調查統計,社會各方面有不同的看法,需要進一步研究。此外,隨著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青年人在校學習時間增加,在勞動力調查統計中,對於青年人年齡範圍的界定也需要進一步研究。

他指,針對這些情況,國家統計局將深入研究,進一步完善勞動力調查統計,更好反映就業情況。歡迎社會各界提出寶貴意見,共同努力推動統計工作不斷完善,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青年失業率,亦即16至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早前連續3個月創新高,6月升至21.3%。


內地華北水災災情嚴重,香港特區政府昨(14日)宣布,由賑災基金批出6,500萬元予9個賑災項目,涉及9間機構,當中包括早前宣布「緊急撥出50萬元善款」的工會聯合會救災慈善基金。該基金在政府的賑災基金獲批一個項目,確實金額未有公布。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很多團體及市民都為今次災情慷慨解囊,共同支援賑災工作,反映了香港與內地的同胞之情和同舟共濟的精神。

上屆政府在2021年鄭州水災時,合共從賑災基金批出兩項目,涉及851.9萬元,獲批機構是「國際培幼會」及「愛德基金會」。相比起來,今次政府批出的金額,足足是上屆7倍有多。

港府:彰顯香港與內地同胞血濃於水

港府發言人指,京津冀及東北地區近日發生嚴重暴雨洪澇災害,政府今日從賑災基金批出共約6,500萬元予9個賑濟災民項目,涉及9間機構,希望在救援物資等方面救濟災民。發言人指政府向內地受災同胞表示深切慰問,並就災情及賑災支援與救援機構保持密切聯繫。政府又指,撥款彰顯「香港與內地同胞血濃於水、守望相助的精神」,希望能為內地受災同胞提供適切援助,協助災區渡過難關,開展災後重建。

具體的運作,政府指屬於原則上批出,會監察各機構實施具體賑災計劃的進展,在完成賑災計劃後,有關機構須向賑災基金諮詢委員會呈交評估報告及經審核的帳目。

工聯會日前捐50萬助河北學校

其中在今次獲批的「香港工會聯合會救災慈善基金」,是以賑濟內地天災的災民的基金。在8月3日工聯會就決定動用該基金,「緊急撥出50萬善款」,是本地首個政黨捐款,會長吳秋北、副會長陳鄧源和副理事長曾志文向中聯辦副主任何靖交出大支票,用以支援河北受災學校。

賑災基金於1993年12月1日根據《公共財政條例》設立,為特區政府提供機制,回應有關在香港以外地方發生災禍的人道援助要求。


香港新一期「居屋2023」及「白居二2023」截止申請,不少人趕在周一(14日)晚上7時前遞交申請表。房屋委員會稱截至下午5時,共收到16萬3千份申請,較上期少約9萬,銳減35%。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認為,私人市場淡靜等因素,影響市民申請意欲。

房委會於截止時間前兩小時,共接獲16萬3千份申請,以今期推售9,154伙計算,暫錄超額申請16.8倍,即平均17.8人爭一個單位,為房委會自2014年復售居屋以來最低,低於2016年居屋超額申請18.8倍,成歷來「最易抽中」新居屋。至於白居二則收到8萬分申請。

雖然如此,仍有部分人趕在截止申請時間前,到樂富房委會中心趕搭「尾班車」。

 

居屋2023連同「白居二」8月14日最後一天接受申請,部分人趕及截止時間前遞表。(攝:蘇震揚)
居屋2023連同「白居二」8月14日最後一天接受申請,部分人趕及截止時間前遞表。(攝:蘇震揚)
今期居屋新推出六個屋苑,提供9100多個單位,包括觀塘安楹苑、安麗苑及安樺苑、啟德啟悅苑、屯門兆翠苑及元朗朗天苑,當中以元朗朗天苑供應最多,達3,080伙。(攝:蘇震揚)
今期居屋新推出六個屋苑,提供9100多個單位,包括觀塘安楹苑、安麗苑及安樺苑、啟德啟悅苑、屯門兆翠苑及元朗朗天苑,當中以元朗朗天苑供應最多,達3,080伙。(攝:蘇震揚)
陳女士:「取得信心,希望有機會填到表,來到也不是很多人,去年很多人。孫去了澳洲讀書,希望他將來回來有地方住。」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在電台節目稱,這次居屋申請的數字會少過上一期,相信主要因為近期按息上升,申請人供樓負擔增加,而居屋申請人本身經濟能力有限,在加息下會加重供樓負擔;加上近期樓市淡靜,有發展商將新盤低價出售,有意申請居屋的置業人士視為樓市指標,因此持觀望態度。

黃碧如指出,居屋定價機制是按市民負擔能力定價,雖然近日發展商將私樓新盤以低價出售,但認為即使價格接近,居屋定價仍然吸引。她說,難以完全排除有居屋準申請人轉向私樓市場的可能性,但相信居屋和私樓市場仍有分別。她又以以往的私人參建居屋為例,指當年私人參建居屋與私樓定價接近,但仍相當受市民歡迎。

今期居屋新推出的六個屋苑,提供9100多個單位,包括觀塘安楹苑、安麗苑及安樺苑、啟德啟悅苑、屯門兆翠苑及元朗朗天苑,當中以元朗朗天苑供應最多,達3,080伙。新居屋整體實用面積介乎278至518平方呎,市價六二折出售,由149萬至494萬港元不等,平均售價約285萬港元。兩項計劃預計今年第4季分別進行攪珠,並在2024年首季讓「居屋2023」中籤者揀樓,及向「白居二2023」成功申請者發出批准信。

 


近日是非不斷的候選港姐莊子璇,在社交網站透露疑因壓力,令皮膚出現紅疹要求醫。幸她能迅速消腫,今午(14日)與其餘15位候選佳麗首次以泳裝會見傳媒,她透露醫生診斷為急性過敏,或因免疫力低或壓力過大所致,坦言擔心會翻發。

 

《2023香港小姐競選》本月27日舉行決賽,16位候選佳麗今午於將軍澳一間酒店以泳裝亮相宣傳。一眾佳麗谷胸上陣,當中以6號胡睿涵、9號潘明璇、16號郭佩文夠「胸」狠,上圍最有睇頭。郭佩文於台上以頭髮遮蓋右胸,記者曾要求她撥開頭髮,但她未有理會。

 

(右起)6號胡睿涵、9號潘明璇、16號郭佩文上圍最有睇頭。

 

15號的莊子璇疑受近日是非困擾,導致壓力爆煲令皮膚日前出現紅疹,要漏夜入院接受治療。至清晨5時再更新社交媒體,透露要留院觀察:「最近嘅壓力原來已經爆發咗喺身上,一直都唔留意,最辛苦嘅原來唔係比賽本身,真係要好好注意健康,遠離壓力。」

 

莊子璇話自己壓力大。(莊子璇 IG 圖片)
莊子璇社交平台自爆自己出紅疹,搞到要留醫。(莊子璇 IG 圖片)

 

莊子璇於記者會後接受訪問,她透露留醫兩天,直言狀態受影響:「今日都幾唔滿意自己嘅狀態。啱啱上台都有啲震,食咗藥有啲暈同眼瞓。」莊子璇續謂醫生指她患上急性過敏:「佢推斷免疫力低或者壓力過大。(係咪受負面新聞影響?)新聞呢啲嘢我自己唔係好介意。」她稱接受到比賽行程,但可能身體無法承受。

 

是非不斷的莊子璇,帶病以泳裝見傳媒。

 

問到是否曾主動要求出院以出席今日記者會,莊子璇謂已留醫兩天,又打了六、七枝針:「醫生噚日都問我要唔要繼續留醫,因為住院方便打針,會快啲好番,如果出院就轉食藥。」她續說幸好今日已消腫,但醫生向她說有少部分人會復發:「我唔希望係嗰小部分人,決賽有事就好大鑊。」

 

16位候選港姐以泳裝會見傳媒。

 


《東方日報》編輯部透過旗下印刷版及網上版,今日(14日)發出簡短啟事,宣佈評論專欄《功夫茶》明日(15日)起暫停,並指「多謝讀者支持,後會有期」。

今日刊出暫停前最後一篇的《功夫茶》專欄,題為《日日石屎冧不停 香港已然變危城》,點評近期香港接連發生冧石屎的事故,批評政府官僚過去對不遵從驗樓令的大廈業主得過且過。《功夫茶》創欄數十年,一直針砭時政,不平則鳴。

《東方日報》評論專欄《功夫茶》創欄數十載,早已深入民心,陪伴不少港人成長。(東網截圖)

 


香港警方今日(14日)起展開全港大型執法行動,打擊行人「不遵守交通燈號過馬路」、「攀越或穿過任何路邊欄杆或道路中央分隔帶進入車路」,以及「過馬路時疏忽地危害自身或他人安全」等事項。

警方提醒,根據法例,違例者最高可被罰款2000港元。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LO8BxVe9c-M


「歌神」張學友昨在馬來西亞舉行演唱會,他在演唱期間疑失平衡,在台上跌坐,之後站起身繼續演唱。當時觀眾以為學友只是跌倒,但學友後來透露從小有耳水不平衡,差不多每年會發作一次,但未曾在演唱會上出現類似情況。

張學友又稱演出前半小時,已經突然感到頭暈,他還笑說:「所以大家看到今天跳舞非常特別。」

學友表示有衡量過應否出場,但見觀眾已坐好,不開不行,加上評估過聲音無影響,於是繼續唱。他笑說:「這是演唱會嘛,不是演跳會,是不是可以坐着唱,如果大家不介意,會盡量少動,盡量唱好一點。」

環球唱片回應表示:「張生沒有在台上暈,只是在平的舞台上滑倒,但立刻起身,並完成全部演唱會。」


蔡卓妍(阿Sa)與石恆聰六年情已告終並和平分手。儘管阿Sa聲明分手不涉及第三者,但有指男方與圈中一位「C小姐」關係密切,而「C小姐」有傳是2022年港姐季軍梁超怡。

阿Sa和石恆聰拍拖不久已展開半同居生活,阿Sa甚至已經融入了男友的家庭中,與未來奶奶以及男友的妹妹關係非常要好。阿Sa早已認定石恆聰是她的結婚對象。即使前年傳出二人「分」訊,當時阿Sa罕有回應「無中生有」。但報道指阿Sa近年專注內地工作,男方雖然曾北上探班,唯男方的浪子性格,經常夜蒲又不避忌約會女性,加上二人在婚姻上未有共識,二人感情變淡,終令阿Sa決定忍痛分手。

據悉,回復單身的阿Sa近三個月突然放長假,先後家人及朋友到泰國、瑞士及韓國散心,留港時又與好姊妹staycation。即使石恆聰努力箍煲,但阿Sa未有回心轉意。

阿Sa五月底與嫲嫲及兩個表姐遊泰國。(蔡卓妍 IG 圖片)
Sa爸都有同行。(蔡卓妍 IG 圖片)
蔡卓妍六月時同母親遊瑞士。(蔡卓妍 IG 圖片)
去埋當地博物館。(蔡卓妍 IG 圖片)

對於分手的消息,阿Sa已經向傳媒證實,並表示雙方已經分開了一段時間,但是沒有第三者介入,也沒有嗌交。她強調兩人依然是很好的朋友,而分手只是存在一些問題,具體的問題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不需要向外界交代。她感謝大家的關心和支持。

阿Sa喺香港就去酒店staycation。(蔡卓妍 IG 圖片)

有傳言指「C小姐」是去年港姐季軍梁超怡,現年26歲。梁超怡是童星出身,5歲時就在電影《無間道》中扮演梁朝偉和蕭亞軒的女兒。她在14歲時舉家移民美國,去年回港參選港姐,並因其外貌似韓國女星孫藝珍而受到關注。儘管她的紋身引起了一些爭議,但她最終除奪得季軍外,亦獲得「最上鏡小姐」、「現場觀眾至Like佳麗」及「最佳口才獎」。

阿Sa出道以來,與鄭中基因拍攝電影《追擊八月十五》後撻着,二人於2006年到美國洛杉磯秘密結婚,四年後於記招上承認婚訊的同時,亦宣布「分」訊。半年後與比自己三歲的陳偉霆拍拖,後來陳偉霆於內地爆紅及與內地女星傳出緋聞,這段「姊弟戀」只維持五年。而石恆聰與不少圈中人相熟,其曾與連詩雅拍拖。


無綫節目《中年好聲音2》今午公布入圍名單, 人數由原定的100人增至108人,其中102名參賽者出席記者會,當中不少人是專業人士,亦有曾在幕前演的歌手藝人,包括2003年港姐季軍戚黛黛、劉威煌、黃劍文、姚安娜等。而鄧兆尊弟弟鄧兆榮及孫耀威妹妹孫美賢亦成功入圍,但許志安的哥哥許志偉及杜德偉胞兄杜德智則108強止步。

《中年好聲音2》今日舉行記者會,入圍人數多達108人。(蘇震揚攝)
(左起)劉威煌、黃劍文、鄧兆榮、前節目主持人羅沛琪、姚安娜及戚黛黛成功晉入108強。(蘇震揚攝)

 

除了節目主持車婉婉率領第一季得獎者分享比賽錦囊外,大會宣布天后歌手陳慧嫻將會加盟第二輯節目,擔任專業評審。她在台上以自身經驗鼓勵參賽者,又教他們如何克服上台恐懼:「當今次可能係我企喺台上最後一次唱歌,一定要enjoy(享受)個台,希望將感染力傳遞畀觀眾,爭取機會表達得最好。希望喺呢個過程突破自己可以有進步,希望唱到最後大家攞住嗰咪唔肯放。」她其後受訪時指節目正能量又勵志,鼓勵大家去追夢的訊息。至於還有甚麼夢想去追,她表示想愈唱愈強。去年加盟英皇唱片的她,問到會否再舉行演唱會,她透露公司籌正備緊演出,暫時未能透露。

 

陳慧嫻讚節目鼓勵不同年齡人士追夢。(蘇震揚攝)
第一季得獎者分享比賽錦囊。(蘇震揚攝)

 

現年41歲的戚黛黛接受訪問時指今屆參賽者很勁,坦言對能入圍108強已經很開心,又指自己很喜歡唱歌:「我唔係專業,希望可以有多啲機會喺台上唱到自己鍾意嘅歌,同埋希望自己有進步。台上唱歌係自己,希望可以跳出自己嘅comfort zone(舒適區),挑戰自己想做嘅嘢。(家人支持你?)佢哋都有支持,老公話如果我唔參加一定會後悔。」

 

戚黛黛話參賽係想挑戰自己。(蘇震揚攝)

 

戚黛黛又表示參加海選後收到不少朋友大讚她勇敢,提到海選時更被評判伍仲衡批評說話有懶音,問到情況可有改善,她謂練歌時都會盡量減少懶音:「但都好難,因為我加拿大返嚟,識講中文但唔識寫。上次都係我嗰『國』字有懶音,所以時真係會混淆咗。希望呢個比賽有進步,所以會努力。」她指比賽初期會揀選識唱的慢歌,但倘能晉級,或會挑戰自己,嘗試唱快歌或不同曲風的歌曲。

 

孫耀威胞妹孫美賢(左)與戚黛黛都有份入圍。(蘇震揚攝)

 

孫耀威胞妹孫美賢報稱於瑞士巴素爾任職企業併購,她透露自小已喜歡唱歌:「依家過咗40歲人到中年有咁嘅機會,所以決定返嚟。」她指哥哥同家人都非常支持她參賽,故會認真做到最好。問到可會唱哥哥的作品,她謂:「希望有機會啦!(教你演繹歌曲?)都未,因為佢比較忙。希望晉級可以再唱佢啲歌。(佢有冇畀意見你?)叫我要兼顧好所有嘢,因為都有小朋友,又有份工。(點分配時間?)一有時間就會練歌,其他時間就做好媽咪本份,照顧好小朋友,希望每一樣都可以兼顧。」提到參賽需要留港一段時間,她表示已與老闆交代,工作項目亦通常都是在亞太區,所以個人身處香港比較方便。

 

孫美賢話希望參賽同時,可以兼顧家庭同工作。(蘇震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