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七一慶回歸前夕,天文台表示,南海中部的低壓區已增強為熱帶低氣壓,按現時預測路徑,該熱帶低氣壓會在周三(29日)稍後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視乎本地風力變化,天文台會在晚上考慮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天文台又說,該熱帶低氣壓會在未來兩三天大致移向廣東西部至海南島一帶,並逐漸增強,南海北部及華南沿岸風勢逐漸增強,海有湧浪,相關的外圍雨帶亦會為該區帶來狂風驟雨及雷暴,預測香港周四(30日)風勢會逐漸增強及驟雨增多,星期五(7月1日)風勢頗大及有狂風驟雨。


1.【#七一 #回歸 #會展站 #灣仔 #習近平】

今年為香港回歸25周年紀念,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警方表示將進行嚴密的保安部署。

警方會在習近平到訪及途經地方, 設立核心保安區及保安區. 其中, 金鐘及灣仔北的會展一帶最受影響, 附近交通會改道, 部份巴士改道不經灣仔。港鐵會展站在6月30日凌晨一時開始會關閉,東鐵綫會正常行駛,但不停會展站。在維港及全港會列為小型無人機限飛區。

警方表示, 至今未有收到在活動期間, 舉行公眾集會的申請。而目前香港的恐襲威脅, 維持中度風險。

警方表示, 強調絕不容忍任何暴力及違法行為, 如發現有破壞公共秩序及影響生命安全, 會採取行動。

深圳市公安局通報, 為確保香港回歸25周年慶祝活動安全順利舉行, 即日起至7月3日午夜12時, 在深圳行政區域內, 禁止使用無人機等航空器。

另外,隨著七一臨近,多名主要官員據悉已入住指定酒店,有獲邀出席慶典的嘉賓亦陸續收到通知,要入住酒店隔離。

 

2.【#陳肇始 #慶回歸】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 近日慶回歸活動頻繁, 市面上人流可能會較多, 政府會繼續監控疫情, 特別要加強檢測, 亦會努力推進慶典的防疫抗疫措施。

陳肇始形容, 現時是關鍵時刻, 希望市民同心協力, 呼籲市民做好個人防疫措施, 戴好口罩, 減少前往人多擠迫的地方, 未接種疫苗的人士要盡快打針。

 

3.【#內地 #入境 #隔離】

內地縮短入境人士及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時間, 由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加7天居家健康監測, 減至7天集中隔離加3天居家監測。集中隔離期間, 要進行5次核酸檢測, 居家監測最後一日, 亦要再做一次核酸檢測。

國家衛健委公佈, 內地新增16宗新冠確診病例, 本土病例有1宗, 位於廣東。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21宗, 安徽佔6宗; 天津、 遼寧、 廣東各有4宗; 廣西3宗。無新增死亡病例。

澳門過去一日新增57宗陽性個案, 今輪疫情累計414宗。當局規定, 周五起所有進入娛樂場範圍的人士, 包括顧客及工作人員等, 須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博企工作人員上班前另須進行快速測試。

 

4.【#鄧炳強 #假新聞 】

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 假新聞隨時危害國家安全, 必須規管, 目前仍在研究以立法抑或行政措施規管, 亦正研究假新聞和假消息定義。

鄧炳強接受報章專訪時指, 須釐清假新聞的定義, 相信最簡單界線, 是有否意圖發布自己都不相信是真、 不理會真假或明知是假的訊息, 而有關意圖是危害他人和社會。他又指, 目前記者沒有定義, 建議新聞界成立具公信力團體, 確認哪些人是專業新聞從業員, 並擬定基本道德標準, 相信當局會為他們的工作提供便利。

 

5.【#美國 #屍體 #偷渡客 #非法入境】

美國得州聖安東尼奧市郊一架貨車連拖卡及附近, 發現最少42具屍體, 相信死者是偷渡客, 另外有最少12人被發現時仍然生還, 已被送往當地醫院救治。

當地警方正封鎖現場, 國土安全調查局的一個小組已到場調查, 並正尋找涉事的司機。

美國得州不時有墨西哥人偷渡入境, 聖安東尼奧和得州多個城市, 在6月份都錄得創紀錄高溫。

 

【#焦點新聞  #大千視界 #MVM_News】


今年為香港回歸25周年紀念,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警方表示將進行安保部署,包括提供近身保衛、場地保安和車隊護送,估計屆時金鐘和灣仔北一帶交通受較大影響,其中港鐵會展站將暫時封閉。

香港警方周二(28日)下午舉行記者會,簡介有關活動的警方行動安排。警務處助理處長(行動)呂錦豪指,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活動期間來港期間,警方有責任採措施確保其人身安全,亦要確保活動有序、安全下舉行。

呂錦豪又指出,需要對國家主席經過的地區列為核心保安區,其他地區為保安區,故其車隊行經的地方需要封區或者改道,特別是金鐘及灣仔一帶,港鐵會展站暫時封閉,料灣仔北一帶非常擠塞,呼籲市民及駕車人士如沒有必要,不要到達有關地區。

全港範圍會列為小型無人機限飛區
另外,呂錦豪指審視風險評合後,將按448G章小型無人機令第19條,將維港兩岸設為臨時禁飛區,而全港範圍都會列為小型無人機禁飛區。他又指,截至今日,警方仍未收到習近平訪港期間,有任何公眾集會的申請,但警方會保安區內預留公眾活動區,市民可於警方設置的遞信區,遞交請願信。警方亦將以不影響行動前提下讓傳媒進行採訪。呂錦豪又強調,警方不容忍暴力、更不容忍警方安保受干擾,如有影響安全行為,會採取果斷執法行動。

港島總區高級警司(行動)廖珈奇指出舉辦慶典的範圍包括行車道路、行人天橋作出限制,有需要時會封閉。灣仔北分兩個階段封閉,6月29日凌晨2時起將封閉會展半島所有道路,包括菲林明道天橋北行線、龍和道等,接近東區一帶包括耀星街都會封閉。部分路段包括菲林明道、港灣道等,會間歇性封閉;至於港鐵會展站,亦將於6月30日凌晨1時起封閉,東鐵綫列車將正常行駛,但暫不停站,如果需要進出會展的人士需要接受保安檢查。另有至少22條巴士路線須改道將不途徑灣仔;今日(28日)晚上10時起,龍和道、港灣道、龍合道、添美道等停車咪錶位及上落客位置都會停止使用。

警務處助理處長(特別職務)(支援)郭嘉銓則指,警方有責任採保安措施,確保習近平主席安全及活動穩妥進行,而警方明白市民大眾關注習近平出席活動情況,傳媒也要報道,警方會根據風險評估,在不影響行動前題下,全力協助採訪。

習近平來港出席活動是世界焦點 恐襲風險維持中度
被問到香港的恐襲風險評估,呂錦豪表示警隊一向有一套完善風險評估機制,今日沒有具體情報顯示香港有恐襲威脅,故風險級別持續中度。不過,警方有就習近平來港安排做風險評估,而因為政治及國際形勢,習近平來港出席活動一定是世界焦點,而香港近年本土恐怖主義冒升是明顯具體,又提到過去兩年本港破獲同本土恐怖有關案件,與外國恐襲武器類似,故警方高度關注習近平來港活動會受恐襲威脅。


國務院應對新冠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修訂各風險人員的隔離管理期限及方式,其中將跟患者有直接接觸的密切接觸者、以及入境人的隔離管控時間,由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加七天居家健康監測(即「14+7」),調整為七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加三天居家健康監測的「7+3」。不過,集中隔離期間,核酸檢測次數則由四次增至五次,居家最後一日、即第十天,要再做一次。至於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檢疫安排即由原來的七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調整為七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期間進行三次核酸檢測。

 

同時,方案除調整風險人員的隔離管理期限和方式,也就統一封管控區和中高風險區劃定標準、完善疫情監測要求、改善區域核酸檢測策略作出修訂。當中對封管控區和中高風險區的劃定標準亦已統一,高風險區實行「足不出戶、上門服務」,連續七天無新增感染者降為中風險區,中風險區連續三天無新增感染者降為低風險區。其他地區對近七天內有高風險區旅居史人員,採取七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中風險區實行「足不出區、錯峰取物」,連續七天無新增感染者降為低風險區。其他地區對近七天內有中風險區旅居史人員,採取七天居家醫學觀察措施。低風險區指中、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實行「個人防護、避免聚集」。其他地區對近七天內有低風險區旅居史人員,要求三天內完成兩次核酸檢測。

方案並要求加密風險職業人群核酸檢測頻率和次數,其中與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直接接觸的人員,核酸檢測調整為每天一次,對人員密集、接觸人員頻繁、流動性強的從業人員核酸檢測調整為每星期兩次。同時增加抗原檢測作為疫情監測的補充手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可疑患者、疫情處置時對中高風險區人員等可增加抗原檢測。


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教育局邀請多間傳統名校,包括拔萃男書院、拔萃女書院、協恩中學、喇沙書院等,以歌聲及管弦樂參與《我和我的祖國》音樂錄像的製作,期望學生可了解歌詞的意義,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之餘,亦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國民身份認同。


葵涌道發生三車相撞,釀成1死2傷的交通意外。上午11時許,一輛九巴、一輛中型貨車及密斗貨車依次往荃灣方向,駛至荔景邨對開時,其中九巴及中型貨車停在路中間,密斗貨車駛至時疑收掣不及撞向前車,釀成3車串燒相撞。密斗貨車駕駛室被壓扁,司機昏迷被困,消防接報到場救出,由救護車送往瑪嘉烈醫院,經搶救證實不治。另中型貨車司機及一名巴士乘客受傷。警方以危險駕駛拘捕涉事九巴司機。

 

 

網上流傳事發時的車Cam影片,見九巴及中型貨車一前一後,沿葵涌道中線往新界方向而行,當駛至近港鐵荔景站對開一橋底時,九巴及中貨相繼於路中停下。涉事密斗貨車沿左線而行,疑未有留意前方車輛已停下,切入中線並繼續前行,當與中貨距離不足一個車位時,司機始驚覺兩車停於路中間,即時扭左軚閃避,惜為時已晚,最終猛撼向中貨車尾尾版,擋風玻璃、車窗粉碎,右邊車頭更撞凹猶如廢鐵,司機被困車內,傷重喪命。

慘死司機姓彭(46歲),至於姓唐(51歲)九巴司機受輕傷,一名巴士乘客感頭暈,姓梅(72歲)中貨司機腳部受傷。

 

車CAM片段直擊死亡意外〉〉〉〉〉


1.【#回歸 #25周年 #習近平 #科學園】

香港回歸25周年紀念在即,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科學園設施管理處發出的通告指,園內將於6月30日舉行創科活動,科學園內所有上班人士於當天下午2時後,需限制在園區公共空間活動及進出所在之大樓,不少公司已安排員工當天在家工作。

 

2.【#官員 #特區 #特首辦】

港府宣佈特首辦及13個政策局常任秘書長任命安排, 大部分在7月1日起生效。

當中, 候任特首辦公室秘書長鄭鍾偉, 將會出任特首辦常任秘書長; 現任特首辦常秘林雪麗會調任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常秘; 廣播處長李百全將會出任保安局常秘. 另外,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常秘鄧忍光, 以及創新及科技局常秘蔡淑嫻, 分別會在7月中下旬, 展開退休前休假。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 涉及今次調動的高層官員, 都是資深政務主任, 具備出色領導和管理才能, 有信心他們能在新崗位為市民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

 

3.【#確診 #疫情 】

港昨日有1719宗本地感染, 154宗輸入個案, 合共新增1873宗新冠確診個案, 無新增死亡病例。

新增個案中, 有77人需住院。醫管局表示, 雖然入院人數再次增加, 但大部分症狀較輕微和情況穩定, 對醫療系統負擔亦維持平穩。

衛生防護中心收到464宗學校陽性呈報, 涉及335間學校, 過去7日共154間學校呈報2宗或以上個案。有7間學校有個別班級出現集體傳染, 而需要停課。

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臨床腫瘤科男女混合病房, 再多一名已出院病人確診, 目前情況穩定, 在家接受隔離. 這個群組累計5名病人和4名職員確診。

機電署已完成對屯門卓爾廣場海港酒家檢查, 發現其鮮風量和每小時空氣換氣量低於標準, 數值亦偏低, 懷疑是爆疫原因. 酒家再多5宗個案, 除了3名食客外, 亦包括兩名早前確診者的樓下單位的住戶, 料大廈出現垂直傳播. 酒家至今共累計41宗個案, 涉24男17女

 

4.【#民政事務局 #七一回歸 #名單 #外洩 】

民政事務局慶典統籌辦公室表示, 在昨日下午發出的電郵,提醒嘉賓出席七一回歸活動前採取適當防疫措施, 過程中未採用密件副本,而錯誤顯示逾400名收件人的電郵地址, 對人為疏忽帶來的不便, 表示歉意。慶典辦已將事件通報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 並已提醒前缐員工, 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5.【#天文台 #七一 #打風 #熱帶氣旋 】

香港天文台表示, 高空反氣旋會在未來一兩日繼續為華南帶來普遍晴朗及酷熱的天氣, 並預料南海中部一個廣闊低壓區, 會在本周中期逐漸發展為熱帶氣旋, 相關強度及路徑存在變數, 但受有關的外圍雨帶影響, 本周後期南海北部及華南沿岸天氣會逐漸轉壞, 風勢逐漸增強, 有狂風驟雨及雷暴

 

6.【#反送中 #上水 #清潔工 #磚 】

2019年11月上水反修例示威期間, 一名70歲清潔工人懷疑被磚頭擊中頭部死亡, 兩名分別18和19歲的男子被控謀殺、 有意圖而傷人及暴動. 法庭認為證據不足, 決定將謀殺改為誤殺, 以待陪審團裁定兩人是否罪成。

法官杜麗冰認為, 現有證據不足以滿足謀殺罪的控罪元素, 因此批准控方改控兩名被告誤殺罪, 案件押後至明早10時續審。

案發在2019年11月13日, 兩名被告被指在上水北區大會堂外參與暴動、 意圖使一名61歲男子身體受嚴重傷害, 以及連同其他身份不詳的人, 非法殺害案中死者羅長清。

 

【#焦點新聞  #大千視界 #MVM_News】


港府宣佈多名高層官員調動,其中廣播處處長李百全,七月起出任保安局常任秘書長。候任特首辦秘書長鄭鍾偉將出任特首辦常任秘書長。

現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利敏貞將會繼續擔任常秘;商經局另一名常秘梁卓文,調任公務員事務局常任秘書長。

食物及衞生局常秘陳松青將轉任醫務衛生局常任秘書長;食衞局另一名常秘劉利群,調任環境及生態局常任秘書長。環境及生態局另一名常任秘書長,由現任環境局常秘謝小華擔任。

運輸及房屋局常秘陳美寶將出任運輸及物流局常任秘書長。而房屋局常任秘書長,將會由現任運輸及房屋局常秘、房屋署署長王天予擔任。

至於民政事務局常秘黃智祖,將出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常任秘書長。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常任秘書長職位,將由現任特首辦常秘林雪麗擔任。

而近日不時解釋政府派消費券安排的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何珮玲,將於第四季出任發展局常任秘書長。

律政司政務專員傅小慧將接替即將退休的鄧忍光,擔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常任秘書長。現任創新及科技局常秘長蔡淑嫻,會出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常任秘書長,直至下月20日展開退休前休假,屆時將由慶典統籌辦公室主任麥德偉接任。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讚揚將退休的鄧忍光擔任政制局常任秘書長期間,推動完善選舉制度,制定國歌條例及修訂國旗及國徽條例等,一直盡忠職守投入工作。另一名將退休的創科局常秘蔡淑嫻,亦開展多項推動創科發展新措施,並在疫情期間運用科技應對疫情,貢獻良多。


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海濱夏日換新裝

香港發展局和海濱事務委員會一直積極推動海濱發展,除了貫通維港兩岸的海濱長廊外,近年更積極營造一個開放式的海濱共享空間,我很高興措施一直廣受市民歡迎。為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我們早前舉行「仲夏.維港」啟動禮,夥拍多位本地藝術家為海濱兩岸6大主題區換上夏日新裝。今次,我特意邀請一眾年輕藝術家介紹他們設計的藝術裝置。

「仲夏.維港」日前舉行啟動禮。圖示(左起)水域與陸地連接及活化海濱專責小組主席梁剛銳;九龍、荃灣及葵青海濱發展專責小組主席盧佩瑩教授;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香港賽馬會主席陳南祿;港島區海濱發展專責小組主席何文堯主持啟動儀式。

期間限定 段段有特色

「海濱共享空間」不時加入「期間限定」元素,務求做到「段段有特色」,令市民每次到訪都有新體驗。今夏,我們於6個海濱推出全新的「期間限定」夏日小天地,包括以仲夏熱氣球為題的灣仔「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充滿沙灘風情的「The Connector添馬海濱長廊」、變身為陽光下西部小鎮的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等。當中,更有「Chocolate Rain」與「Messy Desk」首次聯乘的作品。

「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的部分裝置利用回收物料如車胎、油罐和膠樽製成,希望市民遊玩之餘,認識循環再造的好處。

熱氣球大冒險

毗鄰灣仔渡輪碼頭的「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設有一個9米高的大型熱氣球裝置。裝置設計師陳德軒表示,這個休閒站以森林探險為主題,希望遊人從灣仔市中心來到這裡後,有遠離煩囂的感覺。助理創作總監吳梣玉表示,部分裝置利用回收物料如車胎、油罐和膠樽製成,希望市民遊玩之餘,也認識循環再造的好處。他們表示很高興獲邀參與設計這些裝置,為遊人帶來歡樂。

負責「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裝置的助理創作總監吳梣玉(左)和設計師陳德軒(右)表示,很高興獲邀參與今夏裝置的設計,為遊人帶來歡樂。

趣味西部小鎮

在寵物友善的「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現時已變身為充滿西部風情的小鎮。Messy Desk創作總監李美欣表示,很高興把畫布上的作品變成立體的裝置,並放在公共空間上,讓小朋友開心地遊玩,感到很滿足。

參與聯乘的Chocolate Rain創辦人麥雅端表示,有機會把原本放在商場或室內的藝術品放到戶外,甚至在整條海濱長廊上,讓更多人可以分享到她的快樂,令她感到很幸運。她說,香港有許多優秀的插畫師和創意人才,期待將來會有更多本地的藝術作品放在海濱長廊上。

Messy Desk創作總監李美欣表示,很高興把畫布上的作品變成立體的裝置,並放在公共空間上,讓小朋友開心地遊玩。

夏日小天地更有「Chocolate Rain」(右)與「Messy Desk」(左)首次聯乘的作品。

Chocolate Rain創辦人麥雅端表示,香港有許多優秀的插畫師和創意人才,希望將來會有更多本地的藝術作品放在海濱長廊上。

陽光與海灘

另外,連接金鐘添馬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海濱長廊(The Connector)化身成城中沙灘。該裝置的客戶總監梁穎昕表示,他們的設計概念來自夏日的陽光與海灘,故在The Connector入口處製作了一個大型的海灘地貼,旁邊設有小木屋和座椅,供遊人打卡和歇腳。她認為,每個裝置均很友善,希望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讓人休息,同時享受夏日風情。

負責「The Connector添馬海濱長廊」裝置的客戶總監梁穎昕表示,裝置的設計概念來自夏日的陽光與海灘,希望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讓人休息,同時享受夏日風情。

「The Connector添馬海濱長廊」內設有一個大型的海灘地貼和小木屋。

更多「期間限定」活動

「仲夏.維港」除了以上多個藝術裝置外,還有其他「期間限定」活動。今夏,「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旁的空置巴士總站設計成「賽車跑道」,舉辦「維港兒童自駕遊」,並於7月3日開放予市民預約,市民亦可預約早前推出的「維港踩鴨仔」水上單車。我知道巴士總站用地於交還後兩個月內,便開放給市民享用,反映我們在管理海濱方面注入新思維。

圖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右四)在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右三)陪同下參觀「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的「期間限定」活動—「維港兒童自駕遊」。

締造引以自豪的海濱

這些年來,發展局與海濱事務委員會一直堅守同一信念,把維港建成全民共享的珍貴公共資產,締造全港市民引以自豪的海濱。我深信發展局和海濱事務委員將一如以往,繼續加大民、商、官的力量,將此開放式的公共空間管理模式,推展至合適的海濱項目,為市民提供更富吸引力和連綿不絕的海濱。

各位,這是我以發展局局長身份撰寫的最後一篇《局長隨筆》,我感謝政策局、部門同事和各界朋友,多年來為香港規劃發展、開拓土地、改善民生盡心盡力。在未來,社會仍然要面對不少的挑戰,我相信只要社會各個持份者與政府一起攜手同心,一起努力,我們可以克服這些挑戰,而我們的國家亦都將會繼續是香港最堅強的後盾。在這個共同奮鬥的歷程當中,我很慶幸能夠成為政府管治團隊的其中一分子,我會盡我一切努力,與大家一起做好未來的工作。

發展局和海濱事務委員會於今夏在圖中6個海濱推出全新的「期間限定」夏日小天地。